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你说法!因为什么呢?你本身也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我在那边听法。是众因缘呢,有这个所谓听法的过程;众因缘有所谓说法的过程。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主人在听,一个主人在说。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哦,我呢,无我;佛呢,有佛。如果你认为无我,佛也是无我。知道吗?不要两头分开。那么,所以我说呢,这个“说明”,并不是真真实实有个实在的佛在人间,来给你说明。包括我也一样,不是实实在在的,一切都是因缘幻化。因为什么呢?你所认为实在的,不过是六根的境界。我们要弄清楚哦。所以呢,一切法本来就离缘生,没有自性。一样的,我没有自性,你没有自性,佛呢,也是没有自性。所以呢,这种种的,这些没有自性的法,在那边幻化,我们众生认为有事情在发生。
——第29颂——
“世间痴所暗,爱相续流转,智者了诸爱,而平等善说。”
就是他说,世间的凡夫哦,他的心被无明、愚痴所蒙蔽。那么,这爱自至的心,相续在那边流转、生死。那么,有智慧的人呢,知道一切爱的实相,那么,他就“平等善说”。心没有造作,就是平等;离有无,就是善。那么,依听者能知的而说。在这里的呢,意思是说呢,那些有智慧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的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么,给我他们以平等的心,没有造作的心,很巧妙地给我们说。那在这里呢,我说什么呢?
“世间痴所暗”,那边说什么?就是我们的烦恼。我们认为:我们愚痴、烦恼。那么,我说:“烦恼演迷客,智慧是导演”。这是我提醒你们:不要以为我只有愚痴,没有智慧。这是绝对绝对错误的!怎么说呢?就是说,烦恼不是先有,智慧不是后生。听懂我说什么吗?不是我们先有烦恼,后来修修修,智慧生出来,绝对不是!而是什么呢?我说呢,这个烦恼,好象一个演员,他演什么呢?演一个迷的客人,他说“我无知啊”,而他在演,他说“我无知啊”!然后呢,那背后的导演是谁呢?就是智慧。绝对是如此哦!意思就说呢,你的这个智慧心呢,时时刻刻都不曾离开你哦!不要以为说:啊,我是通过修行以后,我的智慧才生出来的哦!因为他这里讲“愚痴所暗”,那有讲智慧者,我们需要弄清楚,绝对不是后来生起智慧!
那么,另外一句话说:“爱相续流转”,指我这边写什么?“爱执心”,也不是我。我们经常说,爱某某人,我很贪爱呀,我很执著!贪爱心,执著心,也不是我。贪爱心,就是贪爱心;执著心,就是执著心。头痛是头痛,脚痛是
脚痛,不是我在痛。这爱呢,也不是我爱。有因缘执著,他就爱。那么,“相续流转”也一样!我们认为有众生相续流转,一世一世流转到今天,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怎么讲不对呢?因为我说这个相续,它不现报。怎么讲呢?比方说,我今生做了一个杀人的业,那么,这个杀人的业使我堕入去地狱。但是,在地狱里面,我不曾杀人,在地狱里面,我受种种苦。所以我说呢,你说相续流转,他并没有把杀人的那个时候的那些东西,搬去这个地狱里面照样使用。意思是说,因此所谓的这个相续流转,一世一世地相续流转,也不是说,有某一法从某一世,带到另外一世。绝对不是这样子!这是业力因果变化。并不是有一个东西带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他问呢,流转这个生死。生死,是因为我们依这个假我,我们执著有这个我,才说有生死!如果你没有执著这个我呢,生死不可得!所以,我在这边括号,特别强调:那么,有智慧的人,明了一切爱不属于我的实相。那么,就是一切爱呢,没有什么是我的,不是我的。它本来就是缘生、没有自性,不是我!那么,
这个在中观,龙树菩萨的见解里面,就是要你远离六根得来的知识,由于造成迷惑!那么,在里面,我们迷惑在里面,所以认为:有生、老、病、死,有轮回,有涅槃,有清净,有佛菩萨,有我等等,这些都是六根的迷惑!而这一切,相反的过来,都是你的业的,你的心的显现。在那么,这一切显现中呢,你跟佛呢,是没有差别的。不要以为你很差,佛很厉害。你跟佛一样很厉害!你可以变现天的境界,你可以变现地狱的境界,你可以变得出佛也无可奈何!你看:厉害吗?都很厉害的。所以呢,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一切业力、因缘都是平等的。
今晚讲到这里,有问题吗?
问:……?
