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小乘、密乘

  讲题:大乘、小乘、密乘

  主讲者:广超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好放掌。各位居士大家好。今晚的这个讲题是小乘、大乘、密乘。原本是由这个大众的弘法请我来为大家开示。那么,有位居士说要讲这个讲题。那么,很多人学了密宗还搞不懂小乘、大乘、密乘。这些没搞通的人都是没有按步就班好好地学习,一下呢就跑去修密法。然后呢,修密法的老师呢也没按步就班让你一步一步的学进来,才有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佛教在流传的过程里面慢慢地发展有各个不同的部派,这个在历史上是一个事实。然后,发展到今天呢,就有个现象就是小乘不承认大乘。那么,大乘里面一些看法,一些学者,一些看法,不承认密乘。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谈谈,在我开始出家的时候听到一个说法,就是说你在大乘佛教里面出家修行,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看.阿含经.。.阿含经.呢,就是专门讲小乘佛法的道理。那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呢,一些大德的一些经验说呢,如果你一开始就看.阿含经.,你就很难再接受大乘了。我在刚开始出家的第一年就听到这句话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起先,我们要了解这个佛在这世间教导众生的一个过程。其实,佛呢,他刚觉悟的时候,他是不想在人间说法的。这个在大小乘的经典都有记载。但是,大乘经典既然说佛不想在人间说法;不过,却说佛呢,在天上、在其他世界为大菩萨们说法。这个就是小乘经典没有记载的。那么,因为这样的个记载上流传,有种种差别说法,就造成了呢小乘不同意大乘。那么,我们先说小乘和大乘一些见解上的不同。再来看这个密乘。为什么先学了.阿含经.就不能相信大乘了呢?因为,.阿含经.是由「阿罗汉」他们结集出来的经典。佛在人间说法的这个对象是人并不是菩萨或者是一些菩萨摩呵萨,他的整个对象是针对人。那么,在人间说法呢,佛呢,就是以人为本来讲修行。那因为这样,这些人间的这个开始传,弘扬出来的佛法呢,就是属于比丘僧团的这个佛法。这类佛法专门讲如何修行了脱生死,没有讲怎么修菩萨道。

  那么,后来佛呢,根据大乘的说法,佛呢不只是在人间讲怎么修行解脱,佛还跟其他的菩萨呢讲怎么修菩萨道。那么,关于讲菩萨道的这些经典呢,很多呢不在人间讲。为什么不在人间讲呢?因为,当时的人呢,还很多不够资格听。啊,佛跟一些菩萨讲。因为这样呢,这一些经典在比丘僧团里面是没有流传的。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按照佛教的历史来看,就是说在人间去找的话。你发现人间僧团里面所流传的佛法就是专门教你怎么解脱生死。那么,站在大乘一些经典的记载,它说释迦牟尼佛在兜率天降生人间,他并不是一个凡夫,他是十地菩萨,就是修菩萨的等位里面如果分十个等级,他在这个兜率天降生到人间之前,他已经是十地菩萨准备成佛了。但是,如果根据小乘的经典记载。佛呢,在兜率天的时候是一个凡夫,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没有。因为呢,佛呢,在人间啊,他要度化的是人。所以,佛必须以人的身份来应化,在大乘说。这就跟小乘的讲法绝对不同了。什么叫做应化呢?应化的意思就是说根据当时的众生的需要讲当时所应该讲的法。那么,当时的众生是怎样子的,他也以什么身出现来度这些众生,所以叫做应化。那么,在当时印度当时,我们人间认为修行啊,最高级的修行就是苦行。在印度当时。那么,释迦牟尼佛呢,他为了度化我们这些傲慢这些人。他呢,也必须去修苦行。这苦行呢,他必须把你们世间人所有的外道所能做到苦行他都做给你看。让人知道,你们能够做的我也做得到。然后,他告诉你这些都不对。如果你没有去做,没有做给人家看,你说不对,他说你没本事做,你说不对。人是这样子的。因此,释迦牟尼佛只能随着人的因缘,必须是那样。他呢就去修外道的法。你们什么法都修。最高级的法呢,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他也做到。然后呢,最难的苦行,他也做到。这些都做完了,让你们人知道,你们所能够做的,我都能够。然后,再告诉你,你们的是错的。啊,佛呢,他在人间是这样的方式来度化。但是,因为这样子,为了度化人,佛呢不能以他原本的那个本来面目,神通广大的那些能力来接引你。为什么呢?因为,当呢,佛呢,以其他的方式,人就会这样想。佛呢,是一个天神,他不是人间的人。那么呢,这

