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如是触触灭。如是受受灭。如是爱爱灭。如是取取灭。如是有有灭。如是生生灭。如是老死老死灭。如是智观生性灭。性无二相故。迦叶。离此二相。此说影像中法如实观察
05 (缺)
06 若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灭。六入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如是老死忧悲众恼大苦聚灭。明与无明无二无别。若如是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如是行及非行。识与所识。名色可见及不可见诸六入非六入。触及所触。受及受灭。爱与爱灭。取与取灭。有与有灭。生与生灭。老死与老死灭。皆是无二无别。若如是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63】
01 佛语迦叶。空不作法。法本无空无相不作法。法本无相无愿不作法。法本无愿无死生不作法。法本无死生。死生无出生无灭无处所。无形不作法。法本无形当随是本法。是为中间视本法。
02 复次迦叶。中道真实观诸法者。不以空三昧观诸法空。诸法自空故。不以无想三昧观诸法无想。诸法自无想故。不以无愿三昧观诸法无愿。诸法自无愿故。不以无行观诸法无行。诸法自无行故。不以无起观诸法无起。诸法自无起故。不以无生观诸法无生。诸法自无生故。不以如观诸法如。诸法自如故。是谓中道真实观法。
03 复次,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不以无相故令法无相,但法自无相。不以无愿令法无愿,但法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我[1]、无取、无性故,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自无起、无取、无性。如是观者,是名实观。
04 复次迦叶。应当正观影像中法。彼法非空。亦非不空。如是空法无法相非无法相。法相即空相。空相即无相。无相即无愿。所以者何。无所愿作故。无相即空相。如是行者若法未生不生。法未生故。如彼法生。彼亦不生。生已谢故。如是无生生离取故。法无自性。无性即空。如是正观此说影像中法
05 (缺)
06 复次善男子。夫真实观。不以空故令诸法空法性自空。非无相故令法无相。法性之体本自无相。不以无愿令法无愿。但诸法性本自无愿。不以无起无生无我无取无性。令法无起无取无性。但法本来自无起无取无性。若如是观是名实观。
【64】
01 不自分别解身为空也。空弃空中之空本自空甫当来空现在空。佛语迦叶。人宁着痴大如须弥山。呼为有其过不足言耳。人有着空言有空。其过甚大。若有着痴者晓空得脱。着空者不得脱。
02 不以无人观诸法空。诸法自空故。如是本空末空。现在世空。当令依空莫依于人。若有依空。倚此空者。我说是人远离此法。如是迦叶。宁猗我见积若须弥。不以憍慢。亦不多闻而猗空见者。我所不治。
03 复次,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前际空,后际空,中际亦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04 复次迦叶。补特伽罗非破坏空。即体是空。本非有故。非前际空非后际空。现在即空。迦叶白言。彼补特迦罗。我今觉悟知彼是空。破坏我故。一切皆空此法如是。佛言。迦叶汝言非也。迦叶宁可见彼补特迦罗如须弥山量。勿得离我而见彼空。何以故。破我断空执一切空。我则说为大病。而不可救
05 (缺)
06 复次善男子。非无人故名之曰空。但空自空前际后际中际亦空。但法自空非色灭
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而依于空。佛说是人则为退堕。善男子。宁起我见积如须弥。莫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治。
【65】
01 佛语迦叶言。譬如人病得良医与药。药入腹中不行。于迦叶意云何。是人能愈不。迦叶报言大难。佛言。外余道晓空得脱。着空不得脱。
02 譬如良医应病与药。病去药存。于迦叶意所趣云何。此人苦患宁尽不耶。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药在体故。如是迦叶。空断一切见。若有猗空见者。我所不治。亦复如是。
03 迦叶!譬如医师,授药令病扰动,是药在内而不出者。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得差
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如是迦叶!一切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04 佛告迦叶。譬如人病其病深重。而下良药令彼服行。药虽入腹病终不差。迦叶。此人得免疾不。迦叶白言。不也世尊。佛言。于意云何。世尊此人病重故。不可疗也。佛言。迦叶彼着空者。亦复如是。于一切处深着空见我即不医。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重病者 令彼服良药
虽服病不退 彼人不可疗
着空亦如是 于彼一切处
深着于空见 我说不可医
05 (缺)
