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P11

  ..续本文上一页弟子中,他是「神通第一」。什么叫神通?神通的解释是神妙莫测,通达无碍。意思就是说他的行动,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变化无穷,令人莫测高深。

  以佛教的看法,神通可分为六种:

  (1)如意通──按照每人的心意,想到什么地方,就立刻到达那个地方。比喻说我现在有一个想到马尼拉,或是想到美国去的念头,随时都可以到达那里,所以也叫做「神足通」。

  (2)天眼通──以一般的现象来讲,如果手上隔着一张纸或是东西被手遮着,都看不过去,如果是近视,就算是没有隔着东西,稍微远一点,也是视蒙蒙,看不清楚的,何况是隔着一堵墙,更是不用说了。如果证得了天眼通,无论是隔着什么东西,也不管距离有多远,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亳无障碍。

  (3)天耳通──凡人的听觉是有限的,最多只不过是几尺远吧!如果具足了天耳通,那可不一样了,不管是多遥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得到。

  (4)他心通──俗语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别人内心的思想,是最不容易捉摸的,可是有了他心通,我们随时就可以知道别人心中的念头。

  (5)宿命通──我的前生是怎样?将来又如何?有时看到某一些人发生一段特别不可理解的事情,我们总免不了会想,前世到底是什么因缘,今生才有这种情况发生。对前生业力引来今生如何的命运,这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具足了宿命通,就能知道过去和未来,不但是前世的点点滴滴非常清楚,更可以预知将来死后,会到那儿去,会受到什么样的果报。

  (6)漏尽通──漏就是烦恼,得了漏尽通的人,各种烦恼都已经断尽,可以脱离生死,免受轮回的痛苦。

  以上六种神通,前面五种,天仙鬼神都可以有这样的本事,只有证到圣果阿罗汉,或是佛、菩萨,才可能证得第六种漏尽通。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自称有大神通的人,说他们可以看到什么,还说可以知道人家的起心动念,大家就对他敬畏不已,当成是天神下降!其实,这不算什么,有的是现生修证得来,有的是宿慧,也就是过去世已经具备了。目犍连尊者就是证得了这些神通,所以在佛的大弟子中,被称为「神通第一」。

  目犍连尊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神通呢?佛经上记载着一段这样的历史:目犍连尊者过去生中,曾经是一位捕鱼人,专干杀生害命的营业,有一天忽然觉悟了,心中想:我每天捕杀这些鱼虾,杀生害命的罪过太重了。因此忏悔,决定改行,不再做捕鱼的工作。改行以后,正好是机缘成熟的时刻,偶然遇见一位罗汉。这位罗汉为了要度化他,故意在他的面前显现神通。一下子飞到天上,一下子又扒在地下,有时站在他前面,有时躲在他的后面。渔夫看到这种情形,非常钦佩。暗暗想道:喔!这个出家人的功夫太好了!假使我也能有神通,该多好哦!就发心向罗汉学习,专心苦修,最后,终于如愿了,自己也得到了神通,而且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

  以下我再举几个小小的故事,来证明目犍连尊者的神通,是如何广大。首先要讲的是他曾经降伏毒龙。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曾经到忉利天,去为他的妈妈讲地藏菩萨的本愿功德(《地藏经》),当佛陀要到忉利天去时,目犍连尊者也跟随着他去。按照佛经上记载,佛陀要上升忉利天时,必须经过须弥山。须弥山的山脚下,当时住了一条很大的毒龙,因为嫉妒佛陀而发出强烈的瞋恨心,随时找机会想伤害佛陀。当佛陀经过它住的地方时,从嘴里喷射出毒沙,想要陷害佛陀。目犍连尊者就以他的神通,立即把许多毒沙变化成一朵朵的鲜花,在空中飞舞。毒龙感到非常惊讶,法术比不上目犍连尊者,输了。第一招伤不了佛陀,毒龙仍不甘心,接着再施出第二个毒计:把身体变得特别粗大,而且出奇的长。有多长呢?照佛经上说,它的身体居然把须弥山绕了三匝,目的是要阻碍佛陀到忉利天去。谁知道目连尊者的神通法术,比毒龙还要大,他也将身体变大,变长,而且比毒龙长一倍,竟然把须弥山绕了六匝。这样一来,毒龙斗不过他,又输了!这时目连尊者就说:「好,现在看我的吧!」他立刻反守为攻,采取攻势,一下子变成一只很小的虫,钻入毒龙的身体中去,从眼睛钻进去,从鼻孔里跑出来;从鼻孔里跑出来,又钻进耳朵里去,更从嘴中跑出来,……就这样的钻来钻去,弄得毒龙又痒又痛,苦不堪言,只得求饶,认输而投降。毒龙因此被降伏了。

  目连尊者出家时,他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证得罗汉果以后,为了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想救度他们,就运用证得的道眼,观察父母死后的去处,看到他妈妈堕在饿鬼道中。佛经上记载,堕落在饿鬼道是非常痛苦的:肚子胀得像鼓一般大,喉咙像针孔一般细,吃不下东西,可是肚子很饿,甚至东西拿到嘴边,都会变成火炭、浓血,也没有办法吃下肚去。目连尊者看到这种情形,伤心悲泣,虽然有心要救妈妈,但是一个人的力量太簿弱了,无从救度,他就去求佛陀慈悲济度。佛陀为他说:《盂兰盆经》,告诉目连尊者利用众僧结夏安居,完满结束的佛欢喜日(七月十五日),供养圣僧,依靠他们修持的功德力,超度母亲脱离饿鬼道的痛苦,才能生往善趣。每年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就是因为「目连救母」的孝心而流传下来。这故事也说明了目连尊者的神通法力。

