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雜阿含經卷第六

  雜阿含經卷第六

   一一叁、本經說明五受陰爲有流,以及有流滅的意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下午時分,他從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就像世尊您所說的有生死流轉的現象,究意怎樣叫做有生死流轉呢?怎樣叫沒有生死流轉呢?」

   佛陀告訴羅陀說:「問得真好啊!我將爲你解說。所謂有生死流轉的意思,就是指愚癡無聞凡夫,對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象中出離等情況,都不能如實察知;因爲不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物質現象愛樂、贊歎、攝受、染著(貪著)。因爲愛樂物質現象,所以就會去執取;因爲去執取,所以就招感未來的果報;因爲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因爲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生起,像這樣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跟著生起。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這就叫做有生死的流轉了。」

   多聞聖弟子對這物質現象的集起、物質現象的息滅、對物質現象的愛樂、物質現象造成的禍患、自物質現象中出離等情況,都能如實地察知;因爲能如實察知的緣故,所以對那物質現象就不會生起愛樂、贊歎、攝受、染著;因爲不去愛樂、贊歎、攝受、染著的緣故,對物質現象的喜愛就可滅除;喜愛滅除,那麼對它的執取也就可滅除;執取滅除,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了,像這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跟著滅除了。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像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如來所說的有生死流轉和沒有生死流轉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四、本經說明何謂五陰斷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下午時分,他從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禀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您所說,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要能普遍地去察知;對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也要能普遍地去察知。世尊啊!怎樣叫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對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也能普遍地察知呢?」

   佛陀告訴羅陀說:「問得真好啊!我將爲你解說。就是對這物質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能夠把它滅盡,遠離貪欲,使它寂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對物質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對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由它所生起的憂、悲、惱苦,也能夠把它滅盡,遠離貪欲,使它寂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對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的斷滅能普遍地察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五、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彼爲斷五陰苦,故依佛

  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

   當時,有位侍奉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那時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的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尊者說:「你爲什麼會在沙門瞿昙那兒出家,修持清淨的梵行呢?」

   羅陀尊者答說:「我是爲了斷除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又問:「你是爲了斷除什麼苦惱的緣故,才在沙門瞿昙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我是爲了斷除物質現象所造成苦惱的緣故,所以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也是爲了斷除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所造成痛苦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衆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裏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那時,羅陀尊者知道衆外道出家人離開後,心裏這樣的想著:我剛才這樣的說法,是否有毀謗世尊呢?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的嗎?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規則而說的嗎?將不會因他人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

   這時,羅陀尊者于下午時分,從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剛才所說的話,是否有過失呢?沒有毀謗世尊嗎?不會因他人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的嗎?是依照正法和正法的規則而說的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是依照世尊所說而說,也是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爲什麼呢?羅陀啊!就是因爲物質現象會造成苦惱,爲了斷除這個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淨梵行;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會造成苦惱,爲了斷除這些苦惱的緣故,所以才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六、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彼爲知五陰苦,故于佛

  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的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問羅陀說:「你是因爲什麼緣故,所以在沙門瞿昙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呢?」

   羅陀答說:「我是爲了知苦的緣故,所以才在世尊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衆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裏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這時,羅陀在下午時分從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說:「世尊啊!我剛才所說的話,是否有毀謗世尊呢?將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世尊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爲什麼呢?因爲物質現象會令人苦惱,就是爲了知道那苦處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是會令人苦惱,就是爲了知道那苦處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七、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彼爲滅盡五陰憂悲惱

  苦,故于佛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憍賞彌國的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尊者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問羅陀說:「你是因爲什麼緣故,所以在沙門瞿昙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呢?」

   羅陀答說:「我是爲了除盡這物質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也是爲了除盡這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所生起的憂、悲、惱苦,遠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當時,衆外道出家人聽了羅陀尊者的話後,心裏很不高興,就從座席起來,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了。

   那時,羅陀在下午時分從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然後把上面那些事情詳細的禀告佛陀:「世尊啊!我這樣的說法是否毀謗世尊您呢?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嗎?沒有依照佛陀所說而說、沒有依照正法而說、沒有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嗎?」

   佛陀告訴羅陀說:「你的說法很真實,並沒有毀謗如來,也不會使他人來問難批評而自覺理屈,是依照佛陀所說而說,依照正法而說,依照正法的規則而說。爲什麼呢?羅陀啊!就是因爲物質現象會生起憂、悲、惱苦,爲了斷除那些現象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也是因爲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會生起憂、悲、惱苦,爲了斷除那些現象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這兒修持清淨梵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羅陀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一一八、本經敘說羅陀比丘告訴外道出家人,彼爲滅我、我所、我慢、

  使、系著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摩拘羅山中。那時,有位侍候世尊的比丘,名叫羅陀。

  當時,有衆多外道出家人,來到羅陀住處,彼此互相問訊後,退坐一邊,然後問羅陀說:「你是什麼緣故,所以才在沙門瞿昙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的呢?」

   羅陀答說:「因爲對物質現象妄見是我、或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爲了盡除這些煩惱,舍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因爲對感受、想象、意志行爲、心識等精神現象,也妄見是我,或爲我所有,而生起了傲慢、結使、系縛等煩惱,爲了盡除這些煩惱,舍離貪欲,使它永遠息滅,寂靜不生的緣故,所以才在如來那兒出家修持清淨梵行。」

   衆…

《雜阿含經卷第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雜阿含經卷第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