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或问白话浅译▪P7

  ..续本文上一页:“如同弯曲又伸直手臂的短暂时间。”又云:“短暂时刻的时间。”故《自信录》云:“十万亿佛刹之远,少顷的时刻即能到达者,正是因为众生的自心本来微妙不可思议也。”如此等重重的譬喻言说,只是在说明:往生净土即是生在自己本性的广大心中而已,是故非常近、而且非常容易也。

  我如今尚且不说你真心自性的广大心量,暂且只就你的色身之内,方寸之间的妄心,说个简单的譬喻。譬如由东土此方到西方的天竺,动辄要经历十万余里,而且一路之间,还要经历很多的国土。有一个人虽然未曾亲自到达天竺,但是曾经听闻他人讲说一遍,因而记忆在其心中。此人后来之时在坐卧之间,忽然动了一念,思量彼种种国家,思量千里,便到千里之外。思量万里,便到万里之外。思量天竺国,便到了天竺国。以此来比喻往生净土,便是这个道理。如此岂不是一弹指之间,一念便到西方净土,如何有所谓的难以到达的道理呢?你如果不修习净土行业,要到西方极为困难,净土的行业若是成就了,要到西方极为容易,只要具备了坚定恳切的信心,决定不会欺骗耽误你。

  问:不修净业,要生净土极为困难,此是真诚不虚之言也。但是何故前面所举的五逆十恶的凡夫,临命终时亦得往生?我未曾听闻其详细之事相,而且心中还有疑惑,希望师父详细开示而解释之。

  答曰:《观无量寿佛经》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造作种种不善之业,如五逆重罪及十恶业等,具足种种的不善之行。像这样的愚痴无知之人,以其造作此种恶业故,本来应当堕于三恶道中,经历许多劫的时间,所受的苦报无穷无尽。如此愚痴的恶人,临命终时,有缘遇到善知识,以种种的方式来安慰开导,为其演说《阿弥陀经》等不可思议的微妙佛法,教导他令他至心忏悔念佛。此人由于身心的痛苦所逼迫,没有办法忆念阿弥陀佛,善知识告诉他说:“你如果没办法忆念阿弥陀佛者,应当口称无量寿佛。”此人若能如是至诚心,令音声不断绝,具足十念之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故,于念念之中,去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人临命终时,见到金色的莲华,广大光明犹如太阳,显现而止住在其人面前,如同一念的时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于莲华苞之中,住满十二大劫,莲华才盛开,莲华开后见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大慈大悲之音声,为其广泛而详细地开示诸法实相,以及除灭罪障之法门,是人听闻之后欢喜无量,应时即发无上的菩提之心。此即是其五逆十恶下品下生之详细内容也。虽然十二劫处于莲华苞中,而其受用境界之快乐,就如同忉利天人,故古代的大德云:“华中快乐如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

  五逆十恶之人得以往生者,《观经疏》曰:“以其临命终时至心念佛而除灭罪障故,此即是以念佛为殊胜之助缘也。”我仔细研究参详经中意旨,此即是因为至心念佛灭除罪障而往生也。然而以《观经疏》和《十疑论》之文句比较而明了之,则有三种义理:

  一者、有人问说,如何只是以临命终时很少时间的心力来念佛,而能胜过其终身所造的罪恶呢?答曰:念佛的心虽然只是很少的时间,然而其心力坚强猛利,其心勇健果决,名为强大的心力,以临命终时即将舍离色身之事非常急迫,若不精进即堕恶道。如人入于军阵之中,不惜色身性命,但求出离险境,是故名为勇健之人也。

  二者、此人在世时虽然曾造恶业,或者其在此世之时曾修其他三昧,故临命终时劝其念佛,其定心容易成就,也就是属于急于佛乘智慧、而缓于精严持戒的人。纵使其现世不曾修习三昧,也可能是宿世的善根种子如今成熟。以其宿世的善业势力较强的缘故,临命终时得以遇到善知识的帮助,故能十念念佛而成就往生之功德。

  三者、若不是宿世的种子,亦非现世曾修三昧,则其临终念佛之时,必定有深重的忏悔之心。是故永明大师曰:“善业恶业无有定相,以其因缘所生而体性空寂故。临命终时六道之中有超升亦有沉沦,那就要看其善恶业之势力强弱而分优劣。临终少时念佛而胜其一生之造恶,就如同真金一两之价值,胜过一百两层层叠叠之俗花。临终一念忏悔念佛之心能灭八十亿劫之罪,就如同一个只有微光的小火把,能够燃烧堆积如山的万仞杂草”

  问曰:娑婆世界如今乃是五浊恶世,人人皆有罪业,纵使未曾造作五逆十恶等重罪,其余较轻的罪业,谁能完全没有,假使不经忏悔消灭罪障,只是在临命终时念佛,这样能够往生净土吗?

