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二▪P3

  ..续本文上一页萨不住涅槃,焉得索车?

  门外并无三车,表示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绞络垂诸华缨。重敷綩綖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

  各赐诸子等一大车,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唯有一佛乘也。

  其车高广,示一佛乘遍法界也。幰,车幔也。驾以白牛,大白牛表般若,「白」表色本,示诸法由般若生。其疾如风者,以般若慧乘八正道,速至萨婆若。多仆从而侍卫者,多有方便以成功德也。

  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示佛功德无量。周给一国犹尚不匮,普施法界犹尚不乏,何况诸子?等心与之者,等以一佛乘度之也。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声闻乘人,未闻《法华》前,不知自己当来作佛,闻佛说《法华》后,方知自己作佛有分,故曰非本所望。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不。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况复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世尊。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缘无虚妄也。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佛问舍利弗,长者前许三车,后等施大白牛车,前后不符,事有虚妄不?舍利弗言无也。因为长者系诱诸子离于火难,权施方便耳。长者令诸子全其身命,免于生死之苦,便是令得玩好之具,纵然不赐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况自知财富无量,等赐诸子大车呢?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暗蔽。永尽无余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惓。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为度众生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愚痴暗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譬喻已,今以法合之,故曰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世间之父,佛如长者,为一切众生之父也。于诸怖畏下皆系法说,以合譬喻。

  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是说佛具三智、五眼、十力、四无所畏,在表佛实智。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是表佛以方便智度众生也。所谓无有方便,不成功德。最后表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令一切众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又以贪着追求故现受众苦。后受地狱畜生饿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间。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

  见诸众生为八苦熬煎,为五欲所害,以贪着欲求故不得出离诸苦,终致堕在三涂苦道。若生天上人间,除生老病死等诸苦外,复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是知六道之中,唯天道人道有爱别离及怨憎会苦。换句话说,唯人道众生,具受八苦。

  佛见众生没在诸苦之中,于是起大悲心,思施救拔。

  「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济诸子火宅之难。然后各与珍宝大车。如来亦复如是。虽有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为说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

  神通及智慧,上合长者身手有力譬。佛知若舍方便权巧,直接用神通智慧力,众生难以得度。故如来不用知见、十力、四无所畏等诸功德力,而用三乘方便。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一佛乘也。如来为度众生方便故,于是于一说三。

  所以者何?因为众生未免生老病死等八苦,而为三界火宅所烧。八苦病恼,三界火宅,源于四颠倒。四颠倒者,凡夫众生,于无常计常,于苦计乐,于无我计我,于不净计净。二乘人无知,于常执无常,于乐执苦,于我执无我,于净执不净。是为二重四颠倒。众生八苦未除,三界未离,没在四颠倒中,故不能解佛智慧。欲令入一乘,须是令先离三界苦。所以佛以三车诱出火宅,然后等与珍宝大车。是故于《法华》时,方开三显一也。

  「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弊色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汝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如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复作是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无所依求。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汝等莫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勿贪粗弊五欲也。若贪五欲生爱着,则为所烧。汝应速出三界,当得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用合羊车、鹿车、牛车譬。此三乘法,圣所称叹,以无漏根力觉道者,略说三十七道品,及以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得无量安隐快乐。是如来劝修之词。

  「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正因佛性也。此等众生昔曾闻声闻乘法,信受奉行。今复闻佛说声闻乘法,缘因佛性也。精进修习欲速出三界,知苦断集。自求涅槃,修道证灭,无度众生之悲愿,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三界火宅者。

  若有众生,从佛闻十二因缘法,闻已信受,求自然慧。自然慧者,十二因缘法也。十二因缘法非佛所造,亦非余人所造,有佛无佛,常自而然,故曰自然慧。乐独善寂,只求自度,不度众生。诸法无生,皆十二因缘起,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诸子,求于鹿车出于火宅者。

  若有众生,从佛闻大乘法,勤行精进。信受奉行,精进修习。求一切智,一切智者总相智也。佛智即一切种智,佛独具之智也。自然智者,诸法性相,有佛无佛,二谛常住,故名自然智。以上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皆性本自具,非因师得,故曰无师智。且上求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复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众生。如此上求下化,是名大乘菩萨摩诃萨。如彼诸子求牛车出者。

  「舍利弗。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惟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如来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怖畏险道得涅槃乐。如来尔时便作是念。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是诸众生皆是我子。等与大乘。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

  此段经文,以法合譬。因佛教化,得出三界离苦得乐。以有出入故,是以曰以佛教门。门者,即有出入义。怖畏险道者,三界内分段生死也,离三界分段生死而得涅槃。

  如来尔时下,示如来以平等心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皆入一佛乘。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皆是一相一种圣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是诸众生脱三界者,不与声闻缘觉乘,悉与一佛乘。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上合大白牛车譬。皆是一相一种,谓皆是诸法实相。此诸法实相,圣者所称叹。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者,实相能生不思议缘起,不思议缘起者佛果也。经云佛种从缘起,即不思议缘起,故曰净妙第一之乐。

  「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然彼长者。无虚妄之咎。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先譬说而后法说。初以三车诱引其子,后但与大车,是譬喻说。如来亦复如是,是法说,前后证成无虚妄义。佛于空知无量谓之智,于无量知空谓之慧。如来具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法。但众生机有高下,有能受者,有不能受者。所以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佛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譬如长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复顿弊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栋倾斜 基陛隤毁

  墙壁圯坼 泥涂褫落 覆苫乱坠 椽梠差脱

  周障屈曲 杂秽充遍」

  重颂长行,譬如三界火宅。泥涂褫落,应作泥涂阤落,阤音脱。形容三界火宅不安的情形。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鵄枭雕鹫 乌鹊鸠鸽

  蚖蛇蝮蝎 蜈蚣蚰蜒 守宫百足 狖狸鼷鼠

  诸恶虫辈 交横驰走 屎尿臭处 不净流溢

  蜣螂诸虫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干 咀嚼践蹋

  啮死尸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竞来搏撮

  饥羸慞惶 处处求食鬪 鬪诤掣 嘊喍吠

  其舍恐怖 变状如是」 

  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