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菩者觉也,你丢了菩提,就是不觉,不觉悟自己错了,不觉悟把时间空过了,不学佛法,各处乱跑便是愚痴,愚痴的人不能积集菩提,积集菩提要有定慧的力量,有神通的力量,然后才有积集菩提的力量。菩提的力量就是觉力。觉悟,是不明白的事,明白了,本来不懂佛法,现在一听就明白了,甚至不听都觉道了。明白修戒力很重要,一定要守戒力。如随便出去喝酒,不守戒力,都叫不积集菩提。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我们人做善事,为何不能成佛?因为善恶夹杂,做点善事,又夹杂一点恶事;做点恶事,又夹杂一点善事。如你帮助穷人,帮完他之后,又想利用他,叫他帮你做事,也不给他钱,而此人因你以前对他好,他又不好意思向你要钱。做任何善事,若有自私心、有企图、有所希望,欲得到好的果报,那么在你所作的善业中就不清净,即善业中夹杂恶业了,所以我们做一件事情,希望人再帮助自己,这就是自私心。为什么帮助人后,又希望他人对自己生好感呢?你现在帮助人,希望对方感激你、谢谢你,将来再帮助你,这岂不是一个贪心?这并不是真正帮助人。真正帮助人是「施恩不求报,予人不追悔」,对任何人有好处,勿求报酬。假若他有回报心,那是他自己的事,而你有这种希望,就是贪心、攀缘。好象有些人做善事,供养三宝,无论拿点东西,皆要在报纸上卖广告,虚张声势,要人知道他是个大护法,这就不是真善,所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即是大恶。」你做善事,欢喜人知道,这就不是真善,因为贪图一个好名,即是假善,可是假的,还比不作的好一点,假的亦会慢慢的变成真的。做的恶事,怕人知道,即是大恶。所以做善事欢喜人知,是不清净的善业,有人问:「那是不是我偷偷地去做善事呢?」那也不必,你不必想要人知道,也不必想不要人知道,若你一定要偷偷的不让人知道,那也是好名,好不叫人知道的名,所以行道就在这里,你要行所无事,做出来好象没有做过一样。做善事叫人知,是好名,做善事不叫人知,也是好名;好「不要人知」的名。难就难在这里。做善事叫人知,是执着;做善事不叫人知,也是执着;就要行所无事,勿执着,做这件事就好象没有做,既然没有做,又怎会有好名的心和不好名的心呢?没有,这叫清净善业。「清净一切善业力」,这种力量特别大。摧灭一切烦恼的力量,摧伏消灭你的烦恼,这个最难,人怎样都可以,但是要没有烦恼,是最难的一件事。烦恼无尽,因为它没有穷尽,所以它最难,四宏愿里说:「烦恼无尽誓愿断。」,「誓愿断」就是摧灭,摧灭也是断,断一切的烦恼,断到那里去?从那一个地方断呢?怎样断法?又如何灭呢?不生就灭了,有生就有灭,有灭就有生,不生不灭就没有烦恼,这就是摧伏一切烦恼。贪瞋痴就是烦恼的根本,没有贪心、瞋心、痴心,就是摧灭一切烦恼力。你可以发愿,发一个「烦恼誓愿不断」的愿,那不断留著作什么?留着它用处大了。你要断了烦恼,菩提也断了,「烦恼即菩提」,那就是要「变」,怎么「变」呢?所谓「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所以烦恼要化,要紧的地方在这里。所以烦恼要变,不要断,一断就把菩提断了,那如何化呢?当然有方法,现在科学这么进步,化学这么昌明,所以烦恼,以前是断,现在用化。烦恼是冰,菩提是水,你要把冰打碎,放到一边,这是断了,可是菩提也没有了。你若用阳光把冰照化了,冰就成水,水就是菩提,所以说「烦恼即菩提」,也是这个道理。烦恼化了,变成水,变成本有的佛性,那就是菩提,那就是觉道,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我常常对你们讲,不过你们都不注意听,所以不会用。你若用一大块冰往入身上打,会打人打得头破血流,立刻与阎罗王见面。如果你把一块冰化成水,你用水往人身上泼,纵使用几千万磅的力量,也打不死。由此证明,若你用菩提心教化众生,众生会欢喜;若用烦恼教化众生,众生宁可死,也不接受你的教化。一样的东西,冰变成水而已,所以我们要化烦恼,不要断烦恼,烦恼断了,菩提也没有了。所以烦恼是从菩提而来,但要变成水,故说「冰是水,水是冰」,因为这个,所以「烦恼即菩提」,你会用就是菩提,不会用就是烦恼,会用时是妙不可言,不会用是粗不可言。「降伏一切诸魔力」:降伏是使他不来扰乱修道,而且能变成护法。有种种降伏:有以自己神通来降伏一切诸魔;有以自己的道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德行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定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慧力来降伏诸魔;有以自己的戒力来降伏诸魔,所以降伏诸魔,有许多种。
