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杂阿含经卷第五▪P5

  ..续本文上一页能观察到无我,也非我所有。』」

  众上座比丘又派遣陀娑比丘告诉差摩比丘说:「您能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观察到无我,也非我所有,就像那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一样吗?」

  这时,陀娑比丘接受了众上座比丘的教示,就前往差摩比丘处,告诉差摩比丘说:「比丘您能这样地去观察这令人贪着烦恼五蕴的话,应该就像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了吧?」

  差摩比丘告诉陀娑比丘说:「我能观察到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是我,也非我所有,但我却不是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当时,陀娑比丘回到众上座比丘处,禀告众上座比丘说:「差摩比丘说:『我能观察到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我却不是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

  当时,众上座比丘告诉陀娑比丘说:「请您又回去告诉差摩比丘说:『您说:我能够观察到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却不是尽除烦恼的阿罗汉。这话是前后互相矛盾的。』」

  陀娑比丘接受了众上座比丘的教示后,就往告差摩比丘说:「您说:我能观察到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不是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却不是尽除一切烦恼的阿罗汉。这话是前后矛盾的。」

  差摩比丘告诉陀娑比丘说:「我对这令人贪着烦恼的五蕴能够观察到无我,也非我所有,然而却还不是一位阿罗汉,是因我傲慢自大的心理、貪愛的心理、煩恼的心理等现象,还不能断除,不能了知,不能出离,不能唾棄的緣故。」

  陀娑比丘回到眾上座比丘处,禀告众上座比丘说:「差摩比丘说:『我对这为此洲的中心, 有阎浮树的森林,依此树的缘故,称为赡部洲。赡部洲就是我们现在 所住的娑婆世界。

  一一一、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见谛者所断众苦多如池水,于未来世

   永不复生。之后,舍利弗详说五受阴「非我、非异我、不

   相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一个方圆五十由旬的水池,它的深度也是这样子,池水盈满。又有一人,用毛、用草,或者用指爪去沾取池水。众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那个人所沾取的水较多,还是池水较多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那个人用毛、用草,或者用指爪所沾取的水很少,少到不足以去说它;而池水很多,多到百千万倍,无法相比。」

  佛陀说:「是的,众比丘啊!一个悟见真理达到涅槃寂静的人,他所断除的一切苦恼,就像那一池深水一样的多,就是到未来世时,那烦恼也永远不会再生起的。」

  当时,世尊说完这段经文后,就走进室内静坐修禅。这时,舍利弗尊者也坐在僧众之中,等世尊走进室内后,他告诉众比丘说:「刚才我们听到了从未听闻过的法!世尊今日善巧地拿池水做譬喻来演说妙法。为什么呢?因为多闻圣弟子能够具足彻见真理的见谛,就可证得无间等果(初果)。像凡俗的邪见,是以执持着自身为实有的身见为根本,是由身见所集起,身见所产生,身见所显现;然后就会把自己认为是忧心苦恼的事物加以隐藏覆盖,把自己认为是吉庆有利的事物加以保护爱惜,妄说是我,妄说那是众生,说我的见解较奇特,骄傲地自我抬举。像这些偏邪的见解,彻见真理的圣弟子都能将它完全灭除,从根本处把它断除掉,就像砍断多罗树一样,就是到了未来世也不会再生起。

  众比丘啊!彻见真理的圣弟子所断除的以上各种邪见究竟是什么,以致于未来世也永远不再生起呢?就是愚痴无闻凡夫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也认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就是我、是我所有、我在这些精神现象中、或这些精神现象在我之中。

  怎样叫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呢?就是把地大的元素观想成周遍于一切地方,观想之后,又这样地想着:地就是我,我就是地,我和地是独一无二,没有不同,也没有差别。像这水、火、风等元素及青、黄、赤、白等颜色,也把它观想成周遍于一切地方,观想完后,又这样地想着:这一切的造作就是我,我就是这一切的造作,独一无二,没有不同,也没有差别。像这样地把它观想成周遍于一切地方,而每一地方都以妄心推度为是我,这就叫物质现象就是我了。怎样叫认见物质现象是我所有的呢?如果一个人认见感受就是我,认见感受就是我后,就会认见物质现象是我所有了;或者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也就会认见物质现象是我所有的了。

