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四圣谛讲记 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

  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

  现在,我要跟大家谈谈三皈五戒。成为佛教徒最少要皈依三宝,而且要受持五戒。

  (一)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向、依靠的意思。根据佛说,众生从久远以来在三界六道中轮转生死,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非常痛苦。如果在汪洋大海中有一只让你乘搭的船只,你就觉得放心,好好朝向陆地,最终将达到安全的地点。皈依亦复如是,众生在生死业海中浮沉,要依靠佛、法、僧三宝船只的救度,好好朝向解脱的道路前进,最终达到解脱的彼岸。

  (二)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以佛为模范,以佛为导师,依靠佛来学习佛法,依靠佛的教导来修行。轮回生死中的凡夫,谁也不能依靠,唯有断除烦恼、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引导我们走上解脱的康庄大道。这样的圣者世间少有,以佛法来说,阿罗汉、菩萨都具有这些条件,为什么我们皈依佛,不皈依阿罗汉、菩萨呢?待会儿我再做进一步的解释。

  世间人敬仰神明、祭拜鬼神,甚至于一生中就依靠那个鬼神来保护平安,认为这些鬼神有能力保护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就皈依他们所敬仰的鬼神。

  现在我们皈依三宝,并非为了追求财物,追求平安,而是要在生死轮回中学习佛法、智慧以达到解脱生死。如果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一般的鬼神是绝对没有能力做到的,因为这些鬼神都有烦恼--贪嗔痴,那么,你皈依它们,你会学习它们的烦恼。依据佛法说,鬼神有一些神通,但是下一生可能堕落做畜生,也有可能做人,还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以天地一切鬼神都不值得我们皈依,因为它们还不够资格。

  有些人相信世间有主宰者,就皈依上帝,他们认为唯有上帝能够带领人们解脱,那么,当一个人认为上帝真的能够让他

  朝向解脱,这样的皈依就是属于正确的皈依了。如果一个皈依鬼神的人,只祈求鬼神保佑,这是不正确的皈依。但是到底上帝能不能帮他解脱呢?根据基督教的说法,如果你依止上帝,最后它会为你做最后的审判,看你这一生的所作所为,你对它的信心到哪里,然后它就审判你死后是生天--永生,或下地狱--永不得超生。不只如此,根据圣经的记载,上帝还会惩罚人,从这点来看,上帝的德行还不如佛。根据佛法说,佛有大慈大悲的伟大情怀,任何众生怎样得罪佛,佛都不会起烦恼,因为佛已经解脱烦恼了。佛更不会把得罪佛的众生打下十八层地狱,那是因为他们造业自己堕落,是他们自己的因果。佛的教导是:你自己做,自己受,即所谓的自作自受,这是很公平,很合理的。

  如果你皈依了佛,遇到苦难时祈求佛,依照佛的慈悲,佛也会暗中帮忙你;如果你先背叛佛,后来遇到苦难又祈求佛的加被,佛也会为你伸出救苦救难之手。如果你皈依上帝,就不可以不相信上帝,不可以背叛上帝。如果你要皈依佛,要对佛有绝对的信心,才会来皈依佛。

  刚才说伟大的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精神,这是上帝所欠缺的。再者,关于烦恼,上帝还会处罚人,会跟人讨价还价,但是却说人跟它讨价还价,佛就没有做这回事。以佛法来说,上帝是在天上,是属于天人之类;佛是三界的导师,就是人、天人……一切众生都会向佛学习。为什么呢?原来佛是一切智者,佛拥有一切智,佛对世间的一切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佛能够带领众生修行,佛开演种种修行的法门,能够指导众生怎样修行,所以我们皈依佛,把佛当成导师。

  佛从无量劫发愿度化众生,施舍无量无边的生命来利益众生,所以佛对众生的恩惠是非常重,非常大,如果以恩重如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佛还没有成佛之前,就以这样的心来利益众生了,更何况成佛之后。因此,我们皈依佛就能够得到佛的庇护,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

  以佛法说,接受你皈依的人,必须三业清净,即身、口、意三方面都没有过失。佛就是三业没有过失的圣者,阿罗汉的身、口、意还有过失,菩萨也会有过失。

  基督教徒认为上帝的身、口、意是没有过失的。那我们就可以这样问:我(广超法师)既然是上帝创造出来的,那我为什么不信任它呢?以佛法来讲,上帝的智慧就不够嘛。它应该只创造出不会做坏事的好人,比如世间的父母亲生下孩子,就一直以身教、言教来教导孩子,慢慢引导孩子向上,教导他们不要干伤天害理的勾当,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孩子的生活更加美好;反观上帝,它并没有如此做呀!上帝创造人的同时也创造魔鬼,它竟然让人在伊甸园中面对魔鬼,这是上帝的过失!上帝应该像世间的父母一样,让子女在好的环境,在好的教育底下学习、成长。其实世间并不如基督教所说,是上帝创造的。佛说这个世间是因果现象,众生在因果中迷惑,这个过失的形成是因为众生迷惑无知,那么,佛就把世间的真相阐明让你明白,然后使你发心修行朝向解脱,这是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所以佛教徒要知道佛的恩德,佛的智慧,还有佛的三业清净,因此,我们皈依佛。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使我们弃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所谓皈依法,即依照佛法的道理在世间修行。佛依据不同的众生阐述无量无边的法门,我们对一些法门都要生起恭敬的心,然后在其中选择适合我们的法来修行,最终依法的修行而朝向解脱,所以我们要以法来做为修行的准则。

