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并应护持修行者,恭敬经卷。园中、林中、树下、僧坊,皆僧居住处。是中皆应起塔供养,以此处即是道场。道场者,佛成道处,说法度众生处,乃至般涅槃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佛救世者 住于大神通 为悦众生故 现无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 身放无数光 为求佛道者 现此希有事 诸佛謦咳声 及弹指之声 周闻十方国 地皆六种动 以佛灭度后 能持是经故 诸佛皆欢喜 现无量神力 嘱累是经故 赞美受持者 于无量劫中 犹故不能尽 是人之功德 无边无有穷 如十方虚空 不可得边际 能持是经者 则为已见我 亦见多宝佛 及诸分身者」
《法华经》是一乘教义,一乘教义即是一心、一实谛、实相。实相者诸佛法身,故曰则为已见我,及多宝佛,分身诸佛。
「又见我今日 教化诸菩萨 能持是经者 令我及分身 灭度多宝佛 一切皆欢喜 十方现在佛 并过去未来 亦见亦供养 亦令得欢喜 诸佛坐道场 所得秘要法 能持是经者 不久亦当得 能持是经者 于诸法之义 名字及言辞 乐说无穷尽 如风于空中 一切无障碍 于如来灭后 知佛所说经 因缘及次第 随义如实说 如日月光明 能除诸幽冥 斯人行世间 能灭众生暗 教无量菩萨 毕竟住一乘 是故有智者 闻此功德利 于我灭度后 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 决定无有疑」
持是《法华经》者,能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欢喜。
诸佛所得秘要法,即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诸法实相。
实相为诸法之义。名字言辞,皆缘起无性。缘起无性,即诸法实相。实相无相,无碍无尽,故得实相者,于法乐说无尽,一切无碍。
因缘及次第,随义如实说。于第一义中,诸法毕竟空,不可得不可说。若欲说法,必假因缘次第。因缘所生法,空无自性,空无自性还归第一义。故虽有名字言辞,却是于言离言,总归实相,故曰随义如实说。
如日月光明破暗者,谓实相法能破世间痴冥也。
教无量菩萨,入于一佛乘。
于我灭后,受持《法华经》者,是人于佛道,能决定信,无有疑惑。
嘱累品第二十二
嘱累之义,可从三方面解说。一、从佛边,二、从菩萨边,三、从佛与菩萨合论。
从佛边者,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菩萨众等流通。
从菩萨边者,嘱是顶受佛所嘱,累是敬顺佛意,不辞其劳。
佛菩萨合论者,嘱是佛所嘱,累是菩萨敬承佛旨。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三摩菩萨顶,示将以真净大法,付嘱菩萨,烦菩萨流布利益众生。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悋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悋。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佛以大慈悲,无有悭吝,亦无所畏。何故无所畏?于法决定说也。
以佛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普施一切众生,为大施主。佛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即无上正等正觉。
于未来世,若有信者,当为演说《法华经》。若不信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余深法者,三乘法也。今是此经开三显一义,若不能直入一乘,当为开三乘教。
最后付嘱菩萨云,汝等若能如是流通《法华经》,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诸菩萨仰承所嘱,三复其言,当具奉行弘《法华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佛令分身诸佛各还本土。大众闻佛付嘱,皆大欢喜。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佛自说过去世事曰本生,论菩萨过去世事曰本事。今说药王菩萨过去世事,故曰本事。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宿王华菩萨,请佛说药王菩萨本事。 菩萨有本土菩萨,及十方诸来菩萨。本土菩萨例如天亲菩萨、龙树菩萨、跋陀婆罗十六开士等。十方诸来菩萨例如药王菩萨、观音菩萨、维摩诘等。
他国土诸来菩萨即十方菩萨,及此土声闻弟子众等,若闻药王菩萨本事,当皆欢喜。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宝树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幡。宝瓶香炉周遍国界。七宝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十号具足。其佛与菩萨,俱寿四万二千劫。国土庄严,如经文所述。一箭道,即二里远。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等,说《法华经》。当知本品,仍是流通《法华经》。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一心上求佛道。满一万二千岁,得现一切色身三昧。于是入三昧,行大供养。
海此岸旃檀香,此香六铢,价值娑婆世界。二十四铢等于一两,可知此香极为珍贵。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熏陆。兜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瞻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菩萨燃身、燃指等,为法供养。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是供养,蒙八十亿恒河沙世界诸佛赞叹。
兜楼婆、毕力迦,罗什大师云,此香出龙神国,此土所无,故不翻。
「一切众生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加趺坐忽然化生。即为其父。而说偈言 大王今当知 我经行彼处 即时得一切 现诸身三昧 勤行大精进 舍所爱之身 供养于世尊 为求无上慧」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法供养已,即便命终。命终后,还于日月净明德佛国中,净德王家出生。结加趺坐忽然化生,表非胎生也。
即为其父说偈。偈颂略出,述其于日月净明德佛处修道燃身之经过,为求无上佛慧。故受菩萨戒后,须燃香供佛。
「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皆外国数名。
「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觐
尔时一切众生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还到佛所。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一切众生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一切众生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日月净明德佛,嘱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后,入于涅槃。
「尔时一切众生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剎庄严。垂诸幡盖悬…
《妙法莲华经讲记(智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