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信函摘抄)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信函摘抄)

  元音老人著

  (一)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二)上师复函

  (一) 弟子信函与上师批示

  1. 我是一个年青教师,种种因缘,遇到并喜欢上了佛法。从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发生了转折。不久前在灵岩山,皈依了三宝,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师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胜庆幸! )

  可是自己业障深重,信愿行不清净,没有力量,仿佛被一层层浓密的乌云遮盖住了,不见光明。虽然念佛、诵经却难得真实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纷纷,恶业不断。又无缘遇到善知识,找不到出路,信心渐渐地随著外境沉浮,但又实不甘心随波逐流,苦闷之心难以言喻。

  (师批:知过即改,善莫大焉!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应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时,逐渐加长时间。坐时趺坐,手结弥陀定印,不用念珠,随呼吸念佛,一进一出,念佛一句。静静地用耳根听你佛号从心发出的无声之声,不用出声念,摄牢意根,即能渐渐入定。下座后,还须随时观照,念起即觉,不随之攀缘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乌云消散,即觉轻安自在,虽整日勤劳,亦无负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缘在《禅》杂志上拜读了您老的《略论明心见性》,虽一时难以领会其中的精义,却深信您是当今难遇难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识,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万分。早就想写信给您,唯恐心不真诚,迟迟不敢动笔。今日终于鼓起勇气,恳求您老人家慈悲,为我指出一条明路。

  (师批:当斯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简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须一切放下,事过即不留,宛如水上画图一样,一笔起处,水面毫无痕迹。果能如斯用功,不出三月,定相必定现前,望仁者勉之!暇时广阅各种经论。)

  2. 尊敬的上师,我已有十年没这样哭过了,我不敢想像失去您的教诲会沦为什么境地!唯有您,我心中信赖的上师,我才感到安全、踏实、幸福,我多么希望能为您做些什么,我多么希望能亲手待奉您老人家啊!

  (师批: 远处相亲近处稀,身影从来不相离! )

  3. 有缘蒙尊师亲授心密,弟子幸甚。在此末法,师尊为广度有情,把此无上公诸于世,功德无量!

  (师批: 有缘修此,确是无上福德。)

  弟子由气功到进入修法,其间征程可谓漫漫。在十多年练功过程及现实生活中,深感宇宙世界和人体内在物质的不可思议,而深信宇宙和人生另有光明大道,乃立志修学正法。

  (师批:有此认识乃宿世深植善根所致。)从而孜孜不倦,克服困难,寻访名师大德,曾修过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念佛法门、颇瓦法等。

  (师批:“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自拜读《佛法修证心要》后,深感得之恨晚。书中字字句句,足见尊师亲修实证之金玉良言和慈心度生之佛祖心肠。)

  (师批:你我有缘,故有此感受。)特别在此末法时代,心密复出,犹如当空红日,殊胜无比!因此即起程往沪见尊颜求赐法。

  (二)上师复函

  4. 近闻有人瞎指点,以为如识得能说、能闻、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开悟,不用再修持了。殊不知,认识这大功能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是理解,离证悟还差十万八千里。解悟只算知解,遇事即飞去,丝毫不得力,在生死岸头作不得一点主。这在宗下曰之为:“一句合头语,前世系驴橛”真心了生死者,可不慎欤?!

  因不忍见诸方学子受此盲子瞎指划而误入歧途,放弃修法而生死不了,故高声疾呼。修法未到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完全消殒而了了分明时,不算见性;即使到了这时,还有习气在,亦不能罢手不修,还须奋力修法,以增加定力而完保任之功,庶能同证菩提,不枉过此一生。

  5. 上海同仁集资印刷了一批密宗宝典,是莲花生大师著的《中阴闻教得度秘法》。这是帮助佛子们生前未曾修好,于圆寂后得度的要法。莲花生大士悲心痛切,怜佛子们修行不力,生死不了,再一次于死时助其得度,用心良苦,我等得之,幸何如之!

  遇真实修行的同仁给一本﹙不要滥发,该书无多﹚,助他得度,以结善缘。这是上海同仁和你地同参广结善缘的,望珍重妥善处理,千万勿马虎、糟塌。

  6. 修持佛法贵一门深入,不可杂修。心中心是密宗最高的心法,和西藏有相的密法不可同日而语。你怎么修了高深的心法又去听人家的不知深浅的瞎话改修其他法门,走冤枉路呢?

