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释迦牟尼佛,他度化要讲这个怎么解脱生死的法在人间讲。那,他讲菩萨道法门的时候,什么时候讲呢?根据大乘经典说,佛刚刚成道的时候,开始七天就讲.华严经.。那,根据南传经典说,佛呢,刚刚成道的时候,开始七天呢,在菩提树下入定。 但是,小乘解释说,佛是道道地地的凡夫,那一世修成佛。这是绝对错误的。啊,那么,这个错误有好几点。第一点,就是大小乘呢,佛教都承认释迦牟尼佛一出世的那一天就走了七步。这走七步呢,佛还说了几句话。根据北传记载,它说佛说什么呢,佛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听过的举手。但是呢,在南传的经典记载呢,佛并不是讲这句话。佛讲的是什么呢,佛讲「这是我最后的一生」。听过的举手。没几个啊!就是说在南传的讲法与北传的讲法有点出入。但是,不要紧。现在,我们来研究南传讲的那句话。既然佛说,一出世的那一天,他就说「这是我最后的一生」。根据小乘佛法说,当一个人告诉你,我今生只剩下这一生没有下一生了。根据小乘说法,这个人是「阿罗汉」。你们知道吗?初果、二果、三果不敢讲这句话,「阿罗汉」才有把握说这句话,「今生是我最后一生」。那佛一出世的一天就讲这句话,就是说呢,我就是「阿罗汉」了。对不对?那么,这句话就是跟你说,我不用修了。「阿罗汉」是不用修的,知道吗?所以,小乘说佛是凡夫是错误的。根本是错误。所以,佛在出世的那一天讲完那句话以后,他再也不说了。这句话是很了不起的一句话知道吗?一个人修行一生都不会讲这句话出来。啊,佛讲完这句话就不说了。那人呢,没有眼光,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所以,依照小乘的说法,佛既然讲这句话,佛就告诉你,我就是「阿罗汉」。他一出世就是说,就说明了「阿罗汉」来转世。如果以「阿罗汉」来说,对不对?你们明白吗?啊,但是,小乘说「阿罗汉」不能转世。但,大乘说呢,一个人解脱烦恼了,也可以再继续来这世间度化众生。但,小乘说呢,如果你没有烦恼了,你不可能来。啊,这是大乘小乘不同的看法了。啊,我们再谈回。我要讲这些是说要大家弄清楚,我们佛教里面大小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再来,既然释迦牟尼佛他在这个人间,如果他是凡夫,那他这生修行,他到底修什么。根据小乘佛法说,佛呢,跟外道修的那些呢都是不能解脱的嘛!过后呢,佛自己去菩提树下修行。当佛在菩提树下修行到他觉悟的过程,佛并没有跟任何人学,那个时候,他是自己证悟的。那么,佛法说所有的佛都要有一个智慧,就自己证悟自己是佛,没有老师。啊,佛觉悟那一次的智慧,是不需要老师来教的,叫做无师自通。这个大小乘都同意的。那么,佛呢,在他在菩提树下没有老师自己修就证悟了。那你按照小乘的观点来看,一个人没有老师修行会证悟呢,以小乘来说,就是辟支佛或者佛。那么,他有这个能力,难道是今生他去修来的吗?他今生花多少时间去修?实际上,他只是在菩提树下没有多少天。他苦行六年,菩提树下呢不到六年;一年都没有,一个月最多。所有,这说明了呢,佛呢,在菩提树下并不是在修行。这点呢,大乘有了它的看法。再来,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去修,菩提树下还没有修之前,他已经完成了进入非想非非想天。听过吗?非想非非想天是什么?是无色界天。你们可能有些听不懂噢。当一个人有能力进入无色界天,就是说他能够出离这个欲界了。
那么,小乘里面说,佛呢,成道的最后一刻之前要降魔。魔王是在欲界里面,你们知道吗?魔王有贪、有嗔,有嗔心就一定在欲界里面,不可能在色界,无色界。那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去菩提树下坐的时候,他已经超出色界、无色界。他都能够做到了,那欲界算得了什么。那,但是呢,小乘说,释迦牟尼佛要降魔。那都不对。那,我们来看大乘怎么说。大乘佛法说。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下来的时候,兜率天的天人啊,当时还没有下来前都是听他说法的。知道吗?啊,他是那里的天主。他下来的时候呢,那里的天人还来恭送,送他来人间。那么,他来人间最多八十岁嘛!八十岁在兜率天算起来不到一天。知道吗?我们人间八十年的时间在兜率天不到一天。这个大小乘都同意的。所以
