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恼,但要能灭除多生多劫来的烦恼,唯有一心念佛才得力,经上说:“至诚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同修们必须咬紧牙根,从今起诸恶莫作,如同不再往大火中添加木炭煤油等助燃物,而加紧用功念佛,如同一车一车的水来灭火。但灭火也不必全灭,只要灭了七分,剩余的三分火,因有水气在,也渐渐减弱,终而全部消灭。诸位同修真的照此做去,不久,自己也可以感到念佛得力处。
现讲福慧是怎么一桩事呢?本性本清净光明,但有无明覆住透不出光明,喻如镜体有尘埃而不能照,现修福时,如以抹布来拭镜,只要尘去了,光也就透出来,所以修福即是修慧。他宗明心见性,就证罗汉果,就能了脱生死,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也就跳出了六道轮回。
今日所讲皆念佛,极平实极受用,至于谈玄说妙暂且不说,因同修们听经时也都听过,在此专讲用功夫的方法。佛法有十大宗派,只许净土宗念佛才有用处,他宗念佛不究竟还是没有用处。如救火有三种方法,不用水也可以灭火,在从前救火时没水,拿一大钩子把整座房屋拉倒,屋顶一下子塌下也可灭火,此喻他宗不用佛力也可了生死,净土宗救火时,先不使火势旺盛,然后一车车的运水来扑灭,此是自力加上佛(水)的力量,此二力法门在一切法门中最为特别。
既是如此重要,如何念法呢?念佛法门有二种方法:一为念佛,一为忆佛。念是念兹在兹,即念佛时心在佛上,心即是佛,比如我们早晚二课时念佛,念由心起,声由口出,再从耳入,心记,身口意三业合起来念,经上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时在精不在多,祖师说:但得百八声不乱,若有一句念差错,掉转珠儿再重头。能一百零八句佛号,句句分明,明记不谬就好,比起念上千句、万句心散乱,利益要大,诸位同修不要轻视了此一百零八句,果真能一百、二百不乱,功夫就已不错,能一千句不乱,恐怕不多,此是实在话。念佛时必需万缘放下,不论四字、六字,必得全心全意定在一句佛号上,如四边起了大火,依旧念此佛名不断,不乱,念佛必需有此毅力、恒心才能成就。
但在家人不似出家人,从早到晚都做功夫,因他一出家,柴米油盐等都不必管,而在家人有士、农、工、商各个行业要谋求生活,所以一天要做三堂、五堂功课的不多,能一天念上三小时就很不错,其余二十一小时皆散乱,造业。大多早课多念,晚课少念,或晚课多念,早课少念。这种念佛功夫还不够半杯水,又怎能救火。但佛有方便法,即谓忆佛。忆是明记不忘,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皆不许忘,即使到最不净的厕所里,心也要有佛,记得清清楚楚。诸位想想有一件事,干什么皆忘不掉,那是什么呢?即“吃”。鸟因食而被捕入笼槛,鱼因饵而上钩,可说一切众生从生至死皆是为了食,我们一天工作非常辛苦,还会受到种种委屈,种种苦难皆是为了吃。有时肚子不饿,时间到了也吃,念佛如到了像吃这种地步,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之一
弟子吴聪敏敬记
今天是结七第一天,首先须知结七之义,是在“克期求证”。修净土念佛法门,必得一心不乱始有成就。结七念佛七天,若功夫好,念一天即得一心,此须念佛多年,且明教理者,方能成办。其次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再其次,念至七日,而证一心。此就净七而言,昼夜念佛不停,七日即能断见思惑;惟有断见思惑,始真正得一心也。然断见思惑太难,故有特别法,先求其伏惑耳;即起惑时,以佛号伏之,功夫熟练,惑起即伏,如此得相似之一心,亦能带业往生也。
诸宗修行不离“正助双修”。正工夫即是去妄念,直透心性;助工夫即是助显心性,除用功之魔障。今依次略说净土正助修法:
先说正功:七日之中,必须时时心存恭敬,一入寺门,即同见佛。当知:如来法身遍一切处,非但大殿上佛像始视为佛,其实一色一香,莫非佛之妙色妙心;如是于所处环境,一一皆作佛观,则言行自然恭敬,不复懈怠。恭敬乃趣菩提之秘诀;此第一层工夫。既坐定已,则宜放下万缘,将平日之杂事妄念扫除,然后收心一处,系于一句洪名;譬如湍流船舫,拴于桩上,自免流失之难;此第二层工夫。复次,正持名时,必须将此六字洪名,从心想起,由口念出,依耳听入;譬如三轮,来回辗转,务必心想得清清楚楚,口念得清清楚楚,耳听得清清楚楚;如此自念自听,字字靠紧,其中勿使打失一句;此第三层工夫。又,吾人念佛时,不论口诵意持,当令全无杂音,单存佛号之音;而以弥陀法身遍一切处,佛光亦遍一切处;故念佛时,由我出心声,心声入佛光,佛光入心声;如是心声佛光交融,则我即弥陀,弥陀即我;此第四层工夫。依上所说,精进修去,层层拶入;令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待到第四层次,即是一心功成之日也。
次言助功:夫正功之法,固然直捷了当,但众生无始劫来,烦恼习深,妄念纷腾;今欲以一句佛名,一下逼令不造业,无妄想,绝非短期所能办到,故必辅以助行之功也。苟能日日省察己恶,诚心忏悔,俾消业障;而见他为善,则随喜赞叹,以增福德。如是,忏悔随喜,并皆回向往生西方;此则助行之一也。次者,欣厌之法:于日常生活中,不论食、衣、住、行,凡娑婆种种,一概观为污秽而厌离之;于净土三经中,所说极乐种种,统通观为清净而欣羡之。厌离则无贪恋之心,欣羡自增求生之愿,待其欣厌之极,则身虽寓娑婆,已非娑婆久客;虽未登极乐,早列莲邦佳宾;此净宗之妙诀,固不可与他宗不欣不厌同日而语;是为助行之二也。再者,方便伏惑之法;须知念佛不得一心者,妄念乱之也。而妄念者,即是惑,亦即是魔。涅槃经云:“须陀洹断见惑,如截四十里流。”故知欲求即断,甚不容易。今乃暂求伏惑之法;古德云“不怕念起,但恐觉迟。”若能念起即觉,一觉即以佛号压之,如此魔来佛压,譬如以石压草,压之既久,惑自不起,亦得方便一心,待生西后,再去断惑,此为净土之特别法,不可以他宗来问难;是为助行之三也。
希望大家,今后七日,无论在道场或回家路上,皆如此修。以下为拈一偈,以作结论曰:
净土难信却易行
全由二力正助功
必得一心方有效
方便伏惑即感通
最后,请大家放下万缘,一句弥陀,一直念下去!
