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境妙究竟——从《妙法莲华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沈海燕)▪P6

  ..续本文上一页缘生、灭合,与四种十二因缘生合。藏、通、别、圆入别二谛中的俗谛与思议十二因缘生合,因为两者都是有关经验世界诸法之生起。别、圆入别二谛中的俗谛与思议十二因缘生、灭合。因为前者讲幻有空,幻有与生起相关,空与泯灭相关。而后者即讲诸法之生灭的现象。圆教二谛中的俗谛与思议、不思议四种十二因缘生合。因为前者之幻有空是对经验世界完美的认识,亦正是后者所表达的主旨。智者又将七种二谛中的真谛划分成两类,分别与思议、不思议十二因缘合。藏、通二谛中的真谛可由思议十二因缘灭来定义。因为前者关系到存在之泯灭或幻有之空,正是后者的主旨所在。别入通、圆入通、别、圆入别、圆二谛中的真谛由不思议十二因缘灭来定义。因为前者所表达的正与后者同,皆是表达中道思想的涅槃境界。兹表解“七种二谛合四种十二因缘”如下:

   七种二谛 四种十二因缘

  é 1. 藏 ù

  | 2. 通 |¾¾¾¾¾¾¾¾¾ 思议两种十二因缘生

  | 3. 别入通 |

  | 4. 圆入通û

   é 俗¾¾ |

   | |

   | | 5. 别 ù é 有边:思议十二因缘生

   | | |¾¾¾¾¾¾ |

   | | 6. 圆入别û ë 无边:思议十二因缘灭,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 |

   | ë 7. 圆 ¾¾¾¾¾¾¾¾¾¾¾ 通界内、外四种十二因缘生

   |

   | é 1. 藏 ù

   | | |¾¾¾¾¾¾¾ 思议十二因缘灭,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 | 2. 通 û

   | |

   ë真¾¾ | 3. 别入通 ù

  | 4. 圆入通 |

  | 5. 别 |¾¾¾¾¾¾¾ 界外不思议十二因缘灭,无明灭乃至老死灭

  | 6. 圆入别 |

  ë 7. 圆 û

   再其次是七种二谛合四种四谛。第一种实有二谛可以与生灭四谛合,因为二者都属于三藏教对真理的认知水平。第二种幻有空二谛可以与生灭四谛合,因为二者都属于通教对真理的认知水平。在第三种别入通二谛里,俗谛的幻有空与无生灭四谛中的苦、集合,因为二者都视存在为幻有。真谛之幻有空不空与无量四谛中的道、灭合,因为二者皆是别教主张菩萨入世度众的观点的反映。在第四种圆入通二谛里,俗谛的幻有与无量四谛中的苦、集合,因为二者皆持存在为幻有的观点。真谛之幻有即空不空可与无作四谛中的道、灭合,因为二者皆表达了中道思想。在第五种别教二谛中,俗谛之幻有即空与无量四谛中的苦、集合,因为二者都反映了别教之重视假有的存在。真谛之幻有非有非无与无量四谛中的道、灭合,因为二者都旨在超越有、无两边,如此则即不执著于有,亦不执著于无。在第六种圆入通二谛中,俗谛之幻有即空与无量四谛中的苦、集合,因为二者也是反映了别教之重视假有的存在。真谛之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与无作四谛中的道、灭合,因为二者都是中道思想涵盖诸法,即空、即假的反映。在第七种圆教二谛中,俗谛之幻有即空与无作四谛中的苦、集合,因为二者皆是对实相之理最究竟的认知。真谛之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与无作四谛中的道、灭合,因为二者都揭示了中道实相的观点,视诸法为圆融无别的整体。兹表解“七种二谛合四种四谛”如下:

   七种二谛 四种四谛

  1. 实有二谛 ¾¾¾¾¾¾¾¾ 生灭四谛

  2. 幻有空二谛¾¾¾¾¾¾¾¾ 无生四谛

   é 俗 ¾¾¾¾¾ 无生苦集

   3. 别入通 ¾¾ |

   ë 真 ¾¾¾¾¾ 无量道灭

   4. 圆入通¾¾ é 俗 ¾¾¾¾¾ 无生苦集

   ë 真 ¾¾¾¾¾ 无作道灭

  

   é 俗 ¾¾¾¾¾ 无量苦集

   5. 别¾¾¾¾ ë 真 ¾¾¾¾¾ 无量道灭

   6. 圆入别¾¾ é 俗 ¾¾¾¾¾ 无量苦集

   ë 真 ¾¾¾¾¾ 无作道灭

   é 俗 ¾¾¾¾¾ 无作苦集

  7. 圆¾¾¾¾ ë 真 ¾¾¾¾¾ 无作道灭

   第四组在以上第三组组合的基础上扩展到三谛境合十如是境、十二因缘境、四谛境、二谛境。 首先是五种三谛合十如是。在别入通、圆入通三谛中,俗谛之有漏与六道十如是合,因为二者持诸法实有的观点。在别、圆入别三谛中,俗谛之即有又空,有边与六道十如是合,空边与二乘十如是合。在圆三谛中,俗谛之即有又空与九法界十如是合,因为前者包含诸法,后者为诸法的特性。五种三谛中的真谛与二乘十如是以及菩萨十如是合。因为无漏之空和二乘十如是都表达空的概念,而非有非空和菩萨十如是则表达假有的概念。五种三谛中的中道谛只与佛界十如是合,因为中道思想即代表佛的境界。兹表解“五种三谛合十如是”如下:

  五种三谛 俗谛 真谛 中谛

  1. 别入通 ù ù 二 ù

   2. 圆入通 û 六道十如 | 乘 | 佛

   | 菩 | 界

   3. 别 ù é 有边:六道十如 | 萨 | 十

   |¾¾| | 等 | 如

  4. 圆入别 û ë 无边:二乘十如 | 十 |

   | 如 |

  5. 圆 ¾¾¾¾¾¾¾¾ 通九界 û û

   其次是五种三谛合四种十二因缘。五种三谛中的俗谛与思议十二因缘皆是表述现象世界之有,故相合。五种三谛中的真谛即与思议十二因缘灭合,又与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合。因为二者都反映了可思议之空的观点,以及不可思议之非有非空的观点。五种三谛中的中道谛与不思议十二因缘灭合,因为二者都是别教和圆教对真理殊胜的认识。兹表解“五种三谛合四种十二因缘”如下:

   五种三谛 俗谛 真谛 中谛

  1. 别入通 ù

   | ¾¾¾¾¾¾¾ 六道思议十二因缘 ù 不 ù 不

   2. 圆入通 û | 思 思 | 思

   | 议 议 | 议

   …

《境妙究竟——从《妙法莲华经玄义》中看天台智顗对真理的论述(沈海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