呢,你们想想一下。如果你、我们都是兜率天的天人,今天呢,释迦牟尼佛去人间了。我们的今天啊,他去人间了。那么人间八十年一晃一过去了,你们、我们都觉得是一天而已对不对?是吗?啊,所以,在这一天里面释迦牟尼佛做什么我们很清楚。对吗?哪里会不知道呢!对吗?也就是说呢,这些对一些天人来说,很多东西他们都很清楚,佛来人间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你从人间的人看回上去呢,佛呢,是什么?佛呢,兜率天来人间,变成人,啊,又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但是呢,大乘经典说不是。它说呢,是兜率天人恭送佛来人间。阿,那么,佛在人间入胎,天人清清楚楚。那么,在大乘经典里面来说,佛在他母亲的胎里面继续地跟天人说法。噢,这是大乘的说法了噢。然后呢,佛呢,在出胎的那一天,谁知道啊。只有他母亲身边的人知道,在人间。但是呢,三千大千世界天人都知道。他们立刻来庆祝了。经典有说噢,你们看过吗?就是佛出世的那一天,天人都来庆祝。只有人呢,瞎眼什么也看不到。这说明什么呢?这天人很清楚,他就是原来那个,叫做「普明菩萨」。就是兜率天下来,这个「普明菩萨」来度化人。所以呢,他们都来庆祝。他们来庆祝的时候,当然佛呢,不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娃娃。他什么都懂,所以他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说明呢,他不是跟你们人说的。知道吗?天人来庆祝的时候,他讲这句话。
没有弘法。但是,根据大乘经典说呢,佛呢,为菩萨,为这些天人说法。这就是大小乘经典呢,对佛的看法不一样。那么,从这看法的不一样,我们来看讲的法必定也不一样。那么,也因为这样子噢,当佛涅磐后,在结集经典的时候,那些「阿罗汉」结集的经典里面,也就很难看到有菩萨道的经典了。为什么叻,因为人间讲是专门讲人的能力能够做到的。所以,这就是有差别了。那,当佛在人间度化到一个时候,当一些因缘成熟了,佛就继续开始讲一些大乘经典。那么,当佛在讲大乘经典的时候呢,以后你们看经典你们自己要注意,凡是在讲大乘经典的时候,它会有听法众。佛讲法的时候那记载,他在什么地方讲,来听的听众是什么。当佛专门为那些大菩萨讲的经典噢,就没有比丘的。为什么呢?因为不在人间。所以呢,这些经典人间的人听不到。那,人间的人听不到,从哪里传回来呢?大乘经典说,大乘经典是从天上传回人间。龙宫也是属于天神之一,是这类传回人间。那,因为这样子呢,所以呢,那些研究佛学研究历史的呢,就不同意咯。他说呢,不是人间的我不接受,是你们编出来的。那么,当是讲到这一点噢。那么,再来看密宗,密乘。密宗呢,是什么时候传出来?刚才说这个大乘经典开始是在人间没有流传开来的噢,并不是没有噢,啊,是人间呢很少。那,这个密宗呢,更糟糕咯。密宗它一开始就更你讲我就是秘密的咯。秘密就更难传开来了,知道吗?那么,据说呢,密宗在是佛在世的时候传给一个国王,在家的国王,没有出家的。那么,是佛在世的时候传给一个国王。然后呢,由那边慢慢一直再传下去,是这样传来的。那,这样传来呢,更是没有源头,历史上没有源头可以证实了。这些是从历史上来看噢。然后,我们再来看回在佛法上的见解。在小乘佛法里面,主要在讲什么呢?讲「苦、空、无常、无我」,它告诉你这个世间是苦的噢。为什么「苦」呢?因为「无常」变化,所以不自在,不自在所以「苦」。因为「苦」、不自在,所以没有「我」。啊,没有「我」,没有自性,就是「空」的。它是这样形容噢。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佛这样说呢?因为人间的人啊,执著他们眼前所看的一切是实在的是真实的,执著呢我在生死轮回噢。所以,佛呢跟你讲呢这个世间是无常不自在的,是苦的,要你出离。所以呢,整个人间的佛法是教人快点出离这个人身,快点解脱这个人身。如果是以这个世间法来说呢,佛就教你怎么去保住人身,不要去堕落。就教你持好五戒十善。那,你要解脱呢,他讲你要设法赶快摆脱这个人身。所以,在整个小乘佛法里面,你能够听到的就是一种出离,出离这个世间。然后呢,做了你能够修行证悟涅磐。但是,如果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呢,就不是噢。大乘经典里面说呢,你不但要出离,你还要回来。还说,你要发什么心呢?叫做发菩提心。这个发菩提心前面呢它说呢你要发这个大悲心。这个呢看众生在迷惑,在苦,那你要生起悲心。但是,在小乘里面呢,它纯粹针对自己所处在的环境里面,这个身心。是什么环境呢?就是六根的环境。换句话说呢,小乘佛法是针对人类迷惑在六根的环境里面而开示的佛法。
那么,到了那些有道行有修行的菩萨们呢,他不像我们凡夫,人间的人迷惑在六根的环
境。为什么?因为他们能够神通变化了。那些菩萨,他有能力知道超过你人类六根所知的境界。他不会执著。你看到一块金高兴的不得了,金在他看算不了什么,我一变金变成粪便都可以,对不对?这在他的境界里面是那样的,所以你们人所贪所喜欢的东西,他不会有的。也就是说呢,对那个菩萨来说呢,不会跟你讲「哎呀,这快金呢,你不要执著它啊,不要贪啊!」,没有那会事,明白吗?为什么呢?因为他有神通变化,变他可以变的东西啊。他哪里要你这些东西?所以,对菩萨来讲呢,佛没有教你出离这个六根迷惑的境界。噢,不是这样子。而,相反跟你讲要怎么去变化应用这个六根。然后呢,怎么去入这个世间来,度化这些众生。这是截然不同的模范。所以,我们不要听一面之词,就是说专门去听那些只学小乘佛法的法师说,啊怎样怎样怎样。他们讲的,根据大乘来说就是佛…
《大乘、小乘、密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