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释经文上篇▪P9

  ..续本文上一页大家把心量扩大一点,不要以一般心与物的见解来看法界心所显现的万法。意思是说,佛法不可思议,心深不可测,经典所阐述的佛法超越人的知识、能力范围,《金刚经》讲得太过扼要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不简单哦!

  临济禅师说,每个人的心都一样在放光明,只不过你我不知道而已。光明是互相含摄不分彼此,大家的心本来和光明一样都不分彼此地互相影响。地球那么大,原子那么小,两者的影响力与影响范围,平等无差;佛的心与众生的心也是平等,即迷惑心与觉悟心一样平等无差地互相影响。为什么平等?因为大家的影响力量是一样遍十方,遍十方而互相含摄的每一念心、每一法都没有大小,没有时间、空间的差别。但是凡夫用时间、空间等等相看到这个世间有种种差别,所以初发心菩萨要认识这个平等的法界心。如果我说:“这个杯子知道月球。”你仔细想想。如果你否定这句话,而你又说一切唯心造,那是你的知见在反反复复。很多人学习了佛法而说“一切唯心造”,但是没有搞清楚是哪个心,他以为造万法的心是他目前的妄想心。请弄清楚,杯子就是心在作用,不是心做出一个杯子,不是后来妄心分别空间里面有一个非心的杯子,不!妄心、空间、杯子都是心,一切都是法界心在作用。请记住: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筏是木筏,是浅水河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佛为比丘说《法喻经》中有个比喻:一个人用木筏渡河,渡过河之后,扛着木筏走,这个人是愚痴的。如果是一个正常的人渡过河后,谁会把木筏带着走!一个修学佛法的人,当他在修道的时候,就有如扛着佛法在修、在学习。当他修道完成了,一切佛法也用不着了,如果还在用那些佛法,那就愚痴啰!“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阐述的佛法道理,不应该执著是绝对的道理,一切真理都应该放下,更何况无为法!

  凡夫取法相就入生死,住在法相里面,当他厌离生死就想要入涅槃。入生死是取法相而住法相,要出生死是不想住法相却已取法相。因为有法相的执取,才有出、有入,这就是烦恼障。

  修道者必须证悟到某种程度,才会发生取非法相。当佛将入灭时,许多阿罗汉都先入涅槃,阿罗汉入涅槃是住非法相——涅槃界。大乘佛法说菩萨同佛一样示现涅槃而不住涅槃,只是在某些众生前示现入灭——涅槃,菩萨示现涅槃的同时,在别处还以不同应化身度众生。菩萨虽无住涅槃而入法界,却于无相法界觉悟不圆满,无法像佛那样于法界无障碍,证悟未圆满的菩萨入法界即住非法相。

  为什么说未证悟的修道者取非法相呢?当一个人向往涅槃,就是执取非法相。凡夫是不会取这方面的法,因为他们不知道也不想涅槃。当一个人知道世间幻化不可取之后,心想出离幻化的世间而朝向证果、证涅槃,即朝向法性去证悟(证悟法性),这就是凡夫取非法相。

  为什么说阿罗汉住非法?当阿罗汉证悟涅槃,心无执取而入涅槃,入涅槃就是住非法。阿罗汉入涅槃虽住非法却不取非法相,犹如世间人的身体需要呼吸不等于内心执著空气,心虽不执取空气,身却住在空气里。阿罗汉入涅槃前虽觉悟身心无生灭相——不取法相,而有为的果报身却在生灭中。阿罗汉入涅槃时虽觉悟涅槃心本无相——不取非法相,而无为的涅槃妙心却在不生不灭的涅槃之中。

  有人会否定而说:已经涅槃了,哪来涅槃妙心?我要问他:已经涅槃是否一切消失?若是,则涅槃是从生灭变成断灭;若非,此时无造作的智慧非物非心。所以心行处灭是造作的心行灭,并非一切心消灭,原来此无行心——涅槃心是不生不灭、本来非有无、无相的法界心啊!

  大乘佛法说:“认为有涅槃与生死,都是迷惑而产生的见解。”修菩萨道者认识了本具觉性的法界心之后,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即不住生死涅槃。然而,阿罗汉入涅槃,菩萨入法界,也是住非法相。

  为什么说入法界是住非法相呢?菩萨虽然知道是心在作用,可是还没有完全断除所知障,因此菩萨有入法界的行为。然而,菩萨不但觉悟无自无他的法界里一切心的幻化,也觉悟本来法界是本自解脱的自在幻化,所以菩萨不执取法界。菩萨不执取身心、世界——法相,也不执取涅槃、法界——非法相,却住在其所知法界范围之中——住非法。原来菩萨于法界还有不同程度的无知——所知障,不同所知障的菩萨有不同层次的幻化力,菩萨已觉悟到其所知的境界皆是法界心的幻化,于是菩萨于其所知的境界中能自在幻化。所以说,菩萨于其所知法界——菩萨法界,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然而,超出菩萨所知的法界就无所知,所以说菩萨不取非法相而住法界——住非法。

