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字典(4)▪P2

  ..续本文上一页六反:三十六次,「反」当「次数」解。

  三十六物:身体的三十六个部分,作为对身体的观察,即「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胆、肝、肺、心、脾、肾、大肠、小肠、白膱、膀胱、屎、尿、百叶、仓、肠、脬、泡、溺、泪、唾、涕、脓、血、肪脂、羡(涎)、髑髅、脑」(经文只有三十五项),相当的南传经文分作三十二个部分,称为「三十二身分」。

  三有为相:指「生、异(老)、灭(死)」的现象。

  三明六通:参看「三明」、「六神通」。

  三昧正受:参看「三昧」、「正受」。

  三昧念善:熟练决心于定,参看「三昧」、「善」。

  三昧迎善:熟练柔顺于定,参看「三昧」、「善」。

  三昧起善:熟练于出定,参看「三昧」、「善」。

  三昧处善:熟练于修定的范围(行处),参看「三昧」、「善」。

  三清净眼:指「肉眼、天眼、慧眼」。

  三解脱门:另作「三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或作『无愿三昧』)」。

  三种观义:在三方面观察法义,「三方面」北传经文作「阴、界、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界、处、缘起」。

  上及所依:解读为「依于上面所说的」,即指「生、老病、死,往生再生的轮回中」。

  上心下心:高尚的心或卑劣的心。

  上座禅住:另作「上坐禅住」,参看「上座禅」、「住」。

  兀其手足:「兀」读作「物」,「平直」的意思,此处解读为「绑其手脚」。

  千辐轮相:指佛陀的脚掌有许多纹路,就像「千辐」之轮,「辐」读作「福」,车轮轴心到圆周的连结支撑直木。

  口及意也:译义不明,整句为「犹饥欲食,渴欲得饮,口及意也。」或解读为「听法的心意,如同嘴之饿了想吃,渴了想饮一样殷切。」

  士夫方便:人的努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参看「士夫」、「方便」。

  大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指「小千、中千、大千」等三个「千」,参看「中千世界」。

  大苦可患:全句为「大苦可患甚于本耶」,解读为「比原来的令人更加痛苦吗?」

  大家及奴:此处的「大家」指「贵族」,即「与奴隶(二种阶级)」,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大得不利:解读为「得大不利」。

  大患阴集:与「纯大苦聚集」同义,即「(整个)庞大苦的起因」。

  小千世界:古印度的世间观,含四大洲、日、月、六欲界欲天、梵天各一千个。

  小不及天:解读为「稍微比不上天女」,「小」古字意思通「少」,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已有便断:舍断过去存在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断现在与过去存在的」。

  已断得舍:舍断了便得到平静,「断」解读为「舍断」,「舍」解读为「平静」。

  才辩工谈:口才好,善于论辩。

  不入其怀:不能正中下怀,即不能为其所接受。

  不久来此:已经好久没来这里了。

  不止息说:不说止息烦恼的话题。

  不他取戒:1.不偷取之戒。2.不犯戒,犹如于戒之不偷盗,另作「非盗取戒」。

  不可不忍:不乐意;不认同;不满。

  不可见见:解读为「见不可见」,看见了看起来不可意(不愉快)的。

  不可法生:不合自己意的生起。

  不可意果:令人不喜欢的果报,参看「可意」。

  不可摸则:或解读为「无法了知」,「摸则」或作「模则」。

  不可闻闻:解读为「闻不可闻」,听见了听起来不可意(不愉快)的。

  不可疗治:全句为「受罪经劫,不可疗治」,解读为「受以劫计之长时间的罪苦,无法脱离」。

  不由他信:解读为「不必经由他人而相信」,相当的南传经文无。

  不由他度:解读为「不必经由他人而得度」,「度」指「通往正道」,相当的南传经文无。

  不由他欲:全句为「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从他闻,不取他意,不因他思」,「他」表是「他人」,全句强调「坚固的自悟与自信」,相当的南传无此句。

  不由于他:不必依靠别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依于他人」。

  不合不会:即「不会和」,「远离」的意思。

  不如法业:不适合法(合于律制)的羯磨,此处「业」为「羯磨」的异译,为僧团开会,以议决僧事、解决纷争、处理犯戒。

  不自手施:不是亲手布施。

  不自作魔:解读为「非魔自作」,即「不任由魔王摆布」,「自作」解读为「自在作为」。

  不至无为:不能到达(证入)涅槃,「无为」是「涅槃」之异名,参看「无为法」。

  不行于业:不作俗务。

  不忍不喜:不接受,不喜欢,参看「忍」。

  不忍敌观:(因畏惧而)不能冷静地好好地衡量敌情。

  不到者到:另译作「不获者获」,解读为「使还没到达(目标)者到达(目标)」,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不受此世:对这世间不执取。

  不受此行:不能维持(受持)这样的修习。

  不受于法:「受」解读为「取」之另译,即「对法已不执取」,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不受盂食:不接受装在锅内的食物,另作「不受杇食」,杇(罕)【木+于】读作「屋」,「盂」读作「于」,盛物品的器具。

