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涅槃经》云:“阿难尊者困厄于魔境,文殊菩萨前往救度。”《大品般若经》云:“魔王变作佛陀等形相,而人们不能了知。”《优婆麴多经》云:“魔变作佛之形相,而尊者却加以顶礼。”
疑惑曰:阿难尊者证得预流之初果,尚且会被魔所困扰而使其心念狂乱,释迦牟尼佛使令文殊菩萨前往救度,然后恢复其本心。此外魔能化作佛身,为人说法,而根行较浅的菩萨,皆不能觉知。再者优婆麴多尊者,其修道之成就已经能够穷究无学阿罗汉之果位,见到天魔变作佛陀之身,不免也要归依于他。如今想要观想阿弥陀佛,而临命终时见到佛来接引,此皆是天魔所化之境界,岂可以依止凭借呢?如果临终所见的佛是真实的,那么念佛便是特别切要之妙药;可是如果是遇到魔所化之身像,那么便虚妄而入于邪途之流,我人心中有疑情未能消除,必定祈求师父您会通说明。
会通曰:大觉世尊权巧应化之身形,其神伟的身像挺拔高耸。天魔虽然能够矫变形体而混乱之,然而其身像是有悬殊之差别的。佛陀经过无量累劫精勤修行,殊胜之因行圆满显著,其果地成就万德庄严,佛陀相好光明超越奇特,岂有下劣的弊恶之魔,能够伦类而比拟呢?何以故呢?释迦如来体相庄严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圆满具足而光明炳然,其皎洁清净犹如明珠,光明照耀超过踰越于一万个太阳。魔王纵使能够假变形相,种种庄严之相也不能成就。其事相就如同低劣的凡夫,而比方于富贵的王者宰官。
阿难尊者权巧示居为小乘圣者,其形迹示现为预流之初果。可是如果考据其真实之修行,其实久远以来已经登于初地菩萨的阶位。阿难尊者忧虑佛陀灭度之后,修习禅定的徒众,因为邪魔而破坏其清净之心,然而却没有方法可以制伏魔境,所以阿难尊者示现被拘于邪魔之罗网,于是祈请释迦牟尼佛加持威德。佛陀的神咒既然已经宣说了,则便作为兴起教化之缘由,令佛陀的妙法广泛流传于后代,使学佛之人可以摧伏邪魔。并不是阿难尊者这位圣人,真的被困厄于邪魔之罗网也!
《大品般若经》云:“天魔变作佛身,迷惑于下根凡夫,浅根修行的菩萨,不能了知。”者。当释迦牟尼佛说大品般若之时,尚未说明辨别有些教法是因权巧而起,而在《涅槃经》的法会当中,因此有菩萨祈请而为大众演说。迦叶祈请世尊而言:“佛陀说法和天魔波旬说法,云何能够分别而知呢?”释迦牟尼佛说:“譬如小偷狗贼,夜间入于人的屋室之内,其家中之奴婢佣人,若是能够觉知之后,很快小偷便自然退去。修行之人亦是如此,既然已经入于佛家,而能善护甘美的饮食法味,不应忆念邪魔杂染。佛陀不可思议之形状,殊胜奇异端正庄严,天魔来混滥正法,应当善加分别。佛陀眉间的白毫相,乃是右绕而盘旋,外表实在中间空虚,白色的光明流散照耀,其光明映照晶莹纯洁,清净无染犹如琉璃。其面貌圆满光明,犹如聚集很多的太阳光明。头顶上的肉髻高大明显,其头发乃是绀青色。一根头发一个螺旋,右旋而婉转环绕,如果目睹了此殊胜之相,都是真佛之形象,若是异于此开示之形相,并皆是魔也。”
而说优婆麴多尊者不能认识魔者,尊者优婆麴多,出生居于释迦牟尼佛之后,依佛次第而传法,为第五代祖师,一生说法度人,其数极为众多。魔王厌恶其说法度众,因此在其说法会上雨落天华,扰乱动摇大众听法之心,使其大众心中不能领悟佛法。魔王又想要更再迷惑尊者,于是施以众宝天冠,优婆麴多圣者垂慈哀怜,悲愍而接受其宝冠。尊者因此告诉魔王曰:“我承蒙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认识仁义也知道感恩。”尊者又云:“你既然施予我宝冠,我也有宝璎珞来相答谢。”优婆麴多圣者于是乃取人蛇狗三种死尸,变化而作宝璎珞,系于魔王的颈部之下。
天魔波旬于是心中欢喜庆贺曰:“优婆麴多圣者,其不可思议之神力难以称名,教化引导一切之根机,使这些人很多都能证果而成为圣侣。我的魔众眷属,展转愈来愈稀少。如今圣者既然接受了我的宝冠,并且又以宝璎珞来酬谢我。优婆麴多既然落入我之魔网,三恶道之众生便会展转增加,我的魔军魔众,不会再损失减少。”天魔波旬因此身心欢喜踊跃,于是便返回其宫殿。回到四天王天时,优婆麴多尊者乃摄持其神力,宝璎珞之珠王还又化作人蛇狗之死尸,恶臭腐烂青瘀肿胀,脓汁血液交相流落。天魔波旬心中极为忧愁懊恼,想要除去却无有办法。天魔波旬于是遍及诸天人之住所,欲请诸天帮忙消除舍弃。
诸天人各各都回报言:“这个非是我等之力量所能,此乃是释迦牟尼佛之弟子优婆麴多尊者,因为你的无知,横加扰乱其说法度众,因此尊者暂以此事,来挫折责备你的身心,你应当要尽速前往归依,才可以免除此难。”天魔波旬于是从天界下来,来到优婆麴多圣者之前,以五体投地恭敬虔诚,悲泣哀伤忏悔谢罪。优婆麴多尊者慈悲怜悯而为其除去颈上之死尸。并且告诉彼魔王言:“我出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后,不能见到如来之身相,你可以为我变作佛陀的身形而让我瞻视佛之形相。”天魔波旬于是入于村落的树林之中,变其身形相似于释迦牟尼佛。优婆麴多尊者见到佛的形相之后,心中感动而敷座顶礼佛之形相。
天魔于是心中惊恐畏惧,赶紧向优婆麴多尊者言:“弟子乃是凡夫愚痴之人,不敢违背尊者之教化,虽然如今变作佛的形相,可是仍然处于平庸凡俗之流,圣者向我恭敬顶礼,会减灭我无量的福德。”优婆麴多尊者言:“我近则是礼拜佛陀之形像,远则恭敬释迦牟尼佛,你乃是弊恶之魔王,非是我所恭敬之对象。你如今不必恐惧,虚妄畏怖福德会消失。”于是魔王波旬心中深深生起庆幸喜悦,舍离诸般的杂恶之行,归依于佛法僧三宝。至心顶礼优婆麴多尊者之足,然后还归于天宫而消失不现。如此岂可以说优婆麴多尊者不能认识邪魔呢?
