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佛之道讲义 第一章、归敬三宝▪P2

  ..续本文上一页丁一、赞佛功德

  戊一、智证法身(p.13)

  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智月朗秋空,礼佛两足尊。

  一、佛以正法为身(法身)

   1、佛是梵语,意思是觉者。

  2、佛所觉证的,是正法,正法也可译为妙法。

  法是可轨可则的,不变不失的,所以正法是中正而不偏邪的,微妙而非浅显的真理;这是有永久性,普遍性的绝对真理。

  3、圆满觉证了正法,才名为佛,所以佛是以正法为身的,名为法身,也就是绝对真理的具体显现者。

  二、佛以净慧为命(慧命)

   1、佛为什么能圆满觉证呢?因为佛有无漏(离一切烦恼杂染)的清净智慧。智慧最清净,所觉证的正法也就最清净,所以称为『最清净法界』12(法界即法身)。

  2、正法是无往而不在的,迷了并不损减,觉证了也没有增多,有净慧才能证觉清净的正法,所以佛以净慧为命,称为慧命。

  法身与慧命的统一,就是佛。

  三、智月朗秋空(譬喻)

   1、佛的智慧,如明月一样;净慧的体证正法,如明月的朗照秋夜的晴空一样。如没有云翳,月光皎洁,蔚蓝色的虚空,在月光中也分外清净。

  2、这是说:清净觉照的佛智,彻底证觉正法,正法也究竟清净显现于净慧之中。经上说:『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13;菩萨尚且如此,何况是佛呢!

  四、礼佛两足尊

   1、法身与慧命,到达彻底圆满,这是值得众生归敬的。

  2、礼是敬礼,如礼拜问讯是身礼,赞叹功德是语礼,虔信恭敬是意礼。要这样的三业礼敬,来表示我们对于佛的归信。

  3、两足尊是赞叹佛的,有二种解说:

  两足就是人类,佛为人类中的最尊胜者,所以名两足尊。如经说:『正觉两足尊,生马四足胜』。14

  两足是福德与智慧的圆满。有大福德与大智慧的,不但是佛,大菩萨等也都是如此的。但在福德与智慧圆满的圣者中,佛是最尊最胜的,所以名两足尊。

  戊二、诸佛无量(p.15)

  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

  戊三、本师悲愿

  悲愿来浊世,礼佛释迦文。

  一、三世及十方佛

  1、佛是大觉圣者的通称,谁能圆满的觉证了正法,谁就是佛,所以发心学佛的人多,成佛的也多。

  2、从时间上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出现的佛,是无量的。现在是释迦牟尼佛;向上推,过去是迦叶佛,拘那含牟尼佛,尸弃佛,毗婆尸佛等;未来是弥勒佛,楼至佛等。过去佛无量无数,未来佛也如此。

  3、从空间上说: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世界的佛,也是这样的。十方的世界无量,佛也无量,如东方现有不动佛,药师佛,西方现有阿弥陀佛等。学佛的归依三宝,应归敬三世十方一切佛。

  4、然从这个世界的我们来说,有一位是应该特别归敬的,那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二、本师释迦牟尼佛

   1、释迦佛在菩萨因中,本着救苦救难的大悲心,忍苦忍难的大愿力,不愿往生净土,发愿在秽土修行成佛,因为秽土众生太苦了,需要救济太迫切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大精神,由释迦佛完满实践出来。

  2、他来五浊恶世15的此土成佛,便是为了救护我们,不遗弃我们这些苦恼众生。过去二千五百年左右,释迦佛诞生于印度,经出家,修行,成佛的历程,然后我们这个充满罪恶的黑暗世界,有了佛法的光明。这一世界的佛教,由释迦牟尼佛而来;对我们来说,真是恩德无穷!

  3、释迦佛的伟大,不但为我们所尊敬赞叹,十方诸佛也异口同声的赞叹呢!如经上说:『彼诸佛等,亦称赞我(释迦牟尼)不可思议功德』。16所以,我们在归敬十方三世佛而后,应特别敬礼本师佛──释迦文。释迦文,即释迦牟尼的异译。这等于归依僧是归依一切僧,但对自己的归依师,有着更大的恩德一样。

  戊四、三德圆满(p.17)

  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别。

  一、古代圣者以三德来赞佛

  1、智德

  佛的智慧,究竟圆满,不但觉了一切法的本性,也觉察一切法的特性,形态,作用,关系等;觉了现在,也觉了过去,未来。从种种方面,觉了一切法的种种相,所以佛名一切种智。佛的智慧圆满,所以不但自己解脱,也能以无量的方便善巧(智慧的妙用)来解脱众生。

  2、恩德

  佛陀救苦的大悲心,遍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苦难而发心。悲心的深切,彻骨彻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因位菩萨,如观音,地藏等,已经是大悲大愿到了不得,何况佛果呢!

  3、断德

  如来断尽一切烦恼──理障,事障,甚至无有丝毫「余习」。

  什么叫余习?17就是无始以来,久习烦恼的惯习性。佛弟子阿罗汉,烦恼都断了,习气还有余留的。所以有的还要骂人(骂惯了,脱口而出,连自己都不觉得),有的还会蹦蹦跳跳,有的还是坚执己见。唯有佛,才能将烦恼与余习完全断尽,这才是最清净,最圣洁!

