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罗陀比丘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然后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的说法是否有毁谤世尊您呢?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世尊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没有毁谤如来,也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因为对物质现象妄见是我、或者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结使、系缚等烦恼。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妄见是我、或为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结使、系缚等烦恼。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一一八经注释:
1、我慢、使、系着:我慢,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心理。使,即结使、随
眠,是潜伏的烦恼种子;使与系着,皆是烦恼的异名。
2、、彼若尽:「若」字在此作期望之词。
一一九、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人,他是为了断除五阴的
烦恼,所以才在佛处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众多外道出家人,来到罗陀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然后问罗陀说:「你是因为什么缘故,所以才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的呢?」
罗陀答说:「我是因为对物质现象有烦恼、障碍、热恼、忧悲,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有烦恼、障碍、热恼、忧悲,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那时,罗陀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然后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的说法是否有毁谤世尊您呢?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世尊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没有毁谤如来,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因为对物质现象有烦恼、有障碍、热恼、忧悲,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有烦恼、障碍、热恼、忧悲,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一一九经注释:
1、有漏:漏,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
2、热恼:因痛苦而身热心恼。
一二○、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人,他是为了断除五阴的贪、
瞋、痴,所以才在佛处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众多外道出家人,来到罗陀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然后问罗陀说:「你是因为什么缘故,所以才在佛陀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的呢?」
罗陀答说:「我是因为对物质现象有贪、瞋、痴,为了尽除这些贪、瞋、痴,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有贪、瞋、痴,为了尽除这些贪、瞋、痴,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罗陀比丘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然后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所说的话是否有毁谤世尊您呢?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世尊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没有毁谤如来,也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因为对物质现象有贪、瞋、痴,为了尽除这些贪、瞋、痴,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有贪、瞋、痴,为了尽除这些贪、瞋、痴,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一二○经注释:
1、贪、恚、痴:即贪、瞋、痴三毒。贪是贪爱五欲,瞋是瞋恚无忍,痴是
愚痴无明。因贪、瞋、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故名三毒。
一二一、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人,他是为了断除对五阴
的贪欲、爱乐、喜欢,所以才在佛处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众多外道出家人,来到罗陀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然后问罗陀说:「你是因为什么缘故,所以才在佛陀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的呢?」
罗陀答说:「我是因为对物质现象生起贪欲、爱乐、喜欢的心理,为了尽除这些贪乐的心理,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生起贪欲、爱乐、喜欢的心理,为了尽除这些贪乐的心理,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闻这些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罗陀比丘在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然后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向佛陀禀告:「世尊啊!我所说的话,没有毁谤如来吗?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如来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没有毁谤如来,也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如来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因为对物质现象生起贪欲、爱乐、喜欢的心理,为了尽除这些贪乐心理,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也是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生起贪欲、爱乐、喜欢的心理,为了尽除这些爱乐的心理,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二二、本经叙说佛陀告诉罗陀比丘,应当把五阴看做是魔王所造
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世尊告诉罗陀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应当看做都是魔王所造作;所有的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应当看做都是魔王所造作。」
佛陀告诉罗陀说:「物质现象是常住不变的呢?还是变化无常的呢?」
罗陀答说:「是变化无常,世尊。」
佛陀又问:「如果是变化无常的话,应是令人苦恼的么?」
罗陀答说:「是令人苦恼,世尊!」
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的问答。佛陀又问说:「罗陀啊!如果是变化无常,令人苦恼的话,就是变易之法,那么多闻的圣弟子可在这当中察见物质现象就是我、为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的情况吗?」
罗陀答说:「不可,世尊!」
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的问答。佛陀告诉罗陀说:「由于多闻的圣弟子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妄见是我,或是我所有的缘故,所以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无所执取;因为无所执取,所以就能无所贪着;由于无所贪着,所以就能自己觉证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二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罗陀比丘,五受阴是死灭之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世尊告诉罗陀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
《杂阿含经卷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