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P33

  ..续本文上一页见,然后知道缘生的外境,并非是真实的有。就是说有无边见。那心不依任何一个法。这样地去观察,就知道外境没有实有的。

  第二个颂是外人说的,

  “外人立无自性不如理”

  就是说外人说:没有自性不合理。这是的。

  第三个颂呢,也是外人说的。

  “外人立无自性如何有解脱”

  他说:这个没有自性的话,哪里还有解脱这回事?这是外人的道理。那么,

  第四个颂:

  “如理者离有无而解说法的存在现象”

  是说所谓的如理不如理,他说如理者,是离有无而解说法的存在的现象。并不是在有无里面执取有无,而解释法的存在。

  第五个颂:

  “涅槃.与生死不二”

  是讲涅槃跟生死,他的本性没有差别。那么,

  第六个颂,

  “了知生死本空即了知涅槃本空”

  居然是说,如果知道生死,就知道捏盘了。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什么?知道生死本来就是空的,那涅槃也是性空的,没有差别的。

  第七颂个呢:

  “证灭时知生、存在及分别,皆无实法”

  就是当一个人他证“灭”的时候,即就是说他在证涅槃的时候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是统统都不实在的!

  那第八个颂:

  “涅槃不曾灭任何法”

  就是涅槃呢,不曾呢,灭掉任何一个法。并不是把某一些法灭了,才证涅槃。所以说涅槃不曾灭任何一个法。而涅槃,你们看见那个颂文了哦!

  第九颂个呢,

  “了知灭性不灭,即得解脱,非蕴灭,是染灭无所灭”

  是讲什么?就是说当一个人呢,他了知这个灭性,灭性不曾灭。他本来性空,没有生没有灭。就“灭”这件事情,没有所谓灭可得!那么,如果一个人知这个灭性,他就能够得到解脱了!那么,解脱并不是五阴灭掉。是什么呢?是染灭。[错了个,打错字了]无所灭,不是无所灭。有无的无。这个染灭,就是说以,这个烦恼它,不生起来,那么,看到烦恼不生起来,是他的这个智慧看到烦恼不生,不只看到烦恼不生,是一切法都没有所谓生灭可得!所以说呢,染灭无所灭。就是说。即烦恼灭是无所灭。因为什么?灭性本来不灭哦!

  啊,我看这样讲很快!

  第九个颂,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当我在讲解这个六十颂的时候呢,很多是我对他的颂文的解释。现在这里,是它的纲要,我不要插任何话进去。我照里面的内容写出来,比方说,这第九颂,刚好我说:染灭无所灭,这个染灭无所灭,无所灭不是我增加的,因为他说,不但说染灭所灭,诸因本来就不灭!为什么我要列出来?因为,这里面的这些,我们在说它的理嘛,它的如理哦,这六十个如理,你看如理不如理啊!如理以后呢,我们要讨论了。因为这里面的道理,跟很多,一般人学的佛法道理,非常矛盾的。如果你不了解,你会看成,简直是颠倒啊!所以说,初学的人不许看!

  好,我们看第十个颂:

  第十个颂,

  “法的生灭俱不可得,智者知从无明而有缘生法”

  是说呢,法的生跟灭都不可得。那么,有智慧的人他知道:这个法的生跟

  灭,是因为无明而有这个缘生法。如果无明不再出现的话,那么这个缘生法也不可得。所以说呢,当一个人他知道的话,法的生灭都不可得。是因为他知道是因为,所谓大家认为的生灭,是因为他的无明告诉他的。

  再来,第11颂:

  “见法本寂静,业亦然,此智最胜无边”

  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见到一切法本来寂静,就是本来就是捏盘的意思。那么业呢,也是这样。业,就是所作,并不是在“有无”里面,就是说,第一个颂要我们离开的这个什么?他说有无边见。

  业,就是所作。所作呢,就是叫业,那么这个智慧呢,最殊胜,最无边!

  再来看第12个颂:

  “缘生无自性是可见,非以缘生分别见”

  这个缘生法无自性,并不是离开语言而不可知,而是可以知,可以见的。但是,并不是语言生的分别来见。就是说,这个缘生无自性,不能用六根现在得来的知识,来去分别它。就是说,六根知识跟你讲:有啊,实在的啊。那么,你要看清楚!不要以缘生的这个分别,来去找寻这个无自性。

  第13个颂:

  “外人立佛说实有烦恼生死因果解脱”

  就是外人说:佛说实在有这个烦恼,实在有生死,实在有因果,实在有解脱,这是外人,是指中观以外的人。并不是指佛教以外的人。在佛教以内,中观以外的人,叫外人。那么,

  第14个颂:

  “因果前后是依缘生分别而假名安立”

  因果前后,是因为依缘生分别,而假名安立的。——这是第14颂要说的。都是从这个因缘,假名安立。凡是所谓安立,就是因为名称而立的,所以说假名安立。

  第15个颂:

  “前后时是世幻所见,三心三时皆不实”

