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P12

  ..续本文上一页谓究竟的佛法,是你必须自己去证悟的,不可以用语言描述的!佛在成道时也有说这句话,因为在那么,语言上总是有矛盾的。因此那么,龙树菩萨就是跟我们指出来说的:我们众生在听闻佛法中的矛盾、错误,这些我们自己还不知道!龙树菩萨就利用这个语言矛盾推翻你,让你站不住脚罢了。这个并不是印度原本的逻辑!并不是。因为以逻辑的定义,每个东西都要有个范围才可以比较。而明白吗?那龙树菩萨从来不以一个东西的范围来给你讲一个法。完全没有!

  问:……?

  答: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在,这个是谁的说法呢?一切有部的说法,过去也存在,现在也存在,未来也存在。那么,我们先说这个为什么他会说同时在呢?我们因为没有神通,所以我们只看到现前;过去的,我们是靠回忆的;未来的,我们是靠想象的。但是,有神通的人,他会看你的未来;有神通的人也可以看你的过去。这在我们佛教界都承认的!那这样来说呢,既然如此,一切有部就要说:过去、现在、未来都既然如此它就要存在了!对不对?不然哪里有的看呢?没的看!对吧?所以,佛教的一切有部认为就说:一切过去、现在、未来都存在着。都存在。它虽然存在,他说也把它叫做过去、现在、未来。那要解释这个呢,我要先解释我们这个心,心念跟境界的问题。

  根据佛法说,大乘佛法说:我们现前的一切境界呢,是我们过去的业的显现。这个小乘佛法也同意是业的显现。业的显现,就是心的显现!再根据大乘佛法说,业的显现,是怎样显现的呢?比方说,你们现在坐在这里,我们大家一定有某些业的因缘,很久以前不懂,我就从这样切一段来看:从上个星期看起来,因为上个星期的某些因缘已经发展到现在,你们才来这边坐。这就是那个业的因缘,知道吗?但是,它从上个星期到现在,我们可能有一种看法:就是完成了!就是“因”完成了!也就是说,上个星期,这里的种种事情,现在又在重新浮现出来。但是,如果是那样,我就要问你:从上个星期到现在的中间阶那段,这些事物收藏在哪里?它怎么现在又继续钻出古过来?这样的问题就要发生,知道吗?我们之所以会这样想,我们认为这个时间,上个星期……今天,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其实这是我们的颠倒想!其实是什么呢,是在我们无量的业里面。上个星期的那些有关的因缘,今天呢,那个因缘又在里面出现。

  那么,在这半中间阶段,里面那些业只不过没有在你眼前出现罢了,但的那些呢?它还是继续在活动的。听清楚哦!它不是被切断了,后来再出现的。明白吗?它必然在继续活动的,而你之所以会有所谓的切断的问题,是因为你一直拿眼前的、现前的境界,当成真实的!没有现前的那些境界,就是那些业,在那边活动的业,并不是不你不的它是存在。就是在你的业里面呢。比如,等下呢你回到家,才可能看到、睡到的那张床上,它现在是存在的,并知道吗?不是因为你回去以后它才出现。但是你回去后,它在你现前境界出现的时候,它在你的业里面活动。而我们看不到,我们不在现前看不到的了,它依然就在你的心里面活动,也是在你的业里面活动!所以,我们的业里面的活动,有无量无边的法在那边活动,我们拿一个小部分现前的境界来看,我们说:这是今晚是的六十颂的讲解经。上个星期呢,今晚已经出现了。我们是这样来看法的。实际上应该怎么看呢?应该是在这无量无边的业里面,它都在活动中。我们的六根是执取某一个来看一下,如现在是看我们这群人。等下,你又把你的业里面的跟那张床有关的境界,拿来看一下!然后你说:现在是现在,看到床是等下九点多、十点多的时候,明白这个比喻吗?所以,这个业海里面的无量无边的法的因缘,错综复杂的因缘,我们只管眼前的,不管眼前看不到的,我们才有这个疑问。说:“刚才,昨天,明天……”才有这种问题出来,它们一切都在活动中,它们没有过去与未来、现在,因为你一直拿现在的来推算。所以,你说有过去、未来、现在,然后你再用过去、未来、现在的概念去问种种问题。

  问:……?

  答:一切法空,因缘不空?哎呀!大邪见!因缘就是一切法。因缘不是一切法吗?呵呵……如果以大乘佛法说:一切法还包括非因缘的,知道吗?更何

  况是因缘呢?既然一切法空,因缘不空,这是错的!

  还有问题吗?

  问:……?

  答:是说哦,回家看看,床的境界发生吗?在你的业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法在里面作用。你呢,一直捕抓某个是当前、现在的,你可以不要的!是你一直跟着那, 境界捕抓。就是在我们的业里面,种种因缘里面,它本身没有说它属于谁的,是我们的心念执著去抓它。然后,认为这是我现前的境界,然后你就生起法的见,世间的见,因果的见……你们看看是不是如此?你明天上班呢,你又捕抓上班的境界现前了,是这样而已。但是,如果你说我是从今天取到明天,这明天去那个地方。如果是那样呢,就有很多矛盾。为什么?因为明天你取的那个地方,今天中断了,明天忽然间又继续了,这是错误的!

