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即「由自己所证知、正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为如来所现正觉、现观」。
自知作证:以自己的证智证入,即「了知『这是解脱』之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这是)解脱』之智,他了知……」。
自高心患:自傲的毛病。
自通之法:为「以自己的感受想到别人感受的法门」,即「以己度他情」,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自喜年少:解读为「注重自己外表的少年」,另作「犹人年少,端政可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少年、少女寻找装饰物」。
自然法灯:「然」同「燃」,参看「自洲」。
自然粳米:自然生长的稻米。
自义饶益:对自己的利益有帮助,参看「义饶益」。
自落种子:枝叶落地生根或接枝繁殖者。
自实病法:解读为「自己实在是会生病的」。
自觉涅槃:自己证悟(解脱)涅槃,此处的「觉」解读为「正觉」,参看「觉」。
至心说法:尽心地说法,没有不耐烦。
至忍温良:很有忍耐力,温和善良。
至受我教:要求接受我的教导。
至暮放息:解读为「到了傍晚放下工作休息时」。
至诸论处:即「到许多有人互相作论辩的地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寻找辩论」。
色本无种: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无,依《瑜伽师地论》释文文义,「无种」之意,在破除「有者定有,无者定无;无不可生,有不可灭」之论者。
色非我所:参看「色」、「非我所」。
色是如来:参看「色」、「如来」。
色起住出:色的生起、持续、出现。
色灭道迹:止息色的方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导向色灭的道迹」,参看「色」、「灭」、「道迹」。(相关词「识灭道迹」)
色过于色:最上之色。
色缚所缚: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第一个「缚」,另译为「捕缚、结缚」,就像囚犯被捕捉而绑起来一样,第二个「缚」,另译为「被束缚」,所以「色缚所缚」也就可以译为「被色捕缚所束缚」,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被色监禁所束缚」。
行不可事:做出(自己所)不喜欢的事。
行不坐行:第一个「行」作动词,相当于「持续;保持;做」,第二个「行」为名词,即「持(只站)不坐的修行」。
行中有余:还有执取之行。
行平等法:只要依此法修学,都能得同一果证之法。
行自境界:自己熟悉而有把握的范围(环境;境界)。
行伺乐伺:解读为「乐于将注意力集中于所缘上的修行」。(同义词「行伺.乐伺」)
行步庠序:走路的仪态端庄。
行来不食:出远门错过了用餐时间,无法用餐。
行来比丘:即「客比丘」,从他处来此暂住的比丘。
行遮道法:做出违法的行为,参看「遮法」。
行边至边:全句为「行边至边,乐边至边,住边至边」,解读为「走到偏僻处,乐在偏僻处,住在偏僻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沙门乔达摩的慧被空闲处破坏,非群众中的人,沙门乔达摩不适合交谈」。
衣钵随身:即「(随时)随身携带着僧衣与钵」,此为僧团律制,「钵(罕)【金+本】」读作「玻」。
衣绳衣覆: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麻布覆盖着的(乳)汁桶」。
住三昧善:熟练于保持在定中,参看「三昧」、「善」、「住」。
住已而观:保持着浮出水面后作毗婆舍那,比喻行善法后而能进一步证入「须陀洹果」者,参看「住」、「观」、「须陀洹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浮出后作毗婆舍那的观察」。
住已解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确立(住立)后满足,满足后不恐惧」,参看「住」、「解脱」。
住正受善:熟练于保持在禅定中,参看「正受」、「善」、「住」。
住甘露门:即「保持在解脱法门」,参看「住」、「甘露」。
住真谛者:全句为「汝若住真谛者,以真谛答」,意思是「如果你认为是真实的,就回答这是真实的」。
住策虑地:保持在思虑情况。
何用生为:哪用得到出生之血统呢!
何由知法:全句为「我等是谁何由知法?」意思是「我们谁?怎么会知道(这个)法呢?」或「我们是什么程度的人怎会知道呢?」
何其驶哉:多么快啊!
何所依住:依于什么而住立(存在)?
何义何为:为了什么而要这样做呢?
