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P26

  ..续本文上一页无染,没有妖艳的颜色,只有圣洁的芬芳。

  以上是描绘极乐世界的栏楯、罗网、行树、楼阁、宝池、德水、莲华等种种庄严幽美的建筑和风景,仿佛是一个天然的大公园,实在值得我们向往!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释迦牟尼佛再呼叫舍利弗,对他说道:「舍利弗,你看吧!极乐世界有如上面所列出的种种庄严妙境,你应当知道,这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大行、大愿,无量功德所庄严成就的!」

  这一段,是总结的文字。

  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比丘时,对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愿来庄严极乐国土,广度众生,在他的第三十二愿(国土严饰愿)中说:「愿我作佛时,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

  《无量寿经》也讲到:「法藏比丘,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百一十亿佛剎清净之行,如彼修持。」因此,阿弥陀佛有这些大愿和大行,所以才能成就如此庄严的极乐世界。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佛又叫舍利弗,说道:「舍利弗!我再告诉你,那极乐世界,空中时常演奏天然的音乐,地面铺满了黄金,昼夜不停地,常从天上落下很芬芳美丽的曼陀罗花来。」

  这一段,是说明往生到西方极乐国的人,眼、耳等六根,常常可以享受到殊胜的五尘供养。

  「常作天乐」:「天乐」,是声尘,为耳根所受。天乐可分为两种:

  一、天人之乐:三界诸天,时常献奏妙乐,供养弥陀教主,以及一切圣众。《无量寿经》说:「欲色诸天,百千香花音乐,转相倍胜以供养佛,及诸菩萨等。」《观无量寿经》也说:「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二、天然之乐:不须天人演奏,空中自然发出感人的微妙音乐。《无量寿经》讲到:「亦有自然万种伎乐,无非法音清畅嘹喨微妙,明雅一切音声所不能及。」《观无量寿经》说:「乐器悬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曾无间歇。」杜甫有两句诗:「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正是赞扬天乐的美妙。

  「黄金为地」:这是为眼根所对的色尘妙境。《佛说阿弥陀经》说黄金为地,《无量寿经》说七宝为地。七宝是以黄金为首,举出首要的一种,就含摄了其余的一切。实际上西方的大地,是七宝混合铺成,有的是七宝,也有的是一宝。《无量寿经》说:「彼弥陀佛剎,有自然七宝,其体性温柔,相间为地,或纯一宝,光色晃耀,超越十方。」《观无量寿经》说:「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色间错界以七宝。」我们看了以上两种经文的说明,就知道《弥陀经》的内容比较省略。总而言之,不管是省略或是详细,都可以看出,西方极乐世界的地面,都是以种种宝贝庄严而成的。

  

  「昼夜六时」:「昼」,是白天;「夜」,是晚上。「六时」,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起来共有六时。现代通常分为二十四小时。按照我们中国古老的算法,每天有十二个时辰,配合六时,昼三时就是:初日分:卯、辰、(六点至九点),中日分:巳、午、(十点至一点),后日分:未、申、(二点至五点)。夜三时,就是:初夜:酉、戍、(六点至九点),中夜:亥、子、(十点至一点),后夜:丑、寅、(二点至五点)。这是印度对时间的分法。真正说起来,西方极乐国土并没有白天与夜晚的分别,这只是随顺我们这个世界的说法。有的说:西方是以华开为昼,华合为夜,也未尝不可。

  「雨天曼陀罗华」:「曼陀罗」,天花的名称。译为中文是「适意」。这种天花,颜色和香气都非常殊胜,最适悦人意,所以才叫做「曼陀罗」。它的颜色洁白无比,有时又译为「白花」。《法华经》中说:「天雨四花」。下面的经文有「盛众妙华」,应该是指曼陀罗花(白花)、摩诃曼陀罗花(大白花)、曼殊沙花(小赤花)、摩诃曼殊沙花(大赤花)等四花比较相符。这些花,在天花中,是最殊胜的。天人常常散花供养诸佛及菩萨等,表示赞叹、供养、恭敬的意思。所以《无量寿经》上也说:「一切诸天皆赉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养佛及诸菩萨等众。」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极乐世界,除了阿弥陀佛以外,所有的人民,每天早晨,各人都用自己的衣襟,盛着许多胜妙的天花,去供养各方世界的十万亿诸佛,他们一清早出去,吃早饭的时候,随即回到本国,大家一起斋食,吃完后,便各自逍遥自在地漫步经行。

  「其土众生」:就是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众生。除了阿弥陀佛以外,从菩萨以下,包括了一切的圣众,都是众生。

  「常以清旦」:时常在清晨的时候。「旦」,象形字,日在水平上,表示太阳在地平线上,是天刚亮的时光。

  「各以衣祴」:「衣祴」(音革),有两种解释:(1)盛华的器具,形状好象函盖,下面有一足,可以高举供养。(2),就是衣服的下襟。《圆中钞》说:「天花飘落的时候,不必用器具,只要用衣襟去盛就好了。」