06 善男子。如医授药令治彼病。是药在内秘而不出。于意云何。如是病人宁得差不。不也世尊。是药不出其病转增。善男子。如是诸见唯空能灭。若起空见则不可治。
【66】
01 譬如人畏于虚空啼哭教人却去虚空。佛语迦叶。是人宁却虚空不。迦叶言。不可却也。佛言。如是迦叶。若沙门婆罗门畏于虚空。其人亦空语复畏空。是人为狂。无有异。
02 譬如有人畏于虚空啼泣而说。今当为我去此虚空。于迦叶意所趣云何。宁能去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迦叶。若畏空者。我说此人甚为狂惑。所以者何。众生造空而彼畏之。
03 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悲嗥椎胸,作如是言:我舍虚空。于意云何?是虚空者可舍离不?」「不也,世尊!」「如是迦叶!若畏空法,我说是人狂乱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于空。
04 佛告迦叶。譬如愚人观彼虚空。而生怕怖搥胸悲哭。所以者何。恐虚空落地损害于身。佛言。迦叶彼虚空能落地不。迦叶云不也。佛言迦叶。若彼愚迷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彼闻空法心生惊怖。所以者何。若空我大心依何行用。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愚迷人 于空生怕怖
悲哭而远行 恐虚空落地
虚空无所碍 不损于众生
此人自愚迷 妄生于惊怖
沙门婆罗门 愚见亦如是
闻彼诸法空 心生于怖畏
若空破坏我 依何生受用
05 (缺)
06 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悲号捶胸。作如是言却此虚空。于意云何。如是虚空可除却不。不也世尊。善男子。如是若畏空法。我说是人狂乱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于空。
【67】
01 佛语迦叶言。譬如画师自画鬼神像。还自复恐怖。譬如人未得道者。如是色声香味。坐是堕死生中不晓法。
02 譬如画师作鬼神像即自恐惧。如是迦叶。诸凡愚人自造色声香味细滑之法。轮转生死不知此法。亦复如是。
03 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见已怖畏,迷闷躄地。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自造色、声、香、味、触故,往来生死,受诸苦恼,而不自觉。
04 佛告迦叶。譬如画师自画丑恶夜叉。画已惊怖迷闷仆倒。迦叶。彼凡夫众生亦复如是。自作色声香味触法。作已迷彼堕落轮回。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工画师 画彼恶夜叉
于彼自惊怖 迷闷仆倒地
凡夫亦复然 自着于声色
迷彼不觉知 堕落轮回道
05 (缺)
06 譬如画师自手画作夜叉鬼像。见则怖畏迷闷躄地。一切凡夫亦复如是。自造色声香味触故往来生死。受诸苦恼不自觉知。
【68】
01 譬如幻师化作人。还自取幻师啖。如是色声香味对。从中出念啖空啖无他奇。
02 譬如幻师化作幻人。而食幻师无有真实。如是迦叶。修行比丘。随所思惟一切虚伪。
而不真实无有坚固。亦复如是。
03 譬如幻师,作幻人已,还自残食。行道比丘亦复如是,有所观法,皆空皆寂无有坚固,是观亦空。
04 佛告迦叶。譬如幻士变作幻化。是彼幻化能变幻士。迦叶。相应行比丘亦复如是。而自发意。如是说一切皆空。彼虚空无实亦能如是说。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于幻士 能变于幻化
而彼幻化人 亦能变幻士
相应行比丘 发意亦如是
说彼一切空 无实空亦说
05 (缺)
06 男子。譬如幻师幻作猛虎。幻虎成已还食幻师。行道沙门亦复如是。有所观法皆空
皆寂。无有见者是观亦空。
【69】
01 譬如木中火出还自烧木。从观得黠自烧身。
02 譬如二木因之更生火而烧彼木。如是迦叶。因真实观生无漏慧根。而彼即烧于真实观。亦复如是。
03 迦叶!譬如两木相磨,便有火生,还烧是木。如是迦叶!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还烧实观。
04 佛告迦叶。譬如二木相钻风吹出火。火既生已烧彼二木。迦叶如实正观亦复如是。于正见道生彼慧根。慧根既生烧彼正观。我今于此而说颂曰
譬如钻二木 风吹生彼火
火生剎那间 而复烧二木
正观亦如是 能生于慧根
生彼一剎那 还复烧正观
05 (缺)
06 善男子。譬如两木本无火相。以两相揩从中火生遂烧是木。善男子。如是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遂灭实观。
【70】
01 佛语迦叶。譬如灯炷之明。不自念言我当逐冥去冥也。然灯炷照。不知冥所去处。如是智黠不念。我当去愚痴得智黠。不知愚痴所去处也。是智黠无所从来。亦无有持来者。是灯炷明是冥。空不可得持也。是智黠是痴。两者俱空无所持也。
02 譬如然灯诸冥悉除。此暗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不从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而来。亦不至彼。如是迦叶。智慧已生…
《〈普明菩萨会〉汉译诸本对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