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转,其中还有许多已经到达「一生补处」最高地位的大菩萨,数量之多,不能用普通数字来计算,只可用无量无边和无量数的大数目,笼统地来说明了。
「一生补处」:「一生」,是说还要到人间来受一次生死。说明白一点,就是还要再投一次胎,而后就成佛了。「补处」,候补的意思。大家处在菲华社会,了解一般的社会团体,有所谓「候补理事」或「候补监事」的职位。等待理事或监事有缺空,候补就升上来补缺。每个佛国土,也有同样的情形。当佛国土的教主涅槃后,就得有一位菩萨来递补他的位置,这位菩萨就称为「补处菩萨」。像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弥勒尊佛继后就当来下生,在龙华树下成佛。弥勒菩萨现在的位置,就是候补,也就是「补处菩萨」。上次谈到菩萨的阶位,最高的是「等觉」与「妙觉」。「补处菩萨」就是「等觉」,成了佛就达到「妙觉」的地位。譬如十四、十五晚的月亮,十四晚的月亮看起来已经很圆了,不过还差那么一点点,十五晚上,月亮才是最圆满的。补处菩萨好象是十四晚的月亮,成佛的妙觉,才是十五浑圆无缺的满月。
西方极乐世界有「西方三圣」:教主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补处菩萨。大家是不是会有一个疑问:西方极乐世界有那么多的补处菩萨,目前观世音和大势至两位菩萨,已经等了许久,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观世音菩萨补上教主的位置,而后是大势至菩萨,那里会轮到一般念佛往生的人呢?研读佛经,我们应该知道,虚空是无量无边的,虚空中有十方世界,国土也是无量无尽的。每一佛土都有一尊佛,所以佛也是无量无边的。这些佛都有涅槃的一天,当然也需要无量无边的补处菩萨来继承佛位,一生补处不一定是接继阿弥陀佛的位置,是可以接继十方世界,任何一处佛土的。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释迦牟尼佛又叫舍利弗,对他说:「舍利弗呀!众生们听到了极乐世界,有这许许多多的好处,就应当赶快发愿:祈求将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去才对!为什么学佛的人,都应该发这个誓愿呢?因为一生到西方去,就能够和许多最上等的善人,聚会在一起修持、研究佛法,一起度众生!」
这一段经文,是正式劝导念佛的人,应该要发大愿。
修净土法门,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信、愿、行「三资粮」。信、信仰;愿、发愿;行、实行。一般学佛的人,对佛教具备了信心,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人,虽然跟着大家念佛,心里却打个问号,认为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里所讲:「从这个世界的西方,经过十万亿佛土,有个极乐世界,那个世界的教主,叫阿弥陀佛」,是神话,是乌托邦,是理想国,完全是幻想的,那就是缺乏信心,一切都无从谈起了!假使听了《弥陀经》,相信是释迦教主无问自说,是教主特别慈悲,金口所讲的佛法,百分之百的接受,毫无疑问,深深地相信:佛是圣者,是真语者,是实语者,一定不会骗人的。具有这种态度,就是具备了第一个条件──有信仰了。可是有信仰是一回事,能不能发愿往生西方,又是另一回事。发愿就是立志。有句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要完成一番事业,或做一门学问,一定要立志。信仰有西方、信仰有阿弥陀佛,进一步要发愿,要立志,希望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学佛,修持佛道,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可以入道。有人研究净土法门,有人修禅宗,有人研究唯识,有人依天台修止观等,或是选其他法门来修持。不管出家的也好,在家也好,四众弟子们对佛所讲的佛法,是绝对没有疑问的,是必定会信仰的。但不一定都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咱们隐秀寺的讲堂,挂有太虚大师及慈航大师的照片,他们二位大师就有各自不同的发愿:太虚大师是修弥勒法门的,学习弥勒菩萨的精神,发愿要生到兜率内院去,而不是求生西方;慈航菩萨临圆寂时发愿说:「我死后,还要投胎出世做人,还要再做法师,广度众生。」又如能仁中学前任校长妙钦法师,遗嘱里写:「我死后,不要为我念阿弥陀佛,只念释迦牟尼佛。」他认为念阿弥陀佛,到西方去,只是一种方便法门,不是修学佛法的「正常道」。想要成佛,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一步一步,按步就班的,历久不怠地修持过来,才是修学佛法的「正常道」。以上所举三位法师的例子,都是佛法行者,相信有净土法门,但没有发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话又说回来,在座诸位(包括我在内)的根基、智慧,有没有像太虚大师及慈航菩萨那么了不起?死后有没有生到兜率内院去,来世还可以做人的把握,假使有把握,就可以跟他们走,假使没有,就老实念佛比较稳当。
住在菲律滨,常听人家说,菲律滨有个碧瑶,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你相信有那个地方,心里想,一定要拨个时间去观光享受两天。有意思到碧瑶,就是发愿;如果没有要去的意念,虽然相信有碧瑶,那地方也与你互不相干。立志到碧瑶去,一直发愿也没有用,还要付之于行动,订个日期,买公共汽车票,或是坐私家车,往你所向往的地方去,这样才可以到达目的地──碧瑶。修净土的人,希望达到往生西方的目的,具备了信仰的条件,也发愿要到西方去,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一心不乱地,虔诚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
前面所讲过的,只是介绍西方有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西方「依报」的环境中有:七重行树,七重罗网,还有好多莲花,好多鸟儿,好多好多的殊胜境界。还有「正报」的阿弥陀佛以及那些大罗汉、大菩萨的身份。过去所介绍的这一切,主要是启发我们仰慕心和信念,一心向往那个地方,进而发起到西方去的大愿!
