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定「有千子」具足。但如还「未有一人有」转轮「圣王」相时,「圣王于」这幺多的王子「中」,就「不生子想」。什幺是圣王相?出胎后,有三十二相具足。215在胎时,母后的心意清净,少烦恼,身体安和;还有天龙等来卫护的瑞相。
千子虽不能成转轮圣王,但到底是圣王的王子,怎幺说不生子想呢?要知道,子,第一是自己的血统;第二是能继承自己的家业。千子们都没有轮王相,将来不会继承王的尊位,统理国政,那就会觉到还不是太子。
2、这一比喻,如来合法说:「如来」是轮王一样,自成佛教化以来,「虽有百千万亿声闻」贤圣,为如来的「眷属」。如来说法时,声闻众是云屯雾集的,「围绕」如来,庄严法会。但在这大众中,如「无菩萨,如来」也就「于」声闻众「中,不生子想」。因为这都不是当来下生,继承佛位的佛子。216
二、迦叶!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夫人,怀妊七日,是子具有转轮王相,诸天尊重,过余诸子具身力者。所以者何?是胎王子,必绍尊位,继圣王种。如是迦叶!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诸菩萨根,如胎王子,诸天神王深心尊重,过于八解大阿罗汉。
1、相反的「譬如转轮圣王,有大夫人」,忽然「怀妊」了。虽还只是「七日」,但「是子具有转轮王相」。当时,臣民们虽还不知道,而「诸天」──天龙八部217,都「尊重」胎中的王子,而来护卫他,超「过」了其「余诸子」,年长而「具身力」的人。天龙等为什幺如此?因为「是胎」中的「王子」,将来生下来,「必」定「绍」承轮王的「尊位,继」续「圣王」的「种」胤218,主持国政,利益民众,远过其他王子的功德。
2、如来再合喻说:「迦叶!初发心菩萨,亦复如是」。「虽未具足诸菩萨根」──没有显而可见的菩萨德相,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如胎」中的「王子」,也还只是精血凝和,没有眼耳等根相。但「诸天神王」──天龙八部们,却「深心尊重」初发心菩萨,胜「过于八解」脱的「大阿罗汉」。219
3、在声闻乘中,最高的圣果,是阿罗汉位。阿罗汉是梵语,意思是断尽了烦恼,生死已尽,应受人天的供养。约断烦恼,证法性,了生死说,阿罗汉是一样的。但约定力、通力、悲心、世俗智来说,浅深也大有差别。其中俱解脱阿罗汉能得八解脱:220
一、内有色想外观色解脱;
二、内无色想外观色解脱;
三、净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八、灭受想定解脱。
这是定力极深,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说菩萨的功德,比声闻的自利功德大,还容易信解。现在说菩萨最初发心,什幺功德还没有,就比得八解脱的大阿罗汉还高,就难免有人怀疑了。
三、所以者何?如是菩萨名绍尊位,不断佛种。
所以佛又说明理由:「如是菩萨」,虽还没有成就菩萨根,但已「名」为能继「绍」如来的「尊位」者,能使未来「不断佛种」。有了菩萨,就有佛佛相承,广大无尽的普利众生,这那里是八解罗汉可及呢!
戊四 初心希有胜
己一 胜出声闻
(p.149)迦叶!譬如一琉璃珠,胜于水精如须弥山。菩萨亦尔,从初发心,便胜声闻辟支
佛众。
第四是初心希有胜。上说菩萨的种姓尊贵,已说到初发心菩萨的尊贵,现在如来承上意而更为譬说。
一、迦叶!譬如一琉璃珠,胜于水精如须弥山。菩萨亦尔,从初发心,便胜声闻辟支佛众。
1、「迦叶,譬如一」颗小小的,蔚蓝色的「琉璃珠」,价值与妙用都「胜于水精」──一般的水晶,那怕水晶大得「如须弥山」那样。
2、「菩萨」也如此,「从初发心」以来,即使位居凡夫,「便胜」于「声闻辟支佛众」。
二、胜于声闻、辟支佛二众之理由
声闻,一向是大众共住的。
辟支佛,译义为独觉。其实除「麟角喻辟支」一人出世而外,其余也都是众多共住
的。221
上文说初发心菩萨,胜过八解脱的大阿罗汉。现在进一步说,不要说得八解脱的,就是无数的二乘无学众,也不及一位初心菩萨呢!
