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有一位比丘起来唱诵诗偈说:
「善于关闭六根的门户,以正念摄持内心,
饮食知道节制限量,能够觉知一切的心理,
善男子难陀,是世尊所赞叹的人。」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二七四经注释:
1、难陀﹔此为释尊之异母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容貌端正,具三十相(唯缺佛相中之白毫相,又耳垂较佛稍短)。佛陀于尼拘律园度其出家,然出家后犹难忘其妻。后以佛陀之方便教诫,始断除爱欲,证阿罗汉果。于佛弟子中,被誉为调和诸根第一者。
2、根门:眼等六根是漏出种种烦恼和入种种妄尘的门户。
3、初夜、后夜:印度分一画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
4、随形好:随附于形相之种种美好特点。
5、无间独住:间,原作「闻」,今据宋本改作「间」。无间,不间断。
6、经行:指在一定的场所中往复回旋之行走。通常在食后、疲倦时,或在坐禅昏沉瞌睡时,即起而经行,为一种调剂身心之安静散步。但不同于普通散步,虽作散步仍正念正智,系念佛法。
7、阴障:指「五盖」的覆障。盖就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法等五项。
二七五、本经叙说难陀受佛陀之命,为五百比丘尼讲经说法,使他们究竟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像这样的大声闻比丘尼众住在舍卫国王的园中。这些比丘尼众的名字是:纯 比丘尼、民 比丘尼、摩罗婆比丘尼、波罗遮罗比丘尼、阿罗毗迦比丘尼、差摩比丘尼、难摩比丘尼、告难舍瞿昙弥比丘尼、优钵罗色比丘尼、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有这些人及其他比丘尼住在国王的园中。
当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和五百比丘尼前后围繞着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旁。这时,世尊就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说法,给予示教照喜;为她说了种种法,示教照喜后,就叫她们回去。世尊说:「比丘尼啊!你们现在应当回去了。」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听闻佛陀的说法后,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告辞而去。
世尊知道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离开后,告诉众比丘说:「我已年老力衰,不能再为众比丘尼说法了,你们众比丘僧,以及今日诸宿德上座们,此后应当代我去教授众比丘尼才好。」
那时,众比丘接受世尊的教敕,就依照次第去教授众比丘尼。依次而轮到难陀。那时,依次第虽轮到难陀应去,然而他却不愿前往教授。
当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和五百比丘尼又前后围繞着,来到世尊的住处,向佛陀顶礼,……乃至听闻世尊说法,内心欢喜不已,才礼谢而去。
世尊知道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离去后,就问阿难尊者说:「依次第是轮到谁应前往教授比丘尼的呢?」
阿难尊者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诸上座们依次第轮流前往教授比丘尼,依次是轮到了难陀,可是难陀却不愿前往教授。」
世尊听后,就告诉难陀说:「你应当去教授众比丘尼,为众比丘尼们说法。为什么呢?因为连我自己都要教授比丘尼,你也应该这样;我为比丘尼说法,你也应该这样。」
当时,难陀静默地接受了佛陀的教敕。
过了夜晚到了晨朝,难陀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就走进舍卫城乞食。食毕,回到精舍,收好衣钵,洗完脚后,便进入室内静坐修禅,等从禅定中出定后,就穿上僧伽梨大衣,带着一位比丘去到国王的园里。众比丘尼遥见难陀尊者来临了,急忙铺好床座,请他就座,等难陀尊者坐下后,众比丘尼便向他顶礼,然后退坐一边。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各位姊妹们!你们有问题的话就应当问我,我现在将为你们说法。你们听后了解的话,就应当说已了解;如果不了解的话,就应当说不了解。对我所说的教义,如果了解的话,就应当好好地受持;如果有不了解的话,你们便应再发问,我将会为你们解说。」
众比丘尼禀告难陀尊者说:「我们今天听闻尊者的教示,要我们发问,您告诉我们说:『你们如果有不了解的问题,现在应该全部提出发问。如果是已了解的话,就应该说已了解;不了解的话,就应该说不了解。对我所说的教义,已了解的就应当遵奉修持;还不了解的,就应该再发问。』我们听了这些话,心里极为欢喜,对还不了解的教义,今日应该向您请问。」
那时,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怎样呢?姊妹们!观察眼内入处,可察见到是我、我所有、我就在眼内入处中、或眼内入处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再观察耳、鼻、舌、身、意诸根等内入处,可察见到是我、我所有、我在诸内入处之中、或诸内入处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难陀尊者啊!因为我们已如实地见到这些现象了,观察眼等六内入处中并没有我,我们心里都已经有这样的了解:六内入处中没有我。」
难陀尊者又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姊妹们,应这样地了解:观察六内入处里并没有我。众比丘尼们!可观察到色外入处(色境)是我、我所有、我在色外入处中、或色外入处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那么可观察到声、香、味、触、法等外入处是我、我所有、我在外入处中、或外入处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难陀尊者啊!因为我们已经如实地观察过六外入处里并没有我,我们心里常有这样地了解:六外入处确实是没有我。」
难陀尊者赞叹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你们应当这样地去观察这个道理:六外入处里并没有我。如果因眼见色境而生起眼识,可察见到那眼识是我、我所有、我在眼识之中、或眼识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曾经对这六识身如实做过观察并没有我,我们心里也常有这样的了解:这六识身里确实是没有我。」
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你们应该像这样地去观察这个道理:这六识身里确实没有我。如果由于眼见色境而生起了眼识,又由于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触,那么可察见到那眼触是我、我所有、我在眼触之中、或眼触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法境而生起了意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触,那么可察见到那意触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触之中、或意触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曾经对这六触做过观察确实没有我,我们也常有这样的了解:六触里确实没有我。」
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应当如实地做观察:六触身中确实没有我。如果由于眼见色境而生起了眼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触,再由眼触而生起各种感受,那么由那眼触而生起的感受,可察见到是我、我所有、我在感受之中、或感受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法境而生起了意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触,再由意触而生起各种感受,那么可察见到那感受是我、我所有、我在感受之中、或感受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曾经对这六种感受如实观察并没有我,我们心里也常有这样的了解:这六受身中确实没有我。」
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你们应当像这样地去观察这个道理:这六受身中确实没有我。如果由于眼见色境而生起了眼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触,再由眼触而生起想象,那么可察见到那想象是我、我所有、我在想象之中、或想象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法境而生起了意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触,再由意触而生起了想象,那么可察见到那想象是我、我所有、我在想象之中、或想象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曾经对这六种想象如实观察并没有我,我们心里也常有这样的了解:这六想身中确实没有我。」
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比丘尼们!你们应当像这样地去观察这个道理:这六想身中确实没有我。如果由于眼见色境而生起了眼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触,再由眼触而生起意志行为,那么可察见到那意志行为是我、我所有、我在意志行为之中、或意志行为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法境而生起了意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触,再由意触而生起了意志行为,那么可察见到那意志行为是我、我所有、我在意志行为之中、或意志行为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曾经对这六种意志行为如实去做观察并没有我,我们心里也常有这样的了解:这六思身中确实没有我。」
难陀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妙极了!妙极了!比丘尼们!你们应当像这样地去观察这个道理:这六思身中确实没有我。如果由于眼见色境而生起了眼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眼触,再由眼触而生起爱欲,那么可察见到那爱欲是我、我所有、我在爱欲之中、或爱欲在我之中等现象吗?」
比丘尼答说:「不可,难陀尊者!」
「同样地,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由于意根识法境而生起了意识,又由于上三事和合而生起了意触,再由意触而生起了爱…
《杂阿舍经卷第十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