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P39

  ..续本文上一页的总相智,一切种智是佛的别相智。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已。然后灭度。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

  如一阎浮提微尘数劫者,将阎浮提碎为微尘,劫数如是之多。像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尘数劫。

  增上慢比丘。佛法于第一义中,毕竟空不可得,于世谛中,如幻不可得,于一切法不可得,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乘人于不可得中,以我慢故,生有所得心,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故名增上慢人。于像法中,此辈人有大势力。

  「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律制比丘不礼白衣,常不轻菩萨云何礼白衣?以常不轻菩萨所礼者,乃法身佛。故曰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

  「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当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号之为常不轻。」

  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但行礼拜。身业弘法也。

  授记有二种,通记与别记。别记记劫数,通记不记劫数。例如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即是通记。常不轻菩萨授记众生成佛,即是通记。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常不轻菩萨闻空中说《法华经》,得六根清净。六根清净位,约别教在初地以前,约圆教在初住以前,向上便是分证成佛。

  神通力是身业功德相,乐说辩力是口业功德相,大善寂力是意业功德相。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尔时常不轻,即释迦牟尼佛,尔时增上慢四众弟子,即跋陀婆罗……等。

  跋陀婆罗,又作跋陀和,译为贤护,或译为仁贤。于是我们猜出几部经先后次序。

  《幻士仁贤经》,幻士仁贤即跋陀婆罗,尔时跋陀婆罗尚未归依佛,这部经可能最早。

  《法华经》最迟说,经中曾云四十余年未说真实,最后方说真实,故《法华经》可能最晚。

  其间有《般舟三昧经》,跋陀和菩萨当机,《思益经》有跋陀婆罗十六开士,《楞严经》亦提到跋陀婆罗。可能这几部经,居《幻士仁贤经》,与《法华经》之间。

  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应为师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

  最后称叹《法华经》功德,并劝流通。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  号威音王  神智无量  将导一切   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是佛灭后  法欲尽时   有一菩萨  名常不轻  时诸四众  计着于法   不轻菩萨  往到其所  而语之言  我不轻汝   汝等行道  皆当作佛  诸人闻已  轻毁骂詈   不轻菩萨  能忍受之  其罪毕已  临命终时   得闻此经  六根清净  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   复为诸人  广说是经  诸着法众  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  令住佛道  不轻命终  值无数佛   说是经故  得无量福  渐具功德  疾成佛道   彼时不轻  则我身是  时四部众  着法之者   闻不轻言  汝当作佛  以是因缘  值无数佛   此会菩萨  五百之众  并及四部  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  听法者是  我于前世  劝是诸人   听受斯经  第一之法  开示教人  令住涅槃   世世受持  如是经典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时乃得闻  是法华经  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   诸佛世尊  时说是经  是故行者  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  勿生疑惑  应当一心  广说此经   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偈颂如长行所释。

  计着于法。即于毕竟空中,计有所得也。亦即增上慢人。

  时乃得闻,是《法华经》非可经常得闻,机缘时至,乃得一闻。

  诸佛世尊,时说是经。例如释迦牟尼佛,四十余年未说是经,最后八年方说《法华》。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不测之谓神,力用之谓力。欲付嘱深法,先现十种神力。十种神力者:一、广长舌相,二、毛孔放光,三、謦咳,四、弹指,五、动地,六、十方普见,七、空中唱声,八、南无释迦牟尼佛,九、十方遥散诸物,十、十方通达无碍。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踊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从地涌出菩萨,发愿弘经,亦自欲得真净大法。欲得真净大法者,欲亲证实相也。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咳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地皆六种震动。其中众生。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见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及见释迦牟尼佛共多宝如来在宝塔中坐师子座。又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及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已。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过此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汝等当深心随喜。亦当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以种种华香璎珞幡盖及诸严身之具珍宝妙物。皆共遥散娑婆世界。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成宝帐。遍覆此间诸佛之上。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欲宣实相真净大法,先现十种神力。

  广长舌相上至梵世,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毛孔放光表智慧,遍照十方表境,此表智境罄尽。世尊及宝树下诸分身佛,现神力满百千岁。此佛以神力促长时为短时,虽历百千岁,令法会大众感觉少时也。

  謦咳,四十余年隐秘真实,今声咳者,欲宣真实之状也。遍至十方世界者,示十方诸佛同证实相。

  弹指,此一弹指,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促众生依教奉行。

  六种震动,警六道众生。

  普见娑婆世界,表此实相法,佛佛道同也。

  空中高声唱言,表实相一乘教义,十方普遵。

  南无释迦牟尼佛,归依《妙法华经》也。

  遥散诸物,云集宝帐者,表诸法实相。

  十方通达无碍,表实相理一也。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

  以佛不思议神力,况比《法华经》功德。如来一切权实诸法,皆不出实相,今于此经宣示显说。如来一切自在神力,皆不出实相,今于此经宣示显说。如来一切秘要之藏,一切甚深之事,唯诸法实相。

  最后付嘱菩萨,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妙法华经》。

  「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