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信函摘抄)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信函摘抄)

  元音老人著

  (一)弟子信函與上師批示

  (二)上師複函

  (一) 弟子信函與上師批示

  1. 我是一個年青教師,種種因緣,遇到並喜歡上了佛法。從此在佛法的熏陶下,人生發生了轉折。不久前在靈岩山,皈依了叁寶,成了一名在家弟子。

  (師批:自由仁者深植善根所致,曷勝慶幸! )

  可是自己業障深重,信願行不清淨,沒有力量,仿佛被一層層濃密的烏雲遮蓋住了,不見光明。雖然念佛、誦經卻難得真實利益。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更是妄念紛紛,惡業不斷。又無緣遇到善知識,找不到出路,信心漸漸地隨著外境沈浮,但又實不甘心隨波逐流,苦悶之心難以言喻。

  (師批:知過即改,善莫大焉!這是你念佛不痛切所致,應每日早晚打坐,每次至少一小時,逐漸加長時間。坐時趺坐,手結彌陀定印,不用念珠,隨呼吸念佛,一進一出,念佛一句。靜靜地用耳根聽你佛號從心發出的無聲之聲,不用出聲念,攝牢意根,即能漸漸入定。下座後,還須隨時觀照,念起即覺,不隨之攀緣流浪。久久功深,妄心不起,烏雲消散,即覺輕安自在,雖整日勤勞,亦無負重之感矣。)

  不久前,有緣在《禅》雜志上拜讀了您老的《略論明心見性》,雖一時難以領會其中的精義,卻深信您是當今難遇難逢、德高道深的善知識,如同溺水者遇到了救星,欣喜萬分。早就想寫信給您,唯恐心不真誠,遲遲不敢動筆。今日終于鼓起勇氣,懇求您老人家慈悲,爲我指出一條明路。

  (師批:當斯末法時代,念佛法門最爲簡便。仁者只按上述方法天天打坐念佛,上座下座均須一切放下,事過即不留,宛如水上畫圖一樣,一筆起處,水面毫無痕迹。果能如斯用功,不出叁月,定相必定現前,望仁者勉之!暇時廣閱各種經論。)

  2. 尊敬的上師,我已有十年沒這樣哭過了,我不敢想像失去您的教誨會淪爲什麼境地!唯有您,我心中信賴的上師,我才感到安全、踏實、幸福,我多麼希望能爲您做些什麼,我多麼希望能親手待奉您老人家啊!

  (師批: 遠處相親近處稀,身影從來不相離! )

  3. 有緣蒙尊師親授心密,弟子幸甚。在此末法,師尊爲廣度有情,把此無上公諸于世,功德無量!

  (師批: 有緣修此,確是無上福德。)

  弟子由氣功到進入修法,其間征程可謂漫漫。在十多年練功過程及現實生活中,深感宇宙世界和人體內在物質的不可思議,而深信宇宙和人生另有光明大道,乃立志修學正法。

  (師批:有此認識乃宿世深植善根所致。)從而孜孜不倦,克服困難,尋訪名師大德,曾修過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念佛法門、頗瓦法等。

  (師批:“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自拜讀《佛法修證心要》後,深感得之恨晚。書中字字句句,足見尊師親修實證之金玉良言和慈心度生之佛祖心腸。)

  (師批:你我有緣,故有此感受。)特別在此末法時代,心密複出,猶如當空紅日,殊勝無比!因此即起程往滬見尊顔求賜法。

  (二)上師複函

  4. 近聞有人瞎指點,以爲如識得能說、能聞、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開悟,不用再修持了。殊不知,認識這大功能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只是理解,離證悟還差十萬八千裏。解悟只算知解,遇事即飛去,絲毫不得力,在生死岸頭作不得一點主。這在宗下曰之爲:“一句合頭語,前世系驢橛”真心了生死者,可不慎欤?!

  因不忍見諸方學子受此盲子瞎指劃而誤入歧途,放棄修法而生死不了,故高聲疾呼。修法未到內而身心,外而世界完全消殒而了了分明時,不算見性;即使到了這時,還有習氣在,亦不能罷手不修,還須奮力修法,以增加定力而完保任之功,庶能同證菩提,不枉過此一生。

  5. 上海同仁集資印刷了一批密宗寶典,是蓮花生大師著的《中陰聞教得度秘法》。這是幫助佛子們生前未曾修好,于圓寂後得度的要法。蓮花生大士悲心痛切,憐佛子們修行不力,生死不了,再一次于死時助其得度,用心良苦,我等得之,幸何如之!

  遇真實修行的同仁給一本﹙不要濫發,該書無多﹚,助他得度,以結善緣。這是上海同仁和你地同參廣結善緣的,望珍重妥善處理,千萬勿馬虎、糟塌。

  6. 修持佛法貴一門深入,不可雜修。心中心是密宗最高的心法,和西藏有相的密法不可同日而語。你怎麼修了高深的心法又去聽人家的不知深淺的瞎話改修其他法門,走冤枉路呢?