  个天神所做的东西我们人是做不到的。这样呢,人只有拼命的敬仰佛,他没办法修啦!啊,佛呢,度化人,他必须在人间以人的身跟你人在一起,你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那么,这些他都办到了。然后,他告诉你,我有一些修行方法才是对的,你们都是错的。啊,人就会相信了。这件事情呢发生真的发生了,就是佛呢,他在修苦行的时候,他的五个侍者很佩服跟他一起修苦行。后来呢,佛放弃修苦行了。那五个侍者认为佛堕落了,佛修行失败了,就离开他了。你看,就是因为你没去坚持那苦行,人类就认为你不行了。但是呢,佛把你人类所能做苦行,他都做完了,你们都做不到了。现在呢,他就放弃。然后呢,他就在菩提树下去成正觉。那么,在这里头,这是大乘的解释。那小乘不那么说。大乘解释说,佛应化人身,用这种方式来度化。 其实,天人知道,我们的佛啊,他现在跟你讲我就是佛。啊,所以,从这些迹象你看。刚才说,人间所学的佛法,是因为我们是人。佛呢,用那种方式来度化我们。但是,对于天人来说呢,他们看到佛是另外的样子,因为有方式在指导他们。那,人呢,不知道。啊,那么,佛出世那天,人间的人没几个知道。只有一个有神通的人知道。那个有神通的人去看佛,还被阻挡住。然后呢,那个人就入灭了。过后,第二个有能力知道的是谁呢?就是阿私陀仙人。经典记载了噢,你们看过。他说这个小孩子,悉达多太子就是佛来的。噢,他很伤心没有机会跟佛在一起学习。人间有多少人知道?没多少人知道。这就说明了呢,这个世间噢,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人天鬼神都知道,我们人类「朦懂懂」,什么都不懂。然后呢,说呢我看到这些佛法,佛讲的就是这些而已。但是,说回佛在人间的这八十年的这一生是那么短暂的。那么,在天人来看是很短暂的。在人呢,佛呢,度化了很多人。那么,在人间佛呢,怎么度化人呢?如果对天人,佛呢怎么度化人呢?那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说不一样呢?佛在人间噢度化人,是怎么度化人的你们知道吗?他不是像我们现在开个演讲会,啊,你们来啊,来啊。不是。佛度化人噢,他是呢,怎么讲啊!啊,你们讲难听是偏心。他专门去选那些能够被度化的人来度化,你们知道吗?

  就是说,佛每天噢,都去观察一下有哪一些众生呢,今生应当解脱的,就先去度这些人。为什么他要那样做呢?因为呢,他唯有先度这些人。然后,这些人以后继续把佛法继续传下去,噢,这些人就要有这个能力被度。所以呢,佛呢,专门挑选呢,那些能够证果的人来度化。所以呢,如果呢,佛在世,你也在呢,佛也看不上你。呵。。。这个是个比喻噢,因为呢,你呢当时就是不愿意被度,明白了吗?噢。也就是说,佛度化众生噢,在这个世间他的方式噢,就是说,按照人类的有的方式的能力,应该度怎样的方式,他就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度。然后,就选那些比较有能的人先度。一样的,对于天人里面,佛也一样必然是选那些有能力的人来度,都是那样的。所以,度的这些人呢,得度的这些人呢,在人间只能是什么呢?一般上就只能是「阿罗汉」。最高级,噢。这些呢,菩萨呢,也有。但是呢,这些菩萨呢,被「阿罗汉」看轻。那在大乘经典里面就讲到一个故事。就是佛在是的时候,弥勒菩萨也降世人间。他在人间的时候,他也跟佛陀出家,他的法名叫阿逸多比丘。阿逸多比丘就是未来佛,弥勒佛当比丘的名号。阿逸多比丘,噢。他是下一尊佛啊,也是十地菩萨以上。但是,这下一尊佛在人间啊,被「阿罗汉」看成是凡夫。为什么看到是凡夫呢?因为呢,只要你在生死轮回里面,你会继续回来人间。那继续回来人间的话,你至少不是「阿罗汉」了。以「阿罗汉 」的观点来看,明白吗?啊,所以 呢,以他们观点呢,弥勒菩萨,弥勒佛,噢,还没成佛,现在是阿逸多比丘,我们称他弥勒菩萨,阿逸多比丘在南传的经典里面,他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但是,在大乘经典里面说不是,他是十地菩萨。这就是大小乘看法不一样。那刚才说,佛来人间是应化。就是说我们人类,人必须这种方式来教导。他就讲这种方式的佛法,就是人间的人所能接受的,就是这个僧团里面所学到的佛法。那,如果是求菩萨道的佛法,就很难了。啊,人间的人当然是很难了。难,难在哪里呢?就是难在那个根性,噢,因缘不具足。为什么这样讲呢?原来,当一个人他修菩萨道,生生世世修菩萨道,修到某个时候,他必然会累积很大的福德因缘。然后,这些菩萨的,因为他的功德福德因缘,他必然得到很好的果报。就相好庄严,财富多多,也很少会再做人,很多会做是天人。那,要回来做人呢,当然也有,不是没有。一回来做人呢,不是做国王呢,就是做那些大长者。因为他的福报造成,明白吗?也就是说呢,佛在这个人间度化众生

  的时候,有一些菩萨他也在人间。但是呢,他们都是一些很富贵的人,不是国王呢,就是大长者,王族之类。那,在天上呢,那儿也很多菩萨。那么,佛呢,如果要讲菩萨道的法门啊,就必须对那一类的人讲噢。那,那一类的人,他们要修解脱道吗?不必修解脱道。就是说那类菩萨修到某一些能力了,他都能够到处去度化众生的时候,他不必去学习修解脱道。啊,佛呢,也没有必要去跟他们讲这些东西了。就比如说,如果你们有看到那个.维摩诘经.里面有谈到维摩诘长者。他就是个菩萨,他呢,佛呢,从来没有跟他讲过法。所以,这一类的情况噢,当…

《大乘、小乘、密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