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佛之道讲义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P16

  ..续本文上一页义,如上之所说。

  一、一切法之安立

  1、印度的大乘教学(小乘也一样),都是要安立一切法的。

  2、流转门之安立:善恶业果,生死流转的迷倒,是怎样而有的。这是极根本的理论,依着而开示人天善法。这实在就是苦、集的说明。

  3、还灭门之安立:怎样的彻悟法性,断惑证真,成立三乘圣法。要从怎样的修习过程,达到涅槃与菩提的圆成。这实在就是灭、道的说明。

  4、这虽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完满通达的,而真正弘宣大乘佛教者,始终是不会忘失这些问题的。从经论的教证看来,大乘佛法的三系不同,主要在成立一切法的见地不同;最根本的是,业果怎样安立。

  二、中观家对「了义」与「不了义」之看法219

  1、《无尽意经》、《三摩地王经》说:220

  了义:显示胜义,显示甚深难见,显示无我、空、无生。

  不了义:显示世俗,显示名句施设,显示有我。

  2、《般若经》、《中观论》等,深广宣说无自性、空、不生灭等,是了义教,是义理决了、究竟,最彻底的教说。

  三、世俗如幻有,胜义毕竟空

  1、一切如幻如化,唯是世俗假名施设;如从胜义观察,一切是无自性而不能安立的。中观依于这一了义的立场,一切我、法,都是世俗的,假施设的。从生死业果,到三乘道果,就是涅槃,凡是安立为有的,都是『唯名,唯假』的,名言识所成立的世俗有。

  2、如从胜义观察起来,一切是无自性而不能安立的。这就是『于无住本,立一切法』221,而非从真如实相中去成立一切。这如《般若经》说:『世间名字故有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诸佛;第一实义中,无知无得,无须陀洹乃至无佛。……六道别异,亦世间名字故有,非以第一实义。……第一实义中,无业无报』。222『我如幻如梦……佛道如幻如梦……我说涅槃亦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223这是一切如幻如化,唯是世俗假名施设的确证。

  四、幻现不碍性空,性空不碍幻现

  1、诸法从缘起,缘起无性空

  中观者贯彻了这性空唯名的深见,说色心,染净,世间法出世间法,都是世俗假施设的(『亦为是假名』),是从缘而起的。这本是佛在《胜义空经》224所说的根本立场。

  凡是缘起的,就是假名有,以胜义观察,一切是无自性而空的,没有一法可以安立的。

  2、空故从缘起,一切法成立

  但不是说无性空破坏了一切,不能成立一切法,反而如不是无性空的,有自性的,那就是实有法。实有、自性有法,就不用从缘而起。这就未生的不能生,未灭的不能灭,凡夫决定是凡夫,不能成佛了!好在由于空故,是极无自性的,所以要从缘而起;依于因缘,一切法都可以成立。

  依于因缘,一切法都可以成立,行善得善报,作恶的得恶报。迷着了流转生死,悟证了就得解脱。而且,以性空的缘起观一切法,所以不着生死,也不住涅槃,广行菩萨行而成佛。不空,什么都不能成立;空,一切都能成立,这如《中论.观四谛品》,《回诤论》的坚决论证。如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225『若谁有此空,彼有一切义』。226

  3、现空中道义,如上之所说

  依无自性空相应的缘起义立一切法。所以约世俗假施设说,是如幻而现的;约胜义无自性说,是空的。

  幻现不碍性空,性空不碍幻现。空假无碍,二谛无碍的中道义,为性空宗的了义说。这就是如上「般若波罗蜜多」227中所说的。

  空假无碍:幻现不碍性空,性空不碍幻现

  约世俗假施设说:是如幻而现

  约胜义无自性说:是毕竟空寂

  庚三、虚妄唯识系

  辛一、应机说法(p.374)

  一切法无性,善入者能入。或五事不具,佛复解深密。

  虚妄唯识系,以《解深密经》,《瑜伽论》等为宗依。玄奘所传的法相唯识,最能表达这一系的意趣。《般若经》被说为第二时教(小乘是第一时),《解深密经》是第三时教。无着传出《瑜伽论》,也是在龙树以后。所以,这一系经论,比般若经论要迟一些。

  一、虚妄唯识系所宗依的主要经论228

  1、《解深密经》

  2、《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亦有传为无着造)

  3、《摄大乘论》(无着)

  4、《显扬圣教论》(无着)

  5、《大乘庄严经论》(本颂是无着造,亦有说是弥勒造;长行为世亲释)

  6、《二十唯识论》(世亲)

  7、《三十唯识论颂》(世亲)

  8、《成唯识论》(护法等造)

  9、《辩中边论》(本颂弥勒造,世亲释)

