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妄识放下以后,真心所显现的一个清净庄严世界。唯识上说,「唯识所现」,也是讲这个原理。
心净、土净、全显净土
刚刚我们讲世界是「心」所显现的,所以我们现在了解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也是阿弥陀佛的心所显现的,是阿弥陀佛过去多生累劫发愿,而创造的这么一个清净的国土。怎么创造呢?用他的心去造善业,而且发愿以后要创造一个「净土全显」的世界。也可以说,他是参访了所有的佛国以后,而得到一个最高的结论,就是发愿把所有国土最好的精华提出来,而创造这个极乐世界,可见它终究还是心所造的。唯识其实也是要说明如何地净化身心,因为身心净化以后,国土与众生才能净化;换句话说,净土是圣人所居住的,而圣人创造净土,是因为有他清净之心自然地显现出来。
这么说,好象不太容易了解。举个例来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灵山会上说法,因为他的心境是清净的,所以灵山是佛菩萨的清净地。可是我们今天去印度看,菩提迦耶也好,给孤独园也好,鹿野苑也好,都是一片荒山,都是高高低低的泥土墩子而已。可是在佛说法的时候,他因为心里清净,所以他看那个世界,是一个很清净的国土,因此他嘱付菩萨都在那里聚合。为什么国土是清净的呢?因为他们心里都没有烦恼。好比说,我们一个家庭里面,虽然是不太富贵,可是因为我们心里面清净,生活就很安定,家庭也很幸福愉快。从一个有钱的家庭来看,很不可思议,一个很平庸的人家,物质缺乏,可是却心安理得,生活非常舒服,为什么?只因为我们心里没有烦恼。这一个有钱人家,虽然住在一个很豪华的房子里面,但心里有很多烦恼,虽然地方很好,可是今天过了,明天要付 payments ,心里老是不踏实、不安定。不安定,就有烦恼;有烦恼,净土就不会现起。佛法说的国土,清净或污染,是看每一个人的心里上,到底有没有清净。也就是说,你心清净,国土就自然清净;你心清净,烦恼自然就没有,众生就清净了。所以极乐世界与唯识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为识净,则心净;心净,则净土全显。
以上所述,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研究唯识并不是光研究而已,而是要去了解如何地净化自识与自心。假如你研究归研究,可是烦恼特别多,那当然学了以后,还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真正学佛的目的是去「行」、去「证悟」、去明了如何降伏烦恼,如何断烦恼,这是我们学佛的最高目的。这一段前言我就很简单地说明到此。
五法与念佛
下面就进入「唯识」的理论,接着讲「五法与念佛」。「五法」就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这是唯识学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是从楞伽经来的,楞伽经的道理很多,事实上也是从妄心讲到真心,与唯识与净土的道理是一样的。楞伽经里面有两句话最重要,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两句话就代表了唯识的根本要义。你能够将这两句话搞清楚的话,那么你对唯识的了解,已经超过一大半了。为什么讲「五法」呢?而「五法」为什么与净土有关系呢?当然我这里先要从一些名相讲起,希望各位先不要厌烦。为什么佛学都讲这些名相呢?太啰唆了,但是事实上,你如果看不懂这些名相的话,看佛经也不会懂;这些名相你搞不清楚的话,听佛法也听不懂。
名相
「名相」虽然常常合在一起讲,其实「名、相」是两个东西,用来说明宇宙的一切存在、千差万变与形形色色;小至于一草一木,大至于须弥山,都没有离开名、相。「名、相」这两个东西,「名」是名字,「相」是相貌,以花为例,花只是名字,但是这个「红」花,或那个「白」花,则是形容花的相貌与花的颜色。一有了这个名和它的相,它就带着个意义,同时也隐藏了它的内涵。那么,为什么名相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的名相都在观念里面,也就是说,我们活在观念里面,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他,这只是名相而已;有好就有坏,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是就有非,这些都是在说明名相都在观念里面。本来这些名相存在也没多大关系,可是我们凡夫却利用名相去学东西,而且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名相,愈弄愈糊涂,所以我们凡夫的烦恼,也就在著名、着相中,愈缠愈脱身不得。
名相是很令人困扰的,再举个例子。譬如说我叫印海,一说印海来了,你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一个和尚,有近视眼,还会讲几句佛法,就是说从名上面去想象,一切代表的意义都在里面了。这个名和相,事实上是假的,为什么是假的?因为这个师父取了个名字叫「印海」,假如这个师父颠倒过来叫「海印」,那又不同了,这个「印海」名词就不存在了。所以「印海」是代表一个 sample ,一个东西而已。可是我们凡夫都被名相所困扰,假如有人说,印海这个人很了不起,唉啊!我一听很高兴,为什么?因为有人赞扬,我就心花怒放。但是若有人说,印海这个人没什么了不得,跟我差不多,甚至比我还差,这下子我听了就不高兴了。你看,自始至终,我都被这个名所扰,假如不讲印海的话,倒还无所谓,可是一讲到印海,立刻就着相了。更有甚者,在这个地方只有一个印海,事实上,全世界不只一个印海,在台湾、在大陆,有好几个印海,不过都是老印海,我是小印海,因为法师常常喜欢取印海这个名字。虽然如此,讲到印海就好象是讲我一样,印海倒成了我专用的名字。讲到好,我就高兴,不好,就讨厌,这就是被名相给拉住了。为什么呢?凡夫执着嘛!
