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P36

  ..续本文上一页善法。利根智慧善答问难。」

  多罗树,形似棕榈,体坚如铁,树干中断则不能活,树高约七八丈,八多罗树约六十余丈。

  经行,不是旋绕,是往返而行的。

  我灭后有能受持《法华经》者,则为如上供养于我及比丘僧众。

  所以我说,我灭后,若有人读诵受持《妙法莲华经》,又为他人说,没有必要再起塔寺供养众僧。何况有人受持读诵《妙法莲华经》外,兼行六度?他的功德更殊胜,很快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是说五品弟子位。圆教有八位,即五品弟子位、六根清净位、住位、行位、回向位、地位、等觉位、妙觉位。自住位开始破无明证法性,直至等觉位,破尽四十一品无明,转身成佛。

  五品弟子位者:即一、随喜品,随喜实相法。二、读诵品,读诵受持实相法。三、说法品,以实相法起化他功德。四、兼行六度。五、正行六度。

  又为他人种种因缘随义解说《法华经》,是法布施。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即正行六度也。

  「阿逸多。若我灭后。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复有如是诸善功德。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坐道树下,成无上觉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我灭度后  能奉持此经  斯人福无量  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  一切诸供养  以舍利起塔  七宝而庄严   表剎甚高广  渐小至梵天  宝铃千万亿  风动出妙音   又于无量劫  而供养此塔  华香诸璎珞  天衣众伎乐   燃香油酥灯  周匝常照明  恶世法末时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如上  具足诸供养  若能持此经  则如佛现在

  以牛头栴檀  起僧坊供养  堂有三十二  高八多罗树   上馔妙衣服  床卧皆具足  百千众住处  园林诸浴池   经行及禅窟  种种皆严好  若有信解心  受持读诵书   若复教人书  及供养经卷  散华香末香  以须曼瞻卜   阿提目多伽  熏油常燃之  如是供养者  得无量功德   如虚空无边  其福亦如是  况复持此经  兼布施持戒   忍辱乐禅定  不瞋不恶口  恭敬于塔庙  谦下诸比丘   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  有问难不瞋  随顺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  功德不可量  若见此法师  成就如是德   应以天华散  天衣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  生心如佛想   又应作是念  不久诣道树  得无漏无为  广利诸人天   其所住止处  经行若坐卧  乃至说一偈  是中应起塔   庄严令妙好  种种以供养  佛子住此地  则是佛受用   常在于其中  经行及坐卧」

  此是重颂。

  以牛头旃檀,有山形似牛头,山上出此旃檀香,故名牛头旃檀。

  阿提目多伽,草名,译为善思夷华。

  得无漏无为。漏者漏落之谓,漏落于生死曰漏。从因上言,烦恼曰漏,从果上言,生死曰漏。故生于三界六道者名漏。生死六道其因有二,即烦恼与业。其烦恼业者,即十二因缘,爱取有三支。其果为生与老死二支。此即三界六道之生死。故于三界内者,谓之有漏。

  此指分段生死而言,分段生死以爱润生,较细的还有变易生死。

  若论变易生死,无明是烦恼,行是业,识名色六入触受则念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不知,以分段生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得无漏证。如《胜鬘经》云,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故若以变易生死而论,无明行是有漏因,识名色六入触受是有漏果。是知唯佛一人,证真无漏也。

  有为是有造作义,有造作自然有生死。故无为者,实是无生义不可得义。若有所得,非无为也。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随喜者,于实相法随喜也。

  诸法实相,理事圆融。诸法者,事相也;实相者,理体也。约事相言,一切事法,能所宛然;约理体言,空无所得,寂灭湛然。诸法实相,能所宛然而寂灭湛然;实相诸法,寂灭湛然而能所宛然。

  能所宛然而寂灭湛然,是方便实智,方便实智成实功德。寂灭湛然而能所宛然,是实方便智,实方便智成权功德。

   随者顺也,顺理则有实功德,顺事则有权功德。顺理则闻如来寿量深远,信顺不逆;顺事则闻佛三世益物,遍一切处遍一切时,毫无疑惑。如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信顺不二故曰随。

  喜者以此法自觉,以此法觉人。自觉者自利,觉人者利他。自利则得无量智慧,利他则起无量慈悲。故自利者智导悲也,利他者悲导智也。以智导悲,则能读诵《法华》;以悲导智,则能为人演说《法华》。是知〈随喜功德品〉,实是五品弟子位之随喜品也。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  其有闻是经  若能随喜者  为得几所福」

  弥勒菩萨问,若人闻《法华经》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乃指四众弟子。及余智者,了达《法华经》诸法实相的,是为智者。故此实相法,非智慧者不能入。

  有人说第五十人,是指十信人。有人说自十地展转至十回向,至十行,至十住,至十信,为第五十人。然看经文,只言展转至第五十人。今第五十人,言其随喜之功德,便知随喜功德之殊胜也。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车马脑珊瑚虎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以是较量功德,用显第五十人随喜《法华》功德之殊胜。假使以财布施,乃至令众生得阿罗汉的功德,不及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的功德。此何原因?以财布施得人天福报,以法布施令证阿罗汉果,都不如佛。随喜《法华经》,是实相法,实相是佛。如《维摩诘经》,佛问维摩诘,汝云何观佛?维摩诘答,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此段文义显明,则知第五十人,意非在十信位了。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生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往听《法华》,须臾听受,即得此福报。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不过此处指片刻时间。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喑痖。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麁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喎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劝人听法之功德。

  亦不褰缩,褰者翘起也。

  不疮胗,胗音枕,口疮也。

  亦中不喎(呙)斜,呙音块,口戾也。

  鼻不匾,鼻不平薄。

  亦不窊曲,窊音洼,不正也。

  黧黑是又黄又黑。

  阿逸多!劝一人听法,功德尚且如此。何况一心听法读诵,为他人说,如说修行呢?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于法会  得闻是经典  乃至于一偈  随喜为他说   如是展转教  至于第五十  最后人获福  今当分别之   如有大施主  供给无量众  具满八十岁  随意之所欲   见彼衰老相  发白而面皱  齿踈形枯竭  念其死不久   我今应当教  令得于道果  即为方便说  涅槃真实法   世皆不牢固  如水沫泡焰  汝等咸应当  疾生厌离心   诸人闻是法  皆得阿罗汉  具足六神通  三明八解脱」

  阿罗汉具六神通,不具三明;大阿罗汉,具六神通复具三明。三明者:宿命明,知过去世;天眼明,知未来世;漏尽明,知现在世。

  八解脱即:一、内有色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处解脱。五、识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解脱。

  「最后第五十  闻一偈随喜  是人福胜彼  不可为譬喻   如是展转闻  其福尚无量  何况于法会  初闻随喜者   若有劝一人  将引听法华…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