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本觉利品第四

  本觉利品第四  

  

  

  「尔时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不可思议。从远近来。亲如来座专念谛听。入清白处。身心不动。尔时佛告无住菩萨言。汝从何来今至何所。无住菩萨言。尊者。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佛言。汝本不从来。今本不至所。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即放大光遍照千界。而说偈言

  

  大哉菩萨  智慧满足  常以本利  利益众生

  

  于四威仪  常住本利  导诸群庶  不来不去」

  

  尔时有无住菩萨,闻佛所说一味真实,实相妙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于是由他方国土,远处而来。亲近师子座,专念谛听佛说法。

  

  

  佛之音声,清彻远闻,故无住菩萨,远在他方国土,闻法而来。

  

  佛问无住菩萨,汝从何来,今至何所?

  

  菩萨以德立名,既名无住,无住当无本。无本者量等虚空,无来无去。若随顺世谛,则无来而来,无去而去;若论胜义谛,则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故无住菩萨答言,我从无本来,今至无本所。若无住无本,当是无来无去;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了。

  

  佛赞叹言,汝本不从来,今本不至所。

  

  佛赞曰,汝无住无本,故实无来无去,而现来去。虽现来去,而无来去。

  

  以无住之德,彻证法性。法性无性,无性为性。无性则空无所有,空无所有故无来无去。

  

  以无性故,所以随缘成事。以随缘成事故,所以无来而来,无去而去。

  

  诸法随缘,现有来去。既是随缘,故无自性。所谓随缘不失性也。以随缘不失性故,所以来而实无来,去而实无去。

  

  无住菩萨,具无住之德,实迹近邻圣也。故佛赞叹说,汝得本利,不可思议,是大菩萨摩诃萨。

  

  佛赞无住菩萨已,即放大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而说偈言:

  

  大哉菩萨,智慧满足,常以本利,利益众生。于四威仪,常住本利,导诸群庶,不来不去。

  

  大哉菩萨,赞无住菩萨也。智慧满足者,菩萨证知诸法实相,名之为慧,菩萨了达实相诸法,名之为智,故曰智慧满足。常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本利,利益一切众生。

  

  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作如幻佛事,利益众生。然于本利,却无生无灭不来不去,常住不动。如《金刚经》云,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虽然化导一切群庶,但却是法身不动,不来不去。

  

  「尔时无住菩萨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转。而转众生一切情识。入庵摩罗。」

  

  尔时无住菩萨白佛言,佛既得本利,利益众生。究竟以何利转化众生,转众生之情识,入庵摩罗识呢?

  

  众生一切情识者,遍计执性也。众生不知一切法缘生如幻,竟以情识执着一切假法为实有。

  

  庵摩罗识,译为清净识,无垢识,真如识。是阿梨耶识,果上之名。《成唯识论述记》云,真如虽非识所变,为识实性故,亦名唯识。故知庵摩罗识,即真如也。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何以故。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觉诸情识空寂无生。」

  

  佛言,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一觉者,无上正等觉也。无上觉有二种智,即实智与方便智。佛如实知诸法实相,故具实智。佛如实知实相诸法,故具方便智。佛以实智起方便智,以方便智度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皆入本觉实智,故度尽一切众生,而不取众生相。以诸法实相,悉无分别故。故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

  

  何以故下,解释云何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庵摩罗。一切众生本觉者,一切诸法无非实相也。诸佛如来,既已自证本觉,复以本觉,觉诸有情。令彼众生皆得本觉者,令一切众生皆证实相也。

  

  众生若证实相,便是成佛。《法华经》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故令一切众生皆得本觉者,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

  

  觉诸情识,空寂无生。

  

  众生情识,不知诸法性空,竟执缘起幻相为实有。若证实相,便知情识妄执,诸法性实无生。若知诸法非实,自然便得情识空寂无生了。

  

  「何以故。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何故令诸众生皆得本觉以后,觉诸情识空寂无生呢?因为情识起止变动无常,而其性本空。故曰决定本性,本无有动。

  

  「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无住菩萨言,可一八识,皆缘境起,如何不动?

  

  「可一八识」,「可」是语助词。「一八识」应为「一切识」。谓一切识皆为缘境而起,既有起止,云何谓一切识本性本无有动呢?

