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毅力來面對此一關卡,反而懷疑所用的法門是不是不適合自己,輕易的改修其他法門,如此叁心兩意,極可能導致一輩子努力修行而無法成就。也有更多人因此懷疑自己福報不夠,不是找人加持希圖仰仗外力來突破自己的障礙(注:這絕對是毫無指望,好比自己餓了請別人幫忙吃,當然不可能會飽),就是自暴自棄的放棄修行,而回複常人的生活,那真是漸行漸遠了
(注一:俗話說:學佛最可貴的是發長遠心而不是勇猛心;
注二:初發心時努力修行者,若急于求得明顯的成果,將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産生退心;
注叁:俗稱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示現,他從年青出家努力修行。在五十幾歲時寫的文章中還可見到贊歎谛閑法師證到一心不亂的片段,一直到六十幾歲的著作中才不再見到。有人因此推斷他老人家花了數十年功夫,努力念佛修行才證到一心不亂。若我們自認沒有大勢至菩薩化身的深厚根基,則修行時決不可有急于求證的心態)。
以上的討論顯示一個事實,進入修行障礙階段後,表面上退步了,實質上是一種明顯的進步,因此不要被表象所蒙蔽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種障礙是一種償還過去業債的必經過程,若我們能夠依據忍辱的原則,安然地面對它,繼續修行,則相當于在修行忍辱和精進波羅蜜,自然會得到護法善神的慈悲加被,轉成爲「重罪輕報」,冥冥之中飛快地進步。
所以古來所有高僧大德都鼓勵我們,不要計較成敗,不畏懼困難障礙,且常用「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的法語來警策和勉勵我們努力、精進的修持。在面對此階段的諸多不順利時,好比是冤親債主堵在門外大聲喧擾。若是産生退心,或者改修其它法門,如同我們毫無還債誠意地虛與委蛇,當下容易惹惱他們,使我們更不順利。
即使一時逃得過,過去所欠的業債仍未償還,債主會積極的尋找,使我們極難逃脫,被找到後更需要加上利息才能還清。最可怕的是,一旦産生退心,可能在因緣際會之下引發舊債新債一起現前,使我們忘記修行,回歸常人渾渾噩噩地渡過一生,以致長久陷落在輪回之中,不易出脫。
我們會長久地陷在「修行障礙」之中,很難出脫的一個主要原因之一,是沒有辦法打心底起,真誠地發出具有廣大心量的慈悲心(注:指具有智慧)來對待衆生。去年一位女居士來電和筆者談她的遭遇,提到她被人開車撞成重傷,而肇事的人毫無悔意且拒絕補償她。由于家人需要照顧她,無法外出工作,使原本不甚寬裕的家庭陷入困境。
她也提到自己很愛持大悲咒,常常回向給需要幫助的人。當時她一方面很氣惱肇事者,一方面也希望他能良心發現。可是這種氣惱和期待的反應,和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敘述之大悲咒的意義不相應,絕大多數的正統宗教的教誨也都告訴我們,不應該這樣想。基督教、天主教的教義提到:「只有神才能處罰人,我們只能原諒敵人,甚至于反過來愛敵人,求神解救敵人」,很多其他宗教也有此種以德報怨,反過來愛對不起、害我們的壞人之思想。
佛教對于慈悲心的看法是:假若我們無法原諒加害我們的人,那就是落在分別執著的瞋恨心之中,無法啓發本具的慈悲心,當然會長久的陷在障礙之中。若我們不常常回光返照,依據忍辱波羅蜜中的一個原則——「以慈悲心接受逆境、以忍辱心面對當下的侮辱、以具無限智慧的愛心對待對方」,以提升自己,則無法將瞋恨心逐漸消除。若妄想借由改變修行法門來求得突破,那更是緣木求魚了。
另外,人間福報、法鼓雜志、慈濟功德會以及許多慈善團體的會訊裏,記載著許多師兄、師姐的心得分享,提到了依據慈悲心對待傷害她們的人,而得到真正的自我提升(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那對在加拿大受害的姊妹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親愛的讀者,這種慈悲大愛,經常發生在我們周遭,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做到的,而不是只有經典上的聖人才能夠。
第二種障礙是未能發出大願心、未常存感恩心、慚愧心和忏悔心等。我們能夠在這世界上活下去,是因爲有許多的衆生,實質上成就我們的善因緣。例如晚上能開燈照明看東西,是因有人發現交流電,發明電燈、日光燈等。實際上,要使一個發電廠正常運轉,全國的輸配電路隨時時正常送電,都需要有許多人工作才能維持。
此外,也需有無數人開車送貨、開店賣東西,我們才能將壞的燈換成新的燈等等,幾乎每一樣東西都是許多因緣來成就我們。又例如我們以爲不值錢的氧氣,也是無數植物的光合作用所提供的無盡寶藏。假使我們享受一切成就我們的因緣,而不生起一絲絲的感恩心,這種忘恩負義的心理,怎麼不會迅速消耗我們的福報呢(注:佛法提到我們應該努力修行以報答四重恩:佛恩、父母師長恩、國家恩、衆生恩)?
