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度脱,这就是大乘教威德,也是本际真如教。但那不是给你放逸的,要有深厚的声闻乘的基础与学戒的基础,那么在大乘教中会得到大方便、大安乐。要是没有声闻教、戒律严格行持的基础,与诸禅定的修持,反而变得笼统,草率。错认这是佛给他开的方便,去造恶,去做无量的罪,受无量的苦,不知法益方便了。
我们能遇到像《药师经》《阿弥陀经》这样不可思议的化教,就是一生能令众生化无始以来的业相回施于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本质善巧,这样的教言,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中国人啊,十分的有福报的。所有的有成就的有情都会看到这一点,都知道我们汉地人是文殊所摄之区域。就是我们整个汉地可以说人人文殊啊!
何以这样说呢?世尊在经典这样说,“若人有念阿弥陀佛者,与观音等,与势士等。”佛不是在一个经典上这样讲,佛在许多经典都这样讲过,世尊讲若有人念佛名者,身与文殊等,其智方便,究竟无碍。
我们汉地遇到的化教方便,尤其是在家居士,实在是不可思议,一旦认得准,一生中决定有不可思议的利益,像人读过《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中,一生造恶,造恶无量,有无量的过失,不信善法,临终之时,就是寿命终之时,地狱现前,受大苦报,此时若有善知识劝其念阿弥陀佛,即化地狱火焰为清凉,得以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这是化教究竟方便威德,不可思议,非凡夫心力,非修证力而得。不是你修证的,若是修证,你这一生造恶,准堕地狱去了。为什么舍报之时能不堕地狱呢?就证明佛法教言中,化教中一念能成就的真实不可思议,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证悟刹那,一切散坏,汇于空性自在力。
那我们在这遇到化教,你真正的尊重吗?真正的稀有吗?感觉难得吗?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因为汉地人学佛其实是大善根成熟,才能遇得到,但是尊重的人少,这无始以来自身的善根,不能明确了知。
你看我们这个大石桥吧,大石桥的寺院有多少我不知道,但真正的,能如实的守护自己学佛的机会的人,尊重这机会的人有几人呢?我们善自观察,就是不浮夸它,也不去轻谤它,看看有几人?
由于遇到大乘教言甚深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这是文殊所摄,直接成佛的教言。我们都知道文殊是诸佛之师,那我们就亲聆诸佛的教言,成就诸佛的文殊的教导是一样的,这是化教方便,与人究竟之乐。所以我们读这个《药师经》,读曼殊师利,尔时世尊赞曼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师利!这个曼殊师利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就是诸佛之师。代表了大般若智,诸佛之母,出生一切诸佛世尊。
那我们现在接触这个教言,亦复如是,就是大乘化教,言下若得认知,言下就得度脱,习气毛病还是一大堆,但是习气毛病已经不成为事实。根本智慧已经生起,总相智已经认取,根本智已经知道了,这些方便,你这些幻化业相皆得方便,把它剥离清楚了。
为什么说令声闻乘人皆安住于大乘呢?最主要是他这个自利猛利,人容易陷到其中,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你算你的吧,谁沉沦也都是虚妄的,不实的,没有这个事情。是虚妄的轮回,本质处根本没有轮回。轮回是虚妄造作,你造作去吧,你自己受去吧,他不管这些事情。他知道这幻化业中如昨日梦,实无得失,我何必去跟你计较?他会堕入实际地里,证于寂灭,自相安住,这是我以前特别喜欢的一种状态。
象在这些地方讲啊,现在是大家的慈悲的召唤,也是诸佛慈悲的加持,化教的这种督促,菩萨戒的这种戒律的要求,要不然我真是一句也不愿意讲,不知道讲为什么?因为讲完了大家可能还是会按自己的业做事,也可能有人改变了,就是这个是不相干的,因为在虚妄业中无一法可得。虚妄的苦报也无一法可得,虚妄的成佛也无一法可得。
为什么呢?华严宗有法界十种观,要是有人能找到这十种观来看一看,就知道了。诸佛如来绝不为一切众生成佛而欢喜,诸佛如来也绝不为一切众生堕落而忧伤。为什么呢?他亲知如幻啊,如幻业中无一实可得。他真正了解了这个法则的根本所在。
我们没有一个人说,为自己的昨夜做个梦而痛苦的,但是愚痴的人会为梦而痛苦,梦中丢个东西,好比说丢了一串手珠,或者说丢了十块钱、一百块钱、一千块钱,醒过来了他再为这个痛苦,没有这样的人。
但是很多人在做这个事情,在梦中患得患失。在我们现生这一梦中,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苦难不堪啊,就是没有醒梦啊!我们大梦未醒就是凡夫;若一醒着,即是觉悟。不醒,患得患失,斤斤计较,谁拿我一张纸,我都计较别人。那我们能不能认知现前这个梦呢?在梦里你真正得不得自主自在呢?化教给了我们一个方便。
6、什么是出三界