  答曰:亦得往生也!此乃全部藉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广大愿力也。《那先经》云:“就如同把一百枚大石头放置在大船之上,藉著大船的浮力故,大石头可以不沉没水中。若是没有大船的凭借,即使是很小的石头也会沉没于水中”这是比喻彼五浊恶世之人,虽然一生之中曾经造作恶业,临命终时念佛依靠阿弥陀佛而不堕入地狱之中。如果不是因为念佛仰仗阿弥陀佛大愿力之摄受,虽然只是造作小小的恶业,也会堕入地狱之中,更何况是五逆等大恶业呢?大船就是譬喻阿弥陀佛的广大愿力,石头是比喻人们所造的恶业,因此古人有所谓的带业往生之说。前面在四种国土的文章当中,也曾说到具有无明烦恼污染的人,亦得往生于凡圣同居的净土。

  又如僧人雄俊,临命终时即将堕入地狱的镬汤之中。另有一位汾州人,平日一生以屠牛为职业,临命终时见到一大群的牛,用头角来逼近抵触其身体,身心的惊苦疼痛难以忍受。以及张钟馗,一生以杀鸡为业,临命终时见到鬼神驱赶著一大群的鸡,用嘴啄破其两只眼睛,其身上流的血盈满于整个床铺。此三人皆是临命终时恶境现前,然后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后来俱得往生于极乐净土,如此之事不是仰仗佛力加持是什么呢?

  我再以比喻来说明之,譬如有人现在违犯官方的法律,应当被捕关入官方的囚牢之中。但是因为他去投靠依附国王,藉著国王的宣示诏文,则地方官府不但不能拘提收捕,而且能因此而到达京城也。所以《西资钞》云:“众生得以往生净土,是假借他力所致。”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所摄,释迦如来的劝化赞助,以及十方诸佛的护念加持。就如同渡过广大的海洋之时,既已得广大坚固之巨船,再依靠著善知识的引导,更加上顺向风力之方便,必能快速到达于彼岸。如果是那些不肯登上舟船,迟迟滞留于五浊恶国、而不能登于彼岸者,这又是谁的过失呢?

  问曰:前面说一般的博地凡夫,便能够达到不退之阶位,此必然是已经没有恶业之人,如今此带业而往生净土者,也能够达到不退转之位吗?

  答曰:一律皆可以达到不退转之地也。经云:“若有往生极乐世界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成就佛道而不退转。”又云:“若有众生往生西方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转位之菩萨。”此外《净土十疑论》云:“有五种因缘,能令往生极乐世界者,皆能不退转:一者、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之所摄持,故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二者、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常常放光照射加持,菩提心可因此而日日增长,故得不退转于佛道。三者、极乐世界的流水、众鸟、罗网、树林,乃至微风吹动之音声、天乐演奏之众响,皆能演说苦、空、无常,乃至六波罗密之法音,使听闻到者,常常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得不退转也。四者、彼极乐国土纯以诸大菩萨、诸上善人以为良师益友,无有种种恶缘境界。外不受鬼神邪魔之迷惑,内不因贪嗔痴等三毒之所挠动,烦恼之心能够永远不起现行,故得不退转也。五者、只要能够往生彼佛国土,即能得到寿命无数长劫之果报,寿命无量就和佛菩萨相等,故得不退转也。”又古人云:“如果不愿意往生净土则已,愿求往生则无不得生者。不往生极乐世界则已,只要是往生者则必定永不退转也。”

  问曰:一生之中造恶无数,只是临命终时忏悔念佛,即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又无退转佛道、轮回生死之疑虑,此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愿力,实在是微妙而不可思议啊!那么我于往生之前,尚且可以做一些世间的事业,一直等到临命终时,然后才念佛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答曰:苦哉!苦哉!这是何等愚痴谬误之言也。砒霜与酖酒,乃是一切毒物中最毒的东西,如今你这一句言语,更毒于砒霜酖酒啊!不只是耽误欺骗你自己,况且又耽误蒙骗天下间不论出家僧人、在家俗众,以及善男信女,皆是由于此等言论啊!

  前面所谓的五逆十恶的凡夫,临命终时念佛往生者,乃是其宿世种有善根、及福德因缘者,方能在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此种侥幸而难得之事,万万人之中,没有一个、半个。你难道认为人人在临命终时,都有此种侥幸之事吗?你难道不曾见过《群疑论》中说:世间有十种人临命终时没办法念佛:

  一者、善知识未必能够遇得到,所以没有劝导念佛的道理。二者、命终时种种的恶业苦果缠身,没有心力能够念佛。三者、或者由于中风而不能言语,所以没有办法念佛。四者、临命终时颠倒狂乱失去心志,是故要他专注心想是不成的。五者、或是遇到水火之灾,极为急迫而没有闲暇念佛。六者、突然遇到豺狼野兽之攻击,心中恐怖又没有善知识在身边帮助。七者、临命终时遇到恶友、破坏其对念佛往生之信心。八者、饱食过度,引发昏迷而突然致死。九者、在战场军阵中格杀战斗,突然之中遇刺而亡。十者、从高山峻岭一不小心失足坠落下去,色身受伤败坏而损失性命。

  如前述等十种之事,皆是我们平日之中常常耳闻眼见的,此事不论僧俗男女,人人皆有可能遇到。或是因为宿世的业力所招,或是由于现生业力所感,忽然之间境界现前,实在是不容有回避的空间。你又不是具足神通的圣人,或是有宿命通,能够事先知道你临命终时有恶业、无恶业,又不是有他心通、天眼通、能够事先知道临命终时是好死、恶死。如上的十种恶缘,忽然让你遭遇上了一种,往生之事你便休了也,便做手脚不得了也。便是有善…

《净土或问白话浅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