  还算好,你知道改回来,重修心密,又恢复了光明定境。再不要杂修他法,一心坚修心密,圆成圣果也。

  你说犯了淫戒,功夫打了折扣。是的,淫为万恶之首,功夫再好的人,一犯淫,功夫也就大退特退,乃至于发了神通的人犯了淫,神通也会失去。

  你今年多大年纪?还这么冲动!你犯的淫戒是和你自己的妻子同房,还是与第三者?这要说清楚,以便为你补救。

  7. 来信收悉,你大有长进,可喜可贺!《中阴救度》一书,确是密宗宝典,教导我人于生前未得度者,于死时得度成佛,无大福报者曷能遇之?你能珍视、慎重赠人,深合我心。

  你搬入新居,一切皆符心愿,福缘甚佳。望更好地保护己灵,勤除旧习,俾能大放光明,圆证报、化二身,圆成佛果。

  8. 来函所问问题,兹答如下:

  “心空境隐”,一切境界本自空寂,只因妄心攀缘,乃生种种幻相,及至缘心息灭,幻境亦自息灭。所以当你上山,心空无住时,山色树林都一起消殒无余;但当幻境息灭时,“觉性了了,非如木石”。即《园觉经》所说:“幻灭灭己,非幻不灭。”之证境也。仁者于此见到,当善自保护,时时心空,勿随境走。遇有念起,即便斩断,不令相续,如斯精勤长养,不数年即圆熟矣。闭关,一要心空意闲,不然,要闷气难耐的;二要有清静关房;三要有道粮;四要有护关者;五要有导师。功效是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9. 来函所询各点、条答如下:

  (1)静卧时,妄念不行,以平时修法般若薰陶,故内心开发发出爆声。当爆炸时,身心了不可得而正念了了,非同木石,这是什么?你在这上面猛著精彩,一认认定,就是见性了。若再舍此而别求,则佛无觅处了。

  (2)“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者,即正当大爆炸时,非但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即连虚空亦不存在也。

  (3)六识在大脑,七识在心肺相交之脉管内,八识在心包络内。六识主思考分别,七识恒审思量著我,八识储藏种子。

  (4)觉,警惕意。念起即觉,不可随妄念跑。观,看著。用正念看著妄念,妄念一起即觉而不跟妄念跑。照,如阳光、明灯朗照,不用观而自朗照一切,了了分明而不著一相。

  10. 你说因出门,做工夫时有间断,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为在座上结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这是大错!须知真正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动用中。我们应缘接物,在紧张、纷忙中,尽管身、手、头、目等均劳而心不动摇,不随物转,只了了应付,无得无失,无嗔无爱,镇日心中空荡荡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间断;否则不名间断。等到工夫圆熟,还要扫除悟迹,掀翻窠臼,无悟、无得;无佛、无众生。一切不有而妙用无穷;一切不得而神通无量,这才是广大无边,甚深玄妙三昧。

  我们做工夫就是先从悟自本心,见自本性下手,然后绵密观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见、物见、佛见,整日空荡无依,随缘穿衣吃饭,把历劫所养习气消磨尽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无有余剩,正不须修什么虹光法。这个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尽时,非但身不能化光;还要出偏差,眼睛还会瞎。你们都有白内障,修光更易使白内障深化而导致眼瞎。所以我劝你们还是依照禅宗的修法,用开悟、保任而圆证的进修方法较为稳妥。

  你说做功时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平静、平淡,这是最好的感觉。因为一有什么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点境界也没有,从而忽地一声将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正与么时而灵觉了了,无能知所知,无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你又说,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这是你功夫未圆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断地锻炼下去,不久自会水到渠成。你现在功夫已有相当基础,再精勤修炼下去,我想不久你就会桶底脱落了。望你好自为之!

  11.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灵知了了,这正是本性现前。有时不是了了觉知,又不像打瞌睡,这是不住觉的无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无记,就行了。

  你不是一事无成,已经证到本来面目,只要在事上锻炼,将旧习化空,任何顺逆境都无动于衷,就能进一步放大光明,现神通,将色身转成光明报身了。但切不可追求,只任运与么锻将去,时机成熟,即水到渠成了。那时要现意生身即现意生身,不是什么难事,望好自为之。

  12. 尔等每星期在同修家聚会一次,互相切磋,督促前进;尤当盛夏,仍能不辍修持,确甚难能可贵。

  一切境界,本自虚幻无有,皆吾人妄心蠢动而蕴集显现,心若不动则幻境自消。故古人谓为“妄念消尽幻身融”,诚不巫也。仁者正念提起时,则妄心不动,妄心不动则妄境自消。故一切人物皆呆滞不动;反是,妄心一生,则一切妄境又复生起矣。此时若更正,念亦脱。即无所谓正念、妄念,皆不可得。则一切物境,影子亦不可得矣(即连呆滞的尘影亦不可得)。望同仁努力前进,勤于觉察观照,则到家之日不远矣。

  一切大乘经都可阅读,如你手边有《圆觉经》、《心经》、《金刚经》、《楞严经》、《楞伽经》、《法华经》、《华严经》以及上次所讲《六祖坛经》等,都是修法必读之经,可以一一参详。

  13. 打七须俟气候稍凉,现在尚嫌太早,阴历十月开始最为确当。某人说无消息,不愿打七;又某人说已有消息,不消打七,这都错会了打七之义。无消息正好打七,七识…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信函摘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