世尊欲令行邪道者,安住菩提道中。他这个安住菩提道在前,菩提道是三乘菩提道,世尊在经典讲:若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者,以寂灭实际,亲证法力,就是以寂灭善巧,寂灭为乐,此人为声闻乘菩提心;若有菩萨以种种方便,设置观察,以十二因缘得以度脱成就,已证正觉,此人为独觉方便,是独觉的菩提心;若有菩萨欲令一切众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他不二,如实安立,此为大乘菩萨心,也就是佛菩提心,菩萨菩提心都可以这样称,这是三乘菩提心。
像我们现在许多人学佛就是为了身体健康,家庭顺利,不要再痛苦,能得到现在色身的安乐,身心的安乐,这样跟菩提心有没有关系呢?这是人天菩提心,就是人天道中的心。
菩提者,道业之相,道业之进趣。它没有翻译。我们经常会说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一般的说在大乘教言中,出离心是第一个,出离心,就是无对待,远离了世间的善恶取舍,对待的取舍,引发的增上心,这是出离心,增上心就是所谓的菩提心,在三乘菩提心中择取了才会出离心成就,安住菩提道中。
那要是我们人天菩提道呢?我感觉是不相应的,佛陀世尊还是欲令我们出轮回。(师问:现在愿意出轮回的举举手?不要看别人举手自己举手。行!愿意出轮回的好。)这轮回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不要在这三界轮回了。,并不是说这三界灭了,菩萨们!出轮回并不是把这三界给灭了,没有这三界了,不是。
我试着讲一讲,比如说有人说我不愿意在中国了,我要到美国去,或者我到法国去,或者我要到澳大利亚去。他到美国了,到加拿大去了,或者到澳洲,或者到欧洲走一圈,但中国还是中国。这话我们要听不懂呢,我们就不愿意出三界。说会不会出三界,没有三界这东西了呢?害怕了。
那么出三界,就是不再被三界所欺辱,所逼迫,不再轮回。那不轮回了,你说是不是三界没了,断了呢?不是,他可能是来行菩萨道来了,他可能入寂灭法界去了。寂灭法界也不是有三界无三界,是到寂灭海中去安住了,好比说以广大禅定,在禅定中,以禅定法则去生存去了。
很多人都读过窥基大师的故事,说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走啊走啊走到一个地方看到哪个地方下雪什么的,周边有很大一个圆圆的地方怎么没有雪没有什么的,别人就问说,哎,这是怎么回事?就一弹指,这人就站起来了,很大很高啊。
说你干什么啊?玄奘法师说你该起定了,他说我起什么定啊,我要等释迦佛降世,帮释迦佛度化众生呢。玄奘法师说释迦佛已经取灭了已经取灭很长时间了。他说是吗!很诧异的问,那我现在咋办啊?玄奘法师说你去投胎去吧,你到中国投胎,我回来找你再说吧。
他就投胎到我们长安,做窥基大师了。玄奘法师取经回来以后,他就长成人了,三车和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生在大臣家,让他出家,他就说我出家行啊,给我一车女人,一车金子银子,一车什么酒肉,我就出家了。那行啊!给你。他自己到寺院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就放下了。
那有这一类的人啊,天台智者大师也是这样,那近代还是有的,你要修禅定就能找到。象在我们这个世间一些特定区域,还是有禅定功夫的人。像近代民国时福建的事情,有人来弘一法师说,山洞里有个老和尚身上长草了,藤子都缠在身上,人没有呼吸了,死人了,死在里面。
弘一法师带着油,带点热水什么的,大家就带这些东西上山洞来了,弘一法师让人把他这个关节上面擦一擦,糊一糊,烫一烫,温一温,然后他就敲敲引罄就走了,这人慢慢的活动,就出来了。
你说那个人在那坐了半年呢?半年不相干,几年也不相干。因为这没有什么,这在这个世间还是没有什么的,这是一类生命罢了。出三界了并不是说三界都断灭了,不要害怕。我接触的很多人,我问你怎么不愿意出离?他说师父,这三界不是很好吗?你到三界之外看看,要感觉三界之外没有这三界好,你再进来也不晚。
不过许多人真正功夫成就了,再到三界中度化三界有情,不在三界沉沦了,那是很有味道的,很有意义的事情,要不然我们沉在三界中,不得出离,不知道修法之乐啊,不知广大无碍,不知无量世界,无尽世界,无尽刹土啊。
7、人道的局限和不自在
好比这么说,我现在做一个普通人,在中国生存,你出国你要拿什么护照之类的,很罗嗦你知道吗。但要是有通力就不需要了,一转身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多方便啊,动个念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
你要真正有意生身,你可以到无量诸佛国土,在无量诸佛国土面前,见到世尊去顶礼,拿珍宝供养,然后请法,与诸佛菩萨去同一游化。想到哪儿游化到哪儿去,到尘沙、到尘土中去游化,到广大天地之间去游化,到海底去游化,到顺义城去游化,爱到哪就到哪游化,爱度谁度谁,爱给谁方便给谁方便,爱帮助谁帮助谁,爱以什么身相以什么身相,你想有多少身有多少身,你想有多自在有多自在,你想多大就多大,想多小就多小;你细也行,粗也行;你以光明身也行,以丑陋身也行,以庄严身也行;男身、女身都行。
你说这要一比,我们苦不苦啊?苦死了!这么板…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七、声闻教成就与大乘化教威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