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认为先有因,后有果,对吗?”学员说。
“先因后果?不成立。呵呵……”师父笑。
“如果不成立的话,就对了!呵呵……”学员说。
“但是,这个先因后果是我们有时间的概念,让我们这样说了。但是说,我现在说要大家清楚哦:并不是说有怎么一个,一团的因缘哟,从凡夫到成佛,就是刚才他有说了嘛,那团成佛的因缘,那团力量,本身也是我们参与的。因缘是谁也不可以跟谁分割的。那么,至于说你认为你现在没有成佛,可能你将来成佛。那现在你说你没有成佛,为什么会产生一个现在你这个迷惑的人呢?就是在这因缘里面产生一个众生出来呢?确实没有实在的众生,知道吗?但是,
这个因缘里面竟然给我们认为有个众生出现了!师父说。
一个女学员说:“师父,我试试看。本来呢,其实众因缘一直在那边作用,变化,大家都知道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固定的东西,但问题就在于:它所起的种种变化,我们看到的形象了,众因缘所造作的那个东西,我们就认为说:哦,这个是迷的。当有这样的这种概念的时候,就会产生说:哦,这个是觉的。因为他是相对立的嘛!本来种种的因缘在那边变化,它起了种种相,起种种的作用的时候,是没有所谓的觉跟悟,但是我们却跟他分说:这个样的一个相是觉,这个样的一个相是男,这样一个相是女。那佛陀他在成佛,或者成佛之前,成佛之后,也没有说他是觉,或者是迷的。但是我们就认为说:哦,他这样这样呢,他就是觉了,他就是佛来的。但是,不是嘛,如果了解说,种种因缘只是这样的过程变化,就没有这种觉啊,悟啊,或者是本来他的觉者是从哪里生呀。可以这样讲吗?”
“啊,我看过一本书,《佛陀的启示》,它举一个例子说:“不管你叫什么名称。那玫瑰花依然是香的。”看过这一句话吗?现在我丢掉统统的名称,觉也丢掉,迷也丢掉,玫瑰花依然是香的。听懂我说什么吗?就是成佛的过程在发生呀!缘起性空假名,你不要在假名那边把人家假名统统丢掉哦,然后不理了。我的意思说这个因缘变化过程里面,我们要去了解去知道,不能说不知道哦!一个性空假名就觉悟了,不可能的!明白吗?那么,也就是说,你年现在想修行,想解脱,想觉悟,到底是什么事情在发生?一定要去知道他的因缘的,不可能说不管的!所以呢,我就说这个觉悟者——佛,释迦牟尼佛在他没有成佛前是善慧菩萨,他还没发心之前,他是凡夫。那么,怎么会从一个凡夫发生出来,到他成佛?也就是说,又为什么会有一个迷的人出现呢?最后觉悟成佛,
这是一个因缘吗?那些都是假名的,对不对?现在我假名丢掉了,你把那过程讲给我听嘛!”
一个男学员说:“这个过程,它也需要造就它,它也被周围的因缘拉扯。比如说,它觉悟的当时,它也因为有这个迷的众生的因缘,再配合它问世来领导,来跟他这些它的众因缘,就是说配搭。所以,不可以把这个所谓的悟者的,把他的这个……(这里是英文单词)就是说,跟其他的因缘分割,一分割的话,就变成了有……好象为什么先迷,先有这个迷,慢慢就觉悟。迷者也需要助缘到悟者。其实,应该说,悟的因缘也需要……”
“括号:迷的因缘!呵呵……”师父说。
就是说,我们学习这中观的道理之后,我们要弄清楚,大家都很肯定……一切是因缘了。没有一个单独的人成佛,不只是没有单独的人成佛,也没有他的那一群因缘来成佛罢了。所有的因缘都包含在里面的。这个你们……我也讲了很多次了,我一直强调说,任何一个法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对它的影响了;它也影响了三千大千世界。因缘法就是这样地互相影响。所以,成佛是在这些种种因缘里面,某一群的因缘的力量造成的嘛,是吗?那么,这一群的因缘力量也有别的因缘在推动。但是,这一群的因缘力量,最后我们把它叫做觉。悟者释迦牟尼佛,在释迦牟尼佛前面呢,我们说他是善慧菩萨,善慧菩萨之前,我们说他是凡夫嘛,凡夫之前他又是什么呢?呵呵,谁制造一个凡夫出来?记得哦,凡夫也是业报嘛!我没有说绝对一个凡夫哦。这个凡夫这段因缘又从哪里创造出来?
一个女学员问:“师父说是众因缘的话,你就不能够说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它是从哪里开始,就变成鸡蛋跟鸡的问题,因为如果是众因缘的话,你就
不能够说分开,再说那个前面的,因为再说它是前面的话,又是另外一种的因缘了。又牵涉种种的因缘了嘛!”
“是的!一切因缘是不可以分割单存在,独立活动的。但是,在这些因缘里面,我们毕竟指定名称讲某一些现象的时候,我们必然可以看到那些现象的因缘的前因后果。不可以不知道!我的意思在这里。你看这房子呢,它必然有泥沙……泥沙是从哪里弄来的?是谁去推动出来的?明白我的意思吗?是有很多因缘在推动,明白吗?那这些推动的因缘,我们要知道嘛。我的意思在这里,明白吗?我并不是说有一个固定的某一个人在做,知道吗?但是,这些推动因缘竟然推动一个房子出现,听懂我的意思吗?那什么因缘推动,这样出现这样一个众生出来?因为它前面还有前面,你看:是否先有迷者后来觉悟?我们不同意这句话——先有迷者,后来觉悟,对不对?但是,觉悟者的前面必然是迷者,迷者的前面是什么?
