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字典(4)▪P12

  ..续本文上一页

  梵行饶益:对清净的修行有帮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梵行的基础」,参看「梵行」、「饶益」。

  梵行显示:另译作「梵行清白、清白梵行」,即「清净的梵行」或「展现梵行」,参看「梵行」。

  梵志种白:婆罗门是白种人,指皮肤是白色的。

  梵志种胜:婆罗门的血统最好。

  梵梵所化:大梵天所变化的(创造的)。

  欲入涅槃:解读为「要进入涅槃」,参看「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欲令如是:全句为「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即「要……是这样,不是那样」。

  欲如肉脔:淫欲就像小肉块,会引起争食抢夺。

  欲如把炬:淫欲就像迎风举火把,会反过来烧到自己。

  欲如骨锁:「锁(罕)【金+巢】」,音义同「锁」,即「淫欲就像啃骨头,伤了嘴还吃不饱」。

  欲如假借:淫欲就像借用的东西,不能一直拥有。

  欲如树果:淫欲就像树上的果实,因果实而连树都被摧残。

  欲何等作:你(原来是)想要作什么的?

  欲为生难:解读为「欲生(求生)为难(困难)」。

  欲得求实:想得到树的实心材料。

  欲堕世尊:想要让世尊堕于负处;想要论败世尊。

  欲燃佛积:想点燃佛陀遗体下面堆放的积木(用来火化遗体的积木)。

  清净出要:解读为「出离(于欲)为清净」。

  清净鲜白:形容豪无瑕疵。

  净不动道:「净」指「净信」,「自信;确信」的意思,「不动」指「阿罗汉果」或「第四禅」,参看「必至不动」、「不动处」、「不动心解脱」,「道」指「道路;方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净念一心:另译作「舍、念、清净」,「护念清净」,即「完全地专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由于平静而有遍净专注」,为「第四禅」的境界,参看「第四禅」。(同义词「净念、一心」「舍.念.清净」)

  净除乞食:即「净化托钵的食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施舍的食物上净化」

  牵诣众所:绑来见大家。

  现世二报:当生(或当下)有两种结果,一是得到「真实的(即「真理」)」,一是得到「错误的」。

  现我得者:译义不明,或解读为「告诉我他已经证得了」。

  现事必灭:全句为「现事必灭,我当作不作认说。」解读为「不承认(承担)当下的责任」。

  现法作证:当生体证,参看「现法」、「作证」。

  现法苦住:即「当生保持在苦中」,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参看「现法」、「住」。

  现法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又译为「见法涅槃」。

  现法乐住:另译作「见法乐住」,即「当生保持在安乐中」,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参看「现法」、「住」。(相关词「今得现法乐住」)

  现法乐居:即「当生安乐地生活」,参看「现法」。

  异生异灭:依一法生随即依另一法灭。

  异行思惟:除了理性深思,另译为「异行觉想」。

  异问异答:问东而回答西;诡辩论。

  异无散解:变化了,消失了,分离了。

  众中恐怖:面对群众胆怯的恐怖,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众多羽从:即「众多卫队或仪队之随从」。

  众好满足:「好」为「相」的另译,即诸相圆满。

  众苦作役:解读为「役使众生受苦」,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涉及众生危险的」。

  眼生智生:生起「眼」与「智」,参看「眼智明觉」。

  眼智明觉:形容圣者证果时的情境,「眼」是「看清楚正法的观察力」,「智」是「体证到正法」,「明」是「舍离了无明」,「觉」是「菩提;正觉;解脱的证悟」,相当的南传经文都作「眼智慧明光」,「慧」是「般若」,光是「光明」。(同义词「眼.智.明.觉」「眼、智、明、觉」)

  眼触生受:由「眼触而生起感受」,参看「六触」、「受」。

  第一果, 记:「第一果」指「阿罗汉果」,「记」为「记说」之略,此处为「决定说;确定说」的意思,参看「记说」。

  第一非时:即「第一种不是适当的时机」,参看「非时」。

  第二天使:以三天使的到来表征「老、病、死」,「第二天使」即表示「病」。

  第三天使:以三天使的到来表征「老、病、死」,「第三天使」即表示「死」。

  粗作齐限:另作「粗为人作分齐」,即「大原则」(可以有个别差异的认定)。

  终不唐捐:终究不会没有收获。

  习白衣行:过在家人的生活。

  习向心住:解读为「心习向住」,即「内心保持着修习」,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参看「正向」、「住」。

  习行不断:不断做而成为习惯。

  习于色者:亲近于色,而南传经文作「思量色」或「欢喜着色」。

  习近于色:另作「于眼味着」,即「眼对所见的色有味着」,参看「味」。

  习恶食想:学习观想食物是污秽的。

  习善知识:另译作「亲近善知识、事贤者」,即「亲近善友」,此处之「习」为「亲近」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结交善士」,参看「真人」。

  习尽之法:消散与集起的本质;消散与集起的实际条件因素。

  习学趣迹:朝向圣者走过的足迹修学。迹(罕)【返-反+亦】。

  脱诸防逻:脱离巡逻者(的巡察范围),「防逻」指的是「巡逻者」,经文以「渴爱」比喻巡逻者,因为在生死轮回中,「渴爱」扮演着如巡逻者的角色,守者众生无法脱离生死轮回的境界。