戊午年灵山寺佛七开示(上)
私淑田继严敬录
弟子吴碧霞校订
净土难信却易行 全由二力正助功
必得一心方有效 方便伏惑即感通
诸位老师,诸位同修:今天是结七的第一天,单是台中,打光复以后,开始结七的就是灵山寺,算来结七也差不多将近三十年了。以这三十年而论,并没有间断,这是很难得的,完全是因缘的关系。但是我今天看了看,在场同修们——旧同修也有?新同修也有,讲话比较难一点,为什么呢?话说得深一点新同修听不懂。话说得浅了呢?又要顾虑旧同修听过多少次了。所以,就挑重要的说说。
先说结七,结七注重实行念佛。并不是在这里讲经讲教理,先明白这一层!既是讲究实修,话是愈少愈好,那我们就专讲这个“结七怎么能得一心”,除此之外少说话,话说多了,就打岔子,打什么岔子呢?大家来求的是一心,听你说法多了心就乱了,这一层请诸位先明白。
既是把话先交代明白,今天是头一天,先要如法(修行得如法修行)。修行那一个法门有那一个法门的办法,按著佛祖教我们的办法。要是自己独出心裁,不按佛法去做,或者其他法门的方法我们也拿过来修,那就错了。一个法门一种修法。“归元无二路”,什么叫无二路?总而言之是明心见性,不能明心就是不行。方便有多门,方法可不一样。譬如佛家宗派原是很多,而以两派为最重要,一种是禅,禅注重的是空,能够观空,悟得“空”之一字,那就很好了。另外净土宗却不如此,净土宗注重观“有”,这两个宗不正反著吗?其实一点也不反著,这之中有教理,但是咱今天不是讲教理,讲什么你诸位照办就好。要讲教理的功夫,我们在图书馆、莲社讲经,讲经不止一处,你们诸位可以去听。
在这里专说让你得到一心,使你这一个七没有空空地过了。在这里得不到一心,就叫空过了。这个诸位要知道,把第一天的话先记住,往后这几天就听开示的人怎么说,诸位怎么做就对了。
我们这里净土宗结七,念七天佛,念七天佛干什么?功夫好的人念一天他就能得到一心,这可不是平素不念佛,今天来到这里念一天就能得到一心的。这是得经过多少年的修行,教理也懂得了,只因自己一个人修持,不能得一心,上这来参加佛七,才能得到一心。功夫不好的呢,一日至七日怎么能得一心,这是说的什么话呢?这是说打精进七,不是像我们,一天念几支香就可以,而是昼夜不息,七天得到一心。得到一心,给诸位说句痛快话,那就是七天能断见思惑!这个经上不能给你明说,怕你害怕。断了见思惑就能得一心,不断见思惑是不能得一心。因为并不是你不一心,而是惑在心心里搅乱,你怎么能得一心?这么说来,若功夫不著力,也有念上一百年还不得一心的呢!那怎么办呢?
净土宗有一个特别法子,伏惑就行。“伏惑”就是你一起妄念,就用阿弥陀佛把它(妄念)压下去,一起妄念,念佛就对了。这很简单,只要念熟了就是,然念熟的人一千人也找不出一个人来。大部分人,一起了妄念,一个妄念接著一个妄念,顺著妄念往下走,是不会把妄念一下子压下来的,而“用阿弥陀佛压住”,这一点简单功夫,大家就是做不到。什么缘故呢?多生多劫来,妄念念得很熟很熟了,于是念这个“阿弥陀佛”把妄念压住就绝对不会了,说了也不听,这就没办法,这是大家要知道的。
上面与诸位谈的话,是为了交代打佛七应该先知道的事情,还没和诸位谈怎么做法。现在把话交代明白就说做法了,往后各位听这些话也很平常,你不要管平常不平常,“南无阿弥陀佛”一共六…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佛七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