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六
一一三、本经说明五受阴为有流,以及有流灭的意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憍赏弥国的摩拘罗山中。
当时,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下午时分,他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就像世尊您所说的有生死流转的现象,究意怎样叫做有生死流转呢?怎样叫没有生死流转呢?」
佛陀告诉罗陀说:「问得真好啊!我将为你解说。所谓有生死流转的意思,就是指愚痴无闻凡夫,对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都不能如实察知;因为不能如实察知的缘故,所以对物质现象爱乐、赞叹、摄受、染着(贪着)。因为爱乐物质现象,所以就会去执取;因为去执取,所以就招感未来的果报;因为有未来的果报,所以就有来世的再生;因为有来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生起,像这样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跟着生起。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的情况,这就叫做有生死的流转了。」
多闻圣弟子对这物质现象的集起、物质现象的息灭、对物质现象的爱乐、物质现象造成的祸患、自物质现象中出离等情况,都能如实地察知;因为能如实察知的缘故,所以对那物质现象就不会生起爱乐、赞叹、摄受、染着;因为不去爱乐、赞叹、摄受、染着的缘故,对物质现象的喜爱就可灭除;喜爱灭除,那么对它的执取也就可灭除;执取灭除,那么就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没有未来的果报,就不会有来世的再生;没有来世的再生,也就不会有老、病、死、忧、悲、恼苦了,像这纯粹大苦的结聚也就跟着灭除了。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的情况。这就是如来所说的有生死流转和没有生死流转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一四、本经说明何谓五阴断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憍赏弥国的摩拘罗山中。
当时,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下午时分,他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就如您所说,对物质现象的断灭要能普遍地去察知;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断灭,也要能普遍地去察知。世尊啊!怎样叫对物质现象的断灭能普遍地察知;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断灭也能普遍地察知呢?」
佛陀告诉罗陀说:「问得真好啊!我将为你解说。就是对这物质现象所生起的忧、悲、恼苦,能够把它灭尽,远离贪欲,使它寂灭、息止不再生起,这就叫对物质现象的断灭能普遍地察知;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由它所生起的忧、悲、恼苦,也能够把它灭尽,远离贪欲,使它寂灭、息止不再生起,这就叫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断灭能普遍地察知。」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一五、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彼为断五阴苦,故依佛
陀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憍赏弥国的摩拘罗山中。
当时,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那时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来到罗陀尊者的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然后问罗陀尊者说:「你为什么会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的梵行呢?」
罗陀尊者答说:「我是为了断除苦恼的缘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又问:「你是为了断除什么苦恼的缘故,才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的呢?」
罗陀答说:「我是为了断除物质现象所造成苦恼的缘故,所以在世尊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也是为了断除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所造成痛苦的缘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那时,罗陀尊者知道众外道出家人离开后,心里这样的想着:我刚才这样的说法,是否有毁谤世尊呢?是依照世尊所说而说的吗?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规则而说的吗?将不会因他人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
这时,罗陀尊者于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刚才所说的话,是否有过失呢?没有毁谤世尊吗?不会因他人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是依照世尊所说而说的吗?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规则而说的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并没有毁谤如来,是依照世尊所说而说,也是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罗陀啊!就是因为物质现象会造成苦恼,为了断除这个苦恼的缘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净梵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会造成苦恼,为了断除这些苦恼的缘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一六、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彼为知五阴苦,故于佛
所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憍赏弥国的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来到罗陀尊者的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问罗陀说:「你是因为什么缘故,所以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呢?」
罗陀答说:「我是为了知苦的缘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这时,罗陀在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刚才所说的话,是否有毁谤世尊呢?将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世尊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并没有毁谤如来,也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因为物质现象会令人苦恼,就是为了知道那苦处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会令人苦恼,就是为了知道那苦处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一七、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人,彼为灭尽五阴忧悲恼
苦,故于佛所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憍赏弥国的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很多外道出家人来到罗陀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问罗陀说:「你是因为什么缘故,所以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呢?」
罗陀答说:「我是为了除尽这物质现象所生起的忧、悲、恼苦,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也是为了除尽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所生起的忧、悲、恼苦,远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当时,众外道出家人听了罗陀尊者的话后,心里很不高兴,就从座席起来,批评责骂之后就离去了。
那时,罗陀在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然后把上面那些事情详细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这样的说法是否毁谤世尊您呢?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吗?没有依照佛陀所说而说、没有依照正法而说、没有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吗?」
佛陀告诉罗陀说:「你的说法很真实,并没有毁谤如来,也不会使他人来问难批评而自觉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说而说,依照正法而说,依照正法的规则而说。为什么呢?罗陀啊!就是因为物质现象会生起忧、悲、恼苦,为了断除那些现象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也是因为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会生起忧、悲、恼苦,为了断除那些现象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这儿修持清净梵行。」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陀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一一八、本经叙说罗陀比丘告诉外道出家人,彼为灭我、我所、我慢、
使、系着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摩拘罗山中。那时,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罗陀。
当时,有众多外道出家人,来到罗陀住处,彼此互相问讯后,退坐一边,然后问罗陀说:「你是什么缘故,所以才在沙门瞿昙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的呢?」
罗陀答说:「因为对物质现象妄见是我、或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结使、系缚等烦恼,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因为对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妄见是我,或为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结使、系缚等烦恼,为了尽除这些烦恼,舍离贪欲,使它永远息灭,寂静不生的缘故,所以才在如来那儿出家修持清净梵行。」
众…
《杂阿含经卷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