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修行出现违缘的认知和对治(郑育能)▪P2

  ..续本文上一页毅力来面对此一关卡,反而怀疑所用的法门是不是不适合自己,轻易的改修其他法门,如此三心两意,极可能导致一辈子努力修行而无法成就。也有更多人因此怀疑自己福报不够,不是找人加持希图仰仗外力来突破自己的障碍(注:这绝对是毫无指望,好比自己饿了请别人帮忙吃,当然不可能会饱),就是自暴自弃的放弃修行,而回复常人的生活,那真是渐行渐远了

  

  (注一:俗话说:学佛最可贵的是发长远心而不是勇猛心;

  

  注二:初发心时努力修行者,若急于求得明显的成果,将会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退心;

  

  注三:俗称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示现,他从年青出家努力修行。在五十几岁时写的文章中还可见到赞叹谛闲法师证到一心不乱的片段,一直到六十几岁的著作中才不再见到。有人因此推断他老人家花了数十年功夫,努力念佛修行才证到一心不乱。若我们自认没有大势至菩萨化身的深厚根基,则修行时决不可有急于求证的心态)。

  

  

  以上的讨论显示一个事实,进入修行障碍阶段后,表面上退步了,实质上是一种明显的进步,因此不要被表象所蒙蔽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种障碍是一种偿还过去业债的必经过程,若我们能够依据忍辱的原则,安然地面对它,继续修行,则相当于在修行忍辱和精进波罗蜜,自然会得到护法善神的慈悲加被,转成为「重罪轻报」,冥冥之中飞快地进步。

  

  所以古来所有高僧大德都鼓励我们,不要计较成败,不畏惧困难障碍,且常用「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法语来警策和勉励我们努力、精进的修持。在面对此阶段的诸多不顺利时,好比是冤亲债主堵在门外大声喧扰。若是产生退心,或者改修其它法门,如同我们毫无还债诚意地虚与委蛇,当下容易惹恼他们,使我们更不顺利。

  

  即使一时逃得过,过去所欠的业债仍未偿还,债主会积极的寻找,使我们极难逃脱,被找到后更需要加上利息才能还清。最可怕的是,一旦产生退心,可能在因缘际会之下引发旧债新债一起现前,使我们忘记修行,回归常人浑浑噩噩地渡过一生,以致长久陷落在轮回之中,不易出脱。

  

  

  我们会长久地陷在「修行障碍」之中,很难出脱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办法打心底起,真诚地发出具有广大心量的慈悲心(注:指具有智慧)来对待众生。去年一位女居士来电和笔者谈她的遭遇,提到她被人开车撞成重伤,而肇事的人毫无悔意且拒绝补偿她。由于家人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工作,使原本不甚宽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她也提到自己很爱持大悲咒,常常回向给需要帮助的人。当时她一方面很气恼肇事者,一方面也希望他能良心发现。可是这种气恼和期待的反应,和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叙述之大悲咒的意义不相应,绝大多数的正统宗教的教诲也都告诉我们,不应该这样想。基督教、天主教的教义提到:「只有神才能处罚人,我们只能原谅敌人,甚至于反过来爱敌人,求神解救敌人」,很多其他宗教也有此种以德报怨,反过来爱对不起、害我们的坏人之思想。

  

  佛教对于慈悲心的看法是:假若我们无法原谅加害我们的人,那就是落在分别执着的瞋恨心之中,无法启发本具的慈悲心,当然会长久的陷在障碍之中。若我们不常常回光返照,依据忍辱波罗蜜中的一个原则——「以慈悲心接受逆境、以忍辱心面对当下的侮辱、以具无限智慧的爱心对待对方」,以提升自己,则无法将瞋恨心逐渐消除。若妄想借由改变修行法门来求得突破,那更是缘木求鱼了。

  

  另外,人间福报、法鼓杂志、慈济功德会以及许多慈善团体的会讯里,记载着许多师兄、师姐的心得分享,提到了依据慈悲心对待伤害她们的人,而得到真正的自我提升(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那对在加拿大受害的姊妹的父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亲爱的读者,这种慈悲大爱,经常发生在我们周遭,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都可以做到的,而不是只有经典上的圣人才能够。

  

  

  第二种障碍是未能发出大愿心、未常存感恩心、惭愧心和忏悔心等。我们能够在这世界上活下去,是因为有许多的众生,实质上成就我们的善因缘。例如晚上能开灯照明看东西,是因有人发现交流电,发明电灯、日光灯等。实际上,要使一个发电厂正常运转,全国的输配电路随时时正常送电,都需要有许多人工作才能维持。

  

  此外,也需有无数人开车送货、开店卖东西,我们才能将坏的灯换成新的灯等等,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是许多因缘来成就我们。又例如我们以为不值钱的氧气,也是无数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提供的无尽宝藏。假使我们享受一切成就我们的因缘,而不生起一丝丝的感恩心,这种忘恩负义的心理,怎么不会迅速消耗我们的福报呢(注:佛法提到我们应该努力修行以报答四重恩:佛恩、父母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

  

  同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意无意之下,没有尽力去做好应该做的事,不知糟蹋了多少众生的心血,也忘记要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父母、师长、和亲友等生起感恩心。所以,若我们不常常生起惭愧忏悔心,也是极为要不得的疏忽。想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回心转意,发起大愿心在未来努力成就自己,提升自己,以回馈这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帮助我们的因缘。如何发出愿心呢?

