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上▪P4

  ..续本文上一页法。是以当入无文字相之实相法门也。

  

  若能信是实相法,则无淫怒痴。淫怒痴者,即贪瞋痴也。若观贪欲愚痴之性,即是无量相。无量相者,赞佛也。诸佛如来,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广说则为无量相,略说则为三十二相。

  

  是二无文字,以文字故说。此贪欲愚痴二法,原是性空无相。但以文字相而说。所谓至理无名,因名以显至理也。

  

  诸有文字处,是皆无有实。以文字相如幻,故曰无有实。

  

  一切诸音声,观是一音性。一切音声相虽有别,然其性则一。犹如一切金器,其相虽异,而金性则一。以是理可知,佛所说法,及邪师所说法,言语相虽异,而其性则实无说无分别。若诸邪师洞达此实相理,便可不兴邪说矣。

  

  法虽以言说,旨在以言遣言。究其实性,实无有法,亦无有说。何以故?一切法悉归毕竟空故。

  

  如是则是一实相法门也。一实相法门,亦曰一佛乘,亦曰一真法界,亦曰毕竟空,亦曰无量义。入此法门者,则得无上忍。若依五忍而言,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无上忍者,即是寂灭忍。而寂灭忍者,言佛位也。

  

  但是既曰寂灭,应是无忍,亦无非忍。故曰是忍是非忍,勿作这种分别也。

  

  于欲、瞋恚心,勿计其中利,知是贪欲瞋恚,二法无性无生。便不会以我执心,而争名争利了。若能如是,便为诸佛世尊了。

  

  「东西南北方  如恒河沙土  皆碎为微尘  一尘为一国

  满中诸珍宝  于无央数劫  供养诸如来  其所得功德

  若人闻是经  过彼百千倍」

  

  此是较量功德。四方多如恒河沙般的国土,皆碎为微尘,一尘一国。满中珍宝,有人于无央数劫,持以供养诸如来。其功德不如闻是经之功德,百千分不及其一也。

  

  「若有出家人  一心求佛道  我嘱累是人  此秘密要法

  若有诵是经  及以解其义  无量总持辩  自然皆当得

  利根无尽慧  乐说之辩才  无量亿诸佛  皆亦与是人

  诸经妙法宝  自然皆能说」

  

  若有一心求佛道的出家人,我便以此秘密要法嘱累于他。嘱者,佛以法付嘱也。累者,烦劳汝等持法流通也。

  

  若当来世,有人诵持是经,及能解其义,即自然而得无量总持辩才。同时无量亿诸佛,亦与是人诸经法宝,是人自然皆能演说。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是偈有几所人得自利益。佛言。善男子。汝见是大众不。唯然已见。佛言。今说此法时。会中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满在虚空。以说法之明乃至他方世界多所饶益。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不受诸法故漏尽得解脱。于是菩萨众中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无障碍相得无生法忍。何以故。如是说法于诸说法中最为第一。」

  

  尔时师子游步菩萨白佛言,世尊今说此偈,有多少人得利益呢?

  

  佛言,汝见是与会大众不?答言已见。佛言今当说此法时,会中还有无量无数众生共集。与会大众,未曾见也。如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紧那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等天龙鬼神,满虚空中,众所未见。同时以说法功德之力,乃至他方世界众生,亦多所饶益。此亦与会大众之所不知不见也。

  

  今此会中,九万二千夜叉神,皆发无上菩提心。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信解于真法,如实知一切法皆是一相,所谓无相。以不受诸法故,漏尽得真解脱。

  

  所谓增上慢人,有几种解说。总而言之,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者,即是增上慢人。

  

  如《宝箧经》中有五百比丘,得于四禅,自谓得证四果,此即为增上慢人。

  

  再如于第一义中,无一法可得。如《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是知第一义中,无一法可得也。

  

  而增上慢比丘,竟以有所得心,得于有余涅槃。此亦增上慢也。如经中云,增上慢比丘有五百人,未得谓得,闻是法无增上慢,得真法信解一切法皆是一相。是言如是增上慢人,皆放舍有所得心,信解大乘,信解实相法也。

  

  至于世人未得禅定,谓得禅定;未证果位,谓证果位。此属大妄语罪,又当别论也。

  

  不受诸法,漏尽解脱。受三界生,谓之有漏。不受诸法者,见思惑尽也。漏尽解脱者,更不受三界生也。

  

  于菩萨众中,有六万二千人,信解诸法毕竟空,无有障碍,得无生法忍。

  

  何以故?皆因是法,于佛所说法中,最为第一也。

  

