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譬如粪壤地 出生于甘蔗
倍常而肥盛 菩萨处烦恼
出生一切智 其义亦如是
05 (缺)
06 善男子。如大城中所弃粪秽。若置甘蔗蒱萄田中则有利益。菩萨结使亦复如是。所余习气为一切智而作因缘。
【50】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叶。譬如有人不学武艺。若执器仗宁解施设。迦叶。菩萨亦尔。先未闻法寡识机药。若执智见何辩邪正。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曾习学戈矛之法则无武用。菩萨亦尔。不曾习学一切诸法。而不能为算择分别受持修行。
【51】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佛告迦叶。譬如[穴/(采-木+田)]师欲烧瓦器须用大火。迦叶。菩萨亦尔。欲为愚
迷众生开发智慧。须用佛法智火。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陶师于诸坏器未燥之时。不堪大火。菩萨亦尔。于诸众生智慧微弱。不堪听闻诸佛大法。故不为说。彼设得闻则生狂乱。
【52】
01 佛语迦叶。若有菩萨欲学极大珍宝之积遗日罗经。当随是经本法精进。何等
为本法。无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常无色无痛痒无思想无生死识。是为法本根。
02 是故迦叶。菩萨欲学此宝严经者。当正观诸法。云何为正观。谓真实观诸法。云何为真实观诸法。谓不观我人寿命。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如是迦叶!菩萨欲学是宝积经者,应修习正观诸法。云何为正观?所谓真实思惟诸法。真实正观者,不观我、人、众生、寿命,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04 迦叶。是故此大宝积正法。令菩萨修学受持得解法行迦叶白言。菩萨云何受持见正法行。迦叶。如自观身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无名无相。无观行故。迦叶。如此说名正观影像中法。
05 (缺)
06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欲学宝云微妙经者。常应修习实法正观。云何正观。所谓真实思惟是法正观。不观我人众生寿命。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53】
01 (缺)
02 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谓不观色有常无常。亦不观痛想行识有常无常。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观色非常亦非无常,观受想行识非常亦非无常,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04 复次迦叶。如实正观影像中法。迦叶。云何影像中法。如正观色。观彼无常亦非无常。如是受想行识。常与无常无定无不定。迦叶。此说如实观察影像中法
05 (缺)
06 善男子。夫实观者。观色非常亦非无常。亦观受想行识。非常亦非无常。是名中
道真实法观。
【54】
01 (缺)
02 复次迦叶。云何为真实观诸法。谓不观地有常无常。亦不观水火风界有常无常。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观地种非常亦非无常;观水火风种非常亦非无常,是名中道真实正观。
04 复次迦叶。如实观察影像中法。所有地界。常与无常无定无不定。如是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复如是无定无不定。迦叶。此说如实观察影像中法
05 (缺)
06 (缺)
【55】
01 (缺)
02 (缺)
03 (缺)
04 复次迦叶。所有眼处常无常性无定无不定。如是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常无常性。无定无不定。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缺)
【56】
01 有常在一边。无常在一边。有常无常适在其中。无色无见无识。是故为中之智黠本也。
02 复次迦叶。有常是一边。无常为二边。此二中间无色。不可见亦不可得。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所以者何?以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04 复次迦叶。此定一法。此不定二法。若彼二法于是色中。不见不住无微无识亦无相故。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所以者何。常是一边。无常一边。常与无常二边中间。无色无形无命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57】
01 (缺)
02 有我是一边。无我为二边。此二中间无色。不可见亦不可得。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04 复次迦叶。我见一法无我二法。若彼二法于是色中。不见不住无微无识。亦无相故。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我是一边。无我一边。我与无我二边中间。无色无形无命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58】
01 心为一边。无心为一边。设无心无识无我无识。是为中间之本。
02 有真实心者。是谓一边。无真实心者。是为二边。无心无思无意无识。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复次,迦叶!若心有实是为一边,若心非实是为一边;若无心识亦无心数法,是名
中道诸法实观。
04 复次迦叶。此真实心一法。此不实心二法。迦叶。二法所在无心无觉无意无识。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善男子。若心有实是为一边。若心非实是为一边。若无心识亦无心数。诸大地法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59】
01 诸佛经法等。无有异有德无德。内事外事。有世间无世间。为度者未度者。脱爱欲未脱爱欲。泥洹等无有异。
02 如是不善法。世间法。有诤法。有漏法。有为法。有秽污法。是谓一边。如是善法。出世间法。无诤法。无漏法。无为法。白净之法。是为二边。此二中间。无所有亦不可得。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如是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无罪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乃至有垢法、无垢法,亦复如是离于二边,而不可受,亦不可说,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04 复次迦叶。善不善。世间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有烦恼无烦恼。如是一切法。迦叶。此生法一此灭法二。若二法中无集无散不可求得。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如是善法不善之法。世间诸法出世间法。有罪之法无罪之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乃至有垢无垢。亦复如是。离于二边而不可取亦不可说。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60】
01 有在一边。无有在一边。有无有适在中间。是为智黠中本也。
02 有者是一边。无者为二边。此二中间。无所有亦不可得。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复次,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有无中间,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04 复次迦叶。此有法一此无法二。若此二法于是色中。不见不住无微无识亦无相故。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复次迦叶。此轮回一法。此涅槃二法。若彼二法于是色中。不见不住无微无识。迦叶。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善男子。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有无中间无色无形无命无知。是名中道真实法观。
【61】
01 佛语迦叶。我为汝曹说法。从生至死身所出生。苦痴在一边。黠在一边。无痴无黠适在中间。是为智黠中间之本
02 复次迦叶。我为汝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 更乐缘痛。痛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苦恼忧悲啼泣。如是生大苦阴。
03 复次,迦叶!我所说法,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但为集成是大苦聚。
04 复次迦叶。我说汝等。无明缘生行。行缘生识。识缘生名色。名色缘生六入。六入缘生触。触缘生受。受缘生爱。爱缘生取。取缘生有。有缘生老死。老死缘生忧悲苦恼。迦叶。如是集得此一大苦蕴。
05 (缺)
06 善男子。我之所说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而为招集成大苦聚。
【62】
01 (缺)
02 无明已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更乐尽。更乐尽则痛尽。痛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苦恼忧悲皆尽。如是灭大苦阴。无有此二。亦无二行。中间可知。是谓中道真实观法。如是行行尽。识名色六入更乐痛爱取有生老死老死尽。无有此二。亦无二行。中间可知。如是迦叶。是谓中道真实观诸法也
03 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皆灭。明与无明,无二无别,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如是行及非行,识及所识,名色可见及不可见,诸六入处及六神通,触及所触,受与受灭,爱与爱灭,取与取灭,有与有灭,生与生灭,老死与老死灭,是皆无二无别;如是知者,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04 所有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老死灭忧悲苦恼得灭。如是得此一大苦蕴灭。迦叶。若以智观明无明等无此二相。迦叶。此影像中法如实观察复次迦叶。如是行行灭。如是识识灭。如是名色名色灭。如是六入六入灭。…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