事实上,好也好,不好也好,如果你真正是好,名字与事实相对了,倒也名符其实;但是假如你是坏的,却被人说成好的,你不要去承当。为什么?因为这是别人戴高帽子的,他是捧你而已,事实你是不好的。换句话说,这个好坏要看事实,不要被名字所欺骗。所以我们一个人在家庭也好,在社会也好,都是为人家而活,人家说你好,你就高兴,人家说你不好,你就不高兴,你整天为人家而活,自己做不了主,被名相所欺骗了。最近我们讲到一个笑话,就是说我们在世界上都是骗子,你骗人家,人家也骗你,到最后自己骗自己。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这个人生也就是这样的,不管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彼此都在骗,哪个被骗到,哪个就傻了。但是呢,你也骗人家嘛,到最后呢,自己骗自己,为什么呢?被名相、假名、假相给作弄、欺骗、诱惑了。
因为众生太着相,太容易被名相所骗,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就以方便法门,用名号度众生。不论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或你观一下阿弥陀佛的相好,就是叫你不要执持世间的假名、假相,认为是真的,而能够离开烦恼。这么容易吗?的确是的,因为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你若能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万德的洪名,观阿弥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此就逐渐没有烦恼,不会再为外境所转了。这就是阿弥陀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用持名的方式,来度我们这个世界的娑婆众生。
释迦牟尼佛不同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讲了好多道理,以教义度众生。或许有很多老太太、老先生,觉得这些教义太深了,再怎么研读也无法了解,倒不如一句阿弥陀佛就好了,比较实用,事实也是如此,他们也得到受用,因为阿弥陀佛有力量嘛。大部份的众生都喜欢既简单又有效的修行法门,但是要注意,事实上,你到了极乐世界以后,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是得教你一套「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还是要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什么呢?因为不经过这个过程,你不能开悟,还有更妙的,不但阿弥陀佛在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而且鸟在叫、花在开、风在吹,都是在讲这许多法来帮助你开悟。当然到了那里比较容易,不像我们现在为了生活忙,事情太多了。所以阿弥陀佛用名相度众生,这是阿弥陀佛与其它诸佛不同的方便,这叫「异方便」,特殊的方便。这种方便,是因为阿弥陀佛了解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如此,必须用这个方法才能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妄想
名相虽然虚妄,但为什么有分别呢?这是因为我们有妄想。花不会讲自己是白的或是红的,是我们以凡夫的妄想心去分别它,知悉红的绝不是白的,白的绝不是红的,事实上花本身并不知道是红的,还是白的,它不会讲话,是我们凡夫的妄想去分别与执着,把花的面貌分得清清楚楚。因为有妄想,就在名相上面去分别,所以阿弥陀佛就要众生执持名号,叫你不要分别它。这是叫你转移目标,转一个方向,不要被名相所欺骗,因为由于妄想分别,我们就造业受苦而产生烦恼。看到好的境界,听到好的名字,就很高兴,假如这个名相是个冤家,一提到这个名字,就讨厌得不能听,但是假如一听到是亲人的话,立刻想要去看看他,被这个假名假相给拉走了,所以我们做不了主。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妄想分别,所以佛法叫我们修行,教我们降伏其心,使得这个妄心不被外面的假名假相所欺骗,这也就是禅宗里讲的离念、无念,就是要离开妄念,要把它放下。你不能放下,你就被外面的境界所拉而起烦恼,这样就永远无法得到自在。
阿弥陀佛号若一直念下去之后,有一天就能念到制心一处,到那时候,就会知道如何不再被名相所欺骗,所以念阿弥陀佛号是唯识净土特殊的一个方法。这个目的是要制服妄想,因为名相是外在境界,忘想是分别心,有妄想才会去分别名相。假如你把名相看成是缘起,是空,是假象的话,那么好的我也不贪着,坏的我也不讨厌,一切都能自己做主,妄想自然不会生起。当然这不是普通境界,这要有相当功夫的。所以佛法上说,你要是真正用功的人,并不是说读好多经,看好多书就够了,不是的,要能够于行、住、坐、卧各种境界现起时,都不被它拉走,那才能降伏其心。我们现在是在一个凡夫的心识境界,可是我们用功之后,就能够开智慧,也就是开启五法中的第三个法 ─ 「正智」。
…
《唯识与净土(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