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字典(4)▪P8

  ..续本文上一页。(同义词「沉翳没溺」)

  决定而得:必定得到;必定达到,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决定于齐:确定其范围(定义)。

  狂发失性:即「发狂、失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发狂了」。

  究竟苦边:彻底地断尽了苦,参看「究竟」、「苦边」。

  究盘荼神:食人精血的鬼王,以其讹音,又被称为「冬瓜鬼」。

  见已虚空:看了以后显得(大众)空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此众对我来说显得空了」。

  见有楞耆:译义不明,《增壹阿含三九品九经》作「当见枷」,《别译杂阿含一八经》作「见楞祇芒毒虫」,《翻梵语》:「楞耆(译曰色也)」,《中部二三经》作「见闩(横木;障碍)」。

  见色受证:色由见而知,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死之事应由眼(天眼)证知(作证)」。

  见来见果:持「布施得果报」的见解。

  见彼有过:全句为「见彼有过,自称有过」,即「看见他们的过失并指责他们,使他们承认自己有过失」。

  见法涅槃:又作「见法般涅槃」,即「当生达到涅槃;当生证得解脱涅槃」,另译为「现法涅槃、现法般涅槃」,参看「现法」、「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见神受神:认为有「真我」,执取「真」,参看「神」、「受」。

  见欲系着:对见解的贪着束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见解的粘着、束缚、欲贪、固执、执着」。

  见结所系:见中之束缚;令人受束缚的恶见。

  见与不见:1.看得见的或看不见的,如「见与不见,俱悉煮熟」。2.不论在别人看的到或看不到的地方,如「见与不见,等无有异(都没有不同)」。

  见审谛忍:深思后而接受的见解(观点),另简为「审谛忍」,或译为「见善观」。

  见谛得果:见(理解体证)四圣谛而证得果位(初果以上)。

  见缠断处:全句为「见可见处,见所起处,见缠断处,此则为知,此则为见,我如是知,如是见」,解读为「邪见的可见处,邪见的生起处,邪见的缠(现行;爆发)与断绝处,这是知,这是见,我这样知、这样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见之确立(存续)、见之缠、见之生起(起源)、见之断绝,我知此,我见此」。

  言我最胜:说自己是最优秀的;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参看「我胜」。

  言语寂灭:另作「言语止息」,指「(进入初禅者)言语停止了,不能说话」。(同义词「语言寂灭」)

  言语粗犷:说话大声,或说话粗鲁。(同义词「所言粗犷、所说粗犷、辞气粗犷、以粗犷言说」)

  足得相畴:足以相比,「畴」读作「仇」,类别之意。

  身不净行:不清净的、不善的肢体行为。

  身生频伸:伸展身体(伸懒腰);没有精神的样子。

  身受灭证:受灭由身证得,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八解脱应由身证知(作证)」。

  身命相属:身与命根还和合,还活着的意思,参看「命根」。

  身定喜忘:或作「身之喜忘」,解读为「因生理的疲惫而常常忘失」。

  身婴众苦:即「身体遭受到许多苦」,「婴」为动词,「遭遇;遭受到」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身坏命终:身体崩坏,寿命终了,死亡的意思。

  邪盛大会:杀生祭祀的祭典。

  佉提罗叶:佉提罗树的叶子,小而脆弱。

  乖离之法:即「背离、分离、异离之事」。

  事不唐尔:事出有因。

  佯现贞廉:假装很清净正直。

  依一林住:即「依止在一座树林中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依住不远:住在离猎人所设的饵附近。

  依戒立戒:解读为「依戒、立戒」,「依戒」即「依于戒;以戒为基石(而修定)」,「立戒」即「确立自己的戒行」,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依于无处:依于无所有(没有拖累)。

  依于无对:依于没有障碍者,即丈夫没有其他妻妾为她的竞争者。

  依食断食:依着滋养五蕴身而得以精进修学,断除渴爱证得解脱,当入最后涅槃后就再也不需要那支持五蕴的滋养了。

  依傍于王:仗着国王的势力(狐假虎威)。

  依爱断爱:依着渴爱解脱而精进修学,断除渴爱证得解脱。

  依慢断慢:看到别人证得解脱,激起自己也不输人的慢心而精进修学,终能断除渴爱与我慢证得解脱。

  使立檀会:使信众举办布施大会。

  使作非地:使(大地)成为不是大地;令(大地)成不了大地。

  供办肴馔:准备食物,「肴馔」读作「摇赚」。

  两手抆摸:以两手抚摸(他自己的身体)。

  具知痈本:完全知道肿瘤的根本,「肿瘤的根本」比喻「苦的根源」,相当的南除经文作「挖除肿瘤的根本」。

  具恶人已:解读为「有坏朋友以后」。

  其目不眴:不眨眼,「眴」读作「眩」,闪着眼以示意,或转动眼睛的样子。

  其有造行:他的行为。

  其意至下:极为谦卑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谦卑心;下意」。

  制乐野意:制服其喜欢旷野的心意;驯服其野性。

  取内触法:比对相对应的南传经文,为即「对内在的探究与思惟」;「从事内在的探究思惟」,「取」为「触知;思惟;探究」的对译,「内」指「内在;自身」,「触」指「接触;思惟;探究」,依南传注解书,「内触」指「对自身五蕴之『缘(条件)』的认识」。(相关词「贤圣法.律内触法」)

