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P17

  ..续本文上一页样大,法界那样多,所有尽未来劫,无穷无尽。

  一尘中有尘数剎。一一剎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在佛法里边,大中现小,小中现大,一粒微尘是最小的,可是在一粒微尘里,又现出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也就是在一个世界里的每一粒微尘,堪作为一个佛剎。在这个佛剎里,又有无量无边这么多尘数的诸佛国土。在每一个诸佛国土里,又有不可思议,无法知道有多少位佛,在每一位佛,都有一个法会,而这法会都是诸佛、菩萨、声闻、罗汉,恭敬围绕赞叹。我看见诸佛海会里面所有的菩萨,所有修道的人都修普贤菩萨所修的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普遍到十方诸佛国土剎海里,为什么叫海?海是众多的意思,言其无量无边,你没有法子知道有多少数目。在每一根毛端上面,又现出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有的佛犹如大海那么多,国土也多得不可限量。我修行的时间,也是无量无边,犹如大海深不可测,无边无岸。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音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法的语音,都是清净音,在地藏经上说:「云雷音、大云雷音,师子吼音、大师子吼音。」诸佛所说的法,在一句话里,具足一切音声海,其音声也是无量无边,如海一般。佛的音声海,是随顺一切众生的意所欢喜的、所愿意而说的。每一种音声,流出无量的三昧辩才,这叫辩才海。佛说法只以一种语言,但一切种种众生都听得懂,不需要翻译,这叫「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佛说法是不可思议的。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说是有三世,「理」上讲只有一世,「事」上讲有三世。「理」上没有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怎么说呢?你说这是过去,这已是过去了;你说这是现在,它又过去了;你说未来,未来还没有来呢,何必说它呢?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明白「三心了不可得」,三世诸佛也就是一个「理」。所以「三世」是包括的字,只说「过去」,「现在」就遗漏了,若只说「未来」,那过去、现在又不被包括在内。说「三世」则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诸如来,无量无边的如来,也可以说,你对着那个如来,就是那一个如来。于彼无有穷尽的语言,像大海般无量无边。常常转「理趣」。「理」对事讲理,理论。「趣」是趣入。是「理」所表现出来的道理,如现在讲经说法,是在讲道理,就是理趣,理趣有深有浅,有广有窄,常常转动理趣微妙不可思议的*轮。我有深般若的智慧,有修行深般若的行,所以我这个深智慧的力量,普能入一切如来的音声海。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也能深入未来的一切音声海,怎样叫「尽一切劫为一念」?能纳万劫为一念,放一念为万劫,也就是一切劫也是一念,一念也是一切劫。这个道理是很不容易明白的,现举出一个公案,把这个道理形容一下。中国杭州有西天目,有一座山峰,叫倒挂莲花,此山好象莲花倒生似的,有一位高峰妙禅师在此修道。杭州有五个天目山,东天目、西天目、南天目、北天目、中天目。为什么叫天目?因为山顶有二水泉,如山上有两只眼睛似的,所以叫天目山。有很多修道人在此修行。高峰妙禅师在西天目修道,他为什么选这儿修道呢?因为他每一坐禅就打盹,一睡就不得入定,昏沉特别重。讲解心经时,有讲二十六种烦恼,其中有一种烦恼叫昏沉。为什么昏沉是烦恼?因为修道一昏沉,就不得入定。不得入定,就生出散乱心。高峰妙禅师自己想找一个方法来对治昏沉,想什么方法呢?他知道在西天目的倒挂莲花可以打坐,如果一昏沉睡觉,就会跌到山涧下去。山涧有几千万丈高,如果从上面跌下来,就是粉身碎骨。于是他豁出生命到倒挂莲花去修道,如果他睡觉了,就会跌死。他坐了一天没有睡,两天没有睡,三天也没有睡,到第四天就支持不住睡觉了,这一睡觉,果然就跌下去,但跌到山涧的半腰,如一万丈,跌到五千丈时,就不往下掉了,有一个人把他托上来。他就问:「是谁把我救上来的?」救他的人说:「护法韦陀。」他一听说是护法韦陀救他上来,就很高兴,而生出骄傲心,问韦陀菩萨:「老韦,世界上像我这样修行的人,有几个?」韦陀菩萨说:「像你这样修行的人,犹如牛毛那么多。你真是不惭愧,八万大劫内,我再也不护你的法了!」高峰妙禅师一听韦陀菩萨于八万大劫内,都不护他的法了,就痛哭流涕,生惭愧心说:「我真不是个修道的人,刚才韦陀菩萨来护法,我却生出骄傲心。」自己惭愧得哭了,哭了很久,忽然他想:「以前我修道,也不知道韦陀菩萨来护我的法,也一样修行,我也没有依赖韦陀菩萨来护法我才修道。现在韦陀菩萨不护我的法,难道我就不修道了吗?不,我还是一样要修道。」他就发心再到此地打坐,这回更精进,就是死了也要修道来参禅打坐,豁出生命也要成就道业。于是他又坐了几天,支持了几天又睡觉了,又跌下去了,当跌到半空中,又有人把他托上来,他问:「这次是谁来护法?」护持的人说:「韦陀。」高峰妙禅师就问:「老韦!你也打妄语!你说八万大劫内不护我的法,为什么又救我上来了?」韦陀菩萨说:「不是!我对你所说的话已经实现了,你生贡高心,我说不护你的法。以后你又生惭愧心,你这一惭愧,就已经超过八万大劫了,所以我又来护你的法了!」由这一公案,可知一切劫为一念,高峰妙禅师一念的忏悔,就超过八万大劫,所以尽一切劫为一念也是一样的道理。「三世所有一切劫」,过去世一切劫,现在世一切劫,未来世一切劫,所有的一切劫,在一念之中,我就可以到十方三世一切的劫那么长的时间,我入到那里面去。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又在一念那么短暂时间能见到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所有一切诸佛,亦常常入佛的境界里。佛的境界是不可思议,也就是「一念万劫,万劫一念」的境界,一般无智慧、无善根的人是不会相信这种境界,因为他们的智慧到不了这种境界。入佛的境界,也就是如幻三昧,也是解脱三昧,一切都得到解脱,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教化众生,这是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总而言之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如幻三昧,你说它是真的,它又如幻,你说它是假的,它又有真的情形,一切都得到解脱及大威德神通的力量。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剎