  

  例如持诵地藏经或普门品后,我们可能会被菩萨的大愿力所感动。在祈祷时若能和上帝、耶稣、圣母玛璃亚、或圣父、圣子、圣灵之一相应,身心可以进入不可思议的状态。或者看一本书、听一则故事,深深受到其中感人故事的启发。碰到这类的机会,就应该打铁趁热,要求自己每天的早晚课或祈祷之内容,用发大愿以提起自己心力。

  

  假若能够加上感恩和惭愧忏悔,那么对提升自己的品质是有绝佳助益的。此外,有些宗教团体会举办感恩法会、忏悔礼拜法会等,抽空去参加也是相当好的助缘。在开始做的一段时间内或许很难看出效果,请不要灰心不要计较成果,不断去做,久而久之才会和忍辱相应而慢慢得到成效。

  

  第三个障碍我们的原因是不能如实的了解佛法,被假我的种种表相所误导。世尊在许多经典中再三的强调人人都是佛性具足,只因为妄想执着遮蔽我们的本具光明,而累生累劫随着业障在三界中轮回。

  

  根据研究显示,一个精神绝佳的人在清醒时,实际上其头脑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休息状态之中。而一个许多天没有睡的人,在没有机会睡觉的状态下,也不会马上倒下,因为他大约有一半的时间是睁眼睡觉

  

  (注一:此种休息时间是被切割成一小片段一小片段,均匀地散布在每一秒之中,由于我们的意识极为迟钝,故很少有人能够发现此一事实。

  

  注二:失眠人的问题来自于「担心自己会不会出问题」,其实只要有信心,自我保护系统会照顾身体,适切地规划这种断续性的睡眠,使身心得以休息故不会有大问题)。

  

  虽然我们的佛性只有在完全消融自我和法我、熄灭贪瞋痴、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时才会如实的显现(注:故古德说「智者无知,明照一切」),但在只有断绝语言文字的当下,仍会露出几分光明。我们在睡眠和前述的片段式休息时,也有几丝和言语道断相应,所以我们每个人的「妙观察智」随时都在发挥少分的作用。

  

  最有趣的例子是人人都有的经验:面对一个难题时,当下无法想出如何解决,但睡了一晚或一段日子之后,就会有答案出现。这就是世尊诸多教诲中的一点:「人人都有根本智,不待别人教导,可以自行明辨是非和真理」。

  

  我们在学佛之初,应该要先学习以下的基本佛法常识:因果观、因缘论、戒定慧三学、四圣谛、八正道、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六度、慈悲、与智慧等。有了大略的概念之后,若能再经常作诵经、念佛、持咒、拜佛、打坐、或听闻开示等修行功课(注:当然应该追随一个正统道场的高僧学习其修行法门,将之当作自己主要的修行方法),并且不计较成败,当做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则我们的根本智会不断的消化这些基础佛理,使妙观察智现行的时间越来越多,因而同伴会觉得我们越来越有智慧,但我们却一无所知(注:自己若有所知就不是智慧,而是自大的现象)。

  

  换句话说,不论修那一种法门,都需要以维持灵明常照的态度让心逐渐沉淀,以逐渐达到自然而然地以「止观双运」的方式来修持。虽然日久之后会因为坏苦现前,而有修行障碍出现,但那是进步而不是退步,所以要对佛陀的教导有信心,相信自己会有成就。有许多人,对这一层道理虽然清楚,但不能放心也没有信心,见到高僧大德、出家师父、或者相信是修得比自己好的人,很喜欢问东问西,希望能学到更有效的法门,或任何对自己的修行有帮助的观念,而不知无上的宝藏是自己本有的妙观察智,它可以给我们真正有用的方法和观念,所以很多人很难有成就(注:日本梦窗国师开悟偈之中有一段是「多年掘地觅青天,添得重重膺碍物」,正可反应出这种「心外求法」方式的实质意义)。

  

  实际上,我们在了解修行的原则和细节之后,修行变成是自己的事,在态度上要主动积极,常存初发心,不依赖他人的帮忙,才能够在紧要关头不为坏苦现前的诸多不顺的假相所骗,了解这些是内心深处的假我畏惧真我将会显现的反射动作。例如在打坐一段时间后,许多人会面临腿痛的障碍,被动的去面对它、或者甚至想逃避它。

  

  若能够主动安详的观察它,一段时间后将可以瞭到:无法忍受的腿痛是久坐之后,因静脉不通造成新陈代谢后的血液不易回流之不舒服觉受,经过神经送到脑部的讯号太多太急,脑部一时无法及时反应的结果,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假我的表相。

  

  当我们一旦起了类似的观想之后,慢慢就能怡然地以第…

《修行出现违缘的认知和对治(郑育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