从这一段开始,是令我们建立了信仰以后,更要发大誓愿,有了坚固的愿力,才能奠定往生西方的基础!
「众生闻者」:「众生」,众缘和合而生。佛教的法界观分六凡、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为十法界。六凡又称六道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及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除六凡外还有声闻、缘觉为二乘圣者。二乘圣者证了阿罗汉以后,不再来人间受生死,也不想度众生,自觉自了而已,称为「独善众生」。菩萨、具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除了要求本身觉悟,他也发愿广度一切众生,希望其他众生也同样觉悟,称为「大道心众生」。这十法界除佛而外,其他的上至菩萨界,属于九法界,都叫做众生。「闻者」,就是听了上面依正种种庄严功德,就应当发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诸上善人」:「善人」、好人。西方极乐世界中,有那么多大菩萨、大阿罗汉,有些甚至是「一生补处」,既将成为佛位的大菩萨,当然都称为「上善人」。另有一种解释,「一生补处」的「补处」菩萨,位居等觉,除了妙觉的佛以外,是程度最高的,所以称为「上」。生到西方去是跟他们在一起,因为数量很多,所以称为「诸上善人」。
(三)正示持名以立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佛又叫舍利弗说:「舍利弗啊!你应该知道,千万要记得,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句佛号是主要的行门,但也不可以缺少善根,也不可以不深积福德,要有这种种因缘,才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因缘」:我们试用一粒豆子来说明。豆是从那儿来的呢?是由豆的种子来的,豆种就是「主因」。如果把豆种放在桌子上,可以生出豆来吗?当然不可以。应该放在土里,需要人工栽培、用水灌溉、阳光照晒,才会生长、开花、结果,豆才会生出来。这许多的条件,就叫做「助缘」。世间所有的事物,都跟豆一样,需要「主因」和「助缘」,才能形成。以我们人类来说吧,人从那儿来呢?人过去造了种种恶业,藏在第八阿赖耶识中,让人类在六道中轮回。阿赖耶识是投胎的「主因」,假使没有父精母血的和合,就没有孩子的出世,所以父母是「助缘」。豆子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缘是什么?就是善根、福德。善根是「主因」,福德是「助缘」。
「善根」:「善」、是纯洁,善良的。「根」、如树木的根,有生长的意思。讲到往生西方去的主因是善根,包括两个成分:第一是发菩提心;第二是常念阿弥陀佛圣号。菩提心是一种「觉道」之心,也可说是种利益人民的爱心。我们要往生西方,并不是逃避现实,真正还要发愿度众生。执持名号,是信仰元素之一,依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临终正念,必定可以往生西方。
「福德」:《观无量寿经》有一段经文,说明要往生西方净土的助缘是要修「三福」:
一、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看了《观无量寿经》的文字,了解念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第一条件要有孝心。修学佛法最基本就是学做人,不能说整天只懂得念几万声佛号,待人接物,什么都不必管了,连自己的父母或翁姑都没有一点孝心,如果是这样,念佛是没有效用的。最近菲律滨亚谨诺总统到中国大陆访问,本来中国政府官方的安排,是让她直飞北京。她是姓许的后代,她认为她的根在福建漳洲,所以她要求先到祖家谒祖,我们看到她这样做,非常感动。学佛的人不要忘本,不要忘记「孝顺」二字。
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古德说:「生死海中,念佛第一;人天路上,修福为先。」想脱离生死苦海,应该以念佛为第一要务,想得到人天的福报,就要修持以上这些福德行为。
以上第一项,孝顺父母,为「世间福」,是做人的根本。第二、三项,为「出世间福」,是净业正因。
我们如果「发凡夫心」,是无善根;「发小乘心」,是少善根。不做利人的事业,是无福德,做了而希望酬报,是少福德;必须发大菩提心,念佛名字,为「正因」,再以无所求的作福为「助缘」,以此大…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