  取自心相:抓住(把握住)自己修定或修观的所缘(专注的对象)。

  取所取故:解读为「执取所执取的之缘故」,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取法味着:即「对执取的种种生起乐味执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住随观乐味者;逗留于随看味著者」,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住在凝视着满足者」,参看「取」、「法」、「味」。

  取阴俱识:识连同其所执取的诸蕴(色、受、想、行)。(相关词「譬取阴俱识」)

  受五欲乐:接受五欲之乐,参看「五欲功德」。

  受少有身:为数少的轮回受生。

  受百枪苦:「百枪」另译作「百矛」,即「被矛刺一百下的痛苦」,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受持五戒:遵守「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受持学戒:参看「受持」、「学戒」,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在学处上接受后学习」。

  受食王廪:享用国王的粮食,「廪」读作「凛」(ㄌ一ㄣˇ),粮仓。

  受夏坐竟:另译作「坐夏既满」,即「安居期结束」,参看「安居」。

  受起住灭:即「感受的生起、持续、灭没消失」,参看「觉诸受起」、「觉诸受住」、「觉诸受灭」。(同义词「受起.住.灭」)

  受御事者:受持调教之事。

  受梵之福:1.即「梵福」,最胜最上的施予。2.国王册封的领地,另作「梵分、梵封」。

  受现在法:执取现在之事。

  味着将养:培养、增长心理的回味与爱着之执着,这里的「将」为「调养」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保持着看到愉悦滋味」(随观乐味住)。

  命行变迁:另译作「命行无常」,指生理的崩解;死亡,参看「命行」。

  命即是身:另译为「命则是身、彼命彼身、命即身、是命是身」,即「命(灵魂)即是身(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为「十四无记」之一。

  命过比丘:那位过世的比丘。

  奉法晓忌:遵守戒律,并知道什么是不可做的。

  奉持五戒:遵守「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奈何地味:地味怎么了?

  委积床褥:萎靡不振地卧床,指病情严重者,「床(罕)【丬+木】」音义同「床」。

  定生喜乐:依定而生起喜与乐,专指第二禅的境界。

  定共俱定:译义不明,尚缺资料比对。

  定道品法:确定(这是圣者的)道品之法;决定是(涅槃)道的法。

  定聚所摄:属于「定」(专注)类。

  定趣正觉:另译为「定趣三菩提」,断句为「定,趣正觉」,即「未来已定,往解脱的证悟」,参看「趣」、「正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决定,正觉彼岸」。

  屈伸低仰:四肢的弯屈、伸直,弯身、起身。

  屈伸臂顷:弯曲然后伸直手臂那么短的时间,相当的南传经文亦同。

  往来止宿:(与其他男人)交往共宿。

  彼人长衰:那人损失很大。

  彼心随转:其心随之而转,被牵着走,表示心被迷住;心的执着。(同义词「心亦随转」)

  彼命由我:他们的生活由我供养。

  彼彼天中:即「一一之天界」,参看「彼彼」。

  彼彼说义:十二部经每一部所说的含义。

  彼异众师:那些外道们的老师,约指六师外道之类者。

  彼圣说舍:另译作「圣说及舍」,解读为「这是圣者所说的平静」,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进入并保持在圣弟子(因此而)宣说『他是平静、专注,保持着乐者』的第三禅」,为第三禅的境界,参看「第三禅」。

  彼导说我:整句为「彼导说我,我那得不导说彼」,另译作「我等自当分明此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们负责去诤论、斗诤、论辩、反驳」。

  念光明想:系念明亮之观想。

  念于内息:专注于(呼吸中的)吸气。

  念于外息:专注于(呼吸中的)吐气。

  念宿命证:宿命通由念(忆念)证知(作证)。

  或入刺中:或误入有刺的地方,如荆棘林中。

  或不啻者:或不及(百岁)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只有百岁」,「啻」读作「斥」,「只、但」的意思。

  或以矛刺:以长矛刺之,矛(罕)【矛+肖】音义同「槊」,长矛。

  或以恐怖: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因恐惧而履行其义务」。

  或可有是:或许是这样吧!

  或有所止:有些会防止。

  或有所用:有些会使用。

  或有所吐:有些会排除(舍弃)。

  或有所除:有些会去除。

  或有所堪:有些会忍受。

  或时意忘:有时失去正念而忘失了。

  或复减八:或者小于八。

  或虚或实:另作「有虚有实」,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所以者何:什么原因呢?

  所可受证:解读为「应当体证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奢华散慢导向堕落」。

  所因有爱:即「对存在的渴爱,是由因缘所生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以此缘而…

《阿含字典(4)》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阿含字典(5)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