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标月指”,指着月亮的手指头。讲来讲去是手指头。
第七:“建立道理,是非实执实,是颠倒,是争论”
那么,如果一个人他建立道理,这是把个人产生了不实在的执著为实在,就是颠倒,由此他就产生争论!
第八:“生死涅槃不二,菩提无法可证可得”
生死跟捏盘不二,也是龙树菩萨要强调的!应该呢,菩提呢,也没有法可证,可得!
第九:那后一个,“佛法道理在于离法见,在于心无依”
佛法的道理是要远离这个法的见。另外一个,是要心无所依。
第十:就是第零个颂说的。然后,“无妄无分别即是真如、法性、觉性、心性”
无妄无分别,就是真如法性,觉性,心性。
第十一:“智慧是主是光明,烦恼是客是云雾遮智慧”
那么,这个呢,在……在第几个颂,等下我们再查,那智慧是主,是光明,这是第最后的57颂说的,他说智慧是光明。那么,烦恼是遮盖智慧,所以呢,他说烦恼是有如云雾遮盖智慧。那智慧是主,烦恼是客,这个是很多部派佛教都里面也这样说。就是说呢,烦恼是后来加下去的事情。
第十二:“空即是色,空不灭万象,空不离心智。”
那下面呢,我们学会了龙树菩萨讲的这个,一切法本性是空的,我们要记得有时候学会倒回来看,空,就是色;空,就含有万象,没有没有万象。空,也没有离开心和智慧!不要以为说,空呢,是什么都破到完,破到没有!空呢,这些都在。那么,
第十三:“心佛众生,皆是法性觉性不二显现”
心,跟佛,跟众生,都是法性跟觉性,不二的显现!就是说,如果你认为觉悟到是空的话,那么,心跟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
最后,我举这个《楞伽经》的一个颂文来,他说:
“佛不入不灭,涅槃亦不住,
离觉所觉法,有无二俱离。
若如是观佛,寂静离生灭,
彼人今后世,离垢无染取。”
关于这个经的颂文,他说:如果一个人他觉悟到这个法,他本来寂静,没有生灭,那么,这个人呢,从此以后他就“离垢无染取”。那这个今世后世“离垢无染取,”他既然说,还讲!如果你以这个小乘佛法讲的里面,他说这句话矛盾!为什么?他说,你已经离垢无染取,怎么还有后事?!这个需要弄清楚。今世,后世不可得,不要以为后后有世!那么,当一个人他这样离垢无染取的时候,他知道今世、后世、前世都是幻化的,不实在的!那么,最后他得到成佛。
关于这个对《六十颂如理论》的结论,这些……你们现在拿来看,哪一段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关于这个中观的这些道理,初学的人是不适合听的!因为它的里面牵涉到很多佛法的基础的知识要先懂!然后,才去了解龙树菩萨怎么说别人的了解是错的。如果基本佛法你没有弄清楚,那龙树菩萨在指什么?你都不知道,那要了知重要的根本佛法就更不可能。所以,初学的人,不要让他看这个!
当你们学完这个《六十颂》,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以前呢,很多问题都被龙树菩萨攻击了?有很多你认为是对的。这就是他所说的,闻法、知法、破法。每个人都有犯上这个毛病的!
我们下一次开始讨论,唯有讨论才能够把错误抓出来!不然呢,你还是收住那些错误。
问……?
第九颂:“彼诸因不灭,染尽即捏盘。若了知灭性,彼即得解脱。”啊,怎么样?
问:“……”?
啊,了知灭性。啊?“……”一样啊!“……”没有没有,他现在在针对人家有灭这回事,来说这个灭。就是佛法里面的那些人,都认为五蕴……可以灭!这是不对的!因为灭本身,没有灭这回事。而是他说染,就是烦恼的污染没有了。所以,关于这一点呢,就是说,啊,我已经讲了很多次了。我们跟佛是没有差别的!我们不承认,是因为我们有另外一些心念,佛没有的那些心念,那些心念说我不是佛,我是凡夫,我有烦恼,我有生死,我有痛苦,哦,我要这个,我有要那个,是那些心念在说的。所以当那些心念呢,这个染尽,就捏盘了!而并不是你的身心,整个人的身心,五蕴,……来去达到捏盘。不是!没那回事!本来就没有我嘛。
问:……?
答:神经错乱的人,有认为境界是实在的,嘛!他还是在迷惑里面。嘛!为什么你会这样想法呢?哦,你认为那句话是神经错乱?呵呵……
问:“……”?
答:哦,对!哦,自大狂是我是佛。他认为有个我,他已经完蛋了嘛!
问:“……”?
答:主要是破教内的错误见解。“……”哦,如果佛教这样多的,不同宗派都有这样多的错误见解,怎么知道中观本身不是错误?因中观跟你说呢,就要你远离这些种种的见解。那么,如果你远离了这些见解呢,你就放下了那些种种的见,前面有说这个重点在出离。嘛!(你们看我给你们最后那张的最后,倒数经页上去,一、二、三、四、五,“佛法的道理呢,在于离这个法的见,”在于心无依。“那龙树菩萨写这个《如理论》,就是要我们远离这些见!我们的心不要去依靠任何一个法!那如果你学中观,又去找要依靠呢,那是你就失去了龙树菩萨的本意!
