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气不来的时候,面临生死关头,这一生当中所作所为,一切善恶的行为,会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显现在眼前:假使一个人在世做善事,自然会得到好报应,就轮回到天、修罗、人,三善道去;如果做了坏事,会堕落到三恶道:造了五逆十恶大罪的人,死后地狱相就会现前;平时如果悭贪嫉妒太重,死后饿鬼相就会现前;假使愚痴暗昧,畜生相就会现前了!
至于念佛的人,身心清净,平常心心念念只专注在一句阿弥陀佛上,念得一心不乱,由于净业所感,必定会获得慈悲的阿弥陀佛,与一切圣众,亲自来接引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以净土宗的解释,这是「自力」与「他力」二种力量,感应道交所致。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属于「自力」,靠自己至诚念佛,所产生的力量,自然能见到阿弥陀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无量寿经》,法藏比丘曾发愿说:「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愿生我剎,临命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这属于「他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
谈到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时候究竟谁来接引的问题。那是由念佛人功行的深浅而作决定。生到西方去,九品莲花为父母。工夫如果深,道行非常高,能够得到「上品上生」或「中品上生」的往生阶层,阿弥陀佛会率领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亲自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们去。如果工夫差、业障重,是「下品下生」往生的话,是由「化佛」,代表阿弥陀佛来接引了。
《净土圣贤录》记载,一位修净土的大德,命临终时,只有观世音、大势至等菩萨,手执银台来欢迎他。他觉得自己念佛念了几十年,工夫这么差,真是惭愧,向诸位菩萨请求,让他多留一段时间,加劲用功,希望请到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等菩萨,为了满足他的愿望,慈悲应允。最后,终于得到阿弥陀佛亲自手执金台,率领清净海众来接引他去。修行用功,能生死有把握,来去自如的工夫,实在不简单。我们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同时希望将来能够获得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得好好精进念佛才行,工夫到家,时间一到,阿弥陀佛一定会亲自来欢迎我们到西方去的!
也许有人会问:「佛身本来是无来无去的,怎么可以会『现在其前』呢?」
「对!别忘了,佛具有三身。法身的确是没有来去的;但是为了广度众生,报身和化身,也会方便的随缘而应现到念佛人的面前的。」
善于动脑筋的聪明人,又会提出另一个问题:「阿弥陀佛只有一尊,十方世界修净土,念佛的人太多了,往生西方的人当然也不计其数,阿弥陀佛简直应接不暇,唯一的阿弥陀佛,那里能够同时显现在那么多修行人的面前呢?」
这样的问题,不无道理。古时的诗人用「千江有水千江月」的诗句,来描写天空虽然只有一个月亮,但是地球上的大海、长江、黄河,甚至一杯水,只要是有水的地方,月亮就会现在水里,都会有月影。同样的道理,阿弥陀佛虽然只有一尊,念佛人,只要诚心的念佛,心净如水,不管念佛修行的人有多少,都会显现在我们的心境中。念佛人功夫到家,临命终时,都会有感应,阿弥陀佛的神通广大,会亲自来迎接,一点都不会有差错的!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感应道交,自力、他力打成一片。又好象收音机或电视机,你如果有一台收音机,只要把频道调好,就可收到电台的播音。任何一台电视机,只要转到几号频道,电视台所播出来的,一定可以收到。如果家里没有收音机或电视机,再怎样说,都收不到。这样一说,相信大家都非常明白:念佛,就有感应;不念佛,就算阿弥陀佛在眼前,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能不能得到感应,就要看修持的工夫。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那个念佛的人,能够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到临命终时,心境平平安安,清清楚楚,不会胡思乱想,颠倒迷惑,在逝世的一剎那间,就随着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是人」:还是指那个念佛的人。
「终时」:人在逝世前的一剎那间,一口气不来,身上的暖气渐渐冷下去,第八阿赖耶识将要离开躯壳而「舍报」的时候。
「心不颠倒」:一般人常常东想西想,心神不定,但念佛工夫深的人,心境平静,心地发光,会产生一种智慧,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感应,就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即得往生」:「即」,随时,表明时间很快。佛经上说:一般人死时,当中有个过程,这过程就是「中阴身」,念佛的人,不必经历中阴身的阶段,在一念之间,随时就能往生到极乐国去。所以《观无量寿经》说:「如弹指顷,生极乐国」。