  怎样叫认见物质现象在我之中呢?就是说认见感受就是我,物质现象就在我之中,又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物质现象就在我之中。怎样叫我在物质现象之中呢?就是说认见感受就是我,我就依住于物质现象之中,进入了物质现象里,遍布在它的全体;或者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我就依住于物质现象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这就叫我在物质现象中。

  怎样叫认见感受就是我呢?就是说有六种感受:即由眼触而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触等而生起的感受。对这六受身中的每一种感受都把它认见成就是我,我就是感受,这就叫感受就是我。怎样认见感受是异我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感受是我所有,或者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感受是我所有,这就叫感受是异我了。

  怎样叫认见感受在我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感受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感受就依住在其中,这就叫感受在我之中了。怎样叫我在感受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感受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里;或者认见想象、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感受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里,这就叫我在感受之中了。

  怎样叫认见想象就是我呢?就是说有六种想象:即由眼触而生起的想象,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触等而生起的想象。对这六想身中的每一种想象都把它认见为就是我,这就叫想象就是我了。怎样叫认见想象是异我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想象是我所有;或者认见感受、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想象是我所有,这就叫想象是异我了。

  怎样叫认见想象在我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想象就依住在我之中;或者感受、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想象就依住在其中。怎样叫认见我在想象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想象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或者认见感受、意志行为、心识就是我,我就依住于想象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这就叫我在想象之中了。

  怎样叫认见意志行为就是我呢?就是说有六种意志行为:即由眼触而生起的意志行为,以及由耳、鼻、舌、身、意触等而生起的意志行为。对这六种根身所生起的每一种意志行为都把它认见为就是我,这就叫意志行为就是我了。怎样叫认见意志行为是异我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意志行为是我所有;或者认见感受、想象、心识就是我,意志行为是我所有,这就叫意志行为是异我了。

  怎样叫认见意志行为在我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意志行为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认见感受、想象、心识就是我,意志行为就依住在其中,这就叫意志行为在我之中了。怎样叫认见我在意志行为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意志行为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或者认见感受、想象、心识就是我,我就依住在意志行为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这就叫我在意志行为之中了。

  怎样叫认见心识就是我呢?就是说有六种心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身。对这六种识身中的每一种识身都把它认见为就是我,这就叫心识就是我了。怎样叫认见心识是异我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心识就是我所有;认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就是我,心识是我所有,这就叫心识是异我了。

  怎样叫认见心识在我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心识就依住在其中;或者认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就是我,心识就依住在其中,这就叫心识在我之中了。怎样叫认见我在心识之中呢?就是说认见物质现象就是我,我就依住在心识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或者认见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就是我,我就依住在心识之中,遍布在它的全体,这就叫我在心识之中了。

  像这圣弟子若能彻见四圣谛的话,就可获得觉证之果,断除各种邪见,就是到未来世也永远不再生起。所有的一切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一向都是由积聚而成,应该这样地去观察:这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这一切都是痛苦的、这一切都是不实际的、这一切都不是我,不应爱乐它、摄受它、保持它;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像这样子,不应爱乐它、摄受它、保持它、要像这样地去做观察。要好好地把心系住,不昧于事理,又能一再观察,精进修持,远离懈怠,心中就可获得喜乐,身心轻快安稳,寂静而住于舍(平等舍离)。具备各种道法的品类,修行圆满完足,永远脱离各种恶道,无不消镕,无不寂灭,寂灭而不再生起,减损而不再增加,断除而不再产生,能够不生起、不执取、不贪着,自己就可觉悟涅槃境界: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舍利弗讲说这段经文的时候,有六十位比丘便能不再受纳各种烦恼,心灵获得解脱。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一一经解释:

  1、由旬:又作俞旬、由延,为印度计里程之数目,一由旬有三十里、四

   十里、五十里、六十里等四种说法,但说四十里为一由旬者居多。

  2、渧:音同「地」,滴水。此作动词用,沾取水滴。

  3、见谛:谛,真实不虚妄的道理。见谛,即见到真理。

  4、一切入处正受:…

《杂阿含经卷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杂阿含经卷第六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