  還算好,你知道改回來,重修心密,又恢複了光明定境。再不要雜修他法,一心堅修心密,圓成聖果也。

  你說犯了淫戒,功夫打了折扣。是的,淫爲萬惡之首,功夫再好的人,一犯淫,功夫也就大退特退,乃至于發了神通的人犯了淫,神通也會失去。

  你今年多大年紀?還這麼沖動!你犯的淫戒是和你自己的妻子同房,還是與第叁者?這要說清楚,以便爲你補救。

  7. 來信收悉,你大有長進,可喜可賀!《中陰救度》一書,確是密宗寶典,教導我人于生前未得度者,于死時得度成佛,無大福報者曷能遇之?你能珍視、慎重贈人,深合我心。

  你搬入新居,一切皆符心願,福緣甚佳。望更好地保護己靈,勤除舊習,俾能大放光明,圓證報、化二身,圓成佛果。

  8. 來函所問問題,茲答如下:

  “心空境隱”,一切境界本自空寂,只因妄心攀緣,乃生種種幻相,及至緣心息滅,幻境亦自息滅。所以當你上山,心空無住時,山色樹林都一起消殒無余;但當幻境息滅時,“覺性了了,非如木石”。即《園覺經》所說:“幻滅滅己,非幻不滅。”之證境也。仁者于此見到,當善自保護,時時心空,勿隨境走。遇有念起,即便斬斷,不令相續,如斯精勤長養,不數年即圓熟矣。閉關,一要心空意閑,不然,要悶氣難耐的;二要有清靜關房;叁要有道糧;四要有護關者;五要有導師。功效是可以早日打成一片。

  9. 來函所詢各點、條答如下:

  (1)靜臥時,妄念不行,以平時修法般若薰陶,故內心開發發出爆聲。當爆炸時,身心了不可得而正念了了,非同木石,這是什麼?你在這上面猛著精彩,一認認定,就是見性了。若再舍此而別求,則佛無覓處了。

  (2)“虛空粉碎,大地平沈”者,即正當大爆炸時,非但內不見身心,外不見世界,即連虛空亦不存在也。

  (3)六識在大腦,七識在心肺相交之脈管內,八識在心包絡內。六識主思考分別,七識恒審思量著我,八識儲藏種子。

  (4)覺,警惕意。念起即覺,不可隨妄念跑。觀,看著。用正念看著妄念,妄念一起即覺而不跟妄念跑。照,如陽光、明燈朗照,不用觀而自朗照一切,了了分明而不著一相。

  10. 你說因出門,做工夫時有間斷,這是你把做工夫看成定式了,以爲在座上結印、持咒才叫做工夫,下座走路、做事就不是做工夫了。這是大錯!須知真正做工夫,是在座下日常動用中。我們應緣接物,在緊張、紛忙中,盡管身、手、頭、目等均勞而心不動搖,不隨物轉,只了了應付,無得無失,無嗔無愛,鎮日心中空蕩蕩的,才是真做工夫。偶一失照,心中有物,即是間斷;否則不名間斷。等到工夫圓熟,還要掃除悟迹,掀翻窠臼,無悟、無得;無佛、無衆生。一切不有而妙用無窮;一切不得而神通無量,這才是廣大無邊,甚深玄妙叁昧。

  我們做工夫就是先從悟自本心,見自本性下手,然後綿密觀照,不使心中存一毫法見、物見、佛見,整日空蕩無依,隨緣穿衣吃飯,把曆劫所養習氣消磨盡竟,自然放大光明,朗照十方世界,無有余剩,正不須修什麼虹光法。這個虹光法修得不好,即心未空盡時,非但身不能化光;還要出偏差,眼睛還會瞎。你們都有白內障,修光更易使白內障深化而導致眼瞎。所以我勸你們還是依照禅宗的修法,用開悟、保任而圓證的進修方法較爲穩妥。

  你說做功時沒有什麼感覺,總覺平靜、平淡,這是最好的感覺。因爲一有什麼玄妙的境界,都是你心中的幻想。要一點境界也沒有,從而忽地一聲將內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齊化空。正與麼時而靈覺了了,無能知所知,無能思所思,才是你的本來面目。

  你又說,做功夫不能打成一片,這是你功夫未圓熟所致。只要在一切境界中不斷地鍛煉下去,不久自會水到渠成。你現在功夫已有相當基礎,再精勤修煉下去,我想不久你就會桶底脫落了。望你好自爲之!

  11. 座上身心世界化空,靈知了了,這正是本性現前。有時不是了了覺知,又不像打瞌睡,這是不住覺的無知之知,也是好事;但不要落入無記,就行了。

  你不是一事無成,已經證到本來面目,只要在事上鍛煉,將舊習化空,任何順逆境都無動于衷,就能進一步放大光明,現神通,將色身轉成光明報身了。但切不可追求,只任運與麼鍛將去,時機成熟,即水到渠成了。那時要現意生身即現意生身,不是什麼難事,望好自爲之。

  12. 爾等每星期在同修家聚會一次,互相切磋,督促前進;尤當盛夏,仍能不辍修持,確甚難能可貴。

  一切境界,本自虛幻無有,皆吾人妄心蠢動而蘊集顯現,心若不動則幻境自消。故古人謂爲“妄念消盡幻身融”,誠不巫也。仁者正念提起時,則妄心不動,妄心不動則妄境自消。故一切人物皆呆滯不動;反是,妄心一生,則一切妄境又複生起矣。此時若更正,念亦脫。即無所謂正念、妄念,皆不可得。則一切物境,影子亦不可得矣(即連呆滯的塵影亦不可得)。望同仁努力前進,勤于覺察觀照,則到家之日不遠矣。

  一切大乘經都可閱讀,如你手邊有《圓覺經》、《心經》、《金剛經》、《楞嚴經》、《楞伽經》、《法華經》、《華嚴經》以及上次所講《六祖壇經》等,都是修法必讀之經,可以一一參詳。

  13. 打七須俟氣候稍涼,現在尚嫌太早,陰曆十月開始最爲確當。某人說無消息,不願打七;又某人說已有消息,不消打七,這都錯會了打七之義。無消息正好打七,七識…

《佛法修證心要問答集 (信函摘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