同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意無意之下,沒有盡力去做好應該做的事,不知糟蹋了多少衆生的心血,也忘記要對一切有恩于我們的父母、師長、和親友等生起感恩心。所以,若我們不常常生起慚愧忏悔心,也是極爲要不得的疏忽。想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回心轉意,發起大願心在未來努力成就自己,提升自己,以回饋這一切有情、無情衆生幫助我們的因緣。如何發出願心呢?
例如持誦地藏經或普門品後,我們可能會被菩薩的大願力所感動。在祈禱時若能和上帝、耶稣、聖母瑪璃亞、或聖父、聖子、聖靈之一相應,身心可以進入不可思議的狀態。或者看一本書、聽一則故事,深深受到其中感人故事的啓發。碰到這類的機會,就應該打鐵趁熱,要求自己每天的早晚課或祈禱之內容,用發大願以提起自己心力。
假若能夠加上感恩和慚愧忏悔,那麼對提升自己的品質是有絕佳助益的。此外,有些宗教團體會舉辦感恩法會、忏悔禮拜法會等,抽空去參加也是相當好的助緣。在開始做的一段時間內或許很難看出效果,請不要灰心不要計較成果,不斷去做,久而久之才會和忍辱相應而慢慢得到成效。
第叁個障礙我們的原因是不能如實的了解佛法,被假我的種種表相所誤導。世尊在許多經典中再叁的強調人人都是佛性具足,只因爲妄想執著遮蔽我們的本具光明,而累生累劫隨著業障在叁界中輪回。
根據研究顯示,一個精神絕佳的人在清醒時,實際上其頭腦約有叁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休息狀態之中。而一個許多天沒有睡的人,在沒有機會睡覺的狀態下,也不會馬上倒下,因爲他大約有一半的時間是睜眼睡覺
(注一:此種休息時間是被切割成一小片段一小片段,均勻地散布在每一秒之中,由于我們的意識極爲遲鈍,故很少有人能夠發現此一事實。
注二:失眠人的問題來自于「擔心自己會不會出問題」,其實只要有信心,自我保護系統會照顧身體,適切地規劃這種斷續性的睡眠,使身心得以休息故不會有大問題)。
雖然我們的佛性只有在完全消融自我和法我、熄滅貪瞋癡、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之時才會如實的顯現(注:故古德說「智者無知,明照一切」),但在只有斷絕語言文字的當下,仍會露出幾分光明。我們在睡眠和前述的片段式休息時,也有幾絲和言語道斷相應,所以我們每個人的「妙觀察智」隨時都在發揮少分的作用。
最有趣的例子是人人都有的經驗:面對一個難題時,當下無法想出如何解決,但睡了一晚或一段日子之後,就會有答案出現。這就是世尊諸多教誨中的一點:「人人都有根本智,不待別人教導,可以自行明辨是非和真理」。
我們在學佛之初,應該要先學習以下的基本佛法常識:因果觀、因緣論、戒定慧叁學、四聖谛、八正道、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六度、慈悲、與智慧等。有了大略的概念之後,若能再經常作誦經、念佛、持咒、拜佛、打坐、或聽聞開示等修行功課(注:當然應該追隨一個正統道場的高僧學習其修行法門,將之當作自己主要的修行方法),並且不計較成敗,當做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則我們的根本智會不斷的消化這些基礎佛理,使妙觀察智現行的時間越來越多,因而同伴會覺得我們越來越有智慧,但我們卻一無所知(注:自己若有所知就不是智慧,而是自大的現象)。
換句話說,不論修那一種法門,都需要以維持靈明常照的態度讓心逐漸沈澱,以逐漸達到自然而然地以「止觀雙運」的方式來修持。雖然日久之後會因爲壞苦現前,而有修行障礙出現,但那是進步而不是退步,所以要對佛陀的教導有信心,相信自己會有成就。有許多人,對這一層道理雖然清楚,但不能放心也沒有信心,見到高僧大德、出家師父、或者相信是修得比自己好的人,很喜歡問東問西,希望能學到更有效的法門,或任何對自己的修行有幫助的觀念,而不知無上的寶藏是自己本有的妙觀察智,它可以給我們真正有用的方法和觀念,所以很多人很難有成就(注:日本夢窗國師開悟偈之中有一段是「多年掘地覓青天,添得重重膺礙物」,正可反應出這種「心外求法」方式的實質意義)。
實際上,我們在了解修行的原則和細節之後,修行變成是自己的事,在態度上要主動積極,常存初發心,不依賴他人的幫忙,才能夠在緊要關頭不爲壞苦現前的諸多不順的假相所騙,了解這些是內心深處的假我畏懼真我將會顯現的反射動作。例如在打坐一段時間後,許多人會面臨腿痛的障礙,被動的去面對它、或者甚至想逃避它。
若能夠主動安詳的觀察它,一段時間後將可以瞭到:無法忍受的腿痛是久坐之後,因靜脈不通造成新陳代謝後的血液不易回流之不舒服覺受,經過神經送到腦部的訊號太多太急,腦部一時無法及時反應的結果,它實際上就是一種假我的表相。
當我們一旦起了類似的觀想之後,慢慢就能怡然地以第…
《修行出現違緣的認知和對治(鄭育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