  十方尘剎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在一个毫毛的头上,极微尘里,出现三世诸佛的庄严剎土,所谓「于一毫端现宝王剎,坐微尘里转大*轮」,就是这种境界。十方微尘国土,也在一个毛端上现出来,我在每一个毛端的宝王剎,每一微尘里转大*轮。我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力量,深入此境界里。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所有未来时候一切的佛,诸佛成道,诸佛转*轮,教化一切有情众生,把佛事作完了后,示大涅槃,每一位诸佛临入涅槃时,我都到道场去亲近诸佛。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我很快圆满一切神通的愿力,用普门示现这种行愿,遍入一切大乘教海之中的力量。我有智慧和行深般若的力量,普修一切功德的力量,我有大威德,大慈悲愿力,普覆一切众生这种力量。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着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诸威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周遍而清净所修的这种胜福力,胜福就是特别超胜,这种福不是普通人所有的,这是超出三界的福,也是佛菩萨所修的福德。为什么只有菩萨,才有此周遍清净的胜福力?因为除了佛以外,就是菩萨才有这种周遍清净的胜福力,才能有这种庄严。佛的身体叫福慧二严身,菩萨的身体,也是福慧二严身,用福和慧来庄严他的身。这种福和慧都是在无量劫中所修种种善根,做种种善事,才能有这种胜福来庄严,福德是殊胜的,智慧也是殊胜的,什么智慧是殊胜的?这种智慧是无所执着,也就是无所依。我们一般人的智慧都有所执着,见到什么境界,便执着到什么境界,所以不能得到解脱。这湩解脱智慧,是真正明了的智慧,如有所执着,那是小智小慧,是属于世智辩聪。定慧要双辅并行,没有定力,不能生慧力;没有慧力,则显不出定力。有大智慧才有定力。定力是如何产生呢?是由戒力而来,不持戒便没有定力,没有定力便没有慧力,也就没有戒力。有智慧的人才能持戒。人因为无明太重,所以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犯戒尚不以为犯戒,还以为仍守着戒,这就是太愚痴了,是不犯而犯。所说的定慧方便,方便法是无有定法,也就是观机逗教,因人说法,所谓「因人施教,应病予药」。并且有威德神通的力量。所有的一切都是积集而成的,也是由小而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菩提也是一点一点修成的,不是一天成功的。释迦牟尼佛在三大阿僧只劫修福修慧,也就是积聚菩提。百劫种相好,也就是积聚菩提。怎样叫积聚菩提呢?如你们学佛法,由去年一开始,就是学菩提,学菩提也就是积菩提,积菩提也就是集菩提,集中一起,你一开始学菩提到现在,你的菩提一天比一天多了,你懂的佛法也一天比一天多了。你一开始学佛法时,我讲什么,你都听不懂,鹤过一个时候,就懂一点,这叫积集菩提。再听久一点,你都明白我所讲的,为什么你都明白了?因为你积集菩提了,明白佛法了。那积集菩提要有个力量,有个恒远心,不是你今天积,明天就不积了,你今天学,明天就不学,不学就丢了。学佛法就是积集菩提,你不学佛法,就是把菩提丢了…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