  二、三时教

     第一时教: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

  第二时教: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以隐密相转正*轮。

  第三时教: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转正*轮。229

  三、「胜义」与「了义」

  1、中观论者:承《般若经》,《无尽意经》而确立的见地,「胜义」是「了义」。

  2、《解深密经》:胜义谛中,有「深密」与「了义」的分别。说得深隐微密的,是不了义;说得显明易了的,是了义。因此,在胜义谛中,又有深密与了义的分别。依佛说的《解深密经》去理解,胜义法空性,所以有深密与了义,是根机的问题。(有「五事具足」和「五事不具」者之别)

  胜义谛 深密(不了义)

   了义(显了)

  四、五事具足者,善入一切法性;五事不具者,佛复解深密。230

  1、五事具足

  如经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于是经中,若诸有情(1)已种上品善根,(2)已清净诸障,(3)已成熟相续,(4)已多修胜解,(5)已能积集上品福德智慧资粮。彼若听闻如是法已,于我甚深密意言说,如实解了。于如是法,深生信解;于如是义,以无倒慧如实通达。依此通达善修习故,速疾能证最极究竟」。231

  这可见,对于「一切法无性」的教说,像这类根机成熟的,已有「善入」甚深法性的能力,就能以无倒修慧,「能」证能「入」,也就不需要佛说《解深密经》了。

  2、五事不具足

  但「或」有「五事不具」足的,对于一切法无性的教说,就有了问题。经上说:

  (1)五事不完全具足

  A、有的信而不解:种上品善根,清净诸障,成熟相续,多修胜解,但还没有积集上品的福智资粮。这一类有情,有的听了,就觉得甚深甚深,虽能信仰,但不能解了。232

  B、有的信而误解:有的听了,虽能信仰,不能解了,却要照着自己的意见去解说。以为一切法无自性空,就是什么都没有(龙树称之为方广道人)。结果是对自己毫无利益,反而退失智慧。从他听法的人,有的跟着他执着无见,有的就反对一切法性空教。233

  (2)五事完全不具足

  还有,五事都不具足的,听了一切法无性空的教说,不信不解说:『此非佛语,是魔所说』。234正如龙树所说:『声闻五百部,……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235

  五、五事不具者,佛依三无性说一切法无自性

  1、对于这信而不解的,信而误解的,不信又不解的钝根,佛所以又说《解深密经》:『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236。简单的说:依三无性,遣除遍计所执性,说一切法无自性。其实,缘起法──依他起性,寂灭法性──圆成实性,是有自性的,并非一切都没有。

  2、有的是非有,有的是实有,这才不信不解的,也不反对了。误解以为什么都没有的,也不误解了。有信而不解的,也可依着进修了。

  六、法无显密,契机有异

  1、依经文的叙述去了解,在五事具足的,于一切法无自性空,能成立一切法,能修能证的根机来说,这还不是了义教吗?

  如根机不够,五事不具足,于一切法无自性空,不能成立一切法,或者破坏一切法,这才成为深密难解,而需要佛的浅显解释了。

  龙树论意也如此:如大海,人以为极深,而罗睺罗阿修罗王,站在大海里,水不过脐,这深个什么呢!237又如山民听说盐能美味,就抓一把盐来吃,结果是咸苦不堪。盐能美味,这在一般人,是怎样的明白,而在无知的山民心里,却成为秘密难懂了。238

  2、所以深与不深,密与不密,不在乎法的本身,而在乎听众的根机。这样,《般若经》等说一切法无性空,一切唯名唯假,对般若法会的根性来说,是究竟的了义教。不过在五事不具的根性看来,深而又密,这所以又要解释一番,浅显明了,能信能解,觉得这才是了义法门。

  五事完全具足者:能以无倒慧如实通达

  五事不完全具足者:A、有的信而不解

  B、有的信而误解

  五事完全不具足者:不信不解一切法无性空的教说

  【补充】:五事不具之意义

  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p.218-p.220:

  (1)未种善根:根有发生增长的作用,就是因,如花草树木的根,有抽枝、发叶、开花、结果的功能性。能生长世出世间的善法因性,叫善根。无贪等的三善根,除造五无间罪的阐提有情不具外,是一切有情所具有的。此说未种善根,是未种出世解脱的因性,若以出世的动机,修习出世的善行,熏成所有的功能性,是为善根。……种善根是种菩提因,为求个人的解脱,修诸出世的善法,是种声闻菩提的善根;为求自他的解脱,修习六度与万行,是种无上菩提的善根。

  (2)未清净障:障有惑、业、苦的三障。此本每一有情所具有的,现说为障,是约强有力的烦恼,五无间的罪业,三恶趣的苦报说的。有此,就受限制,不能学佛修行,但主要的在罪业。……

  (3)未成熟相续:相续是有情的身心,没有把他调成出世解脱的,叫未成熟相续。……

  (4)未多修胜解:胜解,是对如来开显的因果事理,流转还灭的真义,获得坚强不拔的理解,不为任何天魔梵的邪说所动揺、移转。有了这样的胜解,就可勇往直进的修学佛法,不中道而返了;不然,难免为邪见所动摇,而不能获得解脱了!

  (5)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智慧通…

《成佛之道讲义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