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时」都不能配 合。
■破因果不和合 若不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若有和合者因何能生果
有人则又说因和果不和合。龙树菩萨就破说,因和果不和合的话这个因和 果没有缘份,这个因怎能生这个果呢?它们之间不相干不配合,即然它们之 间没有关系,这个因就不能生这个果了。又有人说因果有和合,这个果还没 有配合因之前它就要存在,这个果即然已经存在,这个因怎能再生这个果 呢?
■破因中无果 若因空无果因何能生果 若因不空果因何能生果
若因中绝对没有果的缘在,那么与果没有缘的因怎能生这个果呢?如果他 能生果的话,任何东西都能够生了。若因中有果的缘,那果就要先在了,那 有果的因怎能有生果?因为果已在,它不靠因再生了。
■破果有体 果不空不生果不空不灭 以果不空故不生亦不灭
龙树菩萨说,如果「果」是实有的自己存在,它就不靠因缘生了。所以果
不空不生,他也不靠因缘灭。就小乘部派认为因果是真实的,如果他是自己 存在,他就不靠因缘生了,他不必靠因缘灭。因为果是自己有他就不会生也 不会灭。
■破果无体 果空故不生果空故不灭 以果是空故不生亦不灭
即然空无实体,所以它没有生,它什么东西都没有,自然也没有东西好灭 了。
■破因果同异 因果是一者是事终不起 因果若异者是事亦不然
因和果若是同一个的话,因就是果,就没因变成果这回事了。因和果若完 全不一样的话,它就犯上前述的各种错误。
若因果是一生及所生一 若因果是异因则同非因
外人更进一步说因果是同样的生和所生,那就犯上因果的错误,那妈妈就 是孩子了。有些人说因果不同样而能生果的话,那因和果就没有关系了,没 有关系的话,不是因的因也能生果,那种豆打铁都能生橙。问题是你认为果 是果,因是因,原本没那回事。你是执取因缘变化过程前面那一段为因,又 执取后面那一段为果。
若果定有性因为何所生 若果定无性因为何所生
外人再说果不随因缘变化,有他肯定的自己的样子,就是世间每一样东西 都有它固定的样子,如苹果和橙有各自的样子。龙树就问,如果「果」是如 此的话,「因」怎样生如此的「果」呢。因为凡是维持自己样子的东西就不 靠因缘了。如果不是靠因缘而出现的法,中观说没有东西会生他,他是他自 己。外人又说「果」是没有随缘变化,他什么性质都没有,因生出来的东西 是什么性质呢?根本没有东西可生。
■结论 因不生果者则无有因相 若无有因相谁能有是果
龙树菩萨就说。从上面的结论,「因」不曾生过,而且因果中更没有因的 相,那没有因的相,谁来生果?
若从众因缘而有和合生 和合自不生云和能生果
外人又再说有个一位叫做「合法」的法,这个法他来生果。比如说,有些 佛教徒会有如此看法,就是这世间有一些理性;这些理性在维持因果变化, 没有人管的理性,就是这个法、道理或原则。外人说就有这些和合的原则, 造成这个因缘生出果。科学家即有这种想法,世间有很多原理原则造成这些 东西发生。比如苹果会掉在地上是因为有地心引力,这是个原理,他不说是 那个东西吸引力,而是说地心吸引力。东西二个互相吸引,互相运动,地球 的运动你看不到,你看到东西运动,所以你说地球是吸引那个东西。现在他 说世间有这些「理」,谁也管不了,他自然运作。所以外人说因缘和合里面 有一种理性叫做和合的法性,他在生果。龙树菩萨就破说和合性的自己,它 都不能自己生,它怎能生果呢?为什么呢?因为凡是能够生的东西,它就要 变化,没有变化他不能生,从没有变成有叫「生」,从有变成没有叫做灭, 这就叫变化。而这个和合的法性到底自己能不能生?它不能生。它自己如果 能够生,就要靠因缘,而靠因缘生它自己就不能存在。如果和合的理性自己
不能生自己,它自己生跟因缘无关,它也不能够生因缘的果,因为它要生果 的话,它就要变,这样堕落入因缘里面去了。所以你认为有和合的法性,但 不论怎样说,这和合的法性都没有办法生,他又怎样能生果呢。
根据中观的说法,凡是有自己的自性,不靠因缘而来的话,那自性就不靠 因缘生,自己若存在的话,任何因缘都不能影响它,它也不会灭,换句话 说,它自己存在的东西,它不能生也不能灭,它也不能影响别人的生灭,这 是自性有的样子。而凡是任何东西要存在,它必然是要自己存在或靠因缘存 在。它若靠因缘存在他就没有自己,它不过是众因缘,你另外给一个名称。 你若说他是他自己又说他没有自己,就犯上上述所有的毛病。其实没有所谓 真实的因存在,不过是因缘过程里面我们把这一个阶段叫做因,那一个阶段 叫做果。
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法讲一切因缘生灭,因不可得,缘不可得,生不可得, 灭不可得。都是假名安立。在假名安立里面我们建立起因果道理。因果道理 是我们去分别万法而建立起来的,但我们不执着它们为实有,这是中观所要 破的。比如龟毛兔角,乌龟本来没有毛,兔子本来没有角,你又何必去寻找 或否定它呢,这都是我们建立起来的因,当我们执取这种乌龟或兔子的外相 时,我们会假名安立,然后规范它有这些或没有这些了。