己二 人天礼敬
(p.150)迦叶!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来拜谒。菩萨亦尔,初发心时,诸天
世人皆当礼敬。
初发心菩萨,不但胜过二乘,而且也为人天所尊敬。
一、迦叶!譬如大王夫人生子之日,小王群臣皆来拜谒。
如来举喻说:「迦叶!譬如」剎利「大王夫人」,当他诞「生」王「子」的「日」子,所属的「小王」及「群臣」,都要「来拜谒222」,为他是王子而庆贺。
二、菩萨亦尔,初发心时,诸天世人皆当礼敬。
这样,「菩萨」也如此。「初发心时,诸天」与「世人,皆当礼」拜恭「敬」,因为他是菩萨,是佛的种姓,是未来佛。凡夫没有慧眼,或者会轻视初心菩萨,所以佛特地说应尊敬。223
戊五 普利众生胜
(p.150)迦叶!譬如雪山王中生诸药草,无有所属,无所分别,随病所服,皆能疗治。菩
萨亦尔,所集智药,无所分别,普为众生平等救护。
第五是普利众生胜。
一、迦叶!譬如雪山王中生诸药草,无有所属,无所分别,随病所服,皆能疗治。
佛举比喻说:「迦叶!譬如雪山王」──喜马拉耶山区,近印度西北区的大山,终年积雪,极高极大,所以叫雪山王。在这大雪山「中,生诸药草」。这一地区,古代是不属于任何国家,也不属于任何人的,所以雪山的一切药草,也都「无有所属」。因为不是属于谁的,所以不问是什幺人,「无所分别」。只要是「随病」所宜──对症的话,就能随「所服」的药,而「皆能疗治」。
二、菩萨亦尔,所集智药,无所分别,普为众生平等救护。
「菩萨」也如此,修行「所集」的,以智为主的一切法门,如雪山的各种药草一样,所以叫「智药」。对人的贵贱、贫富、智愚,都「无所分别」,一视同仁,而能「普为」一切「众生」,作「平等救护」,解脱众生的苦恼。224
戊六 出生如来胜
(p.151)迦叶!譬如月初生时,众人爱敬逾于满月。如是迦叶!信我语者,爱敬菩萨过于
如来。所以者何?由诸菩萨生如来故。
第六出生如来胜。人天应尊敬菩萨,而且要敬重到极点。
一、迦叶!譬如月初生时,众人爱敬逾于满月。
对于这,如来又举喻说:「迦叶!譬如月初生时」,印度的民俗,就举行非常隆重的新月祭。225所以说:「众人爱敬」这新月,「逾」越了十五晚上的「满月」。226
我们中国人,是喜爱满月的。但在印度,除了团圆的满月外,还敬爱新月,因为新月是象征着光明的出生,从此一直向大圆满的光明而前进。
二、如是迦叶!信我语者,爱敬菩萨过于如来。所以者何?由诸菩萨生如来故。
如来说了这一比喻,才合喻说:「迦叶」!大家如相「信我」的「语」言,那幺「爱敬菩萨」,就应该「过于」对「如来」的尊敬。为什幺呢?因为如来如满月,初发心菩萨如新月。大乘经中,有以月光渐增到圆满的比喻,说明菩萨的从初发菩提心,到无上菩提的圆成──成佛。从爱敬新月的意义,就可知特别爱敬菩萨的意义,「由」于从「诸菩萨」,能出「生如来」呀。没有菩萨,就没有佛,佛是从菩萨生的。这就显出菩萨的重要,应受世人最高的崇敬了!
戊七 众生福田胜
(p.152)迦叶!譬如愚人舍月,礼事星宿。智者不尔,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礼敬声闻。
第七众生福田胜。
菩萨这样的可崇敬,那自然应尊敬菩萨,菩萨才是我们的殊胜福田。
一、迦叶!譬如愚人舍月,礼事星宿。
如来又举喻说:「迦叶!譬如愚人,舍」弃了圆满光明的「月」亮,反而去「礼」拜「事」奉那些「星宿」,如北斗星,二十八宿227等。
二、智者不尔,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礼敬声闻。
这是怎样的颠倒?如以菩萨为月亮,那星宿就如声闻众了。这样,有「智者不」会那样的颠倒,「终不舍离菩萨行者」,真实福田,反而去「礼敬」那小乘的「声闻」行人。
戊八 声闻依止胜
(p.153)迦叶!譬如诸天及人,一切世间,善治伪珠,不能令成琉璃宝珠。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禅定,终不能得坐于道场,成无上道。迦叶!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无量珍宝,如是教化成就菩萨,能出百千无量声闻、辟支佛宝。
第八声闻依止胜。
这末后一喻,从不应礼敬声闻而来,原来声闻还是从菩萨出生的呢!菩萨为声闻根
本,大乘法为小乘法根本,拿这点来结赞菩萨的殊胜。
一、迦叶!譬如诸天及人,一切世间,善治伪珠,不能令成琉璃宝珠。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一切持戒,成就禅定,终不能得坐于道场,成无上道。
如来举治珠的譬喻:珠,不仅是生成的,也还要经人力的修治。古法,治珠要经磨、押、穿──三个过程,才能显出珠所具的光泽。
现在佛对迦叶说:「迦叶!譬如诸天」,或者是「人,一切世间善」于「治」珠的治珠师,假使所治的是「伪珠」,那无论怎样的修治,也「不能令成」无价的「琉璃宝珠」,这是伪珠的品质限定了的。
这样,「求声闻人,亦复如是」。他发的是出离心,没有悲愿,但求自苦的解脱。这也决定了他,无论声闻人所有「一切持戒」功德,「成就」甚深的「禅定」功德,熏修得怎幺好,也「终不能得坐于道(道是菩提的旧译)场」,而「成无上道」。总之,声闻人无论如何修持,也不能成佛。
二、迦叶!譬如治琉璃珠。能出百千无量珍宝,如是教化成就菩萨,能出百千无量声闻、辟支佛宝。
再举喻来说菩萨:「迦叶!譬如」治珠师所「治」的,是一颗毗「琉璃珠」。经过一番琢磨修治,就能显出琉璃珠的妙用。据说,从琉璃珠,「能」引「出百千无量」数的各种「珍宝」。
拿这来比喻,那就「是教化」发菩提心,起大…
《《宝积经讲记》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