  不受瓨食:不接受装在瓶中的饮食,「瓨」读作「皆」,缸瓶的意思。

  不放逸生:全句为「一切皆以不放逸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转」,《相应部四五相应一四八经》作「根源于不放逸,集中于不放逸,不放逸被称为其首」。《杂阿含五七经》有「何因。何集。何生。何转」的经文,《相应部二二相应八一经》作「以什么为来源,以什么为起源,从哪里出生,从哪里产出」,参看「放逸」、「集」、「何因何集何生何触」。

  不放逸行:另作「无放逸行」,即「不怠惰」,「行」是广用动词「做」的意思,参看「放逸」。(相关词「修不放逸」)

  不放逸住:另译作「住不放逸」,即「保持不怠惰」,参看「放逸」、「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作「住于勤奋」。

  不知内外:不知自身与自身以外的关连,参看「内外身」。

  不知于内:不知自身,参看「内」。

  不知于外:不知自身以外者,参看「外」。

  不知痈本:不知烂浓的根本原因,比喻不知苦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不信解欲:不沉溺于欲中。(相关词「不信解恚、不信解害、不信解色、不信解己身」,「五出要界」的修学内容之一。)

  不待时节:不必等待时令季节,意思与「非时得证」相同,另作「说不待时」,参看「非时」、「说不待时」。

  不活恐怖:解读为「死亡的恐怖」,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不为自饰:不是为了装饰自己。

  不为校饰:不是为了装饰。

  不为朝中:不是为了早餐与中餐。

  不为暂尔:不是短暂的休息,指「半途而废」。

  不畏后世:不害怕(不在乎)来生的业报。

  不相逼迫:互相不妨碍。

  不计于我:即「不计我」,「计我」的否定,参看「计我」、「计」。

  不计乐我:不要思量想象「乐」是我,也隐含「不执着乐是我」的意思,参看「计」。

  不悔见闻:全句为「不悔见闻。从他疑者恶欲」,断句为「不悔见、闻、从他疑者恶欲」,僧团规制,大众可以就亲眼见、亲耳闻、他人处得来的资讯而怀疑(从他疑)三方面,指谪他人的罪过或犯戒,所以此处之「不悔」,是「不悔过」的意思,「恶欲」是「坏的欲念」,指「犯过或犯戒」。

  不涌不没:或作「不踊不没」,不(激昂而向上)跃出(失去定境),不(低沉而向下)沉没(失去定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涌出(由『弯曲的、向上的』引申),不灭没(由『横向弯曲、离去』引申)」,「踊」读作「永」,往上跳跃的意思。

  不能令住:不能住立;不存在。

  不能出物:全句为「不能出物用给恤之」,即「不能拿出财物给贫穷的人,体恤贫穷的人。

  不能行欲:不能实现欲望。

  不能消食:1.无法享用食物;无法消化。2.过度严厉。

  不能将去:(有限的业)不能驱动牵引他去往生,即「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意思,「将」为「领导」的意思,参看「将」。

  不起新病:另译作「未起苦觉不令起灭」,意思是「不让新的疾病生起」,「新的疾病」即是「新的饥饿感」。

  不将儿息:不带着孩子。

  不得利者:此处指「不得丰厚的利养」。

  不得者得:解读为「使还没得到(利益)者得到(利益)」,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不得时差:病情没有好转。

  不得得想:整句为「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没有相当的南传经文可资比对,解读为「过去(对缘起法)从没想过,从没听过,也从没体证过,但却以为自己已经想过、听过、体证过」。

  不得过度:还没有超越。

  不从门入:不从正门进去。

  不御圣法:没有受到圣人之法的调教;不熟悉圣人之法。

  不舍须臾:没有片刻的停止。

  不欲离众:不想离开人群。

  不习于业:不亲近俗务。

  不堪谏止:不能忍受(别人的)指正。

  不恶露观:不修习不净观,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如理作意;不正思惟」。

  不善之聚:非善的一类;恶类。

  不着文饰:穿著朴素。

  不着庄严:不是为了庄严自己的身材(而食)。

  不灭不生:形容执取与渴爱止息(灭)的解脱涅槃境界,执取与渴爱的止息,则不生未来五蕴,是谓「不生」,不生未来五蕴,则无未来五欲可灭,是谓「不灭」,本句相当的南传经文无。

  不义不忍:解读为「不能获得利益,不能接受」,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不漏其心:不使心中生起烦恼,参看「漏」。

  不称不护:失去名誉。

  不称止诤:即「不称赞解决争执、停止争执」,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不与而用:没获得所有权人的授与就使用,即「偷盗」。

  不语结住:译义不明,「结住」是「在……的束缚中」,「不语」解读为「覆藏过失」的不语,或解读为「傲慢不与人说话」的不语。

  不说生胜…

《阿含字典(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阿含字典(5)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