答:哦,烦恼是迷客。哦,看戏,没有。你不要以为说:哦,看戏,这样来说观众,我是这样一个比喻哦。意思是说,在我们大乘的佛法里面说呢,小乘有些部派也这样说。他说: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他这样说,然后呢,因为烦恼遮盖住,那么,烦恼是后来加进来的。这样的比喻知道吗?所以呢,因为这样的比喻说呢,就是说,你的心呢,本来没有所谓的清净不清净,叫做清净。然后,呢后来,你在这个因缘变化里面,呢,你去执取呢。然后,认为有我,认为有什么有什么,这些是你的烦恼加进来的!明白吗?啊,那么是你的烦恼那样看,那样说,这样认为,然后就改……我们说:啊!那叫做迷惑!但是,他那样看,那样认为,那样做,他要知道,他不知道怎么去做呢?就是说,当那个烦恼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如果他是全部无知的话,他怎么会去做那些事情?是谁知道?是谁做?比方说,你现在喜欢吃榴莲,爱吃榴莲,那你爱吃榴莲,这是一个烦恼心念知道吗?但是,你怎么知道有榴莲?怎么知道我要吃?就是说,你当时心都很清楚知道这些事情的!但是,那个烦恼的客,他在那边缘。然后呢,那个导演在背后看。——我的意思这样子。然后,你认为前面的才是真正的戏。听懂我这个比喻吗?也就说,我们的心,时时刻刻都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是,我们不认为这个心是,我们认为是烦恼的那个心才是。所以我说:“智慧是导演,烦恼是迷客。”相反过来呢,就是说:你不要以为你现前烦恼在的时候,我的智慧死掉。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是我们认为:演戏的那个是真的,导演不算数。不能接受,呵呵……啊,我说,释迦牟尼佛成道就讲这句话,他说,众生本来都具有佛的智慧,只是智慧被烦恼遮盖住。知道吗?然后,众生他把烦恼所讲、所想的,当成那个才是真的!那么,当他
觉悟的时候,也没有改变什么,还是那些东西。但是他清楚:哦,智慧在导演。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我不要解释。我要问问你!龙树菩萨专门用问人的方式来让他自己打答倒自己。
你认为智慧什么时候才在?
“没有烦恼的时候。”
啊?没有烦恼的时候,智慧才在?那么,没有烦恼的时候,在什么时候?你现在算数吗?
“算数。”
现在算数?你他们都算数吗?呵呵,就是说,是不是说,哦,所谓的凡夫呢,是没有智慧的,是吗?
“不是。”
不是。那凡夫的智慧是不是有一个时期丢掉了?
“不是,是被遮住了。”
啊?呵呵,你自己讲会我的话了。你说被遮住了,就是说,不要以为呢,智慧是从没有,后来生出来的!绝对不可能!
有问题吗?
问:“如来藏的思想……?”
答:“哦,如来藏的思想?不是的,现在我用刚才问他的话来问你:智慧是后来出来的吗?
“……”
没有。我们不谈如来藏,不关于如来藏的事情。你直接答我这个问题:智慧是后来生的吗?是不是如来藏思想不关事嘛,为什么一定要它扯在如来藏里
面?的确有如来藏思想强调这个,知道吗?但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把这个叫如来藏思想,而是它事实本来如此!
问:“……?”
答:哦,当不需要修行的,成佛是对的!
问:“……?”
答:那你就需要修行喽!哈哈……是啊,刚才跟你说嘛,烦恼不是真实的。你认为是真实的!凡夫认为真实嘛。所以他就千方百计想要修嘛,他就嘛!所以,他把这个梦是当真的。是醒呀!醒是真梦嘛!“……”
对呀!一切都是虚幻嘛!当呢,你以六根看这个心幻化出的一切这个境界,以六根看,因为这个六根是虚幻的,你所看到的一切也都是虚幻的!当你不以六根境界所幻化的一切来看的话,一切就是光明!没有虚幻,没有真实。这所谓的,我们说呢,佛,涅槃,在常寂光土,甚至罗汉呢,也在他的常寂光土里面。就是这样的意思。
问:“……?”
答:哦,烦恼呢,是有时这种烦恼,有时那种烦恼。智慧他清楚知道。
“……”?
智慧不是本有哦,你这个“本”要先讲清楚,是过去、未来,是过去已经有,还是……?你的“本”是指什么?
“……?”
为什么被这个烦恼骗去偏曲?就是说,我们的这个心哟,这个知觉哦,当你知道一样东西,你可以用你的心去分别的。但是,我再去用心去分别的时候呢,我这边有句话,前面没说。你们看25颂的第三行:“虽分别诸法,知胜义
不动。”就是说,我们的心呢,原来知道一切。这“知道”呢,是不必通过六根也可以知道的!但是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一些习惯了,就执著这些习惯,使用这些习惯。然后,在这个习惯里面使用这个身心,那就用身心去分别。这个习惯,就是你现在做人所就形成的这些习惯了。那么,这些习惯是什么?它本身没有所谓善的恶的,就是说,在你心的变化里面呢,它经常这样使用。那么,它就那么使用喽!那在使用过程里面呢,然后,那个心,用用用,用它就把它当成是它演的戏。所以我说嘛。我就是说嘛,“烦恼演迷客”,知道吗?他就在那边演那个戏!然后演那个戏,那那个戏呢,并不是真实的,知道吗?然后那些演戏的心念,就是烦恼。那一类的心念,他说这个是我,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明白吗?是那些心念在说。
我的意思是说,当你演一出戏:你说我爱某某人,我爱某某人是不是有个我,是某一些心呢,它在那边作用。他那样做,他说是爱。那么,那样说在爱呢,我们就说:哦,现在呢,是那个爱的心在演那出戏!那么,演那出戏呢,呢,我们就说他是演员嘛。那么,他是演员,你…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