  「善男子。如我于然灯佛所。信解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河沙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如是法相。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善男子。汝见提婆达多有大功德善根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有如是功德。不知如是法相故。断灭善根堕大地狱。」

  

  然灯佛又译锭光佛,释迦牟尼佛因中行菩萨道时,于第二阿僧祇劫时,逢此佛出世。释迦牟尼佛以五茎花供佛,并以发布于泥上,令佛蹈过。当时释尊以无所得心供佛,蒙佛授记当来作佛。

  

  如《金刚经》云,须菩提!佛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以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故知释迦牟尼佛,于然灯佛所,以无所得心蒙佛授无上菩提记也。

  

  诸法一相无碍者,即第一义空也。若人证入第一义空,即生无所得心也。所谓生无所得心者,即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心无所住,一念不起,一法不生。当下即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假名为入无生法忍。故经云,善男子!如我于然灯佛所,信解诸法一相无碍,然后乃得无生法忍,具足六波罗蜜。

  

  所以者何以下,明若人不明一相无碍,终将退堕。并举提婆达多为例说明。提婆达多者,是佛堂弟,阿难亲兄。博通内外经典,有三十相。(文中言成就三十二大人相。恐系文字错误。)

  

  所以者何?若菩萨于恒沙劫,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若不知一相无碍法,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例如提婆达多,便是不知如是无生法相,以致断灭善根堕大地狱。

  

  「善男子。当知虽久发心有大功德。不入是法门皆能断灭善根功德。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高须弥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九千九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土名金焰明。其国皆以黄金为地。其所说法亦以三乘度脱众生。其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次第二会。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三会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第四会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皆得阿罗汉。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比丘尼众倍于上数。优婆塞众亦倍上数。优婆夷众亦倍上数。菩萨众亦倍上数。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皆得无量无边陀罗尼门三昧门。能转不退*轮。何况新发菩萨意者。」

  

  佛告师子游步菩萨言,善男子!当知若有人虽久发心,虽有大功德,但是如果不入此一相无碍法门,其善根功德皆可能断灭。

  

  于是佛引过去世事说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高须弥山王,十号具足。寿九千(有人谓应为九十)九百千万亿那由他岁。国名金焰明,其国皆以黄金为地。彼佛说法,亦以三乘度化众生。此明彼国,三乘备具也。

  

  彼佛初会,有八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二会有七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三会有六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第四会有五十百千万亿那由他声闻弟子得度。

  

  如是得度弟子,皆得四果阿罗汉。舍诸分段生死重担,逮得自度解脱之己利。

  

  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脱。有者三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愚痴凡夫,以惑业因缘,受三有之果报。此等阿罗汉,已断三界之惑业,不受三界后有之果报,故曰尽诸有结。结者烦恼之异名,烦恼结缚行人,不得脱离三界生死,故曰有结。

  

  正智者,无漏正智也。若分别说,阿罗汉已得知苦智、断集智、证灭智、修道智,此四谓之正智。阿罗汉以此四智,获得有余解脱,故曰正智得解脱。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倍于上数。受具足戒之女众,名比丘尼。受五戒之男众名优婆塞,女众名优婆夷。

  

  菩萨众亦倍上数,皆得阿惟越致无生法忍。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若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言,得无生法忍,应为念不退。菩萨从初发心来,经过第一个阿僧祇劫,圆满十回向。从第二个阿僧祇劫,登初地至七地,此时得无生法忍,名阿惟越致。自八地以上,为第三个阿僧祇劫。

  

  如是菩萨,皆得无量无边陀罗尼门、三昧门。陀罗尼译为总持,三昧译为正受、定。

  

  能转不退*轮。不退*轮者,即一相无碍*轮、无生*轮。如经中云,若菩萨于恒河沙劫,修行六度,若不知如是法相(一相无碍,无生法相),是人或能断灭一切善根(退转也)。故第一个转字,是说菩萨自己既得无生法,复转示别人,度化众生。深证无生,无有退转,故曰不退。无生正观,以为轨则,名之为法。流演圆通,无累不摧,名之为轮。依《法华论》,转不退*轮者,唯佛一人。但十地菩萨既然灌顶受职,当亦能转之也。

  

  如是等菩萨,尚且倍于上数(请观经文),何况新发菩提心的菩萨?意思是说,新发心的菩萨,其数尤多也。

  

  「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

  

  又发辟支佛道心者,亦无量无边。辟支佛译为缘觉或独觉。声闻人以言教为主,辟支以义理为主…

《诸法无行经浅解 解经文 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