  我们归信佛,不是迷信,也不是为了与佛有什么同族等关系。佛教徒是,谁能圆满一切功德,我们就归敬谁。真能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唯有佛,所以我们要归依他,不归依外道的天神。

  二、佛佛平等

   1、智德,恩德,断德──三德,一切佛都是平等的,都是究竟圆满的。不能说甲佛愿力大,乙佛愿力小;或者说乙佛智慧高,神力大,丙佛要小些。因为如佛与佛之间,有大小、多少的差别,便有不圆满的,不圆满的就不能称为佛。所以『佛佛道同』,『佛佛平等』。

  2、但从经典看来,佛的色身有大小,寿命有长短,国土有净秽,弟子有多少,正法住世也不一致。要知道,这是佛的方便示现,为了适应众生的根机,才有这种种差别。并非佛的真实功德不同,切勿妄生分别!

   丁二、赞法功德

  戊一、法印三喻 (p.19)

  丘井空聚落,朽故寂无人,彼岸林泉乐,礼法离欲尊。

  一、丘井 18

  有人在旷野散步,一不小心,落在枯井里。亏得一手攀住井里的枯藤,这才不致落到井底。井底有四条毒蛇,张口吐舌的望着他。一只老鼠,正在咬那枯藤,说不定就会断下来。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仰头见藤上有蜂蜜,他伸舌去舔那蜂蜜,便什么都忘了!甚至蜂群的飞来螫人,他也在甜蜜的享受中忽略了。

  这是说:众生在生死旷野里,由于业力,感到了五蕴身。枯藤──是命根。老鼠的咬那枯藤,如无常的侵逼,一息一息的过去,命根快就会断了。无论是丘井,枯藤,鼠咬,都譬说无常的苦迫,所以说朽故。四蛇──是四大,四大不调和,就会生病而致人于死,如毒蛇的伤人。蜂蜜──如五欲的快乐。人在生死无常的苦迫中,享受些少的欲乐,便忘记了。不顾蜂群的来螫,如对于五欲而来的苦果,也不管。生死大苦,都不能使众生警觉,真是愚痴极了!

  二、朽故寂无人19,彼岸林泉乐20

   空聚落──是无人的村庄,所以说寂无人。有人想逃避国王的罪罚,路过一无人的村庄。他想住下来,过一宿再走。忽听见天人说:走呀!这是盗贼来往地带,如遇见盗贼,怕会丧身失命呢!

  这是说:有人想脱离魔王的控制,修学佛法,有的在六根门头失败了。

  空村──如六根。六根──见闻觉知,一般以为是内有自我,而实是没有自我(无人)可得。此无我的六根,触对六尘境界,引起有漏的六识,如盗贼。六识游历六根,不应该贪的起贪,不应该瞋的起瞋,种种烦恼,劫夺功德法财,有的因此而堕落恶道。

  所以,想出离三界的魔王统治,修学佛法,就不应该为六根所欺诳;应该向前进行,到达安全的境界。

  上面说起的逃难的,离开盗贼往来的空村,前进到国境边沿,为大河挡住了去路,而追捕的人,却快要追来。那时,他望见大河彼岸──不属国王的境界,有园林流泉,真是又安全,又快乐。他就不顾一切,游过大河,这才离了死亡的恐怖,真的可以休息了。

  这譬喻说:学佛法的,不受六根的诳惑,渡过生死大河,这才越出魔王境界,到涅槃彼岸,可以享受不生不灭的寂灭乐,到达了大休息的境地。

  三、礼法离欲尊

  上面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说到『涅槃寂灭』──这是三法印,是佛法的三大真理。而涅槃又是通过无常、无我而实现的,为一切圣者的究竟归宿,这就是我们要归依礼敬的法宝。

  如世俗修习禅定的,也能出离一部分的烦恼──欲,但三乘圣者,由慧而得涅槃,才是究竟离欲,在一切离欲中,涅槃为最尊最胜,所以说离欲尊。

  戊二、正法四胜(p.21)

  正法妙难思,善净常安乐,

  戊三、依道入灭

  依古仙人道,能入于涅槃。

  一、涅槃

   涅槃,为一切圣者,一切学佛者的归依处。由于证入的程度不同,有:

  (1)有余涅槃,(2)无余涅槃,(3)大般涅槃。

  实则,涅槃就是正法。正法是自证的境地,微妙得难以思议,所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二、依经论的方便开示,略加说明正法(涅槃)的内涵:

  1、是「善」:这是胜义的绝对完善。

  2、是「净」:由于正法不是烦恼等杂染所能污的,也不是烦恼杂染等所能缘起的,所以名为清净。

  3、是「常」:正法是超越时间性的,不生不灭,本来如此。

  4、是「安乐」:这是没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是离系的绝对乐。

  总之,正法不可思议,功德也不可思议。

  三、依古仙人道,能入于涅槃

   1、从智慧的境界说,名为正法。

  2、从智慧证入正法而得真自由来说,名为涅槃。

  所以,正法就是涅槃,只要依着往古──过去诸佛大仙人的正道,就能证入于涅槃的解脱。说到古仙人道,《阿含经》与《楞伽经》等,都曾说到。因为正法是本来如此的;能入涅槃的修行正道,也是本来如此的。过去一切佛,无不经历此正道而得入涅槃;这不是释迦佛所造作的,是古佛的常道,所以名为古道。

  ──上来赞叹法宝功德。

   丁三、赞僧功德

  戊一、僧伽本质(p.2…

《成佛之道讲义 第一章、归敬三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