  前后时,是世间幻化所见的,并不是真实的;然后,后面那句话,我说:三时皆不实在。不但三时,三心也不实在。那么,很多人看过《金刚经》,他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未来心不可得。都是说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不可得。但是,他的心中都有认为过去未来现在的心,他说不可得。不但是心不可得,时间也不可得。这一点要弄清楚,没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时。不只是三心不可得而已。

  那么,

  第16颂:

  “幻本无生,不可执取为实”

  幻本无生,一切幻化中本来没有一个法生起来。那么,不要去执取有实在的东西,在里面生出来。

  第17颂:

  “愚执有前后法,智观有无如幻影像”

  愚者执有前后的法。这个前后法,就是指因果前后。那么,智者观有无,犹如影像一样。那关于这个前后法,等下我们有时间再来讨论。就是因果前后到底怎么回事。

  第18个颂:

  “此是生非灭,是概念分别,缘生轮转无无一实法显现”

  如果一个人说:这个是生,不是灭。他就生起概念的分别了。所以,我说:此是生非灭是概念的分别。但是呢,缘生轮转无一实在的法显现。[为什么两个无?呵呵……多了一个字,我这是在我的人来15分钟前才印出来的没有校对好。]就是这个……这第18颂,它要告诉我们:我们认为这个缘生里面,有所谓生,所谓灭,知道吗?我们认为:这个是生,这个是灭。这个不是生,这个不是灭!意思是说,当你说生的时候,你说它不是灭。你说这个灭的时候,你说它不是生了。这种种,都是缘生法里面给我们得到的概念现象。所以说这是概念的分别。但是,缘生的轮转,本身没有一个实在的法。

  第19颂:

  “已生未生皆自性无生,生名何来”

  已生、未生,皆自性无生。生,这个名从哪里来?就是说,已生本身没有所谓生;未生本身也没有生。为什么把它安一个在那边?生名不可得!

  再看20颂:

  “烦恼因灭尽则法灭尽是邪说,法自性无尽,尽是假名是见”

  如果说烦恼的因灭尽,那么,法就灭尽了。这是邪说!很多人学佛都犯上这个毛病。就是说,以为呢我烦恼如果灭除的话呢,我的一切呢就结束了。这是错误的!你的烦恼灭了,你的一切继续!没有所谓结束。法自性无尽,为什么?因为法的自性本身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尽是假名是这样。所以呢,很多人他修行修到烦恼结束了,我的生命到此不再轮转。轮转结束了!这些都是尽。

  本来没有一个我,哪里有我结束轮回呢!没有这回事。所以这个要弄清楚。

  第21颂:

  “法本无生灭可得,是随事随义现”

  法,本无生灭可得。他这就是解释前一个。他就说法呢,本来就没有生灭可得。是“随事随义现”。“随事随义”,我前面解释过了。事,就显现前显出的境界;义呢,就是还没出现的呢,你说出道理来解释说它有。所以说是这个“随事随义”。而这里,你们看那个我给你们的第三张,21颂的第四行:第四行那个我写:所谓的这个义理是指什么?指法界不显的业。但是法界不显的业,我不写未显的业,你们要弄清楚!可能你们没有注意我为什么用这个字。就是说,现前的心境观察,就是所谓的事,那义理呢,如果我写呢,法是未显的业,就会造成了你们认为是未来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哦,你现在眼前看到的东西,你认为是现在的话,那么,你没有看到的那些东西也是在现在,听懂吗?如果就是你认为你看到的也是现在,那你还没看到的,也是在现在发生中。所以我说不显。不是未显,这点要弄清楚!

  我们看第22颂:

  “知生、灭、无常,便不求法的根和自性”

  知道生是什么回事,灭是什么回事。无常是什么回事的话,这个人就不求法的自性了。那么,

  第23颂:

  “缘生虽生即灭”

  他说,缘生虽生”,生,就是当时就灭,生就是灭,当时就在灭。

  第24颂:

  “不了自心则执取有、无、人、我等颠倒”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个自心,他就会执取有,执取无,执取人,执取我,等等颠倒。那下一个颂呢,

  第25颂:

  “法的苦空无常无我,不依有无见得,是离法相见”

  这个法的,这个苦、空、无常、无我,并不是依有无来建的,是离这个法相而建立。就是说呢,我们每次说苦啊、空啊,无常啊,无我啊。我们是用有无来说。我们都是用这些来看!实际上呢,他说你要观察这个有无,并不实在的。因为有无不实在呢,没有主人,所以说是苦空无常,无我。并不是真的有无在那边逼迫着我呢,苦空,无常,无我,本来也没有被逼迫。

  第26颂:

  “法、心无住无境界无根本可得,从无明业种所生,无初中后”

  这个是指什么呢?指这个心跟这个法本来就没有住,没有留住,也没有境界,没有根本可以得到。那如果你看到有这些东西,是因为从无明的业种生,这个无明业种他生,他认为有,本来是没有可得的。在你所看到的这些境界里面呢,他进一步说,没有初、中、后,就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意思。

  (师父,第27颂呢?您忘记说了吧?呵呵。原文是:“世间恶法皆依根尘识而显现之幻化相”)

  28颂呢,这个没什么道理在里面,我就…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