  

  佛言,一切境无性本空,一切识亦无性本空。空云何有缘?故曰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当知缘起诸法,是依他而起。此依彼起,彼依此起,互依而起,方成缘起。如果此不依彼便起,彼不依此便起,则一切法起不依缘,是故便无缘起。

  

  既然此依彼成,则此全是彼。此是彼故,则此空无体性。彼依此成,则彼全是此。彼是此故,则彼无体性。此无体性,故依彼而成。彼无体性,故依此而成。如此缘起方兴,万法方成。所以缘起必是性空,以性空故缘起方成。故佛言,一切境本空,一切识本空。

  

  无性缘成,便是依他起,万相影现。缘起无性,便是圆成实,一性湛然。故曰空无缘性,如何缘起?

  

  缘而非缘,非缘而缘。起而无起,无起而起。甚深微妙,离言绝虑,名不思议缘起。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如何有见。佛言。见即为妄。何以故。一切万有。无生无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无住菩萨言,如果一切境皆空,那么如何有见呢?一切众生,皆有所见,怎可谓一切境皆空?

  

  佛总破诸见曰,见即为妄。众生以妄想故,乃有所见,非真有境可见也。

  

  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性空寂,所以一切万有,无生无相,因为一切万有性本空寂故。本不自名者,一切法以相立名。既然无相,云何有名?只怪众生迷惑,于无相法,妄取于相。复于相上,妄立假名。以相名故,起诸妄想,不如实知一切法悉皆空寂。

  

  一切法相,亦复如是无相无名,一切众生身,亦如是无相无名。

  

  众生身者,色法也。无住菩萨问如何有见。对色法而有见,故佛答,一切色法皆空。一切法相,一切众生身,皆约色法言也。

  

  身尚不有,云何有见?

  

  此是直接呵破。

  

  「无住菩萨言。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觉亦应空。佛言。可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不空。」

  

  无住菩萨言,佛言常以一觉,觉诸众生。如果一切境空,一切身空,一切识空。那么觉亦应空,佛以甚么觉诸众生呢?

  

  佛言,一觉者,不毁不坏,决定性故。

  

  以一觉者,即毕竟空。故不毁不坏,不生不灭,是诸法决定性故。然毕竟空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故非空非不空,无空亦无不空,是为一觉性。

  

  「无住菩萨言。诸境亦然。非空相非无空相。佛言。如是。彼可境者。性本决定。决定性根。无有处所。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佛言。如是。觉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觉。物无处故清净。清净无色。」

  

  无住菩萨,深领佛意言,诸境亦是一样,非空相非不空相。佛言如是,如汝所说。因为彼境者,性本决定毕竟空寂。以决定性根,毕竟空寂故,无有处所。以无有处所故,不得谓之空,亦不得谓之不空。

  

  无住菩萨言,觉亦如是,无有处所。不得谓之空,不得谓之不空。以如是故,佛以一觉,觉诸众生。虽觉一切众生,而实无一众生被觉者。

  

  佛言如是,汝解我所说义也。以觉无有处所,所以觉性清净。以觉性清净故,所以不可说有觉。色亦如是,一切物无处所故,所以清净。色清净故,所以不得谓有色。以一切法性,毕竟空不可得故。若谓有处所可得,皆是有住生心也。若心无所住,则空不可得,不空亦不可得。故曰非空非不空,无有空亦无不空。

  

  当知我人于法见空,见不空,皆强立知见也。

  

  「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佛言。心眼识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何以故。色无处所。清净无名。不入于内。眼无处所。清净无见。不出于外。心无处所。清净无止。无有起处。识无处所。清净无动。无有缘别。性皆空寂。性无有觉。觉则为觉。」

  

  在心曰知,在眼曰见,于识则为了别。于空性中,不立知见了别,是谓本觉性地。若立知见了别,便违空性。故无住菩萨言,心眼识亦复如是,非空非不空,不可住着,不可思议。

  

  佛言,是的,心眼识亦复如是,非空非不空,不可住着,不可思议。何以故?因为色尘性空,无有处所。无处所故,所以色尘清净,无相无名。以色尘清净无相无名,所以不入于内。不入于内者,不入于眼根也。换句话说,因为色尘空故,所以不入于眼根。

  

  眼根亦是一样,因为眼根性空,无有处所,无有所在也。故眼根清净无有住着,所以无见。眼根清净无见,所以不出于外。不出于外者,不接触外尘也。

  

  心性空寂,无有所在处,所以清净无有住止,亦无起处。谓净觉心性,妙湛不动,无有起灭也。

  

  识性空寂,无有处所,清净无动。以识性空寂,所以清净不动。众生见静见动者,皆是妄识取着幻相也。如果妄识不起,则诸幻灭尽。诸幻灭尽,而清净觉性不动。如是则无缘相,亦无了别识了。

  

  当知一切缘相,皆是自心所现。自心现诸缘相,还以…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本觉利品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