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P6

  ..续本文上一页一月、季节或年岁、片刻或须臾,日月星辰,都会出现于世间。这世间长夜都有光明的照耀。同样地,如果如来、应供、等正觉出现于世间,为说苦圣谛,使它显现于世间,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若灭道迹圣谛,使它显现于世间,那么就不再有黑暗,长夜照耀着光明,纯一的智慧就会显现于世间。」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五、本经叙说圣弟子于四圣谛得法眼之大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好比太阳出来,绕行空中,会坏灭一切黑暗,光明显照。同样地,圣弟子如果把所有集聚苦恼之法全部断灭后,就会远离烦恼的尘垢,得生清净的法眼与觉证,同时三结断尽。所谓身见(执着自身为实有的邪见)、戒取见(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疑见(对真理怀着犹豫不决的见解),这三种结惑断尽,就叫须陀洹(预流果、初果),不再堕入三恶道之中,将来一定会成就正觉,只要七次天上、人间往来,就可渡过苦海的边岸。那位圣弟子在这期间虽然也会生起忧苦,但等到那位圣弟子离开贪欲邪恶不善之法后,有觉、有观,就能离欲界之恶,而生起喜乐之受,具足初襌而安住。不再看见那位圣弟子还有一法不断,能使他还生此世间的。这就是圣弟子得到法眼后的情况。所以,比丘对这四圣谛还未能觉证的话,就应当要运用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理,精进修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六、本经叙说若不知苦谛、苦集谛、苦灭谛、则不得苦灭道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应当这样说:『我对于苦圣谛还未觉证,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也都未觉证,然而却说我将得证苦灭道迹圣谛的话,这样的说法与事实不相应。』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个道理之故。

   如果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还未觉证,然而却想要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是没有这个道理的。譬如有人说:『我想要拿取佉提罗(檐木、洋槐)的叶子,将它聚合做成器具,用来装水提着走。』的话,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个道理之故。同样地,如果说:『我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都未有觉证,然而却想要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又有人说:『我将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已经得到觉证后,便又可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这才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个道理之故。

   如果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若灭圣谛已经有所觉证,而后想要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这才是可能的事。譬如有人说:『我用纯昙摩叶(一种红莲花之叶)、摩楼迦叶(一种蔓草之叶),把它聚合起来,用来装水提着走。』的话,这才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个道理之故。同样地,如果有人说:『我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已经得到觉证,然而还想要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这才是正确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个道理之故。如果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已经得到觉证,而后想要证得苦灭道迹圣谛的话,这才是可能的事。」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三九六经解释:

  1、斯有是处故:依本经文意,此句「故」字应是衍文。

  三九七、本经叙说不如实知四谛,随他人说,如小绵丸之随风吹去;如实知四谛者,不随他语,如铜铁柱之坚固不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就如小绵丸,小劫贝华(木棉)丸,被放置在十字路口,四方的风吹来,就会随风飘向一方。同样地,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不能如实地知道,对于苦集圣谛、对于苦灭圣谛、对于苦灭道迹圣谛也都不能如实地知道的话,就应知道这位沙门、婆罗门必定常观察他人颜色,常附和跟从他人说法,因为他不能如实知道四圣谛之故。所以一听闻他人的说法,便随他人的话去领纳接受,应该知道这人就是一向不修习四圣谛的智慧所导致。

   譬如忉利天帝释宫殿的因陀罗柱,是用铜铁做成的,并且深入地中,四方吹来猛烈的风也不能动摇它。同样地,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能如实地知道,对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也都能如实地知道的话,就应知道这位沙门、婆罗门不会依他人颜色,不会附和跟从他人的话语,这沙门、婆罗门有坚固的智慧,本来就已随顺修习四圣谛之故,因此不会附和跟从他人的话语。所以,比丘啊!你们对于四圣谛应当要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八、本经叙说若于四圣谛如实知,则不为他论者所屈。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一根石柱,它的长度有十六肘,有八肘长插入地中,四方吹来猛风,都不能使它摇动。同样地,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苦圣谛能如实知道,对于苦集圣谛、对于苦灭圣谛、对于苦灭道迹圣谛也都能如实地知道的话,那么这种沙门、婆罗门到任何的辩论场,一定没有人能屈服他。如果他已证得心灵解脱、智慧解脱的话,还能使其余的沙门、婆罗门反生忧苦。他能像这样地如实知道、如实见道,都是由于他多世以来就有修习的缘故,所以才使得他拥有智慧,而不能动摇他。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你们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三九九、本经叙说为免长受堕恶趣之苦,于四谛未觉证者,当起增上欲,精进修习使能觉证,甚于急救火烧头衣。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一个人被火烧到了头发和衣服,这时就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急速救火,使火息灭。」

   佛陀又告诉众比丘说:「但却不要作这样的说法!应当先搁置头发、衣服被火燃烧这件事,而要对于四圣谛生起向上努力的心,运用各种方法勤勉修习,使能觉证。是那四种圣谛呢?就是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果对这四圣谛尚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修习,使能觉证。为什么要这样呢?比丘啊!因为未解脱时,在漫漫的长夜里,地岳、畜牲、饿鬼三恶道的大火猛烈,而众比丘却不见此极苦的情状。所以说,假如比丘对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还未觉证的话,这比丘就应当要忍着苦乐、忧悲,对于四圣谛勤加精进,运用各种方法去修习,使能觉证,应当这样学习才是。」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OO、本经叙说为欲闻法,须日日受三百枪苦至百岁,其苦仍不及受恶趣苦,故比丘当于四谛修无间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位男子,他能活有百岁的寿命,有人告诉他说:『这位汉子!如果你想听闻四圣谛法,就应当每天三时忍受痛苦的折磨。早晨时忍受被百枪刺击苦,到了中午、下午时,也是像这样的忍受各百枪的刺击痛苦。在一天当中忍受被三百枪刺击的痛苦,像这样每天被枪刺击一直到他百岁时,然后才得以听闻四圣谛法,得到证悟,你能够做到吗?』

   当时,那位男子为听闻四圣谛法之故,会说都能忍受。为什么呢?因为人活在这世上,有如长夜般地忍受轮回之苦,有时转生于地狱,有时转生为畜牲,有时转生成饿鬼,在三恶道中徒然地忍受一切的苦楚,也不能听闻到四圣谛法,所以我现在为觉证正法的缘故,不会以终身每日须忍受三百枪的刺击而认为是大苦。所以,比丘啊!你们对于四圣谛还未能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O一、本经叙说若于四圣谛平等正觉,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波罗 国仙人住处的鹿野苑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于四圣谛能够平等正确地觉证,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是那四圣谛呢?就是所谓的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对于这四圣谛法能够平等正确地觉证,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了。所以,众比丘啊!对于四圣谛还未证悟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四O二、本经叙说若不知四谛者,当长夜驱驰生死;若知四谛,则得离生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在摩竭陀国的人间游行教化。在王舍城和波罗利弗中间的竹林聚落里,国王在这当中创建了一处福德精舍。当时,世尊和随行的大众就住宿在那儿。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和你们对于四圣谛法,…

《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