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P24

  ..续本文上一页不是!而是远离了他以前所认为是什么,什么,什么的这些情况。所以我说“不是无我,是离所是的法”。

  那么,一般来说,一个人他智慧证到这个法的实性,那么,他当时就要知道这个见、闻、觉、知,就是种种境界跟能知的心,见、闻、觉、知它里面发生的这个能知的心,跟这个万法,它本身就是“法性平等不二”。就是说,一切法它本身没有所谓这一个,那一个;没有所谓谁、谁、谁的,没有所谓多少、大小,这样的一种关系。上次我讲过了,这样的一种关系呢,就是说:大家都

  包含了对方。就是说,如果你去观察,去分别的话,一切法都要包含对方,唯有如此,一切法,你看到的种种因缘现象之间,才可以在作用之中。如果它有包含遗漏的某一些法呢,那么,那些法就成为跟它没有因果关系了。一旦没有关系,那些法是独立的作用,是另外一种世界了。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一切法都在互相影响。……就比方说,一个原子,或者说我,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我们所作的一切行为,就在影响着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是我们不知道证带而已。那么,它那样地影响,相反过来呢,三千大千世界的法,也影响着我们。

  那么,再看回我们自己。我们所谓的“我”,我们把他当成在我这个身心范围里面活动,实际上,并不是。你的活动就扩大到三千大千世界,那每一个法的活动也是如此,是这样的互相地交错影响。那么,上次我举例过,比方说,这个房间里面的灯光,好几盏灯的,这些灯光的光呢,就交错,互相影响,造成我们看见这房间的亮光。一切法之间呢,也是这样的作用。所以,你不在你这个身心范围之内,罢了。任何一个法也是如此,在这一切法,法性的能力平等,它作用力也平等不二。就这样地悟入一个所以,法的实性,不是属于你的、我的,不是属于任何人的。这样,我们说,证悟到空性,并不是说:哦,一切都没有掉的意思!

  那么,如果当一个人执著常、无常,那么,这个人必然也执著无我。执著无常的人,必然执著无我,那以佛法来说,这个人还是属于愚痴的人!即执著无常是真的,无我是真的,那还是痴人!为什么呢?因为常、无常,是依法来建立的。那法本身没有自性,不是真实的。那你竟然执著法无常,还认取法里面没有我,这是多余的!那下面我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是刚才我

  说的:心啊,法啊之间,统统是错综复杂,互相交涉,互相干涉,互相影响,没有分心外的法,跟心内的法等等,统统没有差别。但是,愚痴的人他就认为有这个心,有这个法,还有实实在在心跟法是无常。

  ——第44颂——

  “若成立多性,即成欲实性,彼云何非此,常得生过失。”

  什么叫“若成立多性”?多性:多,就是万法的差别相。我们在这个世间把万法分离,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有种种,种种差别性,叫做成立多性。若成立这种种差别相,其实呢,就是你的欲望心。这个欲望心,其实是起欲望的心,你的心有那种执著,它去执取这个法,当成是实在的种种的境,种种的物。什么呢?更进一步呢在其中分别: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那么,因为这样,所以龙树菩萨说,心就常常生起种种过失。

  这一切法在一部论,叫做《大乘起信论》,它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心生种种法生,就是说,一旦你心中生起任何一个法的见,只要生起一个就够了,一切法都跟着生起来。那么,但是,法它本身不曾自己言,自己说是一个或者多个。就是说,这个分别,是你的心生起种种分别,种种差别相。

  那如果一个人,心生种种法的见,他就会这个不是那个,那个不是这个;或者,这个是这个,那这个不是那个。这样子,他就在建立。在我们佛法上叫建立什么呢?建立种种法的实性。那我就说呢,“凡是你建立实性,就是诽谤法性”。就是说,你在这因缘幻化里面,你建立起种种法的差别见解、道理,你就在诽谤了法的本质,法的本性。意思就是说,只要你有任何建立,你就是诽谤。这个是在哪里?在《楞伽经》里面说的。你有任何的建立,就是诽谤!

  然后呢,因为你建立之后,你会说:哦,为什么这个不是那个?那么,这个我也举《楞伽经》的例子:龟毛兔角来说明。

  什么叫龟毛兔角呢?就是说,我们生起一个见解:咦,乌龟是怎么样的?乌龟是没有毛的,兔子是没有角的。为什么会那样呢?因为我们去分别有所谓的乌龟,有所谓的毛;有所谓的兔子,有所谓的角。去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什么差别!因为这样子,我这边接下来说:当我们说“人无我”,我们就分别:哦,什么是人?什么是众生?什么是我?然后就说这种种法里面呢,没有我!这和龟毛兔角是一样的。是因为执取分别而得来的!也就是说,我们说:哦,一切法无我。如果你去分别一切法,去找找找,找了,你说:哦,是啊,无我!那样,就跟龟毛兔角的行为是一样!