而诸魔也不是一种:有天上的天魔;有地上的地魔;有人间的人魔;有鬼怪里的鬼魔;有魑魅魍魉之中的魑魅魍魉魔;又有境魔,境界的魔;又有病魔;又有自心魔,外边的魔;一切天魔、地魔、神魔、鬼魔、人魔以及魑魅魍魉魔,都容易降伏,唯有自心魔不容易降伏,自心魔时时刻刻都在你的心里,令你不守规矩,所以最难降伏的就是自心魔,如果持戒力坚固,有真正的戒力,一切魔王也没有魔王的法术可以摇动你这种戒的力量,如果你有定力,也可以降伏一切魔,所谓「泰山崩前而不惊,美女当前而不动」。泰山在你面前崩塌,而不生恐惧心。人最容易犯淫欲的魔,无论男人、女人,对淫欲魔来了,就不容易定得住,这种淫魔,或假藉一般人来魔你,或现出一个变化的身来魔你,或者在梦魅中来魔你。变化身或假藉一般人来魔你,你都不动,他就在梦中来魔你,来想得到你的宝贝,所以在梦中变成最美貌的人来引诱你,你这时如果没有定力,就会被这种种淫欲的魔鬼所扰乱。这淫欲魔,对男人就现女人身;遇女人他现男人身,他或者现出最美貌,或者现出你平日最欢喜的人,这样子,就会被魔的境界转。如果有定力,就不会被魔的境界所摇动。总而言之,魔有种种的魔,降伏魔的方法,也要有种种方法,如有智慧的力量,也可以降伏诸魔,用智慧宝剑,斩除一切魔王。被魔所摇动的人都是愚痴而没有智慧的人。魔是魔罗,翻译为「杀者」,专门破坏修道人的道业。降伏诸魔:有的用咒力降伏诸魔,持咒圆满可以降伏诸魔;诵经纯熟也可降伏诸魔;拜经拜得有感应,也可以降伏诸魔。降伏诸魔的方法很多,因为魔王的种类很多,所以降伏诸魔的方法很多,就看你临时会用不会用。持咒:楞严咒有五会,此五会又分出五部。中央是佛部,以毗卢遮那佛作为部主,亦是释迦牟尼佛。东方是金刚部,以阿(音同触ㄔㄨˋ)佛作部主。南方是宝生部,以宝生佛作部主。西方是莲华部,以阿弥陀佛作部主。北方是羯摩部,以成就佛作部主。此五方五部有五种法:(1)息灾法:即息灭一切灾难。(2)增益法:诵此咒,能帮助你增加你的道心,增加你的智慧,一切都对你有益。(3)降伏法:以咒的大神通力来降伏,令你守规矩。(4)勾召法:无论魔距离多远,千里、万里、万万里、百千万万里,甚至在其它世界、其它星球里,你一诵此咒,就可把他勾召过来,他不来亦不行。(5)成就法:无论做什么事情,一诵此咒,皆可成就。咒中包括这五种力量,楞严咒是妙不可言,有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叫「降符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普贤菩萨的行力最大,他修行的行力第一。他住在中国四州峨嵋山,是四大名山之一。有些修道人到四川去礼拜峨嵋山,常常看到有一种金光。山很高,有一百多里,上山不易,可是仍有很多人不怕千辛万苦,登山涉水去礼拜普贤菩萨。为什么?因为普贤菩萨曾发愿:有人去朝拜峨嵋山,他都帮助这些人成就道业,所以有很多修道人去礼拜普贤菩萨。圆满普贤菩萨一切诸行力,普贤菩萨的行力是不容易圆满,如前边所发的十种大愿王,每一愿都要修到圆满,修到虚空没有了,众生没有了,众生的业没有了,众生的烦恼也没有了,他的愿力还是无穷尽。
普能严净诸剎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严净诸剎海」:普遍能庄严而清净所有一切犹如大海一般多的诸佛国土。「解脱一切众生海」:所有众生都是有所执着,因有所执着而不能得到解脱,没有解脱就得不到真正的自由。为什么得不到自由?因为有所执着。以前有位比丘向一位善知识请问开示,他穿袍搭衣,长跪合掌请问善知识:「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解脱呢?」善知识说:「谁把你绑上了?」比丘一想:「无人绑我,是我将自己绑上。」于是就豁然开悟,得到解脱。解脱一个众生、二个众生是容易的,但要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是很困难的事,不过虽然难,你要去作,那也就不难了。「善能分别诸法海」:诸法是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三藏是经(一切经典)、律(戒律)、论(论学);十二部是(1)长行、(2)重颂、(3)授记、(4)孤起(和前后经文无关,突然间生出几句偈颂,如金刚经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5)无问自说(无人问而佛自说,如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的经典)、(6)因缘(讲种种的因缘)、(7)譬喻(如法华经的譬喻品)、(8)本事(讲佛的本事、菩萨的本事或罗汉的本事)、(9)本生(今生之事)、(10)方广(讲大方广部)、(11)未曾有(讲未曾有之事)、(12)论议。十二部又分出大乘、小乘、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佛乘。你如果不知道,就不知道修那一个行门好。所以「善能分别诸法海」,佛法犹如大海,你能分别诸法实相,就可以依法修行。「能甚深入智慧海」:如你能分别诸法海,就能深入诸法;深入诸法,就得到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智慧犹如大海一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一切修行的行门犹…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