  莫以诤说:不要与人诤论。

  莫行怨事:不要作与我敌对的事。

  莫作释身:不要(想)成为帝释。

  莫思惟此:全句为「当思惟此,莫思惟此」,解读为「应当这样思惟,不要那样思惟」,后一句的「此」是「另一个」有别于前一句的「此」,这应是梵语、巴利语的语法。

  莫是莫非:不必论其对错。

  莫相导说:另作「莫相道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要私下说」。

  莫然余灯:「然」同「燃」,参看「不异洲」。

  莫与彼别:译义不明,或解读为「不必与其他人道别」。

  处所界障:处于界限内,即「不违规」的意思。

  处处旋捉:解读为「捉得紧紧的」。

  处处敷悦:解读为「充满喜悦」。

  处处润泽:解读为「像完全浸泡般地充满」。

  贯大海中:向大海中刺去(以刺起鱼虾等)。

  贪使所使:为贪烦恼所驱使,参看「使」。

  贪餮不廉:贪吃贪求者,「餮」读作「贴」四声,贪吃者。

  贪觉觉者:即「有贪欲之想法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欲寻」(参看「寻」)。(相关词「或瞋觉觉者,或害觉觉者」)

  通达现法:当生通达(证得涅槃)。

  速令休息:使之迅速地停止。

  速彻过去:或解读为「很快地达到(解脱的)目标」。

  逐会嬉戏:追求玩乐者。

  造生死本:造成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之恶不善法)。

  野马流动:空气因热对流产生如野马奔腾的幻象,「野马」另译为「阳焰」。

  野兽其心: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在欲中玩乐」,疑为「不野兽其心」(不放纵其心;不让心如野兽般任生理的欲求而行动)之讹误。

  阴阴相关:依经文前后文来看,是指「前五受阴与后五受阴之关连」,参看「五受阴」、「二阴相关」。

  阴阴观察:「阴」为「蕴」的另译,指「五蕴」,即「对五蕴的每一蕴作一一的观察」。

  竟为尔不:是这样吗?

  麻缕成功:解读为「麻丝比较有用」。

  最下使人:指「地位最低下,供差遣的使用人」。

  最上真际:指涅槃解脱。

  最在其边:解读为「最为极端」。

  喜心寂灭:即「内心的(踊)喜停止了」,为第三禅的境界,参看「第三禅」。

  喜共俱定:伴随着「喜」的定,通常指「初禅」或「第二禅」。

  堪任决定:解读为「能够成为不退转者」,参看「决定」,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堪任知见:解读为「能够成为有知有见的圣者」,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几了几失: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几乎灭亡、破灭」。

  复更有恶:全句为「复更有恶而过此耶」,相当的南传经文之大意为「你的想法有什么依据呢?」

  提鼻伽罗:或为能吞船之大鱼的音译。

  斯陀含果:又作「第二果、第二沙门果、一来果」,断「身见、戒禁取、疑,贪、瞋、痴薄」者,最多再来人间受生一次后就证入涅槃。

  普设大会:祭祀大会。

  智者所举:智者所称赞,或作「智者所誉」。

  智宝成就:解读为「成为智慧之宝」,参看「具足住」,相当的南传经文无,但南传经文形容尊者舍利弗的定型句均作「慧」,如《相应部二相应二九经》作「速慧、锐利慧、大慧、广慧、欢喜慧、洞察慧」。

  椎身懊恼:打自己的身体,懊恼。「棰」音译同「捶」。

  无上明行:最高的明(智慧)与行(行为)。

  无上息迹:没有比之更高的止息(寂静)之道。

  无母子畏:即「孩子找不到母亲的那种恐惧害怕」,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无母无父:不承认有母亲与父亲(的养育之恩),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同义词「无母.无父」「无母,无父」「无母、无父」)

  无有人民:无人所到处。

  无有反复:不知感恩回馈。

  无有生气:没有生(不熟)的气味。

  无有皮肤:或解读为「全然地洁净而没有杂染的沾染」。

  无有似有:业报还未成熟,但看似已经成熟。

  无有来处:没有一个实体来了。

  无有阿枉:没有不正直,另作「无有阿曲」,枉(罕)【打-丁+王】读作「狂」,乱的样子。

  无有是处:表面上的意思是「没有这样的地方」,引申为「这是错的;这是不存在的」。

  无有能制:没有能阻挡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没有能使(已转起的*轮)反转的」。

  无有解时:解读为「没有解脱的时候」。

  无有仪法:没有威仪。

  无有俦匹:没有对手,「俦」读作「仇」,伴侣。

  无自性智:《别译杂含经》作「无智愚人」。

  无色是我:(以五蕴中的)非物质类(蕴)是真我,参看「色」、「我」、「五阴」。(反义词「色是我」)

  无我处所:全句为「无我处所及事都无所有」,相当的…

《阿含字典(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阿含字典(5)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