  「盛众妙华」: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用衣襟盛着许多的曼陀罗华(白莲花),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等种种美妙而高贵的花朵。

  「供养他方」:「供养」有三种:(1)财供养:以饮食、香花、钱财等物质方面奉敬三宝。(2)敬供养:以虔敬心,赞叹礼拜三宝。(3)行供养:又称为法供养,以虔诚坚实心,读诵佛经、依法修持。推而广之,更有以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等十供养,或是其他种种分门别类的,非常之多。「他方」,简别除了极乐世界为本国以外,其余十方佛土都称为他方。

  「十万亿佛」:十、万、亿,是整数,也是大数目,并非仅指十万亿,表示极多的意思。前面曾经讲过十万亿佛土,这里再讲十万亿佛,正是前后相应。「佛」,指十万亿佛土中的佛。极乐国中的众生,为了广植福德,以天花先供养阿弥陀佛,而后再供养他方诸佛。由近而远,次第供养,以至于十万亿佛的诸佛国土,他们的供养心,实在发得太大了。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说明这些圣众在一顿饭的时间,就往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表明他们的行动是非常迅速。根据玄奘大师的译本中说:「于一食顷,飞至他方无量世界。」这样的速度,真是快得不可想象,如果不是神足妙力,根本是不可思议的事!科学家说:太阳光能的速度,是最快的,在一秒钟能行十八万六千哩,如果与极乐圣众盛华去供佛的速度比较,那简直不及其千万分之一呢!这样的神力,不是我们这些凡夫可以想象得到的,固然是极乐圣众的净业所感,同时也是弥陀不可思议的愿力所成就的!根据《无量寿经》所列四十八愿(第九神足通愿):「我作佛时,我剎中人皆得神足,……乃至六通自在。」可见往生西方的众生,不只是具有神足通,而且是具足了六神通!

  神足通,是六通之一,也叫如意通,这种神通有三种妙用:一、能运神力:身体能轻轻的,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行,速度快得真是自在无碍,一念之间就能到十方世界去。二、转变神力:大的能变小,小的能变大;一个能变很多,很多能变成一个,真是变化多端。三、如意神力:不像转变神力那样有大小、多少的限度,这种神力,化现无方,没有固定规则;应变莫测,使人意想不到,不可思议。

  除了神足通以外,还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以及漏尽等五通。顺便解释如下:

  一、天眼通:父母所生的眼睛是肉眼,是物质的。如果修持到家,就可证得天眼通。我们凡夫,只要是隔了一张纸、一道墙,或是黑暗无光,就看不见了。证得天眼通是无处不见的,不论日夜、远近,都一样可以看见。不管离开几万亿里的地方,几千万亿以外的世界,或是重重的高山阻隔着,没有看不到的。

  二、天耳通:无论远到几千万亿里的路程,或是几万亿远的世界,或者是最轻微的蚊虫声音,乃至内心一动念,也都能听到。我们凡夫只能听到近的声音,和大一点的声音;如果稍微远些,或者轻一些的声音,就听不清楚了。

  三、他心通:无论什么人,只要一起心动念,只要打任何主意,没有不知道的。不像我们凡夫,至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彼此内心所想的事,如果不说出来,总不会晓得的。

  四、宿命通:宿命是指过去世。不管是自己的,也不管是别人的事情;不管是这一世、也不管是前一世,乃至千万亿世的事情,都清清楚楚,了如指掌。不像我们凡夫,连自己小时候的事,都记不起来。尤其是年纪大,更是健忘,不但昨天的事忘得一乾二净,甚至一掉转头,眼前的事也忘光了,那里还晓得前世的事情呢?

  五、神足通:前面已经讲过了。

  比较有定功的,比如古时所说的仙人,都可能具备这五通。如果善友们看过香港出版的《内明》杂志,就知道有一位居住加拿大的青年作家──冯冯,他具有天眼通,曾经有人从香港写信给他,请他看相,他人虽在遥远的几万里之外,对于居住香港的询问者的事情,都是了如指掌。还有一些修密宗的,会看到一些凡人所看不到的,这也多多少少具有了神通。

  六、漏尽通:譬喻用破瓶子装水,水是会漏了。我们凡夫,内心充满了贪、瞋、痴等种种的烦恼。这些不良的心理,使我们造下种种的恶业,把我们的宝藏弄了一个洞,就像是破了、会漏的瓶子一样,无量的法财都漏光了,让我们在生死海中流浪着。假使我们把所有的烦恼都消除,打破了无明,断除了生死,就是把破烂修补,使骯脏都去除了,得到了清净。将贪、瞋、痴种种的烦恼完全断尽了,回复到我们本有的清净面目,而能获得种种的神通,那就叫做「漏尽通」。

  佛教流行两句话,所谓「五通仙人,六通罗汉」。一般修成了仙人,就有五种神通,唯有断了烦恼,证得罗汉,才具足六种神通。

  证了六种神通以后,各人的神力,因功行深浅不一…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