是故果不生缘和不合生 若无有果者何外有合法
根据上述的说法,果不从因缘生,因缘不能合起来生果,则没和合的理性 存在了。
广超法师中观讲座七
观涅槃品第廿五涅槃的真义
什么是涅槃?佛法说涅槃是寂灭,寂就是寂静,不动的意思,灭就是没有 生灭。涅槃不是把什么东西摧毁,也没有去改变任何东西,也并不是在另外 一个境界里。那涅槃是什么呢?就是对生死迷惑,造业受苦的这些现象已觉 悟它们本来是性空的,然后在这个觉悟中知道“生死和涅槃都是一样,就是一 切法本来是不生不灭的空寂。当一个人证悟到涅槃的时候,他就知道他再也 没有生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必须通过修行,离开了他原本的烦恼,即 贪嗔痴的迷惑,他必须从这边放下,为什么呢?原来生死迷惑,涅槃都是烦 恼带来的。一旦我们解决了烦恼,我们就会发觉生死不可得,这就叫证悟涅 盘,涅槃并不是超越生死之外,有东西叫涅槃。涅槃应该说是超越迷惑或不 再迷惑而看到真相。真相就是没有生灭,没有一个法可得。当一个人看到没 有生灭,没有法,没有我的时候,他也知道生死不可得,那他就会告诉你, 他没有下一生了。在经典里时常有说当一个人证悟涅槃的时候,他会说“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做已办,不受后有。”这经常是阿罗汉证悟的时候常讲的 一句,总之一个证悟阿罗汉果者他是没有下一生。我们认为有生死,我们就 看到下一生,他(阿罗汉)看到没有生死可得,下一生是什么回事,没有。 另外当一个人证悟涅槃时,可分做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当他们 烦恼放下的时候,他的色身还有生灭的作用,当他的身心完全了结了,不再 继续了,我们才叫无余涅槃。”
但是上述涅槃的说法,就引起了很多见解。因为原本涅槃是不能用“死”来 作定义,结果是用死后来说他不来了,那到底涅槃是在那里?那据佛法来 说,因为众生执着有真实的生死,他才看到生死轮回,当他看到生死轮回 时,他就起了烦恼,种种分别,佛就告诉他有涅槃,那佛告诉他有涅槃必然 要从他生死那边来说。本来没有生死可得,也没有涅槃可得,但是因为我们
迷惑执着有生死,因此佛就用生死这个角度来讲涅槃。他告诉你生死的本性 是空的,我们要通过修行来证悟本来没有生灭的涅槃。佛在教导的过程中告 诉我们生死是无常、苦的、是不清净的,不自由的,所以涅槃就要相互过 来,是快乐的、自由的,清净的,不生不灭的。然后讲生死是虚假的,涅槃 是真实的。当佛那样讲时,部派的佛学者就误解佛的意思,认为真的有生死 三界可出,真的有涅槃可以证悟,就在生死之外有个清净的,快乐的,不变 的涅槃。佛证得涅槃是证得一切法本来是空的。这本来一切空的法是跟生死 没有差别的,生死也本来是空,一切法性都如此。但是一些人听了佛法的苦 空无常,以为有个涅槃寂灭来让你证悟。所以大乘佛法会说释迦牟尼佛都没 有入涅槃,因在娑婆世界里,佛要渡化三千大千世界的如此多的众生,所以 他要以三千大千世界时的如此多的众生,所以他要以千百仡的应化身去渡 化,这叫「示现」。因为是示现,所以佛陀的一生从出世到涅槃,不过是一 种应化,不是真实的,比如说他可能在此世界入灭了,又在彼世界刚刚出 世,所以说佛不入涅槃。但在小乘的说法是佛只在我们的人间渡众生,在其 它地方没有,因此他说佛真的入涅槃。
对于证悟空性,阿罗汉证到一切法都是空他就不来生死,菩萨证悟到本来 空寂涅槃,生死来去都不相碍。佛证到毕竟空就是圆满的证悟,一切无所不 知。在观涅槃品里,是要破有者认为涅槃是真实的。
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 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
外人说苦一切法的本性是空的话,那万法就没有生没有灭了。但外人所说 的空跟龙树菩萨讲的空不一样,龙树菩萨所说的空是因缘里面没有自体,而 外人的空是什么都没有,那在“什么都没有”的底下没有生也没有灭,即然什 么都没有的话那来断烦恼,灭生死,而称为涅槃呢?若诸法不空则无生无 灭,何断何所灭而称为涅槃。龙树菩萨就破说,若诸法不空,它不空就经常 在,经常在就没有办法生没有办法灭。常在的法什么东西在生,什么东西在 灭?没有。因此有什么东西的法可以称为涅槃?没有。前面外人说一切法
空,故没有生灭,而龙树菩萨说一切法不空则不能生灭,这是中观跟外人的 观点最大的不一样。外人说一…
《中观讲座》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