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之异同(王森)▪P5

  ..续本文上一页用,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所以多用一些笔墨写了上边这段话。但所见书籍甚少,远不能祛疑解惑,只好待来日补正。

  剩 语

  藏人传说,世亲有四个弟子在某一方面胜过自己,陈那是其中之一。他在唯识方面胜过世亲。识有三分说,在唯识学派中的创始人就是陈那。陈那著有《观所缘缘论颂》及《自释》,广破外境实有诸说。据律天《观所缘缘论疏》,陈那书中曾破早期经部师觉天以“和合”为识所缘说。《集量论·现量品》中讲所量、能量、量果的那个颂,即识有三分说的依据。也说明陈那是唯识派下人。那个颂直前一个颂,述及主张有外境人的所量、能量、量果的说法,其说与法称说几乎全同。古代弥曼萨派学者巴尔他萨拉蒂弥希拉以为其颂所述即为经部义。

  陈那在《正理门论》中所开创的由九句因,因三相而来的纯任形式的比量推理,今天看来,不仅曾把因明推理发展到能表示逻辑必然性的演绎逻辑的程度,他那利用排列组合法使九句因为一切正确的和错误的推理确定了形式上的定义,使人感到它有初步的数理逻辑的意味。也曾有人用数理逻辑来验证或译写陈那因明,三段论及三十三过,确实也能说明它符合数理逻辑的原理。在印度逻辑史上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突出的贡献。但正理派人坚持比量推理必须依据实际事物之间的固有关系方能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认为陈那所主张的一切能比所比皆由有分别慧之所安立,法与有法的关系也只是根据自己要成立的宗义凭自己的意思安排的,它们只有在三支论式中的逻辑含义,不与外界实物之有无相干,这都是不能容忍的。正理派人虽然暗中吸收了陈那因明的长处,也自己改换了他们历来的类比推理的性质,但却大张旗鼓地攻击陈那的唯识无境义,攻击陈那的因明推理纯为空洞言辞,它不涉及事实,于事无补,于人无益。弥曼萨等婆罗门各派人,也不遗余力地攻击陈那的唯识无境说,空言无物。这些攻击,对一般人来说,是有效力的。佛家因明一度出现衰颓景象。

  法称采用经部义“重兴因明”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他在《正理滴论》开首便说:“众人所务,凡的成遂,必以正智,为之先导”。“众人所务”是按一般含义翻译梵文purush

  rtha 。如果按《曼奴法典》给这个词下的定义,它包括四个方面:1.“欲”,指传宗接代,维系家族于不坠。2.“利”,指一切维持生命生活的资财。3.“法”,指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和修出世法的身、口、意三者应行应禁的戒律。4.解脱。摆脱与烦恼的束缚,达到各派自己所期望的最后结果。总起来用一句话说,即世出世间一切所要达到的目的。法称以为因明所研究的现量、比量两种正智正是能帮助人达到这一切目的的学问。这实际上是替陈那回答了婆罗门各派的批评。这是他所以要采取经部外境实有义,形成一整套不同于陈那的因明学说的动力。所以他把现量、比量两种正智之所缘,说成都是缘实有事物,自然所谓实有事物并不单纯,其中大有文章。但无论如何,总算把因明的推理活动和外界事物,以及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正面回答了婆罗门各派的批评,维护了佛家因明的地位。所以法称以后,在佛教内部,传承法称著作的人,远比传承陈那的人为多。

  汉传因明,以由玄奘译传陈那早期著作《因明正理门论》及其弟子所著《因明入正理论》为主。玄奘对因明的总的看法,还是继承《瑜伽师地论》、《大乘经庄严论》等所谓习因明论是以辩胜敌人,不被敌人辩败为目的。所以只译以阐明能立能破为目的的《正理门论》,而传授因明又以讲三支比量三十三过讲得最清楚的《入正理论》为主。因明又有助于理解唯识论典之往复辩难,所以内地因明与唯识同时而兴,亦与唯识于唐末五代同时衰竭。晚清以来因明又随唯识而为学界注意研习,出现了一些新的著作,其中有几部精于形式逻辑的学者的著作,也说明了因明唯识之间的关系。

  藏传因明,开始于法称后辈盛弘法称之说并著有较多注疏之时。虽有人译出陈那著作,而藏人弘传法称学说之风已盛,遂相沿至今。其间颇有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藏人注疏与著作,迄今国内外学者注意研究藏人因明思想,尚付阙如,愿学术界及早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中国国际因明学术研讨会主席:

  王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因明和藏族史学家(已于1991年逝世)。他曾为《中国逻辑史(五卷本)》写了《藏传因明》一章,详细论述了因明传入西藏的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探讨了藏传因明的特点及与汉传因明的主要异同点,填补了我国逻辑史的一大空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王先生在撰写《藏传因明》的过程中,作为准备,写了《藏传因明史略》的初稿,未曾发表。在清理先生遗稿时,被发现。此稿对因明问题有较多阐述,我们觉得可能对目前因明研讨有所裨益,故同意将原稿中第三部分《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的异同》提交大会。由于我们对因明专业不熟悉,无法对初稿作实质性的整理,除加上个别标题外,只能原文提供。请代表见谅!

  王森的女儿:王湛 王澂

  2006年5月29日

  

  

  

《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之异同(王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