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事情,他都看过了,都清楚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这个彼岸呢,就是涅槃的彼岸。所以,一个人从生死的这边,度过到涅槃的彼岸的时候呢,那么,他必然的对这个海,这个生死的海里面的事情,他都清楚知道了!
那清楚知道什么呢?我们看我这边的解释:(23颂第一个)我说这个缘生法的争议,这个《六十颂》本身一开始就说是“离缘生相”。你们还记得吗?这个讲义的第一章。讲义的第一章说:“若了诸法离缘生”看到了吗?这缘生的法呢,就离缘生了。那么,23颂里面呢,这缘生诸法离缘生,离缘生就不属于六根境界的分别的缘生的这些因缘现象,不属于离缘生。那离缘生是什么呢?
在后面我写是什么呢?是无相的光明!那在这里,龙树菩萨他没有这样说。他后面大略有讲一句话,但是他在别的论里,他有就会说到。为什么说无相的光明?就是说,在大乘的一些说法中,他说呢,这世间一切都是清净法界光明的显现,也是这个心的光明显现。这个光明显现里面呢,显现了种种变化。
那么,象这种说法,那么,如果以“业”来说,它就说这一切是业的显现。那么,业的显现里呢,它本身没有所谓分别你我他、彼此等,所以说,这个是没有边际,没有大小,没有差别的显现。这那么在大乘里面说,这个叫做光明。那为什么说是没有相的显现呢?根据大乘的说法说:诸佛菩萨他们觉悟到一切心,都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没有差别呢,就是说,没有所谓的一个界限。这个没有界限,那个界限是我们众生取一法,认为这是某一个法,然后我们就看住它的界限。所以,如果你超出六根的分别的时候,它是没有相,没有边界,没有界限的。那么,以后回去再说哦。
那么,在这个第三句写说:“见到此岸,到彼岸者”。他说:“如到彼岸者,即见大海湿”。是说那么,这个见到此岸,如果一个人在此岸,见到没有生死、涅槃,就是见到彼岸的光明觉性。因此就是说,千万不要以为有此岸的生死,彼岸的涅槃!那是我们的六根境界说的。那么,这个生死跟涅槃,就在你现前,你要看清楚了,没有生死可得,没有涅槃可得。当一个人他知道这件事情,就是他到了彼岸的光明觉性,他觉悟到原来就是心的显现!那么,这个大海,我就比喻说这个生死,大海的海浪就是这个生死的变化;海,是众生的业海;在那这个大海里并没有所谓你的、我的,我们众生以为:我造业,有我的范围,我的业;你造业,有你的范围,你的业。然后,他说我现在在受我的业的报!实际上,它并没有这些差别!
所谓的没有这些差别呢,我用一个,上个星期我用一个“万有引力”来形容。就是说,世间上的每一个物质,互相在影响,它并没有一个范围,即使这是以“万有引力”来作比喻哦。就是说,一个原子,它也可以影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它的范围并不在于它我们所在的原子里面,那么,实际上一切法的互相影响都是如此!然后呢,在这样的影响里面,呢,它有影响的强弱,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强弱之分。但是,你的东西影响在我的里面,我的东西也影响在你的里面。互相没有所谓的是你的,我的。我的里面也有你的一部分,你的里面也有我的一部分。因为这样,这个业才会互相联系,明白吗?同样的道理,一个原子里面,它的产生的吸引力的力量,必然包含了全世界、全宇宙给予它的力量。全宇宙就是所有的原子给予它的力量。那么,另外一个原子也是一样的情况,大家都互相含有对方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业也是这样的影响。
——所谓的业海,那这个众生业海,没有你的,没有我的。那么我说这就是佛的业用。佛呢,他明白了,就是佛的过去,无量劫的修道的业果,它就这样的在里面应用它,我们众生就在里面迷惑!而这些现象,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本来就那样子地运作!互相在影响着,没有你的我的。这是我们说的大海湿(事)!
——第24颂——
“若自心不了,异生执我性,性无性颠倒,即生诸过失。”
“若自心不了”,如果一个人不明了是自己心的幻化,“异生执我性”,异生,就是凡夫执著其中有我,乃至生起什么呢?——“性无性颠倒”,就执著万法有性无性等等颠倒想。“即生诸过失”,就会生起什么过失呢?生起有生死、苦恼、涅槃、解脱……种种过失。
就是说,因为你不明了是你的心呢,在变化、在幻化,你就执著里面有我,你就分别有无等等,都来了!就生起很多的过失!那这里呢,我在那边括号注解里面呢,这个所谓自心不了,就是因为我们幻化,就是由心,或者由业变化的。有时候,我们佛法里面说呢,是我们业的变化;有时候佛法里面说是心的变化。其实呢,业就是心。不要以为说,离开了心,另外有业。业就是心,心就是业。
那么,在这业里面,我说“全体的业相,无波无逐”。就是如果一个人自心不了,他就认为在这业里面,有人被受波逐,那么,有人还没解脱,他就会生起这样的心念。其实呢,全部的业的变化里面,没有一个被绑住的人!所以,如果你执著那个如幻的法,跟如幻的心里面有我,那么,你就被那个你认为的法所绑住被那个法波住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又另生起我的见跟法的见,然后呢,你发觉:我被种种法绑住!