  意思是说,你去执取种种法,也在执取我。然后,你在种种法里面,凡夫他就执著说里面有我。你听到佛法了,你在种种法里面去分别,又倒回来说无我。不管说有说无,他都犯上一个毛病,就是:这个是这个法,那个是那个法。然后,这个法跟这个法什么关系?都犯上这个毛病。

  同样地,我说:“头无月,月无头”。也是一样哦!你可以说:“哦,我的头上为什么没有月亮?”你们听了这句话很奇怪,为什么问这句话?但是,如果有个瞎子,你就会说:“嗨,他为什么没有眼睛”?就是说,为什么这个瞎子没有眼睛?你认为这句话很合理的。为什么头上没有月亮,你说这句话不合理的。但是,不管合理不合理,你是在分别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在种种分别里面生起执著。

  你的合理不合理是什么?是你自己认为的,下面会说到。所以,这样就生起很多过失。什么过失呢?他就生起:有生死了,因而所以,就要脱离生死了。甚至修行也呢,他说:哦,有很多妄想杂念呀,我要一念不生啊等。那么,种种法。如果我什么法都不建立了,那么,我就不会被绑了。这种种……我就写:

  何来此消息?就是说,凡是消息来,就是什么?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明白吗?

  也就是说,你们成立多性。就是你心中对法生起有见,然后,你去作种种的分别的差别,再去讲它们的关系。最后,你说:是这个道理!所以,上一讲我有说过,应该是这一讲,还是前一讲?真理哦,第三十几颂。真理,是为什么呢?是为执著真理的人而说的。在讲第三十七颂时,我有说:真理是为需要真理的人而立的。第三十颂那边我写:因为什么呢?因为是是非心生起的真理。所以,这边说:如果你在这个世间对法尘起种种差别的时候,就是你的心去执取。所以,刚才我说呢,法好象灯光互相交错,没有分别可立,没有差别可立。一切万法皆如此!但是,我们说,有你的范围,我的范围,然后,再找你我他的关系,最后,再建立起种种道理。

  ——第45颂——

  “若成立一性,所欲如水月,非实非无实,皆由心起见。”

  “若成立一性”,没有差别叫做一。就是心呢,如理成立一,就是没有差别叫做一。如果心中没有差别的这种见。

  “所欲如水月”,就是你在这个原本无相的缘生法里面,你原本生起的祈望心,就没有了,就是没有这祈望心了。因为你知道这都是水中月,种种因缘的幻化而已;那么,你也知道:法不是实在有的,因为法本来没有相,离一切相。所以,法也不是实,也不是无是。为什么呢?本来它没有相。也就是说,不是实在的有,也不是实在的无。本来没有相,本来它也远离一切相。你也会知道:都是由心生起的种种见。

  这个“成立一性”,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一”,是将一切法,归于同一。很多人:哦,万法归一哦。假如科学家他要研究研究,这个法归根,最简单最究竟是什么东西在作用?那么,他如果这样呢,一个人归一,我就说,那个人的就意见、建议多。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而是什么?而是心灭种种法灭。就是说,他的心如果对万法不生起种种的看法、差别相的时候,我们说是这是一性。所以说,这个“一性”,它不是见到有一个“一”,不是!而是再也没有所谓差别了,叫一。那么,这样子,他就知道原来他所追求的那些法,所看到、所知道的,那些祈望心所要知道的那些法,是属于中业,那么,他的心知道是幻化,他就远离了。所以,我这里写:“知幻即离”,当他知幻即离以后,并不是说:“哦,一切都不是。”知幻即离的当时,并不是否定一切,千万不要以为这个“性空”是否定一切!性空,是一切法本质,没有本体。因为这样才

  可以成立一切。所以,当一个人他知道这个幻化的时候,他心中不能生起:哦,这一切都不是。绝对不是这样子。他只知道呢,所谓的以前所说的一切,是随因缘假说罢了。那下面我就写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其实呢,这是练道家的人,跟练气功的人,常讲的一句话。他们讲什么话呢?他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怎么样讲“真传一句话”呢?

  其实呢,他是说的原因是:当一个人他在修道的过程里面,他如果整天翻那些书来看,那些都变成假的去了。当他在修道过程里面,修到某一个程度,他需要的那个法,然后,那个老师就对他讲了一句话,他就知道就是这样,是对的。所以,这万卷书里的法,其中一个是你当时某一时刻需要的。但是,如果你不懂,你把万卷书翻来看,这就变成假的去了。所以说,“假传万卷书”。所以,佛法靠人传,不靠经书传,也是这样。就是说,那个人修到这个程度,有能力知道的人,就在这个程度上,指导他应该认识的法。他就觉悟。如果不是那样,统统变, 成假法去了。所以,真传呢,在我们佛教里面,真传是本来无一物,就是告诉你,实实在在这一切法,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可以给你得到!

  那么,佛在经里面到处…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