  三、皈依僧:僧就是僧众,其意是:和合在一起修行的出家众,即奉行佛陀教法的出家弟子,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指的是皈依佛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贤僧。这些圣者依据佛法修行,达到证果解脱,我们皈依他们,就是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努力修行,断除烦恼,证果解脱,这是皈依僧的意义。

  此外,我们未必有机会遇到佛,反而有很多机会遇到出家的僧众。那么,僧众能够帮忙、指导我们修持,也是咱们的老师,所以我们也要把僧众当成老师来看待。

  佛、法、僧合称为三宝,我们也可以以另外的方式来诠释:佛有如医生,其所讲述的教法有如法药,我们众生有如生病

  的人,然后,生病的人找医生看病,医生开药方为病者疗病,僧众为病者看护。即是我们以佛、法、僧做为生死轮回的皈向,向他们学习修道。

  让我们来看看咱们所皈依的三宝: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多年前已经入灭,离我们远去;我们没有机会听闻到佛在世时,为其弟子所宣扬的教法;佛在世时的阿罗汉僧团也没有了。如此我们要怎样皈依三宝呢?

  四、三宝的种类:

  01、化相三宝: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在人间降生的释迦牟尼佛,就是佛宝;当时佛对僧众、居士们演说开示的教法,就是法宝;当时跟随佛出家的圣贤僧,就是僧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是佛在度化的因缘时期的三宝,称为化相三宝。

  02、住持三宝: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就是佛宝;在世间流传的经典,历代祖师、大德法师所开演的教法,就是法宝;我们所见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依佛陀的戒律、教导去修持的出家僧众,就是僧宝。这是在我们现在世可以遇到的佛、法、僧,称为住持三宝。

  有人可能会认为木雕、纸绘、泥塑……的佛像怎么可以视为宝呢?根据佛经的记载,佛有一次到忉利天为生母讲法,佛到天上没几天,人间就过了三个月,当时人间有一位国王很思念佛,请雕塑家雕塑了一尊佛像,他就天天礼拜供养。佛从天上下来时,国王带着佛像去见佛,佛看见佛像就说:"在我灭度后,佛像能够在人间大行其道,接引众生。"为什么?原来一旦众生过去世有因缘遇到佛,遇到三宝,一看到佛像会生起善根的心,就会想到佛,想到皈依等种种的心,所以佛像也是一种宝--佛宝;同样的,虽然现在的出家僧众有很多没有证果,但是他们依然护持佛法,按照佛法的道理来为信众讲述、指导,那也是一种宝--僧宝。所以这些称为住持三宝。如果没有住持三宝,我们今天就不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僧,更何况是法呢?

  03、自性三宝:我们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心性,跟佛没有差

  别,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现在我们要深信:我跟佛是平等的。根据经典说,佛与众生是没有高低的,只是众生不知道,现在我们要懂得:我本身就具有佛的觉性,如果没有这个觉性,我就不能觉悟成道了,这是自性佛宝。一切法本来没有生灭,在它的显示中就告诉我们世间是苦、无常、无我的,这些是真实性的道理,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观察到。如果我们仔细从中观察到,本来法并非一定要佛宣说,也不一定要记载在经典中。如果你在世间观察,法本来就具足,苦、空、无常、无我就在现前,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是自性法宝。我们众生在一起,本来都在修行中,从过去一世一世修到今天,还没有解脱。那么,我们大家碰在一起,一起和合地修行,这是一种僧的行为,这是自性僧宝。因此,我们就会有所谓的和合生活,要去修行、觉悟。

  这是佛灭后,古来大德告诉我们三宝可从这三方面来诠释。

  皈依后,要知道我们是三宝弟子。有很多人不明白什么是皈依,有些人说:"我是皈依某某寺庙的。"这是不了解皈依的意义造成的,寺庙怎么可以让你皈依呢?不能。"我皈依某某师父。"同样的,师父也不能让你皈依。为什么?因为他是凡夫一个嘛。所以你要皈依的是:佛的觉--智慧;皈依法--真理;皈依僧--和合清净,这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不是皈依一样东西,也不是皈依那个雕像,我们要皈依的是从自己内心所生起的清净的心,而三宝就让你生起清净的心,最后朝向解脱。我们要相信心有这个能力做到,而我们去皈依。

  皈依三宝后,佛弟子们应做些什么?按照佛说…

《四圣谛讲记 第七卷 道~以戒为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