你看看这六十颂,哪一个有是出问题的嘛。你就自己检讨嘛!一切都是我们的心的显现嘛。如果你不同意这句话,我就倒过来说;我说一切都是你的业告诉你的嘛。一样的道理!
问:……?
答:解释什么?哦,呵呵,时间!呀。好吧,现在有时间,呵呵。今晚就答应解释!但是呢,这个话题打开了,有更多问题!呵呵……
起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个……我们本身怎么得到时间。如果以外在的因素,我们是以什么?以地球的转动,太阳的周期,等等,来看这个时间,一年,一月,一日。那么,我们看世间的变化,它变化出现,又变化出周期,你才可能得到时间。如果那些变化没有周期的话,你时间得不到。这个,你们看是不是这样子?就是说,如果一个东西生了,就灭了,它没有再生过,你不可能产生时间!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所谓的因果,就是因为你看到生了灭,灭了生,你
才记得前面那个灭!知道吗?你才会产生: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那现在我们是说,先从我们对世间的看法。
起先这个对外在境界,我们由有外在境界的而产生时间这个的概念。另外,我们本身的生理,他也有他的时间。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他的生物周,你们知道吗?都知道啊!就是说,我们如果坐飞机呢,跟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一样的方向的话,那么,你会发现你的生物周不能平衡了!那这些,呢,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生理的周期,在影响着。那么,我们怎么样从这些周期去得到时间?你们说,你从哪里得来的?啊,你发问,我就先问你了!你从你生理的变化,每个不同的众生是不一样的,你接受那?蚊子有它的时间,象有它的时间。大家生活在一起,它跟你的周期有差别的!所以呢,毕竟是你个人主观的资讯,不是大家客观一样!对不对?那么,你这个生理的时间,根据我们佛法开示说呢,如果你现在坐到天堂轮的话,那么,你在天里看我们人间不一样了!他有他的这个精神、生理构造,造成他有另外一个时间感受了!所以,从这一点我们知道:这个时间没有所谓的固定,这个你们接受吧?那没有固定,是不是有真的那回事?现在你接受没有固定了,但是,没有固定以后,真的有发生吗?你会说,没有怎么昨天到今天来?呵呵……那上次我举过一个例子,就是我们不知道一种现象,就是在你的业里面,有现先前显现的业,现前没显现的业。现前显现的业,你说是现在;现前还没显现的业,你不应该说没有,还没显现,是没有显现的业,因为我们说是还没显现,你说未来了啊。绝决对不是!是现前没有显现的业,你不说他是现在,也不说他是过去,而是未来。但是,一旦你对现在现前显现的业的下一个境界,你说那个是现在的未来。对吗?但是,他如果还没出现的那时候,他是不是你的业,还是你的业呀!所以,如果你认
为现在是有的话,那么呢,你的一切业都是现在有。你同意吗?如果你不同意,你就犯上一个毛病,如果他现在还没有,等下他怎么生出来?听懂吗?就是说呢,等下你回家看看你妈妈,她现在如果不存在的话,你等下怎么看到她?!明白我这个比喻吗?也是能够业在变化过程里面,如果你认为现前,现在是有是存在,那么,一切没现显前的,也是有是存在。我是引你自己打自己哦。我并没有承认现前就是你所谓的这个叫做存在,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我们叫做存在。所以呢,这个时间呢,是因为我们的心念造成的,我们有前全们念、后念了,乃至分辩,那一念,那一念一念,……我们说:哦,产生!去分别嘛,用我们的心念分别。那我们心念分别有一个毛病,如果我们看图象,你看那图象整个图象可以一下显现,但是我如果我想一句话,我不可能将一句话一下同时出现,对不对?是吧?啊。因此,如果呢我对东西的认识,我是用图象来认识我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但是,如果我用这个语言来去认识的话,我时间的问题就产生出来了!你们看到吗?就是说呢,我们的这个知觉里面,有一些能力可以用图象方式显现,这就是不必用意念来去知道,明白吗?但是,有些东西我们用这个意念的话,它就不需要意念来去知道。然后,我们人类这个意念是最主要的活动,在所有的动物里面,这个人类意识的活动最为强烈,是人类用把这种种心念当成是主要的活动,他就这个来去分辩这个世间,他就产生前后的概念出来了!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用图象出现的话,我能不能说把你的昨天的图象跟今天的图象合起来一起想?可以的,在梦中它就发生了。但是,如果你用这个思维,这个意念,一念接着一念,有就做不到。所以,在这个我们佛法里面有一句话:念念不相到道。前念不到道后念,后念不到道另外一个念。也因为这样子,在小乘部派里他说:后念以前念为根,那叫依根。为什么?因
为他说前念必须灭了,后念才可…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