  又有一次,有些外道要把一座山移动,他跟外道斗法,就在山头上打坐,山就移不动了。我们念过佛教史,知道有一个琉璃王要消灭释迦族,目连尊者以他的神通,把所有释迦族中,佛陀的亲戚故旧,完全装摄在他吃饭用的钵里,然后送到天上去,可是到了天上,把钵打开,准备放他们出来,所有的释迦族人都已经化为血水,虽然他的原意是要救释迦族,但是他们的业力太重,还是逃不了这劫数,可见神通是敌不过业力的。

  摩诃迦叶──这是佛常随众的第三位尊者。

  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前面讲过,摩诃是「大」的意思。「迦叶」是他的姓,译为中文是「饮光」。他的名叫「毕钵罗」,译为中文就是「菩提树」。跟目连尊者一样,也是他的父母为了求得一个儿子,向菩提树神祷告。后来生下了迦叶尊者,为了纪念他出世的来历,就替他取名「毕钵罗」。为什么叫做「摩诃迦叶」呢?佛弟子中,一共有六位是姓「迦叶」的,称呼他为大迦叶,以拣别不是其他五位。

  这位尊者为什么姓「饮光」呢?据说,过去生中,他曾经做过冶金的技术师。当时,有一位贫苦的女孩子,时常到佛塔中礼佛,看见佛像金身掉了一块金片,感觉有失庄严,就发愿说:可惜我太穷了,没有能力,要是我有钱,就算是只能得到一块金块,我一定要为佛像的金身,重新装饰一下。俗语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有一天,在她行乞的途中,竟然拾到了一个金钱。这种天掉下来的褔报,令她兴奋极了,急忙到处打听,那里有高明的冶金师,可以为佛像装金呢?

  「听说你是冶金师,拜托你把这块金钱锤得薄薄的,我想用它来重新修补佛像。」她找到的冶金师,正是前世的迦叶。当冶金师知道了她的用意后,非常感动,就说:「好,没问题!这样吧,我不收你任何工钱,就由你出金钱,我出工夫,咱们合作,一起来庄严佛像吧!」就这样,他分文不取地,把金钱弄得薄薄的,与女孩共同发心装饰佛像。由于共同种植下这种功德的关系,他们俩九十一劫以来,都成为夫妇,同心学佛,一起修道。迦叶尊者更是世世感受全身发出光吞日月的紫金色光彩,所以名叫「饮光」。

  迦叶尊者在佛的众弟子中,他是「头陀第一」。「头陀」译为中文就是「抖擞」或「苦行」,是随时随地都振作精神,不怨不悔专修苦行的意思。有关头陀苦行,佛教从衣、食、住三方面,分十二种修行的方法。我们先从衣方面来讲,在穿著上首先要:(1)着粪扫衣:专门到垃圾堆中,找破布回来,洗干净后缝成衣服穿;(2)除了五衣、七衣和大衣(三衣)这三件以外,不能再有其他的,也不能多穿。从饮食方面讲:(1)要常行乞食:每天都要到外面去讨饭吃;(2)次第行食:不能专向有钱人或专向贫苦人家乞食,要按照次序去乞化;(3)日中一食:真正守头陀苦行的,只是中午吃一餐,过了午就不能再吃了;(4)节制量:食量要节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可以看到美味的就多吃,味道差的就少吃,这样可以减少贪心的烦恼;(5)过中不饮浆:过了中午不仅不能吃饭,就连粥浆、牛乳等流质之类的东西,都不可饮食。在住方面要做到:(1)住寂静处:所谓住阿兰若。寂静的环境,使人心情宁静,容易用功办道。所以修头陀苦行的,必须离开热闹的城市,住到山洞、水边等,环境比较清静的地方。(2)树下坐:头陀行者一向是不住房子,只是坐到空气凉爽,而且可以遮风蔽雨的大树下修行。(3)露地坐:坐在没有遮盖的嚝野露地上,晚上可以抬头看看月亮、看看星星,跟自然接触,自然会产生一种清凉自在的感觉,藉此可以获得光明的启示。释迦教主就是睹明星而成正觉的。(4)冢间坐:常常到义山、坟墓旁边静坐修行。每天面对白骨,能体会无常的真理,深切感觉到人生几十年,在呼吸间很快就过去了,因此不能荒废时间,要赶快用功修行。(5)但坐不卧:修苦行的人,晚上是一直坐着,不躺下来睡的,就是平常所讲的「不倒单」。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感到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昼夜六时,时时都得精进用功,不能荒废。所以不管是初夜、中夜、后夜都不肯休息,要经常坐着用功。出家人有很多是修这种不倒单的工夫。大迦叶之所以被尊称为「头陀第一」,连释迦牟尼佛都对他非常尊重,就是因为他不管是衣、食、住各方面,都离不开这十二种道行,随时注意,从未间断,精进不已的修持着。

  释迦牟尼佛是怎样尊重迦叶尊者的呢?有一次,迦叶尊者去拜望佛陀,释迦佛特别让半座给他坐。试想想,释迦牟尼佛已经是佛的身份了,自己的弟子来了,特地让半座给弟…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