伽陀婆利:猎鹰者。
伺求其便:等待方便(下手)的机会,参看「伺」、「方便」。
伺求其短:观察、寻求其弱点。
但心喜足:只要内心欢喜接受就足够了,不必要作进一步的外表崇敬行动表示,为受礼者谦虚之说词。
但心静足:解读为「有此心意就足够了」。
但有言数:全句为「但有言数问已不知」,解读为「只是说空话,若详加追问便无法确切回答」,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那是不可能的」。「言数」,「数」是「频繁」之意,「言」是「说」的意思,古人有「道不属言」、「真解脱者离于言数」的说法。
但法自然:法的规律就是这样。
但为子故:只为了有子嗣;只为了传宗接代。
作已不观:解读为「不观已作」,「已作」为「已经完成的」,「不观」为「不需要再做观察有无缺陷」,引申为「已经完成的」都已圆满,不需要再增加什么。
作以不作:应该作的或不应该作的,参看「所作」。
作床成就:解读为「具备床」,此处的「床」应指「住触」的意思,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作具足已:做了,而且已经完成了。
冷是如来:如来是清凉的。
利及等利:即「四摄」中的「行利、同利」,参看「四摄」。
利望命望:期望财富,期望长寿。
利养无上:相当的南传经文同,意义不明,或可理解为「若不贪着,利养是无与伦比的,其可令施者有福,受者活命」。
劫长久如:一劫有多长?
即彼缘说:就以其所生起的条件命名。
吾欲所敕:我将有所教说。
均调转上:即「均匀地增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像断崖般突然改变」。
坐观卧人:全句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意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或解读为「坐着由上向下仔细观察卧着的人」,反之亦然。
快得善利:解读为「得快善利」,即获得满意而且好的利益。
快得善眠:即「得快善眠」,睡得很好的意思。
快庄严女:解读为「令人满意的漂亮女人」。
快说此喻:说得多么好的比喻!
戒具见具:另作「戒具足见具足」,即「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同义词「戒具足。见具足」)
戒相应法:与「学处」关连的法,参看「戒」、「法」。
戒师常住:解读为「所遵循效法之戒常保持着」,「师」解读为「遵循效法;以之为师」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戒(尸罗;德行)稳定」。
戒盗身缚:执取禁戒与禁忌而受束缚,参看「戒禁取」、「缚」。
我一切忍:即「我接受一切」,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我一向乐:真我是完全快乐幸福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真我是完全快乐幸福的,并且于死后永不被破坏(无病)」,参看「一向」。
我了败坏:整句为「我了败坏,长衰永失耶?」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没有能力,大人!我放逸,大人!」。
我不听彼: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可活王:我可以让国王活下来,即不会取国王性命的意思。
我生已尽:另译作「生已尽」,即「我的出生已到了尽头」,表示不会再有下一个出生。
我向静处:我刚才在一处安静的地方,「向」为「刚才」的意思。
我多行空:我多修空;我常常保持于空性中。
我有尔所:我有这些……。
我或邻死:「邻死」或作「降死」,《别译杂阿含一二八经》作「若死若近死」,依此解读「邻死」应同「临死」,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我所言胜:我所说的是对的。
我者无我:全句为「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杂阿含六四经》另译为「法无有吾我,亦复无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意思是「『我』(第一人称代名词)是无我、无我所的,未来也是无我、无我所的」,参看「我」、「无我」、「我所」、「当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那应非有,那应非我所;那将非有,那将非我所」。
我是彼所:我属于「彼」,「彼」指「大梵」或「真我」。
我为本有:我过去存在。
我为谁语:我替谁说?意即「我以谁的名义来说这件事」?
我能负度:我能背负他渡过(大海)。
我都无事:解读为「这不关我的事」。
我无所违:对我不妨碍,我无所谓。
我无是也:我没有这样。
我说彼入:入于法与律;在法与律上有着坚固的基础。
我忆宿命:1.解读为「我回想起过去」,此处的「宿命」泛指「过去」,如「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生如是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我正觉以前,还是菩萨而未遍正觉时,这么想……」。2.我(以宿命神通)回想起过去生的种种情形,如「我忆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转向宿命智(宿住智)之回忆,我回想起许多前世住处(宿住)……」。
我礼大雄:我礼敬佛陀。
我听彼也:我同意他(的观点)。
把土坌佛:抓起一把土撒向佛陀。
抓摘疮开:抓破了浓疮。
更有因缘:还有其他原因;还有其他因素。
更求余积:还要求储存、积蓄。
更无所有:即「再也一无所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断灭,消失,死后就不存在了」。依经文前后文来看,这是离「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之缘起生灭观念的「断灭」邪见。
更还本所:指病愈,恢复原来的样子。
束身冲佛:解读为「整个身体冲向佛陀」,意图以其身体压住佛陀。
求所未得:即「所求的目标尚未达成」,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求于诸根:在诸根守护上用心。
求为使命:求得受人差遣传话的工作。
沉翳没溺:即「沉沦,被遮蔽,沈没,沉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障碍,被遮止,心被压制」…
《阿含字典(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