听不懂?
一个女学员说:“师父,明白。知道说你这样分。但是,问题是:如果说,制造种种的因缘作用的话,……我知道就好,我都不去分别它,它作用就这样作用喽,我管我自己做猪,做狗,做好我每天吃饭,我知道我这样的因缘到,我就这样吃饭,因为我还有这个人身,还要吃饭,还要肚子饿嘛,我就这样继续喽!如果我要造作别的因缘,比如说,我改变我的因缘,可能我要成佛,那我就造另外一个因缘:哦,我发菩提心。那就做另外一个因缘了,所以,不可以讲说,它前面是悟,还是它前面是觉,那是因为迷,所以讲,所以讲说有觉嘛。”
“对呀!就是因为迷。所以才说是觉,这是没错的!但是毕竟它是一些因缘在发生过程。”师父说。
“因为我们不是佛,我们还没有正遍知嘛!所以,没有办法知道他的前面之前面之前面了嘛!呵呵,所以因为我们的因缘还没有到,所以还没有办法知道嘛!对吗,师父?”女学员说。
“啊,这里面关系到,就是说,因为关于觉悟这件事情我一直要强调说:我们佛法是讲觉悟的宗教,跟其他宗教是绝对不一样的!离开了觉悟这件事情,没有佛教了!知道吗?因为其他宗教不是讲觉悟的,那这个觉悟,究竟什么时候发生出来的?为什么会发生一个觉悟者出来?为什么我们追求觉悟?当然,我们这是迷。你说迷,也是根据觉悟来说的!所以,这个觉悟这件事情很重要。那么,在前面一直讲,我一直强调说:一切法都在觉悟中。你们记得吗?
啊,一切都是在觉悟中的!所以,在这些法跟法之间,互相因缘作用,就是一种知觉了。他就是说,因缘本身就是一个空性,就是觉悟来的。如果法不可能知道对方的话,它怎么跟它因缘作用?不可以发生的!那么,在这里,这些因缘作用里面,它因缘互相作用,那种力量推动积成一团,我们说这一团的因缘力量里面,一直推动,就是我们所看到一个众生。因为他有一些行为作用,他说我是众生了。是某一些心念在说罢了。
就是说,是某一些心念他说我是众生。那样,某一些心念说我们迷惑。并不是说没有事情说你是迷惑。就是说,现在你说我是迷惑的众生,还没有成佛,那是必然是有些因缘,对不对?就是某一些心念它在说的,就是在这因缘里面,变化里面,某一些心念它说呢,它在迷惑。然后它说我要修行。然后,那个迷惑放下了,它说它成佛了!但是,这些心念呢,也是那些因缘慢慢累积,累积出来。然后它执著有个我,而执著我是某一些因缘法,某一些法,它那样执著。
别的法不一定那样执著知道吗?而那个执著,也是一种知,也是一种觉知的,产生它那样的行为出来。并没有所谓的错误的!
而那我们认为那个是错误的,我要把它打掉!意思是说,以这个大乘的佛法,一切都在觉中,没有所谓的悟者,没有这种差别的。一切在觉中。没有你我他。只有这样子才可以讲觉悟!如果,你认为有你我他在觉悟,这就错误!根本没这回事在发生,都是因缘过程。
所以,我要说这样觉悟,觉者怎么来?就是这些法在作用过程里面慢慢累积累积,产生一个对这些法的执著,某一群是我。然后这执著它生起烦恼,再执著,也是一团因缘在作用知道吗?那它执著,执著到最后,它又有因缘,把它那些执著的心念又放掉了。并没有一个实在的东西,好象这房子现在建起来了,后来又敲掉了。明白我这样一个比喻吗?那当时就执著这个房子喽!那么,执著房子是某一些心念在执著,在整个这个因缘变化过程里面,我们要确信一切法,因缘是性空的,也是充满觉性的。那么,我们现在说我们迷惑。我们所说的这个迷惑,这个“我”也是一群因缘,它本身也不是独立的,是跟整体的因缘在发生关系。待到成佛的那个因缘成熟了,也是跟整体有关系的。但是,当他成佛过后,释迦牟尼佛的那一段因缘、业力、因缘,是有动力的。不是说空性就没了,知道吗?听懂我说什么吗?啊,它会影响的,大家会互相影响的。所以,佛成佛了,可以继续影响众生的。
你不要说性空,啊!性空不管了!不是这样子哦。一切都没有实体在那里面,但是,那些因缘、作用、力量,都一直在发展中的。所以,佛成佛了,是这个整个因缘在慢慢累积、累积、累积,越滚越大,滚到一个佛出来!明白吗?那他还是继续活动下去的。但是,他不认为是他,哦。但是那团因缘的力量都
存在在作用中!
有什么不同意的吗?
比方释迦牟尼佛不在人间了,我们受他的力量影响。那么,我们说受他的力量影响,也不绝对是他,也有我们的因缘加入,知道吗?一切…
《六十颂如理论(广超法师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