一般人,平时没有修持、念佛、持咒,到临死时,问题就大了,杂念纷飞:世间生离死别,夫妻儿女的情爱放不下,血汗挣来的财产舍不开,颠倒妄想,惊惶恐怖,手忙脚乱,痛苦无边。所以学佛的人,修持、念佛、持咒,就是为最后生死关头有个好去处做准备。
当人临命终时,会轮回到什么地方去,是不是可以看得出来?根据唯识学家的说法:人临死的时候,观察生理的现象,第八识与暖气从身上那部位离开,就可以了解死后将到那一道投胎。古德有一首偈:「佛顶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在两膝,地狱脚板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人死后将往何处去,以为大家作为参考。
一、生佛国:识从顶门而出。(从脚先冷起,暖相至头顶而尽)则会往生西方去。
二、生天界:识从眼部出,眼睛最后冷,则会生到天上去。
三、生人道:人身死后,上下冷起,暖到胸部,识从心出,则会投胎做人。
四、生鬼道:腹部后冷,识从肚子出,则会堕到饿鬼道去。
五、生畜道:两膝后冷,识从膝出,则会堕到畜生道去。
六、堕地狱:从头冷起,暖气至脚板底,识从脚板而出,会堕到地狱去。
依据古偈的说法,所有有修持的念佛人,临终都是神识从顶门离开,往生极乐世界的。如果在世间做过五逆十恶,为非作歹,当然会从脚板离开。所以学佛的人,时时要警觉,刻刻要修持,才不会堕落到三涂去。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看到别人死,我们感到非常难过,不是为别人难过,而是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死。这首诗给我们很大的警觉。佛教古德也有句话:「常将死字挂心头」,学佛人常常想到死之将至,就不会放逸,会注意修行用功。每个人就算能活到八百岁,最后还是必须走上「死」这条路。佛教对「临命终时」一切的处理,非常重视。现在引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的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以作警惕。
一、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身体都放下,专心念佛,一心求往生。假使寿限已经尽了,一定会生西方;假使寿限还未到,念佛可以消除恶业障,病就会好。相反的,如果病重了,不念佛,反而东想西想,不但不能往生,寿限还未到,色身乱糟糟,心理影响生理,岂不是更痛苦,病也不会好。
有一次,弘一大师病得很重,很多人劝他求医,他不肯,写了一首偈回应大家对他的劝说:「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阿弥陀佛的医术最高明,不懂得求他,真是愚蠢;一句阿弥陀佛的圣号,好比是不死药、是仙丹,不懂得服用,真是错误得厉害。
弘一大师说:病重得将要死时,要将自己所有心爱的衣物,布施给人家,自然有无法计算的功德,千万不要舍不得,身外之物死也带不去,还要留恋什么呢!
对于病重的亲人,当他的神识还清醒时。应该请善知识来对他说法,尽力安慰,让他了解人生本来就是无常,死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才是最究竟的。
二、临终时:许多富人,当老一辈人临终时,急着询问遗嘱及谈杂话,经过这一吵,本来是修净土的,可是为了家产及人事,就会牵动情爱,阻碍往生的机缘。所以当亲人临命终时,千万不能问及遗嘱,遗嘱应该是健康时书写好珍藏着,临死时,谈遗嘱及闲话,是令病人痛苦的根源。
临命终时,除非病人自己要求沐浴、更衣,否则千万不要忙着为他沐浴、更衣。一个人病重时,身体一定很痛苦。根据佛经的说法,当命将尽,第八阿赖耶识将离开身体的时候,就像乌龟脱壳,难受极了,现在再急于要为他移动、沐浴、更衣,是徒增他的痛苦,会令他产生瞋心。本来可以往生西方的,瞋心一发,会有堕落恶道的危险。
病房里,应该供奉阿弥陀佛圣像,让病人看,并为他助念。助念时,如果人多宜轮班,相续不断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或「阿弥陀佛」四字、或快、或慢,必须按照病人的本意,可以让他好好地相随默念。
按说,一般念佛都要用法器,用引罄、小木鱼去敲,以弘一大师的经验,他认为人病重时,神经衰弱,稍微受点刺激,会感到心神不宁,增加精神上的痛苦,以音声助念,比较合宜。不然就敲大钟、大引罄、大木鱼,这些法器的声音宏壮,能使病人生起肃敬心。
三、命终后:不可立刻移动,必须经过八小时以后,才能浴身更衣。尤其暖气从顶门出的人,更是切勿乱触动,使他痛苦;命终时不能哭,应帮助念佛;殓衣、棺木、坟墓,也不要太奢侈,对亡人不利;荐亡以念佛为主;开吊宜用素斋。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世尊又叫舍利弗:「舍利弗!我真正看到念佛有这样大的利益,所以才告诉你们一心念佛的这种言论。如果众生听到我讲关于念佛法门有这样大的功德的话,就应当要赶快发大愿,好好念佛,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我见是利」: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我见,是「佛眼」亲自所见到的利益,也即是《金刚经》内提到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等五眼之一。有首偈颂:「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自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