那么,什么是性无性颠倒呢?就是因为他执著有性无性,就执著法的有无。那就生起很多颠倒。在颠倒里面,我们佛法里面有所谓的外道四种颠倒。什么叫外道的四种颠倒呢?就是常、乐、我、净。那么,在我们佛法里面认为苦、
无常、无我、不净,才是正的;因而那么,执著常乐我净这些是外道的颠倒。——这个是四颠倒。
那么,在内道里有另外一种说法,(内道就是我们佛教里面的)叫八倒。八倒是什么呢?指一些人执著有实实在在的常、乐、我、净,然后,有实实在在的无常、苦、无我、不净,认为有这些现象,这个叫八倒。怎么讲执著苦、无常、无我、不净是颠倒呢?因为你先执著有个众生,有个我,我在受苦,然后你就想要解脱。那当你在认为有我在受苦,那么,你就要摆脱这个苦,要得就是乐,你就在要走颠倒方向了!那么,你原本执著有我,你要去证悟无我,那又是颠倒了。这些都是相对的法,这相对的法是我们迷惑里面分别的,所以,不管四倒、八倒,都是过失。那在过失里面产生什么呢?就我下面写的:认为有众生在生死,有人在苦恼,有人证悟解脱涅槃……认为有这些事情在发生,这些都是过失!
那么,我这边写:有这些过失的人,我这边写什么呢?——“不识众生神力,即佛力。”就是说,我们众生在我们的业力、因果轮回里面,实质上,我们的心,它呢,随着某些业的,就在那边,我们说是投胎、生死。其实,它就是有那个能力,在那边变化。就是它有这个能力在变化,在生死轮回,不然是谁呢?就是众生的这颗心,本来就有力量!如果我们说,你现前的境界是谁给你的?就是你自己心做的。你看它多厉害呀!是不是?所以,地狱也是你的神力所变,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也是你的神力所变,但是,我们不知道,在里面迷惑。所以,我们众生的心的力量是跟佛的力量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认为不一样哦。我们就认为有人在生死轮回。接下来我们再看龙树菩萨怎么说:
——第25颂——
“诸法是无常,苦空及无我,此中见法离,智观性无性。”
诸法,就是我们所知的一切法,都是什么呢?一般我们都是从六根这边得来,那么,六根境界所得来的,就是心跟境了。在里面我们才会看见无常的种种相。那无常的种种相是什么?——苦相、空相、无我相,这些都是无常相。佛在小乘经里面说,他问那些弟子说:“无常是苦吗?”那弟子说:“是。”那佛再说:“苦是无我吗?”弟子说:“是。”“无我是空吗?”“是。”就苦、空、无常、无我,这样来说。但是,这个苦、空、无常、无我,是我们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呢?——从六根那边得来的消息。那么,它说什么?——“此中见法离”,你见到这些法,你要知道:它是离这些相貌的。苦、空、无常、无我,这一切法实质上并不是你所知的那样,它是远离了你所知那些相貌。所以呢,他说呢,智慧者要观察一切法本性空,如幻的有,如幻的无。这如幻的有无里面呢,苦、空、无常、无我,都没有实在的!那么,我这边说呢,我举个例子来说,什么呢?——“头痛不是脚痛,两者不是我痛。”我们人都承认头痛不是脚痛,但他说头痛是我痛,听懂我说什么吗?所以呢,头痛头受苦,脚痛脚受苦。他说我受苦!是嘛,我们众生就是这样子啊!那么一样的,无常、苦这些,啊无常,是无常是它自己无常哦,并不是我无常!什么叫我无常呢?有些人会觉得:“哎呀!我的生命无常呀!”“哎呀!这个无常几时到来呀?”他这样想,就是我无常喽!实际上不是!法呢,一切法,无常是无常,并没有我的生死无常。这个无常是苦,本来就没有我!所以,佛才在说:啊,无常是苦,吗?苦是无我。吗?苦就是无我,那苦就是无我,并不是说有一个“我”
在受苦,知道吗?所以佛说的这个世间苦,并不是说:哦,有众生在受苦!绝对不是!所以,这苦、空、无常、无我,统统都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在里面作用。因此所以,当一个人证了罗汉果,根据小乘部派有争论过一件事情:曾经有人说他是阿罗汉了。然后呢,而他就在做梦时候(还是清醒,忘记了。),他就喊:“苦啊!苦啊!”其他人说:“哦,不行!”他说呢,“你是阿罗汉了,不应该有苦了!”知道吗?如果你还认为有在受苦的,你不是阿罗汉!所以,这个苦、空、无常、无我,如果一个觉悟的人,他说:“此中见法离”,法呢,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些相。了,所以呢,当一个人呢,他“见法离”,就是什么呢?他就观:不取能知所知。就是“智观性无性”,他就不去执著有能知的心,跟所知的种种境界。而所以,他就…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