  问:一切法空,是否因果不空?……?

  答:一切法空,因果不空?!因果也空。一切因果,一切都是因果。任何你看到的一个法,以佛法来说就是果了。眼前看到的就是果,然后你去找它的原因,叫做因。还有什么东西不是果的呢?不要听到空,就认为是没有!这“空”是说一切法没有自性,因果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果报还是在受;果报受了还是没有自性。

  问:……?

  答:过去、未来一起在变化。因为你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你才建立起它们是否一起的问题。啊?!听不懂?刚才我说的你无量无边的业在因缘变化,你执著某一部分的业,当成你的现在、原先,知道吗?然后,你就用你眼前的,来推,推,推,推……你说有过去、未来、现在。它本来没那回事。

  那如果你已经建立起过去、现在、未来的概念,那我就要告诉你了:一切都在现在!而不是一切都存在的意思。意思是说,你的一切的业,现在——你所认为的现在,它在进行中,不在你的现前罢了。

  还有问题吗?

  ……

  没有(问题)我们回向,大家合掌: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我们大家礼佛三拜!

  ——第二片音带完——

  (以下是第三片录音带的内容)

  (以下是第三片录音带的内容)

  我们大家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放掌!

  今天我们继续这个《六十颂如理论》,那么,这个六十颂的讲课呢,下个星期和后个星期,暂停两个星期。那现在我们来看第20个颂,迟来的人有拿到讲义吗?

  ——第20颂——

  因寂即法尽,此尽不可得,若自性无尽,尽名云何立。

  在这首偈颂里面呢,第一句话是外人说的。就是说,因,指就是我们的烦恼,还有我们这些业的业因,称为因。他说,这个因灭了之后呢,这个业果,法也尽净。尽在这里,这个净是结束的意思。就是说,外人认为有所谓的过去的烦恼,然后,如果这个过去的烦恼灭了,那么,这个业果就结束了,不再前进了。龙树就说:“此尽不可得”。这个尽,是我们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本身不可得。他说,如果万法的自性、本性是没有尽,那么,这个尽的概念怎么来?尽,就是结束的意思。就是尽的名称,它的概念怎么得来?那么,在这个,我们佛教徒呢,经常都说:无始,无始;就是说无始以来,无始以来。就是大家多数都承认没有这个开始。那如果是外道,他们就认为有开始。但是,佛教徒虽然都承认没有开始,但是很多人认为有结束!怎么样讲是有没有结束呢?他以为呢,涅槃就是结束!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所以,龙树菩萨说这个“尽”——世间的一切法,并没有所谓的开始和结束。所以说,尽,只是结束的一个概念。因为万法的自性,一切法本来没有它的本体,没有自性,那怎么会有这个开始的见解和结束的见解?意思是说,在这个生死轮回里面,千万不要生起说:这个人的生死轮回结束了,进入涅槃了。这个是错误的见解。根据龙树菩萨说,他是说法是什么呢?原来呢,生死轮回的这个法本身是不可得的。因为生死这个法不可得,所以没有所谓的生死的尽头!不要以为说这个生死轮回的尽头,就是涅槃!绝对不是这样子!所以他说:你这个“尽”的名称从哪里得来?其实尽是什么呢?我这边写说:“尽未曾尽,取尽相假名为尽”。就

  是任何的东西的结束,并没有所谓结束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取这个法的尽的相,才说有这个尽。接下来,我们看下一句:

  ——第21颂——

  无少法可生,无少法可灭。彼生灭二道,随事随义现。

  “无少法可生”就是没有一个法可以生,那么在这里,我把它这个“无有一法可生的法”,写成“完成的法”。什么是完成的法呢?上个星期我说过了,我们众生总是认为有一样东西完成了。比方说:建房子,房子建好了,完成了!任何的东西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概念,就是所谓的那个法生出来了,就说它完成了。完成它生的使命,不再生了,我们说它完成!好象孩子在母亲的胎里面,在出世当中,到当他从母胎出来的时候,已经生了出来了,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的生命出现了,完成了!那么,这个生命的完成后,你又接着生起死的去完成!生有生的完成,死有死的完成。

  “无一法可灭”,不但没有一个法可生,也没有一个法可以灭。龙树菩萨说,那么,“彼生灭二道,随事随义现。”那些法的生灭过程,他说是“随事随义现”。什么叫随事?就是对着你现前观察的境界,一切都是叫事;什么叫随义呢?义,就是我们观察看不到的,我们有我们所认为的道理,说有这样的事情。那么在这里,我说随着对现前的心境的观察,这个是随事;那随义呢,随着法界不显的业的…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