这就是如同有众多的贵族王宰,其共同致力帮助于一个士夫。那么即使是再凶恶之人,也不能侵犯扰乱此人,修行净业之人,其得到护持的道理亦复如是。修行念佛至诚恳切,决定可以生于彼国。十方的一切诸佛,全部都资助其不可思议之威德神力,修行者果报将尽命终之时,邪魔不能扰乱。阿弥陀佛化身及大菩萨众,皆能放射慈悲之光明,接引命终的有情神魂,令其超升于微妙的极乐世界。因此不必畏惧邪魔之困扰,而不修习往生净土之良因。
第七
第七。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两者并列而互相比较,以彰显其高下优劣。
疑惑者曰: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距离此娑婆世界非常遥远。而弥勒菩萨的兜率天宫,现在就居处于此世界的欲界天当中,何以不愿求生于兜率天宫,而却趣向于西方世界,舍弃容易的而去求取困难的,如此岂不是非常的迂回延滞吗?
会通曰:比较此两种境界之事缘差别,总共有很多种,如今简略地陈述十种差异,一同来解释种种的疑惑。一、寿命有长短之别。二、居住处所有分内外。三、境界分为秽土净土。四、色身果报两有差殊。五、种子现行有其差别。六、精进佛道和退失佛道有其差异。七、三界内和非三界有差别。八、好丑的形体彼此乖异。九、命终舍生时境界不同。十、经典劝导有多少之不同。
一、寿命有长短之差别者。兜率天的寿命果报,只有四千年。而西方极乐世界之寿命,有一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其长短差异极大。
二、居住之处所分为内外者。在兜率天宫之中,智慧之业若是较多,即得往生于内院之处,可以亲近奉侍弥勒菩萨。智慧少而福德多,即生于外院之处,不能见到弥勒慈尊。而在西方净土之中,完全没有内外之分,其极乐果报虽然有优劣之不同,可是人人都是圣贤。
三、境界分为秽土和净土者。若是生于兜率天之内院,可以亲见弥勒慈尊,与圣人聚会之境界,能够发起清净之缘。若是住在兜率天宫之外院,其香华楼台种种音乐,皆能让人生起染污之想。而西方极乐世界的树林华鸟、流水罗网、种种乐音,相触而对于六根之时,无非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增长佛道。
四、色身果报两地有差殊者。天道中的正报之身,有男身与女身之差别,彼此互相染污执著,障碍种种的修行道业。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人人皆是大丈夫相,因此于自他之报身,清净而无染著。
五、种子和现行之差别者。若是生于天界之上,种子与现行之痴惑俱皆现行。只要是往生了西方净土,则唯有种子而没有现行之痴惑。
六、进道和退失佛道有差异者。若是生于欲界天上,有种种的男女之形相,若是智慧定力较轻微者,大多不免要退失佛道。而往生于极乐世界之后,不但境界殊胜而且慧力更加增强,既然断绝了贪欲之行,唯有转进修行而无退失。
七、三界内与非三界内之差别者。上生于兜率天宫者,尚未离于欲界之内,劫末之时火灾若是生起,欲界不免要焚烧败坏。如果往生于西方净土,永远辞别了娑婆的三界生死,劫末的水灾、火灾、风灾等,都不能够伤害。由于彼极乐国土之中有形体形质之故,是故并非无色界。依于地面而居住故,并且不染著于色境,是故非是色界。没有男女淫欲及段食,是故非是欲界。
八、好丑之形体彼此乖异者。往生在天道之中,男女的形体不同,美好与丑恶有很大的殊别差异。若是能够往生于西方净土者,人人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皆是同一类的莹净庄严,皆是具有大丈夫之相。
九、命终舍生时境界不同者。舍命而得生天上时,没有佛前来接引。若是往生极乐净土者,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圣众皆会前来相迎接引。
十、经典劝导多少者。劝导众生求生兜率天宫者,只《弥勒上生经》的经文有说到,而且不是非常殷勤恳切,只是粗略令众生作其行业。而劝导众生往生净土者,经典与论典当中极为众多,而且释迦大圣一再地殷勤劝导,专一诚心而使令众生往生。
又问:西方极乐净土,其居处殊胜时节安乐,一切下根器的凡夫之流,如何都可以往生呢?
答…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白话浅译》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