  佛圆满觉悟法界是一心在作用,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而且没有所知障了。一位真正解脱了所知障的一切智者,必定觉悟到觉性圆满、法界平等,觉悟到心、佛、众生皆平等,就是所谓的“正等正觉”。

  凡夫入生死,但是实在没有生死可入。为什么呢?生死是心的幻化,所以生死不实在。罗汉出生死,也没有生死可出。依大乘说,罗汉所证的涅槃依然不出无相法界;菩萨住法界,虽然在幻化度众生,但是并没有离开过法界;佛圆满觉悟一心法界,没有所谓的住与不住了。如此讲解是要让你们知道有不同广大的心与境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问须菩提两个问题:一、如来有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二、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没有一个定性的法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定性的法可称为如来在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心的幻化显现。

  菩萨从法界来看幻化,没有实在的说者、听者,一切都在互相因缘变化,此互相因缘即圆满的觉性。

  如果以迷者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认为:成佛是空的,这一切本性都是空的嘛。这是你先建立有相的佛,再从佛这边建立空的见解,用空见来打倒对佛的有见。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一切法里面有什么东西叫做成佛的?如果以人类的有相知识来分析:佛是无量善法、功德的集聚,没有一个定性的法是佛,所以从取相的角度也是找不到何物为佛。这是先取相认为有法存在,然后说法无自性——性空,还进一步认为“因为空,所以一切不可取不可说”。其实,并非空所以不可说,而是法本无彼此的遍满法界而无定法可说。

  到底有没有定法可说法?以大乘佛法来说,每一个法皆是有觉性的心,如我前面以原子比喻心的互相影响,互相含容,遍满法界而不可分割,没有独立的定法。只是凡夫分别以为心有我的、你的、佛的,然后大家的心在互相影响,其实心本来没有所谓你的、佛的。现在长老须菩提就站在法性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没有某一个定法是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定法是能说者与所说法。众生见到有如来与所说的法,只是众缘显现的法。为什么呢?法本来不可说,只能为众生假名安立说。说法者、说法行为、所说的法都是本来无相的众缘显现,是妄心分别执取所说的法是实有。

  比方说,当电视机显示报道新闻的节目。你问我:电视机里有没有人在报道新闻?我说:有众缘作用,假名报道新闻。因为有许多工作人员的参与,加上那些机器等等,造成音波振动,还有我的耳膜被振动,就听到有人在报道新闻,不只是主播一个人完成报道新闻这件事。其实是种种心去分别出种种法相,然后在这种种相里去找种种因果关系,也找出很多理由,而我找到的理由是:一个人在电视节目里报道新闻,是由很多电子零件、电路……还有电视讯号,工作人员的创作演出,然后传播无线电讯号、转成有线电讯号、转成声波与光波……结果耳膜被振动,能看能听者听到有人在电视节目里报道新闻。每一个法及因果皆假名安立而不可说,而因缘是真实不假地在作用。

  然而,以《金刚经》来说,不可说有“真实的因缘”。为什么呢?因为如梦如幻的因缘非真非假,真假是分别心假名安立而有,因假名安立而有的法毕竟无相,非定法所以不可说,原来缘起、性空、假名都是佛为执取妄心妄境者而说的法。其实每一个法皆是有觉性的心,皆互相影响,互相含容,都遍满法界而不可分割,没有独立的定法可以被假名安立,心显现于六根前被分为心、境,迷者妄心见妄境等因缘在变化,在所显现中的某一类的心——分别心,妄见有定法而假名安立,于是说有电视机、有电流……统统组合成他要的理由。最后妄心得到结论:是某人在说!这全是妄心所搞的花样。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取、不可说。

  是妄心执取,分别有因缘离合的妄相,如此你才有法可取可说。在妄心所执取的因缘妄相里,并没有分开的各别法相——定法,更没有所谓各别法的差别相或一体的法性,这些都是语言在假名安立。所以说到真实,就必须远离假名安立的迷惑。因此《金刚经》中的不可说,是指迷惑者所说(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本来都无一法可得可说,不可说的当下可以知道一切吗?当然可以知道,一切法每一刹那互相知道对方,包括你的身心也是每一刹那都知道它们,可是妄心以为:“唯有会感觉会思考的我才有能力知道一切法,一切法只是互相因缘却是无知无觉的。”刚才我说过,这个杯子里面的一个原子,不需任何语言道理,就能知道月球上所有原子给予它感应的力量。我们以妄心的感觉与思考为知觉,于是说它们什么也不知,这就否定了它们的感应觉知力,其实它们不用思惟却无有一法不受它们影响。同样的,我们大家之间有业力,种种业力因缘互相影响,所以大家就来到这个地方…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总释经文上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